早稻田大学是国际著名大学,学术水准得到国际学术界公认。在中国近、现代,如钱玄同、朱希祖、张君劢、冯自由、欧阳予倩、陈望道、苏曼殊、杜国庠等学术界彗星式人物都曾就读于此。而王国维、辜鸿铭则曾讲学于此。不但学术氛围甚浓,校园环境也十分优美,郑子瑜曾有一绝句,刻画了早稻田大学的良辰美景: 大隈园中水一湾,
忘机鱼鸟自清闲。
刘郎两度来相访,
恰在疏钟暮霭间。郑子瑜除担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批评课外,还担任每周两小时的中国修辞学特殊讲座,听讲者限于早大的教授或讲师,参加听讲者有七人: 实藤惠秀——教育学院教授、堤留吉——文学院教授、大矢根文次郎——教育学院教授、阵内宣男——教育学院教授、原田正己——文学院教授、松浦友久——文学院讲师、大村益夫——语学教育研究所讲师。郑子瑜后来将讲稿《中国修辞学的变迁》交早稻田大学出版,为早稻田大学创办八十一年来第一部以中文撰写的专著(以下简称《变迁》)。
《变迁》问世后,在我国以及许多国家汉学界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本约五万字的小册子,是世界上第一部汉语修辞史的雏形,内容丰富,论述严谨,是一本修辞学史上承前启后具有开拓意义的专著。其内容概括了从先秦到现代汉语修辞的发展全部过程,以历史为线索,分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代、唐宋、金元明、清代、现代等九个发展时期,对每一时期的主要修辞理论、修辞流派、有关作家的著述和对后代的影响,作了鸟瞰式的述评,不但见其学术功力,更以其学术气魄取胜。
中国修辞学历史悠久、理论丰富。可是,千百年以来鲜有学者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加以探讨。《文心雕龙》、《文则》等几部古典名著,除比较集中地以文论的角度论述文章修辞外,中国关于修辞的论述大都散见于文论、诗论、史论、杂记等籍之中,欲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爬梳出系统的修辞理论来,然后再总结出中国修辞史的演变规律来,可谓是一件大海捞针的难事。这一方面是系统研究者甚少,可借鉴的资料甚微;另一方面是史料分散零星,非得花费巨大工夫来搜集归纳。正因为这样,郑子瑜的《变迁》便愈加显示其填补空白的价值。
《变迁》是第一部系统描绘中国修辞学发展概况、归纳中国各个历史阶段修辞研究特征的著作。如在简介“先秦诸子的修辞学观”时,《变迁》列举儒、道、墨三家的修辞观,说明儒家主张修辞而道、墨反对修辞的社会背景和认识根源,要进一步辨析道、墨两家反对修辞的不同处,道家主张身教——不愿多言,而墨家重视功利——言多不辩。这样,分析思路清晰又能指出其特征。郑子瑜在论述时“点”与“面”兼顾。以朝代为线索,以人物的修辞言论为重点的论述方法比较容易平铺直叙,而用力均匀,以致重点消失。为此,郑子瑜注重对重点人物及对修辞学有重大影响的修辞言论作重点品评。如《论衡》、《文赋》、《文心雕龙》、《文则》等,指出其在修辞史上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不使其湮没在汪洋的修辞散论中。探索规律必须了解其来龙去脉以正本清源。郑氏在这方面作出了重大努力。例如在评《文心雕龙》时说:“我以为《情采》篇也是很重要的修辞论。因为自汉魏以来,雕琢藻饰的文风,日益盛行;而六朝的文评家,分析批评,也最热烈。《情采》篇对于华丽与朴质所持的态度,大抵是继承孟子以至王充一路来的意见。”郑子瑜将刘勰的修辞观视作孟子、王充的发展性延续。《变迁》揭示其源流关系,为了解内部联系,总结发展规律,提出了新见。
《变迁》另一特点是在引征各家修辞言论时,对言论作了十分简要的归纳,这种归纳往往又是在阅读、研究大量史料基础上,以史家的眼光作出的概括。《容斋随笔》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杂著,其中有关修辞的言论颇多。历来却很少有论者注意到从修辞这一角度研究。而郑子瑜却以独到的专业学术目光,条分缕析,用现代修辞术语一一加以剖析,指出: “文烦简有有当”一则论“省略”,
“白用杜句”一则论“引用”;
“和《归来去》”一则论“仿拟”;
“孟蜀避当讳”一则论“讳饰”;
“汉书用字”一则论“重复”;
“为文论事”一则论“照应”等等。空谷足音,令人叫绝!
《变迁》以简练的文字对中国修辞学发展的轮廓作了清晰又令人信服的概括。其中对现代修辞学的分析中,作者将中国现代修辞学自“五四”到80年代的研究状况分为中、外两大流派。作者在论及旧派时,列举了郑奠《中国修辞学研究法》和杨树达《中国修辞学》两部代表作,对其反对以西方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整理中国的修辞学颇不以为然,说:“我们既可以用西洋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哲学、史学和文学,为什么独不可能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修辞学呢?”并十分执著地说,“我们不妨采取欧洲研究修辞的科学方法,来探讨和整理中国的修辞现象(修辞技巧)”,“这其实是没有再事争执的必要”。而论及由西方传至日本,再由日本传至中国的新派修辞学,他列举了唐钺《修辞格》、王易《修辞学》、张弓《中国修辞学》等著作,对金兆梓《实用国文修辞学》中力主采用异国修辞研究方法来探讨中国修辞学的主张加以赞赏,在称颂其此举“非常彻底”的同时,又列举其例证只限于古文的不彻底妥协之处。而在郑子瑜心目中,真正以科学方法从事研究整理中国修辞学的开山者是陈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