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一本名为《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的书,很受欢迎。在这个充满压力和考验的世界,人要想生活得幸福快乐,确实需要一颗坚强的心。
相对于普通人,管理者所要面临的压力、磨难和摧残更甚。著名企业家、卓达集团董事长杨卓舒曾在《企业家:现代社会之魂》等文中曾这样写道:
“正经办企业,炼狱一般。如果我把我的辛苦历程讲出来,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干的,这是活遭罪。遭罪到什么程度是你所想象不到的,天天生气,天天着急,天天都有不愉快的事情。如果不是我这种性格,一般人熬不下来,早崩溃了。”
基层管理者所面临的境况或许没有杨卓舒先生形容的那么严重,但他们带领着一支队伍,有一片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天地,所面临的考验是大大不同于基层员工的,也需要提升自己的心理强度,具备相当的心理素质,做一名强者,打造自己的强势领导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需要管理者具备这种强势领导力。一项调查显示,最不受员工欢迎的管理者形象是:
总是试图讨好每个人,好像很乐于给人方便;
无法及时作出决策,犹豫不决是他的常态;
做事拖拖拉拉、不断改变主意和计划;
不敢做不敢当,“不要兴风作浪”是他的行为准则;……
所有这些描述,其实都是管理者缺乏魅力的表现,他们不符合员工心目中的强者形象。员工的判断是有其道理的,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每个人都想追随更强的管理者,事实上,追随比自己更强的领导者也是人们的一种天性。
我们知道,在优胜劣汰的动物世界中,长颈鹿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它们有足够长的脖子,因而能吃到长得很高的食物。这就是强者生存的法则,看上去很残酷,它要求动物界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强者,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幸存的优胜的种群。
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站在个体的角度上看,的确也是适者生存,因此这也促使很多人都希望做强者。
尼采在其晚年著作《权力意志》中说:“这仅仅是力的事业:具有本世纪的一切病态特征,但要以充盈的、弹性的、再造的力来调整强者。”
说起来,做个强者并不难,很多时候只是能力和性格的问题。社会生活已经把强者思维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很多人都有以成败论英雄的习惯,非常看重输赢,争做强者。
但需要注意的是,强者,并不一定是那些从来说一不二的人,也不是那些僵硬不知变通的人。强势不是横眉冷对、居高临下、高人一等、强硬生冷,强势更不代表野蛮和粗鲁,恰恰相反,它更多的是一种强悍的内在修为,代表着心理的强大、气场的强大、控制力的强大、影响力的强大,强势领导力代表着对员工思想和情感的有力掌控。
1.提升心理强度
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自信是一个人很重要的心理状态,内心强大的关键在于真正的自信。优秀的领导者往往从他内心深处觉得社会很需要自己,自己也有能力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种感觉会从他的肌体里产生一种内驱力,战胜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很好地推动自己迈向成功。
所以,作为领导者,请永远不要抛弃自信,因为一个不信任自己心灵力量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力量的。只有当信心融会在思想里,使潜意识转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时,才能实现成功,成为一位卓越的管理人才,成为一位深受员工欢迎的领导者。
那么,领导者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呢?
第一,领导的自信来自于强烈的使命感。一个没有使命感的领导者,一定是一个缺乏远大志向的人和缺乏自信心而畏惧困难的人。优秀的领导者有着强烈的事业心,他们把组织的兴亡与个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领导者不仅自己具有为使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还能够使自己的下属也同样具有这样的使命感。有了这种使命感,领导者就会尊崇勇气和胆量,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第二,领导者的自信来自于对事业的热爱。总是抱怨工作太难、太苦、太累的人是无法成为伟大的领导者的。相反,在他人看来非常辛苦的事情,你却乐此不疲,那才说明你有着成为优秀管理者的潜质,毕竟,领导工作就是劳心费神的。
第三,领导者的自信来自于对事业的追求。成功需要勇气和专心致志。没有退路,才会有出路。爱默生讲:“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的领导者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成功,他们仔细研究成功领导者的各种行为,学习那些成功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作决策的方式,并且留意他们如何应对危机进退自如。最后,他们终于凭着“我就要登上巅峰”的自信心达到了目标。
2.提升控制力
掌控力即能够控制目标对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对事物的起因、发展以及结果的全过程的一种把握。它是一种内在驱动力,潜藏在每个人的身上,它是“个人能量”。
对于个人来说,掌控力是对时间、对生活的规划、对预期目标的实现、对整体人生的把握的能力,谁掌控得多一些,失控得少一些,谁就会成功多一些,失败少一些。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懒惰、恐惧等都是自己对自己的失控。
掌控力对于管理者来说,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是管理者把握中心、驾驭全局的重要体现。做好管理者,首先要做好一个掌控者。而掌控始于规划,这是掌控的前提条件,也就是通过控制关键因素来控制全局,一个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确立目标、选择战略和进行重大决策。
掌控力重在对关键因素的控制,它不仅能够使领导者集中精力,还能够提高控制的效率,以最少的投入把握对计划的偏离情况,提高控制的效力。有这样一则历史典故。
西汉时期,一天,汉文帝召见群臣,他向右丞相周勃提出了一个问题:“全国一年要判决多少案件?”
周勃回答说:“不知道。”
汉文帝又问:“全国一年要进多少钱粮?”
周勃支吾着也回答不出来,看上去满脸羞愧的样子。汉文帝于是又去问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皇上要了解这些情况,请询问具体管理这事的官员。”
文帝问:“那么谁在管事呢?”
陈平说:“皇上要想知道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可以问廷尉;如果想了解关于钱粮的事,可以问粟内史。”
文帝紧接着质问:“按照你说的,各个方面的事都有主管的官员负责,那你又是干什么的呢?”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陈平却镇定自若地回答:“承蒙皇上看重,让我担任宰相一职。宰相是为了辅助皇上,给皇上出谋划策,让天下大治。对外,使四方诸侯、外族都归顺朝廷,还要使各级官吏都能称职。”
陈平一席话,说得文帝连连点头赞许。
领导干领导的事,是保证团队工作有计划、按步骤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做到“领导干领导的事”,你就必须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将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工作、指导工作、协调工作和教育激励工作等关键点上,抓该抓的,管该管的。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作为领导的责任上,而不让精力做不必要的事。
3.勇于自我超越,不断颠覆自己
如今,很多管理者都非常重视依赖经验进行管理,的确,拥有丰富的经验,可以省去很多花在探索上的时间和精力,能够迅速让自己进入工作状态,并能够少走弯路。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经验有时也会成为扼杀管理者创新能力的一个负面武器。
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管理者,也许可以省去适应时间,直接走向工作的正轨,但是经验同时也往往会使思想僵化,容易走老路,缺乏创新能力。如果只信赖经验,久而久之,胜任力只会下降。
在美国进行总统时,很多选民都认为应该选那些曾经担任过参议院或州长经验的人,因为经验能够让他们更能胜任总统这一职务。然而,后来的结果却证明,经验对于从政无多大帮助。历史上,有很多毫无“经验”的总统,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比如林肯和杜鲁门,他们在担任总统之前,都没有做领袖的经验,但这些并不能阻止他们成为美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所拥戴的伟大领袖。而那些看似拥有丰富“经验”的总统却当得不尽如人意,比如胡佛和皮尔斯在担任总统之前,都有过非常丰富的领导经验,但事实证明,他们都没能成为成功的总统。
对于企业组织的管理者也是一样,也是同样的道理,经验并不能代表一切,经验更不等同于管理能力。经验,往往只是意味着时间,意味着数量上的叠加,但时间和数量并不能代表质量。一个有20年工作经验的管理者,与一个只有2年工作经验的新人相比,前者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不能说就是后者的10倍,甚至能不能强过后者都不好说,因为很可能他的20年工作经验只是在重复自己的开始,而没有任何提升。因此,试图将经验与能力联系起来的想法,是不应该的。
因此,在对经验和创新的态度上,管理者应该有一种不破不立的颠覆精神,这样才能永葆进取心,让胜任力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