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管理工作,需要知道这样一个等式:工作绩效=个人能力×工作动力
分析这个公式,在员工个人能力不变的前提下,要想提升他们的工作绩效,就要增加其工作动力,而工作动力的大小则取决于激励的有效程度。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这就是激励的意义所在,它是用来缩短实际状况与渴望的理想状况之间差距的一种管理工具,能够引导他人以特定的方法,朝着设定的目标前进。
激励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也是一门高超的管理艺术,掌握了它,就能在人们心田里点燃热情之火,激发出员工高昂的士气和潜在的战斗力。
来看我国古代两部典籍中的描述。
《孙膑兵法·延气》:“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徙合军,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战,务在延气。”
唐代李筌在《太白阴经·励士篇》中讲道:“激人之心,励人之气,发号施令,使人乐闻;兴师动众,使人乐战;交兵接刃,使人乐死;其在以战励战,以赏励赏,以士励士。”
它们所讲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在招募、集合乃至使用军队时,一定要学会利用各种手段,来激励将士的士气、勇气,在气势上压倒敌人,这样才能战无不胜。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这就是激励的意义所在,它是用来缩短实际状况与渴望的理想状况之间差距的一种管理工具,能够引导他人以特定的方法,朝着设定的目标前进。
激励之所以能够凑效,很大程度上在于人有无穷尽的潜力,但这种潜力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又很难被发挥出来。
法国的一位工程师曾经设计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拉绳试验。
他将被试验者分成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和八人组,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度很高的测力器分别测量其拉力的大小。
实验前人们普遍认为,几个人拉同一根绳的合力应该等于每个人各拉一根绳的拉力之和,但实验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二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三人合力的75%;八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八人拉力总和的49%。
“拉绳试验”中出现了“1+1<2”的情况,显然有人在小组合作时没有竭尽全力。深入来说,这说明了人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惰性,一人单独行动,就竭尽全力;到了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则开始偷懒,将责任悄然转嫁到其他人身上。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这是集体工作时存在的一个普遍特征,并将其概括为“社会浪费”。
可见,要避免这种“社会浪费”,让人的潜力尽可能地发挥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以刺激,而最长效、最管用的刺激手段,莫过于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力”的激励机制。
一项对职业人士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雇员表示,如今的激励比过去更少;84%的人认为,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获得更显著的成绩;最让人吃惊的是,50%的工人说,他们只付出了保住职位所需要的那点努力。
由此可见,蓬勃的工作动力和工作热忱不是人人都有的。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一个人到固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真正的敬业,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通过激励去争取这些。
你肯定还希望你的员工是这样的:
加班不拿加班费,只要一个盒饭;·
节假日照常乐于工作,没有丝毫埋怨;·
经常出差,从不推诿或找理由拒绝;·
团队成员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有着极为强烈的企图心;·
忙不过来时,会主动请家人、朋友义务协助;·
永葆进取心和永不服输的精神;·
以为公司、为客户服务而感到至高无上的荣耀。·
如果你希望上述景象在你的部门、团队中变为现实,那么,你就要竭尽所能去做好下面四件事情:
第一,让工作内容更具丰富性和挑战性,而且要求高质量的表现;
第二,员工不是机器,应协助他们了解工作对团队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三,使员工完全明白你对他们的期望,当他们达到双方确定的标准时,确实能得到你的激励;
第四,努力程度、工作成果和报酬奖赏之间要有明确的关联性。
做好上面四件事情之后,接着应建立一套正确的激励理念,把以下激励理念深植到潜意识之中:
员工的工作动机是可以驱动的;·
绝大部分的员工会喜欢自己的工作;·
员工都期待把工作做好、做对,而不存心犯错;·
每位员工对需求的满足有完全不同的期待;·
员工愿意自我调适,产生合理的行为;·
金钱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让员工觉得自己重要无比,也是一种激励的好手段;·
激励可以产生大于个体运作效果的绩效。·
具备上了这些理念,你就可以着手开展自己的激励工作了。
就好比一辆汽车,有时有汽油,有时没有。当汽油用完了,汽车要人推着才能走,否则,汽车会因失去动力而停下来。但如果油箱中的汽油一直是满的,那么车内的发动机就能不停地驱动汽车前进。员工和激励的关系也是这样,没有激励,员工就很难动起来,更不可能鼓起冲劲、发挥潜能。但如果一个员工不停地受到上级激励的驱动,那他就能永远充满激情地前进。激励本身会在员工身上产生了诸多的积极效应:
第一,激励员工可以培养员工,提高员工的自信心。员工的成长、成功,离不开上级的激励,激励就是给员工提供机会来施展潜力、证明其能力。在员工每天的工作、生活中,一个温暖的言行,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评语都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甚至会改变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在激励的作用下,员工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唤醒对工作的激情。而且,管理者的激励又如同一架桥梁,能够有效拉近上下级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岂有不爱工作、不愿工作之理。
第二,激励员工可以促进工作顺利完成,保证工作质量。相反,管理者如果总是用尖刻的语言去奚落、讽刺、挖苦员工,那么表面上他们可能听你的,按你说的去做,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敷衍了事,因为他们根本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工作效率也不会很高。同时,你的这些言行还会伤害员工的心灵,长此以往,员工的自尊被摧毁,自信被打击,最后抱着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这样对其本身、对管理者、对企业都是不利的。
第三,激励员工可以体现管理者的个人修养。管理的艺术不在于作指示、下命令,而在于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员工为共同的工作目标去奋斗。笔者个人以为,一个只会下命令的管理者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特别是对基层的管理者来说。
第四,激励员工可以树立管理者的个人威信,在员工心目中树立一种可亲、可敬的形象,觉得管理者是值得信赖的人,这对于促进员工与管理者的沟通、促进工作的顺利达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五,激励员工可以为本部门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这无疑是创造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同时也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经过对激励问题的深入研究,笔者得到了这样一个公式:
工作绩效=个人能力×工作动力
分析这个公式,在员工个人能力不变的前提下,要想提升他们的工作绩效,就要增加其工作动力,而工作动力的大小则取决于激励的有效程度。
激励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也是一门高超的管理艺术,掌握了它,就能在人们心田里点燃热情之火,激发出员工高昂的士气和潜在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