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笔可抵三千毛瑟枪。——[法]拿破仑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新闻媒体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的重要因素。在媒体多元化时代,领导者应当努力提高新形势下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高与新闻媒体对话的能力,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为本地、本单位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不善于与媒体打交道,面对媒体缺乏相应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主要表现有:有的重“做”轻“说”,忽视媒体作用;有的不懂新闻价值,利用媒体不足。有的怕媒体、躲媒体,一旦出了“负面情况”,怕说错话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不敢正面接触记者,回避记者的采访,出现了所谓的“防火、防盗、防记者”;有的采取堵、盖、封,施压制止媒体报道;有的应对技巧欠缺,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过头、过激的话,而被记者原封不动地放到报道里,导致出丑;有的新闻礼仪欠缺,面对媒体人员拍摄时,有的领导缺少配合意识,使其在身体语言上显露不佳的公众形象。
在网络时代,不会同媒体打交道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在媒体发达的今天,忽视媒体就等于自我否定,学会和媒体打交道,是每一个领导者在新时期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如何正确认识媒体的功能和作用,了解和用好媒体资源,自觉参与媒体活动,有效引导舆论,是领导者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对领导者而言,“媒体素养”是一门需要补课的新学问,因为较之于普通民众,与媒体有更多的接触,更需要提高面对媒体、利用媒体和引导媒体的素质与修养。
(1)善待媒体,建立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
建立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就是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交往与联系。处理媒体关系,应该成为领导者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熟悉媒体,选择适合自己并具有一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媒体作为交流对象,主动培养与媒体间的感情。
本着诚信可靠、平等公平、沟通合作、换位思考的态度来对待媒体,不能以官员的身份自居,不能采取居高临下、自以为是,拒绝批评、搪塞应付,只重宣传、讨厌问题等态度来对待媒体。主动接近媒体,了解媒体需求和媒体的表达手段。特别是要主动认识和接触网络媒体,抽出时间了解网络媒体,加深对网络传播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协调媒体宣传;适时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吹风会、座谈会、集中报道等活动,与媒体建立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关系,从而把握舆论主动权,争取有利的舆论环境。
(2)尊重记者,提高应对记者的能力
对记者要尊重,善于与记者交朋友,争取彼此支持,相互合作。不可敌视记者,因为记者不是领导的敌人;以平等的态度面对记者,使记者成为自己的合作者。要克服轻视记者、蔑视媒体、回避采访、盲目应对等错误做法,坦诚、自然、客观地面对记者,以平等、平视、平常的态度与记者交往。
要信任理解记者,支持他们的工作,相信绝大多数记者是有良知、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主动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方便,经常向他们介绍情况,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新闻素材和信息量;尊重记者按照新闻价值规律去寻找宣传工作和新闻报道的结合点,以事实为准绳,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事情本来面目。
学会与记者对话,面对各种采访、提问和质疑,不紧张、不慌乱,而是从容大气,有理有据,对答如流。不要让自己处于与媒体对抗的地位,不要遇记者先行警觉、对立和防范,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合作共赢。尤其不能情绪化,感情用事,说意气话,说错话、办错事要真诚道歉。
不要企图控制记者,而要控制自己的言行。不要给记者上课,因为记者不是学生;不要给记者做报告,因为记者不是下属;及时回应记者的来电、来访,尽力提供记者所需要的背景资料,利用事实来抓住记者的注意力,以事实为基础答复记者。
尽量不使用“无可奉告”之类的语言,不当众拒绝记者的提问,不公开表达自己的偏见。不打官腔,不说模棱两可的模糊词语,如交有关部门、适当时候、条件成熟时、逐步解决等。对问题切忌“三无”回答:无解决时间、无具体责任、无明确态度;对于群体事件,不要轻易说“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不明真相的群众”之类的话。
(3)积极接受采访,善于发出恰如其分的声音
领导者在接受采访时,尽量做到语言恰如其分,举止大方适度,观念与时俱进,态度诚恳感人,领导者在面对采访时,要注意以下方法和技巧。
精心准备。要明确接受采访的目的、自己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要确定公开信息的底线。
以平等、谦逊、积极的心态接受采访。要清楚自己面对的是社会公众,要将自己置身于访谈语境之中,这样才会有正确、平和的心态。
在采访中表现出自信、真诚和自然。领导者应有独特的判断力和分析问题的角度、深度,加上诚恳与亲和的表达,才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采访中表现出热情、投入和活力。公众总是喜欢有生机、有激情的领导形象,所以,要尽量展示自己活力四射、光彩照人的形象。
准备好回答尖锐性、刺激性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里,采访过程不会是平铺直叙的,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资深记者,总会设置一些难题,增加采访的戏剧性与趣味性,展示领导的水平和能力。这一点被访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
恰当运用外交辞令。对于敏感问题或是要求提供一些具体数据,而一时又无法或不能提供的,一定要表现出谦和真诚的态度,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得到媒体的理解。
(4)妥善应对危机,提升把握局面的控制力
危机事件的爆发最能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常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媒体捕捉的新闻素材和报道线索。在危机事件中,领导者要通过正确、有效的新闻发布与信息传播扭转危机,摆脱被动。如果在危机处理中表现不当,则会使突发事件进一步恶化,造成新一轮危机。在危机事件中平息事端、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需要一定的面对媒体的经验、方法和技巧。
面对危机事件,可以分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危机初期,领导要主动出击,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切忌封锁消息、隐瞒事实;抓住第一时间主动沟通,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先声夺人,占领舆论制高点,赢得话语权,使负面消息、不良消息减少。危机中期,要向媒体展示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展示处置危机的具体行动,尽早赢得公众的谅解和信任。危机后期,要利用媒体重建声誉,重塑形象。
正确对待媒体的“负面”报道。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对待负面报道,把负面舆情作为改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新起点、新机遇,敢于在公众面前主动承认错误,开展自我批评,制定最有效的预防失误的方法措施,最全面地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一个“老大难”问题的解决,并及时地将改进工作后的新变化、新成绩大张旗鼓地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出去,制止危害的蔓延,最大限度地挽回影响。
(5)学习媒体知识,掌握新闻报道规律
注意学习媒体知识,掌握媒体的基本构成要素,自觉了解媒体,研究媒体。提倡除了读书、看报、看电视外,还要养成上网的习惯,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倾听公众诉求,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对现代媒体,领导者不一定要“引领时尚”,但要“跟上脚步”,特别是对于网络上的信息,要有敏感性。对流行语、网络热词,可以不说不用,但不能不知不懂,否则无法同年轻一代对话。况且,词语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从中可以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
养成“网络散步”习惯,每天上网浏览一番,获取各种信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所得,开眼界,有所悟。对于网络上的争论,或者有些偏激的观点,要客观、冷静地看待,特别是网民的跟帖,应该认真阅读、分析,不要认为不过是一家之言或情绪之言而轻视,要从中获得收益和启发,不能感情用事地予以攻击。
提高应对媒体采访的能力,还需要平时加强实际锻炼,做好模拟训练,提高语言艺术。在面对媒体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功课,了解公众心理,对该掌握的情况、所承担的业务和职责要烂熟于心,如数家珍。如此,同媒体打交道才能心中不慌、应对自如、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