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19时,对于一个已有74年历史的苏联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刻。前苏联总统发表了宣布辞职电视讲话。19时20分,在总统府邸的会见大厅里,戈尔巴乔夫在几位高级官员的陪同下,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在记者照相机的闪光灯下,戈尔巴乔夫面无表情地把象征总统权力的核按钮亲手交给了叶利钦。那是一个装有发射苏联核武装(27万个核弹头)密码的重15公斤的黑色公文包。这一交接仪式虽然极简单,但却牵动着世界亿万人的心。
19时38分,一面全世界人民熟悉的旗帜——在红色旗面上印有镰刀、斧头图案的前苏联国旗,在夜色寒风中轰然落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
1922年,列宁亲手缔造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是一个拥有世界上领土最大的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拥有2240万平方公里土地,2亿9千万人口,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等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在全世界举足轻重,只有强大的美国可以与之抗衡。
苏联曾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70年代后,由于政治生活的不民主,体制的僵化,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其速度减慢。1981年至1985,其国民经济总值呈严重逆减趋势。在与西方和中国的对峙中,苏联耗费了9000亿卢布,其国力消耗殆尽,超级大国的地位摇摇欲坠。于是,1985年自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以来,就着手进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又由于苏联由15个独立民族的加盟共和国组成,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中央的不满情绪逐渐增加,于是,苏联各加盟国都产生了民族自治的愿望。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在他的“新思维”指导下进行的,前苏联解体原因很多,其中主要一条是由戈氏在6年零9个月实行错误的“新思维”改革政策造成的。戈氏执政期间,国家财政赤字上升,人均收入减少,经济形势恶化。在戈氏“新思维”的诱导下,西方的自由化思潮席卷苏联,苏联的最伟大财富——人民对明天的信念丧失殆尽。苏共党的派系林立,最高层也分裂为以戈氏为代表的“主流派”,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以前总理雷日科夫为代表的“传统派。”
苏联的民族危机也在加剧。在所谓“新思维”影响下,民族纠纷愈演愈烈。至1990年,较大的民族冲突流血事件多达几十次,死伤数千人。1990年,立陶宛、亚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的激进民族组织在本加盟共和国的选举中取得了多数席位,组成了非共产党政府,纷纷要求退出联邦,于1991年8月19日前,宣布独立。
“8·19事件”后,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乌克兰人口517万,面积60万平方公里,在各加盟国居第三位。8月25日,白俄罗斯紧步后尘,此后乌兹别克、哈萨克、摩尔多亚、吉尔吉斯、塔吉克亚美尼亚、土库曼、阿塞拜疆等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接着就是俄罗斯宣布独立。而俄罗斯是15个联邦中最大的一个国家,是苏联的主体。它一独立,实际上就是宣布了苏联的解体。难怪戈尔巴乔夫在他向叶利钦移交核控制按钮前的40钟内分,在电视上向全苏人民无奈地说,他支持各共和国的独立,尊重各共和国的主权。他坦然地承认,这些年进行的种种改革“都失败了”,“国家失去了前途”,“不能再这样活下去了,必须从根本上改变”。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联合发布命令,要求联盟机构,包括苏联总统机构和跨国经济委员会从1992年1月2日起停止活动。此前,叶利钦同戈尔巴乔夫讨论了戈退休后的待遇问题。叶利钦说,戈尔巴乔夫的退休金相当于他目前的工资,每月4000卢布。另外,他还可以保留别墅、两辆汽车和20名保卫、服务人员以及现在享有的医疗服务。
关于苏联解体后各共和国的关系,叶利钦倡议应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叶利钦说,创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俄罗斯和其他共和国保持稳定的唯一办法。联合体的参加国具有创始国的平等地位,谁也不享有任何特权。但最主要的是,联合体的创立避免了相互对抗的连锁式反应。
苏联解体后,有4个加盟共和国具有核武器,经过商谈,这4个国家签订了一个核协定。他们将奉行共同的核政策。而且,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核按钮只有一个,并且委托俄罗斯总统掌握。
苏联解体是当代世界史上的大事,它给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很大影响,也给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提供了改革的经验教训。从而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经济的改革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