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30分,坐落在距前苏联乌克兰首府基辅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连续发生二次剧烈爆炸,重达4000吨的钢筋水泥防护板被击穿,溶液和放射性废物像火山爆发一样喷向天空。尤其严重的是,发生了核泄露,一些放射物质流了出来。
由于不能用水和化学物质扑救,救火工作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事故发生后,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二军事消防部队与驻扎在距离核电站不远的第六军事消防部队,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扑救。然而由于对事故性质及其严重性缺少了解。他们未采取任何防核辐射的防护措施。而此时整个核电站周围的辐射强度严重超标;高辐射强度的爆炸物散落各处,辅满地面;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管被炸裂;1700吨石墨还在熊熊燃烧。
英勇的消防队员面对浓烟烈焰毫无畏惧。他们架起云梯,爬上屋顶,扑灭反应堆及其周围建筑物的火舌。然而不幸的是,所有在场的人员全都遭到了严重的核辐射伤害,不久便有数人丧生。
反应堆废墟的温度仍然很高,放射性物质的外泄仍然在继续。为此,不得不采取空中扑救的办法。4月27日开始,苏联空军部队派出许多不同型号的直升飞机,在反应堆上空不断抛下大量的黄沙、泥土、硼酸、白云石和铜块等。各种防护材料,形成了一层重达4000吨的保护障,初步控制了放射性物质的外泄。
现场清理工作花费了数月工夫,直至当年秋天,用混凝土封闭反应堆的工程才结束。但这场事故造成的灾难,并没有随之消逝。
在事故性质明朗化的情况下,疏散工作才开始进行。
4月26日晚11时,首批伤员被转移到危险区域之外。
4月27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普里皮亚特城才开始组织全面撤离。但撤离原因说得十分简单而含糊,无线电广播中发布的通告是这样的:“同志们,鉴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事故,谨宣布全城疏散。请大家携带身份证、必需品和三天的食品。疏散工作将于下午2时开始。”
弄不清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清楚要离开家乡多久,人们只是朦胧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些受害者默默地离开家园,被撤离到指定的聚居地——波列斯克区和伊万诺沃区。当天期限过后,当企盼成为泡影之后,人们才明白重返故园已经不可能。
据1986年5月27日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共有299人受到大剂量辐射,19人死亡,另有18人处于危险状态。三天后,官方又宣布有179人被迫住进医院。后来又有消息传出,在这次事故中,共有31人死亡,233人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损伤。
这次大火中,反应堆释放的大量碘一131、铯一137等放射性物质,随蒸汽喷射到空中,使周围环境的放射剂量达人体允许剂量的两万倍。附近13万居民被迫疏散。
据专家估计,实际伤亡情况远比公布出来的严重,将有数千人因受到核辐射而致癌。
切尔诺贝利核物质进入大气层后,在强劲的东南风吹送下,4月26日这一天,瑞典最先察觉了来自苏联的核威胁,在芬兰发现的辐射比正常情况高5~10倍,丹麦和挪威高4倍、05倍。此后,放射云层被大风吹散,先后向东欧、西欧上空飘去。除北欧四国外,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在内的20多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核污染,给这些国家的人民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负担。
苏联官方公布:事故损失达35亿美元。而事故造成的间接和潜在的损失则难以计算。核电站停产一天,其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万美元。而单单是清理工作,就耗资至少几十亿美元。乌克兰是苏联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核辐射侵蚀了大片粮田和牧场,污染了水源。苏联不得不大量进口粮食和食糖,消耗了大笔外汇。同时,苏联的旅游业和核技术出口业受到影响,甚至苏联正常的外交活动也被迫中止或推迟并且因其封锁事故消息、危害邻国安全和利益的做法而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在事故发生三年后,即1989年春,一批西方记者、科学家到事故发生地周围采访、调研时发现,在距离核电站80公里的地区,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畸形家畜正在急剧增多。科学家对人口稠密的托米尔洲纳罗季奇区的放射剂量进行测试,发现这里的剂量与事故发生地点200米处测定的剂量很接近。
切尔诺贝尔核电站共建有4个功率为100万千瓦的反应堆,第4号反应堆于1983年建成投入使用。造成事故根本原因在于反应堆从原理和设计上存在众多的隐患,灾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切尔诺贝利的核爆炸震惊了世界,给人们以警醒,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造福,同时也会带来隐患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两德“统一”
1990年10月3日,欧洲大陆上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合二为一”,从而结束了东、西德分治的状态。一个分裂了40多年的国家终于联结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二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尖锐对峙,世界进入“冷战”状态。两大军事集团为削弱德国的力量,在肢解德国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国将各自的占领区合并,发行马克新货币;1949年5月23日,在美英法三国操纵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由美英法控制的德国西部诞生,首都定在波恩,世人称之为“西德”;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的德国东部成立,世人称之为“东德”。沦落的“第三个帝国”从此被分裂成为两个德国。
二战给德国带来毁灭性的损害。德国的工业完全瘫痪,厂房被炸、机器被拆走,交通中断、无法运输,住房和食物极度匮乏。而占领国还索要战争赔款。在这种情形下,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在谈判中告诉西方国家,照此拆除,盟国也无法得到战争赔款。于是,西方国家作了重大让步,使一批宝贵的工厂得以保存下来。阿登纳又四处游说,使联邦德国跻身于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受援国之列,从而获得大量美国资金。后来,为了对付苏联,西方大国开始改变对德政策,需要利用德国了。阿登纳瞅准机会提高联邦德国地位,先是与宿敌法国修好,结成欧州煤钢联营,进而参与组织欧洲共同体,使西德在现代工业国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等国对军火的需求激增,订单雪片般飞往西德,该国工业由此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得以重新武装起来,废除占领法规,获得独立主权,加入北约组织。短短10余年,联邦德国就从战后的深渊中爬起来,重新成为西方经济强国。
民主德国在昂纳克的领导下,在内外政策上采取一些新措施、新做法。在70年代初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经济稳定增长、消费品供应有所改善、社会稳定。尤其是对外政策方面,东德打破了国际上长期被孤立的局面,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承认,1973年民主德国同联邦德国一起加入联合国。
在40多年的“冷战”中,西德和东德处于“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前沿,这使两个德国的分裂愈发加深。
东、西德的统一与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出任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后又被选举担任总统。戈氏上台伊始,发起一场“新思维”改革运动,对内提倡“公开化”、“民主化”、“多元政治”,对外主张与西方缓和,推进欧洲和解与合作,结束“冷战”。戈氏的“新思维”在苏联国内和东欧集团内掀起巨大风浪。
在波兰,由于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对内、对外政策的失误,一度被宣布为“非法组织”的“团结工会”从“地下”走到了台前。1990年,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以747%的选票当选为波兰总统,瓦文萨发表演说,要在波兰实行全面私有制。在匈牙利,曾经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的匈牙利人更坚定了走自己道路的决心。1990年5月,匈牙利新选举的多党制国会举行首次会议,反对党执掌了国家的大权,在此后的匈美领导人互访中,美国用贷款、最惠国待遇等多种方式为匈牙利“输血”,为匈牙利的政局变化推波助澜。
波兰和匈牙利的巨变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民主德国。昂纳克虽领导东德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在社会主义民主、按劳分配等工作中不尽人意,群众中的不满情绪日益滋长。1989年10月9日,莱比锡7万人上街游行,而且事态不断扩大,一些人高呼要求效仿苏联,实行“民主化”、“公开化”。昂纳克因病辞职后,东德进入克伦茨时代。11月9日,克伦茨宣布开放隔断东西德、联系的柏林墙和两国边界,开放的第一天即有5万人涌入西德,此后进入西德的东德公民犹如潮水一般,势不可挡。12月1日,东德修改了宪法,将“在工人阶级及其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领导下”这一内容删除;3日,又将昂纳克开除出党。
面对东德急剧变化的局势,西德的政治家们果断地采取行动,以期结束德国分裂,实现民族统一。1989年11月28日,西德总理科尔提出了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1990年2月1日,东德提出了统一德国的“四步方案”。2月13日,东西德首脑在波恩会谈,商谈统一德国的有关事宜。苏美英法四大国以“2+4”会谈方式介入了二战后欧洲大陆上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1990年8月底,两德在东柏林签署了“政治统一条约”,为两德统一完全铺平了道路。1990年10月3日零时1分,两德实现正式统一。
1990年12月2日,统一的德国首次大选,原西德总理科尔当选为统一后的第一任德国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