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十八九岁时,董诚康就在伦敦一家酒店的餐厅工作了,当然做的无非就是洗盘子、削洋葱这类的杂事。这是他在这行的第一份工作,而且这一做就是十八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在世界上的三个大洲、五个不同国家的酒店里工作过,几乎所有有关酒店的基层岗位他都做过,例如调酒师、行李员、前台接待等。
36岁那年,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机会,成功地加入了喜达屋酒店与度假村集团(Starwood Hotels&Resorts),成为该公司的总经理。一直到现在,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为喜达屋集团工作。
酒店行业的人员流动一直很大。尤其是在中国,一年有十家左右的五星级酒店开业,而在欧洲,有时两年才新开一家。就业的机会多了,使得很多人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去做基本功,总希望尽快地获得提升。对此,董诚康虽然理解那些总是在酒店之间跳来跳去的年轻人,却并不认为这会给个人的职业生涯带来多大好处,他认为应该耐下心来先把基本功练好。
对此,他说:“在酒店行业,专业和背景都不是最重要的,第一份工作必须是很初级的,每个人都一样。服务生、收银员、前台,这些岗位都是磨练你成为总经理的必要过程。”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把跳槽看做是获取更快提升,更多薪资的途径。从短期来看,确实是这样。董诚康也曾经历过这个阶段。可后来他逐渐认识到,从长期来看反而对自身发展不利,因为那样的简历实在是很难吸引招聘者的眼球。当时他也有些不理解,可现在他站在一个总经理的位置来看,情况则大不相同,他说他宁可雇用一个在四星级酒店工作了两年的人,也不愿选择一个每三个月就换一家豪华酒店的人。
人生中最重要的智慧就是学会等待,因为人生就是一个等待的过程。我们总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于是就要等待;我们总想找到一个合适的爱人,还是要等待;我们希求上升到某个职位,结果也只能是等待……其实,很多事情之所以会失败,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当事人太过于急躁,总觉得下一个会更好,于是不愿意做太多的基础工作,结果往往错过了眼前的美好生活和眼前的机会。
温馨提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付出了,才可能会有收获。意思就是说,你付出了,不一定就有收获;但不付出,肯定就没有收获。这就像春天农民把种子种下去,经过锄草、施肥、浇地,辛苦了整整一个夏天,结果被一场山洪弄得颗粒无收,他们跟谁说理去!
职场中付出没有回报的事其实并不鲜见。为了写一份营销方案,自己累死累活,开了一晚上的“夜车”,结果被上司一瞥之间就给否决了;为了赶进度,加班加点地工作,可生产出来的产品居然不合格,被买方给退了回来……
可当这些努力都白费了之后,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是再从最基层做起,从头再来。听说过有谁因为今年的庄稼被山洪毁了,明年就不种庄稼了吗?
同样的道理,在职场上混,拼的就是谁更能忍耐,谁更能沉得下去。毕竟那么多的人,大家奔着的目的都差不多,也都在尽自己所能,你凭什么就能超越众人?这就像是打擂台,靠的还是各自平时的基本功,拼的也还是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