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感慨: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可感慨归感慨,感慨完了,自己还是要在这林子里飞,实在有点无奈!可周围的环境就是这样,怎么办?
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向人表示亲近时,别人却不亲近你,那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足够仁爱;管理别人时,别人却对你不服,那就要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很礼貌地跟人打招呼时,可人家却理都不理,那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足够恭敬。总之一句话,只要行为没达到预期,就要从自身找原因。自己站得直、行得正,自然就“天下归之”了。
那么,面对这个错综繁杂而又尔虞我诈的社会,如何才能让自己不上当、不受骗?我个人认为,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就好了。
第一、不去行骗,这也是儒家文化所说的“正身”。儒家文化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前提要做两件事:正心、修身。心正,身才会正,而身正不怕影子斜,也就不容易被外物所迷惑,自然就减少了上当、受骗的可能。
第二、不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毕竟人是要在这个社会里生存的,而且“正心、修身”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去管“窗外事”。因此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个社会。只有多了解,才能知进退,也才能防微杜渐,不让自己掉到陷阱里去。
2008年,劳动保障部门根据掌握的求职投诉情况,列举出以下8种常见的岗位陷阱:“偷梁换柱”招保险代理;“顺手牵羊”招聘程序员;“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期货交易员职位招聘;“趁火打劫”的计件制工种;以见习为名“浑水摸鱼”;以购买考试资料为名变向售卖产品;上岗前先缴纳培训费的岗位;“无中生有”的上岗前先交款的职位。
这些招聘陷阱一般是针对应届生的,但也不乏有很多高素质的“白领”、“金领”踩了上去,然后光荣地成为了“业余职场排雷工兵”,最后“壮烈牺牲”了。事后,一些人大概就像小品里的范伟一样,一拍脑门感叹:真是防不胜防啊!
如果防了之后还是踩到了陷阱上时,那就只有“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了,此时要分析原因,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过于偏激了,这时只能自己救自己了!
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化,也是中国人惯有的思维逻辑。当环境不会因我们而改变时,我们就先从改变自己开始,自求多福,自己救自己吧!现在很多人对此很有看法,说这是中国文化的劣根,而我却认为,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依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当身处险境,一个人不想着自救,又有谁能来救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