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政治上要做一个忠业者,就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理解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法律法规;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更应积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的各项改革,以适应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工作上的乐业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所担当的校长工作无比热爱,就会生产出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推动力量。校长在工作上、事业上要成为一个乐业者,就应该做到:
一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校长职守,首先就表现为爱生,爱生才能乐教,才能乐业。爱学生,要爱全体学生,不只是爱少数优等生,最重要的是要在理智上、情感上、使命上对后进学生给予偏爱。
二是乐于探索。校长的探索精神,就是积极探寻工作最佳效果的精神,就是积极探寻工作规律的精神,就是开拓前进、奋发向上的精神,就是顺应时代大潮、勇于改革的精神。
探索精神在当前改革的时代,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人都应该有的一种精神。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多必须明确回答并付诸实践的新课题。要使学校适应当前改革大潮的发展趋势,适应四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现代化,学校管理必须富有活力。作为一校之长,如果没有探索进取的精神,又谈何学校教育现代化,哪来的学校管理的活力,就不可能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不畏艰难。在校长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总会有一些烦恼。实际上,困难和成功,烦恼与乐趣,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困难就找不到成功的起点,克服了困难才能深切的品尝到成功的乐趣。当今,由于日益深化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全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以推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题的历史阶段,给教育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科学的解决。
管理上的专业者。教育工作对于包括校长在内的所有从事学校工作的人员来说都是他们的一门专业。当然,各人还有他从事的每项具体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业务领域,这也都是他们的具体专业。校长所从事的学校管理工作,在当今社会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校长应该学习、研究、探索,成为一名出色的学校管理的专业工作者。
现代学校管理是当今开放社会中的社会管理,它与社会各子系统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和相互推动。有效的学校管理,一定要运用科学的原理和科学的方式方法,正确调节和处理学校与社会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校长要在已经系统掌握原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在学校管理科学的专业领域内,了解和掌握有关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行政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统计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校长要成为教育管理的“专业者”,有不少学者认为他们的知识结构应该是“X”型或“T”型。“X”型知识结构,就是指校长应系统地掌握他所任教的学科和从事的学校管理两门专业知识,而且掌握的这两门专业必须具有明显的主要交叉点、结合部。正是这两门系统的专业知识的交叉结合,才使这类“X”型校长大有英雄用武之地。
“T”型知识结构是知识构成取形于字母“T”。“T”中的竖笔“I”表明校长应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具有较为深入的专业知识;横笔“一”则表明校长应具备一定规格要求的学校管理知识和技能。“T”型校长的特征是他们既是知识面广、专业知识也精的教育专家;同时又是能够运用管理知识、技能,科学、有效地处理管理中的各种还有管理性质问题的“杂家”。
能力上的创业者。现代校长的业务能力、工作能力、管理能力、治校能力、经营能力等,是校长驾驭、启动和运行现代学校这部高度复杂的“机器”的能力。它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作用的、不同层次的、多种能力综合的校长创业能力集合群。它是由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和增效能力三个层次所构成。校长创业能力的基本结构是:
核心能力——创新能力。
必要能力——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和组织能力。
增效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工程。发展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国家富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大计。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校长和教师。校长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自己所领导和管理的学校不能只守业,必须奋起创业,创建前人理想所及但在实践中尚未能完成的崭新事业。要创业就必须改革,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因循守旧,缺乏敢闯精神,改革就不可能有突破。因此,校长必须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必须是一个出色的、坚强的创业者。
道德上的敬业者。校长是敬业者,即他应该成为学校所有成员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楷模和表率。任何一个校长都需要有职有权,这是保证校长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基础条件。如果校长有职无权,或权职责不对应,那么他就不能实施有效领导。校长的权力,是指校长的影响力、控制力。它表现为校长影响学校师生员工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校长是学校权力的拥有者,他要凭借和运用手中的合法权力所具有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对工作群体的所有成员产生一种约束力量,以保证学校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纪律得以实现。但是,一个明智、冷静、成熟的校长应该明白,校长追求正当的权力需要是完全应该的,但过度的权力欲望就会产生诸多矛盾和冲突,这将无益于治校育人,无益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校长不仅需要建立自己的法定权力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更应培养起自己的非权力性的影响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形的控制力。在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中,道德品质因素最为重要。我国有一个优良传统,即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所谓“为人师表”,就是指高尚的道德情操足以成为做人的楷模。校长是教师的“教师”,理应成为师表之师表。被称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就很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至理名言,就是他道德和人格高尚的集中体现。这里面充满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时期,做校长的尤须具有这样的道德和精神境界。为人民服务,对于校长来说,就是要求他无限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他应不怕艰苦、不谋私利、不贪图安逸、不计较个人地位和待遇,也不计较一时的毁誉,任劳任怨地工作。他爱校胜于爱家,把建设一个美好的学校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惜为之奋斗终生。他廉洁奉公,不沾学校的任何便宜,也不许别人做损公利己的事。他作风正派、表里如一。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诚、襟怀坦白,能够如实反映情况,如实总结经验,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他对人诚恳,既能善意的批评别人,也能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并进行必要的自我批评。他爱惜人才,用人唯贤,保护教职工不受伤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在一起工作,不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打击报复持有不同意见的人。概而言之,校长应该成为一位主要是由他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所凝聚塑造成的,被众人爱戴的“万世师表”式的敬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