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韩雍弱冠为御史,出按江西。时有诏下镇守中官,而都御史误启其封,惧以咨雍。雍请宴中官而身为解之。明日伪为封识,而藏旧封于怀,俟会间,使邮卒持以付己,佯不知而启之,稍读一二语,即惊曰:“此非吾所当闻。”遽令吏还中官,则已潜易旧封矣。雍起谢罪,复欲与邮卒杖,中官以为诚,反为救解,欢饮而罢。
【冯评】
此即王韶①欺郭逵②之计,做得更无痕迹。
郭逵为西帅,王韶初以措置西事至边。逵知其必生边患,因备边财赋连及商贾,移牒取问。韶读之,怒形颜色,掷牒于地者久之,乃徐取纳怀中,入而复出,对使者碎之。逵奏其事,上以问韶,韶以原牒进,无一字损坏也。上不悟韶计,不直逵言,自是凡逵论,诏皆不报,而韶遂得志矣。
韩襄毅在蛮中,有一郡守治酒具进,用盒纳妓于内,径入幕府,公知必有隐物,召郡守入,开盒,令妓奉酒毕,仍纳于盒中,随太守出。
此必蛮守欲假此以窥公耳,公不拂其意,而处之若无事然,此岂死讲道理人所知。
【注释】
①王韶:宋代大臣。曾历仕工、兵、户三部侍郎,转开封府尹,官终工部尚书。
②郭逵:宋代大臣。宋仁宗时曾隶范仲淹麾下,以战功升任佥书枢密院事。后因征交趾无功,贬左卫将军。
【译文】
明朝人韩雍(屡次破贼有功,两广人曾立祠祀奉)二十来岁就当了江西御史。有次一封皇帝颁赐宦官的敕书,被都御史误为普通公文而误拆。都御史怕有杀身之祸,请教韩雍共商对策,韩雍表示,他将设宴席请蔡太监来,亲自为他解决这个难题。
第二天,他先伪造一封假信,把原来的真信藏在怀中,在宴席前悄悄把假信交给邮卒,叮嘱邮卒在宴席开始后送交自己,然后故意拆信,读了几句后,就很惊慌地说:“这不是颁给我的敕书。”
于是把原来已拆封的敕书送给宦官,除了一再谢罪外,并请求与邮卒一起领罚,宦官被韩雍的诚意感动,反而连连劝慰,宾主继续畅饮。
【冯评译文】
韩雍的计谋,其实就是王韶欺骗郭逵之计,只是韩雍做得更是天衣无缝。
郭逵为边帅时,王韶奉命治理边境。郭逵知道王韶治理边境必会发生变乱,想让王韶知难而退,就派人送给王韶一本边境各地的财、赋概况及商家资料,征询王韶意见。王韶看了一两页后,就把资料摔在地上,许久之后才将资料揣入怀中,来到室外,当着郭逵使者的面将资料撕毁。
郭逵将此事奏禀皇帝,皇帝召来王韶时,只见王韶将原本呈上,没有丝毫毁损,皇帝没有察觉到王韶的计谋,以为郭逵没有说实话,从此王韶得到皇帝的宠信。
韩雍有一次来到番地,当地郡守准备了酒菜,把一名妓女藏在箱中,命人送到韩府。韩雍知道其中定有文章,使召来郡守当场开箱,请出妓女。酒宴结束后,韩雍请妓女再回到箱中,随太守一起离开府衙。
箱中暗藏妓女一事,一定是番邦郡守想借此试探韩公,韩公不违忤郡守的心意,处理得泰然自若,这种技巧,哪里是一味遵奉圣人之道的古板之人所能懂的。
【心读】
此计最早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原意是,隐忍、镇静、老成持重是躁动的主宰。轻举就会失去制衡的根本,妄动就会丧失主宰的优势地位。宋代苏洵说:“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可见,静与动是事物运动的一对矛盾,静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静制动符合事物运动的辩证法。
以静制动,既是谋略,也涉及到品格修养。不懂韬略,腹无谋略者难以做到;虽懂韬略,缺乏相应的品格修养,没有隐忍不躁的品性,也将成为不可能。《三国演义》描写刘备“勉从虎穴暂栖身”的韬略之计,就是此意。刘备栖身曹操手下,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危险,但刘备假装不问政事,整天在住处挑水种菜,意在待机出走,自立为主。东晋的温峤,表面上服从逆臣王敦,却在暗地里备战,待时机成熟,则一举将王敦消灭。
作为一个正直刚毅的人,如何对待上下左右的人,尤其是对那些图谋不轨、乐于爬官道的不速之客呢?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在面对小人时,喜怒形于色,明显地露出敌意,将会招致祸害,一是会受到小人的憎恨、攻击,被倒打一耙;二是也有可能引起周围一些好人的误解、怀疑,这样反而增加自己的麻烦,如果隐忍不躁,不动声色,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暗下决心,一举将小人除掉,则最终不会有什么凶灾。因此,《周易·需第五》中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这就是说,需卦,意思是等待。它的上卦为坎,表示云;下卦为乾,表示天,云浮聚于天上,待时下雨是需卦的卦象,这是顺其自然的兆头,可以安乐地待机而动。危险在前,人有刚健之德,不会贸然陷入危险之中,照理也不至于困窘穷迫……这是因为待机而动没有违反正常的原则。
总之,隐忍不躁,以静制动,是刚健中正的办法。清除恶人、小人的决心不变,但也不能违背一定的自然法则,要顺其自然,一旦时机成熟,恶人、小人就会像陨石从天空中摔落一样完蛋。
我们看看原文中的韩公如何以静制动,取得胜利的!
太守箱中暗藏妓女一事,一定是番邦郡守想借此试探韩公,韩公不违忤郡守的心意,处理得泰然自若,如果这时为太守的阴险所激怒,作出什么过激的反应来,反而中了人家的计谋。韩公虽然没有一举将小人除掉,却也巧妙地避祸趋吉,堪称智者!
宋代,杜纮曾做郓州知府,有人在城墙角上竖了杆旗帜,上面写着一些妖言,蛊惑老百姓,预言某月某日将有事变,全州百姓都十分震惊。不久,草料场白天失火,这也是揭贴上所预言的事情之一,老百姓越发恐惧。有人向杜纮建议,在城中大举搜查,捉拿妖人,杜纮笑着说:“这正是妖人的奸计啊!他就是希望我因为他的骚扰而发作,为什么要中他的计呢?他们干不成什么事的。”杜纮冷眼观之,没有任何动作,过了不久,抓获了逆贼,原来是有人兴妖作怪,就将他杀了。
宋英宗时,苏颂改任度支判官。一次,他陪同契丹使节回国,住宿在恩州。当晚驿站起火,手下人请他出去避火,苏颂不同意;州兵要进来救火,苏颂也不同意。只是命令守卫驿站的士兵去将火扑灭。刚刚起火时,恩州郡里人心浮动,议论纷纷,说契丹使者发生哗变,救兵也想因此惹起事端。全靠苏颂镇静自若,稳如泰山,事情就平息了。
公元1287年6月,以纳颜为首的叛军部将金嘉努、塔布岱率10万军队逼近忽必烈驻地。忽必烈指挥征讨大军将其包围。叛军则采取坚守不战的方针与之对峙。司农卿特尔格建议说,元军虽将叛军包围,但叛军队伍众多,敌我力量悬殊,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兵计迫使敌不战而退。
于是,他命人把元世祖忽必烈的凉伞撑起来,请忽必烈从容自若地坐在凉伞下的交椅上,特尔格笑逐颜开地给忽必烈敬酒。纳颜部将观察到这一情况,以为忽必烈在如此环境尚能如此泰然自若,必定早有布置,因此疑窦顿生,不敢轻举妄动。
左丞相李庭发现敌人已经中计,认定敌人已经军心摇动,必定利用夜间遁逃。他建议忽必烈让他带壮士10余人,带上火炮乘夜潜入敌阵,向敌群发射火炮。这一建议付诸实施后,敌人果然狼狈逃遁。
在叛军后撤时,忽必烈又命李庭和御史大夫伊实特穆尔各率汉蒙军分两路并进追击,追至实列门林,一战擒得敌首纳颜,立即就地正法。元蒙纳颜之乱至此宣告平息。
即使是处于劣势,人们仍然会有求胜的策略。可是要没有隐忍的功夫,则会过早暴露自己的意图。只有隐忍不发,见机而动,才可达一招致胜之功。
日本古代著名将领织田信长看似鲁莽,实则工于心计。在争战不已的诸雄面前,他尤其善于保存实力,等待时机。
武田信玄在位时,势单力薄的织田信长自知不是其对手,因而对武田信玄百般屈从。他经常煞有介事地在武田信玄耳边私语道,“我太钦慕你了,你真是古今无双的大英雄”,并一再表示“请您多多指点我这个晚辈”。一有机会,他还往武田信玄家里送各种奇珍异品,甚至提出想和武田信玄家联姻。极尽谄媚取宠之能事,让武田信玄认为他是一个奴颜婢膝、胸无大志的小人。因而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武田信玄去世后,其子武田胜赖骄狂好战,攻取了织田信长的18个城寨。织田信长遭此欺凌,仍然装出一副猥琐、不敢还击的样子。自然,织田信长绝非苟且偷安的平庸之辈,只是因为时机未到,不敢轻举妄动。他一面整军备战,蓄力以待;一面挑动武田胜赖与其他诸侯的矛盾,让他们相互厮杀,坐视着武田军队的消减衰弱。隐忍七年之后,他看到时机来了,才出兵讨伐武田胜赖,并一举成功。
蓄力以待,相机而行,是弱者战胜强者的一副良药。织田信长以无比的忍耐力,捕捉敌我势力消长之契机,才能成功。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占南京后,也正是采纳了谋士朱升的韬晦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减少了敌人,发展了势力,待时机成熟后,一旦称王,稳稳当当,终于成了明朝开国皇帝。古今中外英雄成功的事例说明,目标如果不在实力、威望达到适当程度时进行,只会招致失败。时机不成熟时,就必须以退为进,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但是,古往今来,在政坛、商界,各行各业,哪有人不明白“忍”功的重要?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的很少,在紧要关头,偏偏忍不住,而是意气用事,则正应了“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与此相反,能忍得住,也能狠得下心委屈自己,那自然稳操胜券了。
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非常有道理的。这种“静”,使得人少私心,去贪欲,不谋一己私利,所以不急功近利,宠辱不惊,能对大事冷静合理地观察判断,因而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好比下棋,如果比对手多看很多以后的走势变化,哪有不赢棋的道理。因为无私欲,看清了形势,才敢于冒犯首脑当前的喜怒,说服领导压制取胜的冲动,等待最佳的时机。
单凭一个“忍”字,人们的运筹未必能达成目标,必须加上“静”字。没有“静”的修养,人会在自我的欲望面前膨胀,只贪图一时痛快而迷失自我,忘记自己弱者的地位和前进的方向,并导致失败。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老子主张以弱守寡,是循机导势的重要前提,是从自然与人生的行进道理中总结出来的。这种功夫,不仅仅是“术”的粗浅层次。弱者,道之用,能融会贯通这至深道理的人,必须涵养功夫达到“道”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高人。
所以,以至诚、无私之心做事待人,像老子所说的“致处极,守静笃”,不断提升自己。虽“忍”不阴,虽“狠”不毒。运用奇谋,因势利导。只让人感叹智计之巧妙,不致使人们产生阴险狡诈的感觉,这里面的学问,幻化无穷,但是基本精神一脉相承。政坛、商界、对上、对下,全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