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申屠蟠①生于汉末。时游士汝南范滂②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蟠独叹曰:“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彗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乃绝迹于梁砀山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居二年,滂等果罹党锢,或死或刑,唯蟠超然免于疑论。
【冯评】
物贵极征贱,贱极征贵,凡事皆然。至于极重而不可复加,则其势必反趋于轻。居局内者常留不尽可加之地,则伸缩在我,此持世之善术也。
【注释】
①申屠蟠: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字子龙。以孝行著称。一生不仕,后隐居梁砀山之间。董卓废立之际,名士多遇不测,独蟠得全,时人服其有先见之明。
②范滂:东汉大臣。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偃城东南)人。曾为汝南太守宗资属吏,抑制豪强,反对宦官。两次被捕入狱,后死于狱中。
【译文】
申屠蟠(陈留人,字子龙)出生于东汉末年。当时游士汝南人范滂(字孟博)等人自命清高,攻讦朝政,自公卿以下都折节下交,太学生也争相追赶这股痛议时政的风潮,认为文学将再度兴盛起来,文士又可以受到重用。
只有申屠蟠感叹说:“从前战国时代,文士到处大发议论,列国的君主也争着迎接、尊敬他们,最后却惹来焚书坑儒的灾祸。现在的情形就是这样。”
于是他隐居到梁砀山之间,用树干搭成屋子,什么事都自己做,连仆人都没有。
过了两年,范滂等人果然成为“党锢之祸”的牺牲者,有的死,有的被判刑,只有申屠蟠躲过了这场灾祸。
【冯评译文】
物品贵到极点就表示要开始便宜了,贱到极点就表示要开始涨价了。凡事都是如此,重到极点而没有办法再增加时,情势必趋向于减轻。局内者遇事如果留有一定的余地,那么伸缩操之在我,这是处世最好的技巧。
【心读】
所谓锋芒,是指刀剑的尖端锋利部分,用于人则多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人有才干,就要发挥出来,造福于社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传统文化凡儒、道、佛诸家都倡导做人要喜怒不形于色,切忌锋芒太露。所以,几千年的文明熏陶,培养出无数谨小慎微、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
原文中的申屠蟠敏锐地感觉到时局的趋势不太好,所以就隐居到梁砀山之间,用树干搭成屋子,什么事都自己做,连仆人都没有。过了两年,范滂等人果然成为“党锢之祸”的牺牲者,有的死,有的被判刑,只有申屠蟠躲过了这场灾祸。
唐朝人苏味道,待人小心,模棱两可,从来不拿出自己的主见,含含糊糊,锋芒全无,人称“苏模棱”,居然坐到宰相高位。正是苏味道的模棱两可,明哲保身,才使他坐上了宰相的高位,享尽了人臣的快乐。可以说,从做实事的角度来讲,苏味道也许是失败的,但从某种角度讲,他又是一个成功者。
相反,敢露锋芒者,仕途坎坷,常壮志难酬,这一点已经为历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的经历所验证。也许这是个人的性格悲剧,也许这是历史的悲哀。
当年汉高祖刘邦问淮阴侯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答曰:“十万”;再问:“你能带多少兵?”答曰:“多多益善。”瞧,一点儿也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知收敛锋芒,虽说刘邦几年后才收拾他,其实这会儿已经对他起了戒心。可以这样说,从军事角度讲,韩信说的一点没错,刘邦的确没有将才。刻薄一点,韩信说刘邦能带十万兵,已经是照顾刘邦的自尊心了。但是,韩信太过于相信刘邦的胸怀了。任何一个封建君王,都难以容忍这样的答复。
果不出其然,几年后,刘邦就将韩信杀害。这里边主要的原因就是韩信的锋芒太露,让刘邦不安,刘邦必除之而后快。
武将锋芒太露固无好下场,文人太露锋芒也难成善果。李白潇洒飘逸,恃才傲物,终因锋芒太露而难以见容官场,纵是明皇赏识、贵妃垂怜,也只能是一生浪迹天涯,与酒和诗做伴。
苏东坡一生豪放不羁,才华横溢,却屡遭磨难,不仅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就是在文化圈里,也是非议四起,竞相攻讦。何以如此?其弟苏辙一语道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余秋雨在《山居笔记》里说:“正因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月的笔墨比得十分寒碜;能把同代的文化比得有点儿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地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再三讲述的君子不可太露其锋芒的思想,不难发现其合理之处。“不可太露其锋芒”,并不是消蚀锋芒,不是改变操守,而是指人应隐其锋芒,不要恃才恃权恃财而咄咄逼人,从而使自我更易被注重秩序与习俗的社会所接受,以免身受背后之箭的伤害,以免招来那些无谓的烦恼与挫折。
其实,这也是一项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和修养的过程,有利于培养自己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技巧,是放弃个人的虚荣心、踏实地走上人生旅途的表现。
那么,不可太露锋芒的诀窍何在呢?
按照洪应明的思路,诀窍在于学会把精明的智慧放在心上。须知智慧不是一个戴在脸上的华丽面具,不是老挂在嘴角旁的口头禅,精明的智慧,应体现在踏踏实实的人生进程中。做事要有宁拙毋巧的风范,因为面对未知的、有着无限可能性的未来,谁都未必是胜券在握的;面对着失误乃至失败的可能,与其在失误乃至失败后千方百计以巧言掩饰,不如拙守于事前,不露锋芒,保持着必要的谦逊、敬畏,兢兢业业,一步一步地踏实前行。
在待人接物时,则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尊重别人,不要动辄就口无遮拦地对别人品头论足、议论别人的美丑贤愚,不要老揪住别人的小过失不放,须知一个人长得丑些、笨些和犯了一些小过失,多半不是他的过错,如果我们不学会尊重各种各样的人,就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同理,平日不可因追求一时的口语之快而作意气之争,不可因意气用事而得理不饶人……总之,学会收敛锋芒,真诚宽厚地待人,掌握话语含蓄和行动稳重的技巧——所谓“敏于行而讷于言”,也就正是君子“内精明而外浑厚”的表现,是不露锋芒的诀窍。
有人认为,不露锋芒,就会埋没自己的才能与才华。其实不然,真正的不露锋芒者,都有一种实至而名归的特色。
东晋时,某天,勤于练书法的少年王献之将一个毛笔写就的“太”字送到母亲处炫耀。
经一番细看,他的母亲评论道:“这个字,仅那一点的功夫才算是到家的啦!”
献之闻言,才深感自己的书法在功夫与功力方面尚欠火候。原来,那一点正是他父亲王羲之刚添加在他所写的“大”字上的。
此后,王献之以父亲为榜样,不慕虚声浮名,依缸磨墨,刻苦练字,把十八缸水都用完了,日后终于成为了与父亲齐名的大书法家。
历史与现实中的那些深得不露锋芒之道者,每每会以喜怒不形于色、少言寡语、平和恬淡的神态、绝不哗众取宠的态度来投入生活,做到为人周到,处事练达。
在这方面,初涉人世者不妨从多动手、多动脑、多用耳朵与眼睛,少用嘴巴,避免与人争强好胜、计长较短做起,从而开始踏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旅程。
说到“藏”,我们应想到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含蓄。“不可不露,不可太露”,也就是说,不要锋芒全露,不要太张扬,更不要太狂妄。要知道,“人怕出名猪怕壮”,“下雨先湿出头椽”。而且还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谦虚一点儿,说话办事要留有充分的余地。
“峻峻者易折,皎皎者易污”,说的是过高的东西容易被折断,洁白的东西容易被玷污,用来比喻自视清高、性格刚直者容易招祸。名位高的人稍有不慎,便会毁了自己的清誉。由此可见,不可太露是有一定道理的。过分显露一则易遭人嫉妒,惹人眼红,二则起调太高,会陷入被动。
智者不锐。就是说,尽管你很聪明,也要把锐气藏起一些来。事实证明,过激的人总是比平常人首先遭到挫折,思想强烈又较真的人最容易招来麻烦,一个火暴性格的人总要比其他人多吃一些亏,一个满身锐气的人做事,总是比其他人更容易失败。大智者一般都舍弃了这种锐气,他们懂得刀磨得过于锋利,刀刃就容易翻卷而失去作用的道理。
锋芒内藏,神气内敛,藏露有度,要靠修养、见识和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体会去把握。深藏不露、城府过深的人让人觉得难打交道;锋芒毕露、狂妄自大的人又让人反感。在什么时候藏,什么时候露,藏几分,露几分,要把握得恰到好处。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露便无人了解和无人赏识,太露就会引祸上身。三国时,曹操的手下杨修,就是因为聪明得过了头,处处显露自己而引起曹操的忌恨,最后被曹操找借口杀掉。
藏露有度还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东晋大军事家谢安,在指挥晋军与秦军淝水作战时,充满自信地与客人下棋以显示其镇定。当前方送来捷报,他看后知道秦军大败时,脸上仍没露出一点儿高兴的样子,接着与客人下棋。客人问他战报写了些什么,他只是淡淡地说:“小儿辈退敌耳。”等到下完这一局棋,把客人送走后,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在进屋跨门槛时,把木拖鞋的底板都碰断了。可见他不愿在人前太露,抑制了内心的激动,表现出了很深的涵养。
一个领导者,应当是个智者,智者就要善于把握自己的言行分寸。凡事不可不认真,又不可太认真。智者懂得难得糊涂的真正含义。因此,我们要学点无为而治的老庄哲学,学一点儿“淡”,学一点儿“静”,再学一点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