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历来重视教学质量,同时也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全校建立了IBM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已广泛使用于教学过程。国大电脑中心为整个大学提供电脑安装、联网、公用软件设计等服务。校内约有4000台个人电脑,均联网于校园范围内的NUSNET网络。企管学院本身设有四个电脑室。学校还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实验室,鼓励学生每周到实验室工作。教师采用启发式实验、设计作业、开卷考试等方式,旨在培养学生收集、汇总、整理和使用知识与信息的能力。1990年7月,学校在二年级学生中推行选修课制度,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扩大其知识面。
计算机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系和资讯系统系。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设有公共管理硕士课程和公共政策硕士课程。
环境与设计学院下设房地产系、测绘系和建筑系。
杨秀桃音乐学院开设了管弦乐器、钢琴及创作系。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学院是全校最大的学院,1990~1991学年有本科生4165名。该学院共有13系,它们是汉语研究系、马来语研究系、日语研究系、英国语言文学系、经济学与统计学系、地理系、历史系、大众传播系、数学系、哲学系、政治科学系、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系、社会学系。
国大管理学院的五个系是:商业政策系、市场学系、决策科学系、管理与组织学系、金融与会计系;该学院新设了商业研究与开发中心和管理工艺学中心,旨在促进商业部门同政府的紧密联系。
工程学院是全校建院最晚的专业学院,但发展速度惊人,建院仅一年,1990~1991学年就有本科生2354名。该学院共设11个系:工程系;生物系、化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机与电脑工程系、工程科技系、环境工程系、工业与系统工程系、材料科系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其中土木工程系新建了三个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即运输研究中心、抗风结构研究中心和软地层工程学中心。
法学院仅设法律系,目前约有900多名本科生和200名研究生,其中10%的本科生和一半以上的研究生均是留学生。研究生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30个国家和地区。
杨潞龄医学院共有17个系,它们是:麻醉学系,解剖学系,生物化学系,社区,职业与家庭医学系,诊断放射学系,医学系,微生物系,妇产科学系,眼科学系,整形外科学系,耳鼻喉科学系,儿科学系,病理学系,药理学系,生理学系,心理医学系和外科学系。
理学院是全校第二大学院,下设8个系:材料学系、化学系、计算学系、生物科学系、数学系、统计与应用概率系、物理系和药剂系。
其他教学中心有国大创业中心、国大继续教育学院、教学与学习发展中心、系统科学院和英文教学中心。
其他附属学术机构是英语进修部、校外生教学部、汉语研究中心、计算机中心、教育工艺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等。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1990~1991学年全校八个学院(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学院除外)和两个研究所共承担1378项研究课题,其中正在进行的项目达1096个,新增课题282个。按学科划分,医学院开展的研究项目达532个,居第一位,理学院占第二位(有300个项目),居第三位的是工程学院(共195个项目)。
医学院不仅承担的研究项目最多,而且研究成果也最为突出。如妇产科学系在世界上首次为孕育在人体壶腹共养液(Human Ampullaryco-culture)中的一对双胞胎儿接生成功;儿科学系成功地利用基因映像技术早期诊断杜兴肌营养不良症(是未出生婴儿所患的一种不可治愈的遗传病)。
工程学院师生的科研成果直接转让给工业部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例如,机械与生产工程学系教师开发的多计算机连续混料控制器已被一家公司采用(作为沥青拌和设备的主要控制器);而工程学系三位教师因开发了一种新的化学流程而获得了一项专利,该流程主要用于合成稳定和高传导多杂环化合物。
系统科学研究所和新加坡航空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一种被称作INSIDE的航空仪器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是全国信息工艺学领域的新突破。
新加坡国立大学十分重视同工业界和其他机构的合作,该校教师1990~1991学年为工业部门提供921个咨询项目,收入达300万新加坡元;信息科学研究所和工业界共同开展的10个合作项目,收入达470万新加坡元。仅工程学院和理学院同公私立机构正在实施的合作研究项目就达200个。除此之外,学校还根据工业界专业人员和行政管理者的需要举办各类培训班。1990年,工程学院、医学院和商业管理学院共开办了82个培训班,信息系统研究所和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开设的训练班达180个之多。
新加坡国立大学采用英国式教学方法。该校设有学位评定委员会,不少系科的毕业文凭(含学位证书)已得到英国专业机构和国际学术机构的认可。如:建筑学院的建筑学士学位已于1985年被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认可,而化学工程和土木工程两个专业的学位也分别被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土木工程师与结构工程师协会批准。
该校医学院、牙科学院、工程学院和建筑学院的学位课程也分别由国际相应学术机构认可。该校仿效英国伦敦大学设校外生教学部,1990~1991学年在册的校外生达16964名,其中汉语专业学生占19%,计算机、管理和会计等专业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5.8%。
汉语研究中心在本校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时,还为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传授汉语知识,1990年为10个国家的165名学生授课。该中心曾根据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专门要求,首次在中国境外为130名学位候选人进行精练测验。
特色看点
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
学生联谊办公室为全校学生提供各类服务。比如:为学生和学生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提供资助;推动学生间的体育竞赛;为学生提供有关学术、个人和感情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向经济拮据的学生提供援助;为留学生提供帮助;为学生解决食宿问题等等。
学生咨询服务社是上述联谊会的重要分支机构,它作为常设部门,除开展上述咨询服务项目外,还不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如人际关系培训班、学习方法讲习班、心理控制计划等。
校学生会是以全日制本科生为会员的群众组织,八大学院各有学生分会(亦称学生俱乐部)。此外,还下设三个全校性俱乐部:学生体育俱乐部、学生文化活动与社区服务俱乐部、学生政治俱乐部(仅对新加坡市的学生开放)。本科生缴纳10新加坡元便可入会,每年的学生会会费仅24新加坡元。
学校还设有48个专供学生参加的学会,其中较重要的有建筑学会、生物科学学会、佛教学会、商业管理学会、校园基督教十字军、天主教学会、汉语学会、计算机科学学会、民主社会主义者俱乐部、牙科学会、经济学与统计学学会、电子学俱乐部、历史学会、印度教学会、日语研究协会、文学学会、医学学会、数学学会、穆斯林学会、航海家协会、哲学学会、摄影协会、物理学会、政治科学学会、社会学学会等等。
该校学生辩论团曾先后参加了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加拿大举行的辩论比赛。法律专业的学生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20个法学院学生代表的辩论中,在三年的时间内夺得两次冠军。
校学生音乐代表队曾在参加1990年台湾校际音乐新秀比赛中囊括了作词、谱曲和表演桂冠。
校体育运动队,特别是曲棍球、网球等代表队,曾在国内比赛中获第一名。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第六届东南亚国家联盟大学生运动会上,新加坡国立大学(63名运动员)、南洋理工大学(42名运动员)和其他大学共131名运动员为新加坡赢得一枚金牌、一枚银牌和14枚铜牌。
该校的音乐活动中心设有16个音乐舞蹈队,共有773名学生参加,还有50位兼职教师和指导。该活动中心共举办过64场演出,其中校内演出24场、校外演出37场、国外演出3场。此外还主持过8个专题讨论会(一次在国外举行),2次海外巡回演奏音乐会,并制作过14种电视电台录音节目。
重视发展校际联系
该校每年都聘请国外著名学者前往讲学,在此任教的教授、副教授,约一半左右是从国外大学聘请的,这也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大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或攻读学位,1990~1991学年共有125名青年教师到国外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正在开展的校际联系还包括合作研究、师生交流、共同开设相关课程等。例如,从1991年7月起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了“发醇与生物流程工艺”课程;1990~1991学年和东京理工学院签署了教学与科研合作协议;同期还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及法国经济与商业科学高等学校签订了互派工商管理硕士生计划。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学院学生俱乐部还同香港中文大学共同组织“青年学者交流计划”,以便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研究兴趣。
在学生交流方面,新加坡—香港学生交流计划规定,新加坡国立大学每年可选派8名工程学专业生赴港参加假期培训。而该校的医学院已接受来自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的108名医学专业学生前往进修。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国际上享有声誉,仅在1990年7月至1991年6月的一年时间里,就曾有32位外国大学和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到该校访问。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校长田长霖教授、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教授、俄亥俄大学校长查尔斯·平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副校长斯图尔特特·苏塞兰德教授、谢菲尔德大学副校长加勒斯·罗伯茨教授、莱斯特大学副校长肯尼思·埃德华兹博士、原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校长奥克莱默博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