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从政,摇笔杆子,动嘴皮子还头头是道,一到紧急关头便抓瞎了。到达长沙后的几天里,郭沫若他们遭遇的就是这种情形:要火车车皮,车皮没有;要卡车,卡车没有,几个文人就急得跺脚拍大腿。
幸好周恩来到了长沙,他知道三厅的困难后,便连夜赶到现场。他把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走路,步行到湘潭;另一部分人到车站去候火车。行李也分成两部分。笨重的公物由火车装运;轻便的由卡车运。私人行李,每人只准带两件,一律由卡车运。临时买了一部破汽车,八路军办事处又借了一部,加上原先的一部,就靠这三部车,在长沙和下摄司之间,来回搬运,直到搬完为止。出发的那天清早,正好是孙中山的诞辰,人们就在操场上举行了一个纪念会,由周恩来讲话。他趁着这个机会,又详细地说明行军路线。他要大家特别注意,敌机随时可能来空袭,行军时不可密集,要保持着相当的间隔,还须时时注意空中,发现敌机,迅速散开。
周恩来不紧不慢,一堆乱麻的局面竟豁然间生出条理来,令郭沫若这样的文人大惑不解。于是郭沫若大为感慨:周公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而他一切都以献身的精神应付,就好像永不疲劳。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你看他似乎疲劳了,然而一和工作接触,他的全部心神便和上了发条一样,有条有理地又发挥着规律性的紧张,发出和谐而有力的节奏……
三部卡车在公路上来回搬运了四次左右,天已经黑下来了。
周恩来布置完后,他看到一切照着计划在进行,行李已经运走了3/4,在火车站候车的人虽然还没有动身,但晚上准有车可以出发,他是感觉着可以放心了。9点钟左右,他还同陈诚、张治中通了电话,探问前方的敌情,都说没有什么动静。特别是张治中,他所说的话,都由周恩来照着转告了政治部的人们:“张文白说,‘风平浪静,风平浪静’,他接连说了两个‘风平浪静’呢。看来今晚上大概不会出什么岔子了,文白还邀我到他那边去闲谈。”
周恩来已经两晚上没有睡觉了,他告别了郭沫若他们,也没有到张治中那里去闲谈,而是回办事处,说要好好休息一夜,明天清早动身。
夜晚的确风平浪静。虽然警察都撤走了,但在戒严期间,街上早就连人影都没有了。只是到了后半夜便有了些异样:有些穿蓝布制服的警备队三五成群地出现,他们有的提着煤油桶,有的又提着小火炉,身上都挎着步枪。
周恩来和叶剑英在“八办”睡得很熟,他们太疲劳了。根本不知全城已是一片火海。当他们被人声鼎沸闹醒了,就朝大门冲过去,出门一看,满城硝烟,火光冲天,真以为是日军进了城。可又疑惑:怎么可能一下进城呢。不及多想,两人出大门一看,门外的小汽车却不见了。再折回后门时,后门附近也着了火。两人各提起一只重要的提箱,从大火中冲出门。走到半路,正好遇到郭沫若坐的大卡车。周恩来把箱子扔上车,气喘吁吁,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汽车不见了,还是小事;长沙烧成这个样子,不知道烧死了多少伤兵,多少难民,而敌情怎么一点都不清楚!”
他把安置三厅人员的意见指示完,拉上郭沫若和叶剑英,乘上卡车,折回长沙市区,想探个究竟。
公路上的车子跑完了,逃难的人还在路旁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一步一挪。铁路上有一长串列车被两个车头拖着,在慢慢地爬。车厢外面都站满了人。他们折回长沙不远的一段高地上,那儿有一座关帝庙,大火还在熊熊燃烧,长沙全城笼罩在一丛火烟里。
“看来,敌人是没有进长沙的。”周恩来猜测着,“假如敌人是进了长沙,那一定要穷追的,不会全没有动静。”再往前走也看不出个究竟,他们又坐卡车折回原路。
11月14日,周恩来赶到南岳,蒋介石在那里要开个全国性的抗战会议。会前蒋介石提议去南岳衡山一游。周恩来不想去,他脑子里还转悠着长沙熊熊的大火。他问蒋介石:“怎么可以制定这样的政策呢?”
蒋介石撇了撇嘴:“我是要他们坚壁清野,执行任务的人竟是些饭桶!”
“这哪里是什么坚壁清野?将长沙付之一炬的火焚办法,简直是无人心的残忍,或者说是麻木。”
“恩来,这点你放心,我一定将肇事者严惩!这两天,还是请你和剑英兄,同辞修(陈诚)、健生(白崇禧)、克勤(汤恩伯)同游衡山,消除长途跋涉之困苦。”
当天,蒋介石从长沙南岳山中来到长沙视察火灾情况,只见全市一片瓦砾。他要举行茶会招待外侨,亲自向外国人表达歉意。可惜全城已被烧光,连茶叶也买不到。为了平息民愤,蒋介石下令将指挥纵火的长沙警备司令丰悌、警备二团团长徐昆、湖南省警察局局长文重孚三人枪毙了。
周恩来和叶剑英也赶到衡阳,召集共产党干部开会,动员救灾,并指派洪深立即带领政治部第三厅干部和演剧队去长沙救灾。17日,周恩来返回长沙指挥救灾。
他看到大家做得井井有条,也很愉快。流离的人逐渐回来了,从废墟中再建长沙的勇气已被鼓舞起来。有一天,周恩来遇到张治中,忙问长沙大火是怎么回事。张治中脸色很难看,此时他是湖南省政府主席。他告诉周恩来,火烧长沙是蒋介石下令并指定他负责执行的,他对所部已有明确指示,没有命令不许行动。但执行人员误信了日军已迫近长沙的谣传,仓促间未经请示,也没有放空袭警报就到处点火。张治中从梦中惊醒时,火势已蔓延开来,电话线路不通,无法挽救颓局。他深知闯下大祸,十分焦急。
长沙大火给当地军民造成了空前浩劫。长沙人不了解真情,纷纷怪罪省主席张治中。张治中也很内疚,他把写好的《长沙大火真相说明》稿带来了,希望周恩来给予指教。这份文稿将以国民党中宣部和政治部的名义公开发表。
周恩来不能无视现实,他极为尖锐地指出:“国民党政府单纯军事抗战,不依靠发动群众,实施所谓‘焦土抗战’的方针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通过《新华日报》社论对此事给予严正的批评。”
这几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又那么直率,使得忐忑不安的张治中反而平静了,对此完全认可。周恩来仔细地看着稿子,每一句重要的话都要停留一下,推敲一番。当他把修改过的稿子交还张治中时,说了句:“有些问题我要直接向蒋委员长提出,总之,我们不能因为大火而影响前方抗战士气。”
张治中接过文稿一看,上面已做了多处修改,特别是对起火原因作了中肯的分析,除指出负责人误信谣言、准备不周、临时躁急外,还在两处加上“自卫民众激于义愤以为敌寇将至,自焚其屋”等语。
张治中摘下眼镜,揉了一会儿眼窝,许久才嗫嚅道:“在各方纷纷落井下石,使我感到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老朋友反而为我解释,给我以慰藉,这是我毕生难以忘怀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