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赏识的年轻人,其中有个叫钱大钧。后来他成了国民党重要将领,因其贪财,有人将钱大钧的“钧”字改为“钩”字,把钱大钧讽之为“钩大钱”。不过年少时,他倒也一腔热血。他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县的一个商人家庭。4岁时,因其父经营小商业破产,全家迁往苏州。10岁时被其父送入英华学校学习,后转学到新创立的初等小学堂。两年后,他考入长洲高等小学,学习一直名列前茅,成为老师喜爱的学生。15岁时父亲去世,他随二兄到上海。由于不愿习商,又返回苏州。两年后,母亲又去世,家境更加贫寒。在姐姐的资助下,他专心学问,兼志武功。1909年,因成绩优异而被保送江苏陆军小学,录取为第四期学员。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苏陆小停办,他即去上海参加学生军,投身于反清斗争。当时上海革命党人钮永建在淞江军政分府创办了一所淞军干部学校,钱与蔡熙盛、薛炼等一起进入该校学习。半年后毕业,被派到弁目队当班长。不久,江苏陆小复学,他又回校重新就学,半年毕业,回淞军任别动队排长。孙中山“二次革命”时,江西的李烈钧和南京的黄兴出兵讨伐袁世凯,钱大钧随淞江钮永建组织的学生军和敢死队攻克上海郊区龙华,进而攻打上海制造局(现为江南造船厂)。失利后,退到吴淞、嘉定一带,遂解散。他只身赴沪,因袁世凯派兵追捕,只好从上海潜回老家正仪乡,在同村姜白苟的破屋内躲藏起来。第二天清早,两人同去正仪,到一家姓周的小茶馆借钱。这是一门远亲,加上穷,一时拿不出多少钱来。正在喝早茶的常客朱天化见此情景,慷慨解囊。钱大钧得到朱的帮助,又去找钮永建。1914年,被钮介绍到日本。
这年2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神田区创办了政法学校。初期只设政治、经济两科,开学不久,学生已达300多人,乃于9月间增设法律专修科。此外设有日语专修科。与此同时,以黄兴为主体设立的“浩然庐”于东京大森实施革命的军事教育。这所学校设在当时的东京府荏原郡(现大田区)入新井村,由日本陆军预备役骑兵上尉青柳胜敏主持,学生有79人。钱大钧就是进的这所学校,蒋介石也曾在此就学。袁世凯唯恐其成为“暗杀学校”,通过外交关系再三向日本政府提出予以解散的要求。这年6月28日,有学生赵宇臣等在千叶警察署对面的旅社松叶馆制造炸弹,发生爆炸事故,浩然学社被日本政府于同年8月封闭。在这里他认识了亡命日本的孙中山———至于蒋介石,他在上海攻打制造局时已有耳闻。蒋介石与何应钦都在陈其美手下共事,何应钦还是蒋介石在日本振武学堂的同窗。
孙中山筹备的中华革命党,于7月8日在东京住地精养轩开成立大会。300多党徒中有钱大钧与蒋介石。当天到会的有205人,精养轩会场入口处门扉紧闭,门外站有两人担任稽察,戒备森严。凡到会者须经逐一检查,胸前佩有徽章,才准进入会场。
“中华民国,将来要怎样才能够在世界上站得起来,必须和同志诸君共同研究。”孙中山讲话的声调不高,可脸上的庄严肃穆和轻轻挥动的手臂,却强烈感染着与会者,他的演说在大厅里发出嗡嗡的回声,“然而,事又必须等待,不可一意追求,倘使徒知汲汲于迅立事功,则必然会失之于轻率;希望大家暂且隐忍,等待时机,决不可轻举妄动。”
会后,孙中山将蒋介石、钱大钧等年轻人留下。
回到寓所,蒋介石若有所思地对钱大钧说:“你真幸运,一来就与孙先生谈话。我是21岁入党的,直到27岁他才对我单独召见。这是什么道理?”蒋介石自问自答:“这是先生在了解我、砥砺我、培育我的德意……”
钱大钧望着眼前这位新结识的朋友:他眼睛大而有神,反应灵敏,身体不很健康,学名蒋志清。钱大钧却身材修长,一贯沉默寡言,显出一种谦恭风度。他平时服装整洁,注意军人风纪。所以蒋介石很愿意同他交往。
钱大钧试探着问:“咱们结拜兄弟吧!”
“不行。”蒋介石埋下脸,缓缓解释道,“若要结拜,我长你六岁,理应为兄。为兄者一贫如洗,让我拿什么纳你为弟呢。”
“君子之交淡如水,”钱大钧不肯罢休,“只要同心同德,日后有个照应,别无所求。”
蒋介石只是笑了笑,还是不肯答应。其实在这之前,他已与陈其美、黄郛结拜过兄弟,还要与张群、戴季陶、张静江、黄金荣等换帖子。但他的原则是拜老不拜少,拜大不拜小,拜小必是富,不富也有势。他发迹以后与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等拜把子,大都如此。当时钱大钧官不过排长,而蒋介石跟随沪军都督、仁兄陈其美进进出出,佩戴的已是少将军衔了。
蒋介石告诉钱大钧,孙中山已派他去东北三省。“我在同志中也还是晚辈,咱们虽不结拜也是兄弟,今后有事只管找我。”临分手时,蒋介石又宽慰了钱大钧几句。钱大钧郁郁寡欢,扣着手套上的纽扣走了出来。
这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出兵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盘。中国留日学生愤而归国从军,抵御外敌。钱大钧也于同年年底回国,应召赴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学习。1915年袁世凯称帝,钱大钧极为愤慨,在校不断发表演讲,并联合同志,积极倒袁。袁世凯则不断派兵镇压,到处搜捕革命党人。钱大钧被湖北都督王占元怀疑,无法留在武汉,于是秘密转到上海,先在《时事新报》担任日文翻译;一个月后,钮永建在淞江重建旧部,他赴淞江,帮助钮组建新军,来往于上海及附近地区,配合蔡锷等在云南发动的“护国运动”。1916年袁世凯死后,钱大钧重返二预校学习。同年12月毕业,升入保定军校第六期炮科。第二年,他以优异成绩被选送日本士官学校,在中国学生队第十二期炮兵科深造。1919年6月,钱大钧毕业后返回保定军校任第八期第四队分队长。
在第八期以前,军校历来是按各兵科编队,分别训练教育的。第八期对学生编队做了一次改革。第一是编成混合队,队长由少校提为中校级。生活管理和一般军事教程课都按混合队进行,在各兵科训练时再分开进行。
在第一阶段训练中,学员陈诚感受最深的是从日本士官学校回来的区队长们,钱大钧就是一个。他在日本看到的军事教育训练,对照国内情况,常常大声疾呼:“我们看到日本的情况,对国内的军事教育非常恐慌,我们一定要迎头赶上!”当然也有些教官不以为然。兵器教官叶秉甲,因为改制后由中校降为少校,心怀不满,讲课时敷衍塞责,学生们对他很反感。他在日本留学时与当时山西督军阎锡山同班,而阎的学业较差。叶就借此嘲笑成绩不好的同学:“阎锡山功课不好能当督军,你比他还差,将来能当大总统了。”一时传为笑话。
到了1920年直皖战争一起,军校的太平日子被打破了。
直系的残兵到保定后,占用军校校舍为收容营房。这些官兵被欠饷数月,发生哗变,将军校洗劫一空,并放火烧房。军校只好停办。陈诚他们流落京城,组成一个复校同学会,奔走呼吁复校,但没起什么作用。工兵队同学张煦光异想天开,穿上军校的军官服,拉着一辆人力车,在北京大街大呼招揽乘客,被各家报馆以“军官学生拉洋车”为题大加渲染,轰动一时。在此兵荒马乱之际,陈诚去广东投粤军一师三团,他景仰孙中山的革命,1920年,他加入国民党。1921年10月,停课一年多的保定军校复课,他又回校学习。军校再开学时,已伤了元气,老教官纷纷离校,剩下的教官许多不称职。兵器教官徐廷彦,上课时不讲课,专在黑板上写笔记。学生就编了一首顺口溜讽刺他:“兵器教官徐大眼,一上讲堂三不管。粉笔用了七八根,笔记写了几黑板。”学生对官长有时也不敬。辎重教务长赵协章,身短粗胖,外号“臼炮”。这位“臼炮”性情和善,行动迟缓,有的同学欺负他老实,见他老远走来,故意逗他:“臼炮老丈人!”气得他手脚乱颤地骂:“我有闺女也不嫁你这个调皮学生!”
孙中山为了重建革命政权,于1921年4月在广州召开了国会非常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被选为非常大总统。身在北方的钱大钧,把广州看成是革命的根据地,从思想到行动都倾向于革命,引起军阀的怀疑。他只好辞去炮兵队队长的职务,毅然前往广州,投入粤军。
1922年春,直奉战争爆发,双方在京汉线上摆开战场,保定是直军大本营,集结重兵征发粮草车辆,情况很紧张。军校大有复蹈第一次浩劫的危险。第八期学生便在6月下旬草草毕业。陈诚被分配到驻绍兴的浙江陆军第二师第三旅第六团三连见习。当时浙江军政大权操在夏超手里,他虽是青田万阜乡人,但与陈诚家素不相识,也不照顾,只给陈诚个排长职。陈诚个子又矮,又备受同乡长官章培等人的奚落,现实让他再一次陷入困境。那时杜志远的儿子杜伟,在第二师任少校副官,常与陈诚往来。在闲谈中,知道陈诚很苦闷,希望亲友帮忙找出路。
这时,八期同班的班长邓鸣汉任职建国粤军,一再来信邀陈诚去广州。陈诚本来就讨厌夏超的为人和对他的冷遇,便决意去了广州。
南下广州的钱大钧在粤军第一师邓铿部任少校参谋,供职一年,先后参加了西江战役、赣州战役和讨伐沈鸿英、林虎之役。由于这些战役所有的计划与命令均出自钱大钧之手,因而深得邓铿的信赖,1923年升任中校参谋。
这时,由日本毕业回国的何应钦,被黔军总司令王文华邀回贵州相助,并将其妹妹嫁给何应钦,委任何应钦为贵州讲武学校校长和少年贵州学校校长。后任黔军第五旅旅长兼贵州警务处处长、黔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何由此名声渐起,崭露头角,成为贵州新派中的核心人物。何应钦的家乡贵州兴义县,以刘、王、何三大家族最为显赫。在刘氏家族的提挈培植下,他们的姻亲以王文华为代表的王氏家族,以何应钦为代表的何氏家族,先后崛起,在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的近百年里,兴义刘、王、何三大家族中,相继出现了不少对贵州乃至全国军事、政治有重大影响的显要人物。但是随着王文华在沪被刺,新派失势,何应钦也离黔经滇出亡广州。在此他与钱大钧共事。钱、何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日后能在军界升迁,迈出了第一步。
但是何应钦去昆明时也被刺。
那天,他和一位朋友在三牌坊华丰茶楼吃茶。一伙计请他到楼底浴室沐浴。约半小时,楼下传出一声枪响,过了六七秒钟,又连响三声。茶客顿时大乱,纷纷向楼下跑去。只见何应钦踉跄登楼,仓皇失色,急遽到雅座中,闭目仰睡靠椅。几个胆大的近前一看,何应钦左胸前的黑缎狐皮褂中有一灼焦小洞,尚缕缕冒烟,楼板上有斑斑滴血。不多时,宪兵来了,将何应钦背下楼,乘车离去。后经一法国医生治疗,才免于一死。以后才查清,是因为何应钦在广州搞复黔运动,被原贵州督军刘显世派人行刺。何应钦不敢在昆明久留,去上海过寓公生活。
陈诚也出了危险。1923年3月,陈诚任建国粤军第一师第三团中尉副官,团长是邓演达,营长为严重,分别为保定六、五两期学生,在军中威信都较高,也赏识陈诚的才华。4月,陈诚调任上尉连长,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事宜。5月,陈诚随同孙中山出征西江,在肇庆与冯葆初部队作战,不幸胸部中弹受伤,在医院治疗。当时蒋介石正任大元帅行营参谋长,正好因公来肇庆,乘便到医院慰问伤员,对陈诚颇为赞赏,这是他俩的第一次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