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各种资讯漫天飞舞,不造势还真是不行,超女不就是造势才走红的吗?在娱乐界,这招用的最为广泛,如果你尝试模仿宋朝弟将造势融合到自己的销售中来,不成功才怪。
【案例】3:
霍英东“卖楼花”的传奇一直让人津津乐道。
1953年的香港已进入一个人口剧增时期,住房严重不足,市场上逐渐形成对土地和楼宇庞大需求的空缺。30岁的霍英东审时度势,在这一年成立了立信置业有限公司。他观察到当时的地产商都是整幢房屋出售,从买地、规划、建楼以至收租,资金周转期很长;若周转不过来,地产商就只好自己“跳楼”。于是他提出了“预售楼花”的策略,并提倡分期付款。这预售“楼花”和分期付款的经营方式在当时确是个大突破,一时地产商纷纷效仿,成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经营特色。从1955年到1965年的10年间,香港地产业蓬勃发展,霍英东也因此成为香港地产界的大佬。
任何事情比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只要你愿意在上面花时间思考,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功”,一旦找准了方法,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同行业也会引起震动。这对商人来说,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你所从事的行业已面临发展的瓶颈,可一时又想不出好点子,索性在30fu上让全国聪明人士来帮忙出主意,借助众人的智慧同样亦可达到绝佳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在销售行业流行“薄利多销”,但也不能太过绝对,有时候,惟有图取厚利,方能多销,这便是一种模式的创新。
【案例】4:
20世纪三十年代,圆珠笔的使用尚未普及,其性能也有待于改进。英国人杰克敦看到了圆珠笔的商机,他认为这种笔改进性能后再作一些宣传,将会有极大的市场前途。于是,他当机立断,与人合作,昼夜不停地研究圆珠笔新产品,仅二十天,新型圆珠笔便问世了。
当时西欧正掀起“原子热”,于是,杰克敦遂将该笔取名为“原子笔”,并立即启动所有宣传手段大肆宣传“原子时代奇妙之笔”的不凡之处——可以在水中写字,也可在高海拔地区写字。英国人自古有追求新奇的特性,而几大百货公司也对此深感兴趣,仅伦敦百货就一次性定购3000支。
生产这种圆珠笔的成本不足1美元,可杰克敦认为既然“原子笔”是与众不同的神奇之笔,就应该有相应的高价格才相配,于是他将笔的价格提到每只13美元。果然,因为价格很高,消费者皆视其为珍贵之物,人人都以有一支“原子笔”为时髦和派头,于是乎,定单宛如雪片一样飞向杰克敦公司。这一年间,杰克敦就获利300万美元,而当初投入成本仅5万美元。
既然是销售模式的创新,就会和传统的销售方法有所相同,这样才能突出其特殊性,但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可生搬硬套。我们反复提过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子被鸟吃,所折射的就是这个道理,不切实际的生搬硬套,必然会适得其反。
【案例】5:
不消说,戴尔的传奇故事是相当出名的。作为一个医生和股票经纪人的儿子,他成长在休斯顿的一个精明的商业家庭。在成功地把订单卖给休斯顿新闻后,年轻的戴尔发现并爱上了计算机。他买了一台苹果II庆祝自己15岁的生日,并把它拆开了。不久,他换成了IBM PC,照样把它们拆开了,最终得出结论:蓝色巨人把价值约700美元的磁盘驱动器、主板和随机存储器芯片卖到3000美元。
于是,戴尔开始从事自己的商业经营,他将IBM进行改进后便变成了自己的计算机,竟能以低于IBM的收费做相同的事。戴尔利用IBM销售的不合理性,以低于IBM经销商的价格购买库存过剩的PC。随后,他升级了这些计算机,然后销售它们,直接和向厂家进货的正式销售商竞争。这项事业开始是在奥斯汀的得克萨斯大学的宿舍里进行的,等到他大学一年级结束时,他的办公场地已搬到了校园外的公寓里。
戴尔并没有商店或经销商。从一开始,PC都在采用直接销售的策略,所以,他们一般都是打电话给戴尔的客户即可完成销售任务。即使在戴尔把业务搬出公寓、组建公司并开始制造他自己的计算机前,每月的销售额已到了50000到80000美元。在公司的前四分之一阶段就开始盈利了,除前四分之一阶段之外,一直都在盈利。
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但事实上个人计算机产业是靠一些发展很快且由大学退学学生领导的公司建立的。戴尔计算机的真实奇迹不在于它开始得非常好,而在于它的持久性。除了康柏和IBM,从1984年起大多数戴尔的竞争对手都退出了市场,还能和戴尔的故事间接相比的来自微软的比尔·盖茨和Gateway的Ted Waitt。迈克尔·戴尔的奇迹不在于他在19岁创建了一个重要的PC公司,而在于他时至今日仍然在经营这个公司,并成为得克萨斯最富的人。
新的行业一旦出现,销售模式的创新自然会有巨大机会,这已是业界都熟知的道理。不过,在传统的行业就不能有所作为吗?答案是否,只要你愿意去思考,正如太平洋老总严介和所说,机会到处都是。
【案例】6:
日本人小西国义,在创办公司之前从事的是医疗器材的买卖。工作忙碌的小西国义每次去理发,都只想快快理完头发走人,但只要进了理发店,从洗发、剪发到整发,不管再怎么赶也要等上40分钟 ,而且该收的钱一毛也不可少。他感觉上就像是被迫接受了整套服务,还要付出高昂的费用和时间成本。
小西国义想到和他有相同感受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这促使他产生了快速理发服务的念头。在投入这个产业之前,他先作了一次市场调查,发现有类似需求的人竟然高达43%,于是在1996年,他决定自行创业,开设了QB House。由于QB House只作理发工作,并以市价四分之一的低廉价格、十分钟的快速服务,迅速吸引了不少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及金钱理发的顾客上门,同时还意外获得想省钱的家庭主妇和粉领族的青睐,自此开创出庞大的商机。目前,小西国义在日本国内已开了154家连锁店,今年四月还进军新加坡,在当地开了三家分店,年营业额逼近40亿日元。
这不是一种销售模式的创新吗?只不过他卖的是服务,获取的同样是可观的利润。这就是传统行业的新创意,旧酒装新瓶,别有一番风味。
类似这样的机会还有很多,甚至你还可以在理发行业再来点创意,因为再过一万年,人也得理发,难道一万年之后还如现在的理发方式吧?服务将逐步完善并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人类生活也会越来越好,但这样的好机会到底会不会被你想到就不得而知了。
第六招,模式复制
如前面所说,复制型的创业就是复制自己以前所在企业的经营模式,这样的创业从一开始就有很多竞争对手,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便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案例】1:
1996年大学毕业后,刘焕宝换过几份工作。1997年,他应聘到某知名洋快餐武汉分公司做见习经理,正是这份工作开启了他的创业之门。
这家快餐公司有个“规矩”,所有的店员必须从基层做起,包括食品的烹饪都必须亲自来做。刘焕宝也不例外,他因此学到了汉堡等洋快餐的制作方法。时间一长,他也从见习经理升到店长助理。
一次大学同学聚会,大家谈起各自的工作经历。刘焕宝笑称:“我现在成了大师傅,做汉堡、炸鸡翅根本不成问题。”有朋友戏言:“你怎么不自己开店卖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创业之“芽”在刘焕宝心里顿时萌生了。自此,在平时工作之余,他开始留心打听洋快餐原材料的供应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荆门有家禽蛋厂能供应洋快餐的鸡肉原料,第二天,他便乘车赶过去。对方很是吃惊,没想到这个年轻人想自己开店,不过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为他供货。
靠着上班几年的积蓄,再加上朋友的支持,刘焕宝筹齐了开店的资金。1999年,他正式辞掉工作,开起了专做汉堡的快餐店。
第一家店选址在武汉六中附近,之前刘焕宝做过一些考察,高中生的消费能力不错,而且是汉堡产品的忠实拥护者。产品的价格定位让刘焕宝颇费心思。经过调查,他发现学生每天可支配的现金在6元左右,这个价格的产品最能接受。于是,店内的产品大多围绕这个金额来销售,套餐也仅在10元左右。
开张前一天,刘焕宝一晚上没睡着,忙着准备食物。担心开张的时候冷场,他请了一些朋友来捧场,但一直到中午12点钟,一个汉堡也没卖出去。他一次又一次跑到店门外张望,“心里紧张得要命,比决定创业那时候还紧张”。
一个、两个、三个……终于有人上门了。不过几分钟时间,学生们接二连三地涌进来。店面不大,人一多连站的位置都没有,来捧场的几位朋友见状,赶紧把店内的桌椅都搬了出去。一天下来,刘焕宝算了算,竟然卖了900元钱。
汉堡店顺利运行了4个多月,但一场大火又把刘焕宝“烧”回了起点。不久,依然斗志昂扬的刘焕宝又在二中旁边找到了门面。这次开店,他算是有了经验。没过多久,他的小店在学生中间形成强大的影响力,连附近学校的学生也过来购买,每天的营业额可达几千元。
象这样经营餐饮的企业,可复制性极强。毕竟中国人自古就注重吃的艺术,既然这样,那象我们这样有着悠久饮食历史的文明古国,理所应当诞生出几家国际知名的饮食集团。但是,这样的企业目前还没有出现,我们不能因此而抱怨,这不是商人的思想。对我们这些青年一代来说,这就是一个机会,一旦找到一个优异的运营模式,超过麦当劳的中国企业必然会迅速崛起,或许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用同样的创业方式,陈代友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案例】2:
当年因家境贫寒,1993年刚过完春节,陈代友就携妻南下广州,来到一家具厂打工,一干就是5年。打工第一年,夫妻俩的月工资总额不过1000元。因陈代友吃苦耐劳,又有钻研精神,很快就掌握了家具的全部生产技术,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很受老板器重。
1998年,老板以每月4000元的高薪挽留他,并提供“夫妻套房”,均被陈代友婉言谢绝,两口子义无反顾地踏上回家创业之路。当有人问陈代友为什么回家时,他说:“我是大山的儿子,家乡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广东人没有森林资源能致富,我既然学会了技术,回家搞木材深加工再凭借家乡的资源优势,肯定发财,也能带领乡亲们致富。”
但是,这一切并非一帆风顺,陈代友后来回忆到:“回家后的一段时间,村民们很不理解我,认为我放弃高薪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与‘傻子’无疑,还说我有‘神经病’。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大家都对我刮目相看,事实证明,这条创业之路走对了。”在谈到厂里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时,陈代友介绍说:“现在家具厂拥有固定资产近100万元,生产的具有现代特色的仿古式床、沙发、办公家具等广受都市人的青睐,产品畅销广州、长沙等大中城市,每年外销收入60多万元,上交国家税收6万元,还解决了20多个村民的劳动就业。”
上述创业方式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都是在复制别人的经营模式,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但在复制的同时应该认真分析一下,什么样的制度可以繁荣企业,什么样的制度只会拖企业后腿,在筹划之初就解决这些问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网络性质的企业,因为互联网的成功很难复制,从门户网站到电子商务,从盛大到百度,前者圈下的网站后者很难有生存之地,可谓: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唯有发掘由这个网站引起的其他商机,才是网络的出路,这就是下面所说的工作中衍生的商机。
【案例】3:
1997年,王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毕业后,他拿着全额奖学金前往美国特拉华大学攻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在美国几年的求学期间,正赶上互联网商业的出现和崛起,目睹了雅虎、google以及国内马化腾、丁磊、张朝阳的创业成长过程,尤其是自己的校友张朝阳的成功,对他产生了巨大的榜样诱惑力,从此,他那年轻的心潮再也难以平静,为此,在读书的过程,他就开始关注互联网方面的机会。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像他们一样,成为又一个纳斯达克英雄。
2003年的圣诞节,王兴看到SNS社区网站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而这种模式在国内几乎是空白,他心情格外激动,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怀揣着明确的创业计划回了国。不过,由于经营和管理经验缺乏,初期并不怎么顺利,他前后创立了好几个SNS网站,都没有获得理想中的成功。
经过深思熟虑,尤其是到了2005年秋,王兴决定要专注于一块细分市场:大学校园SNS。当时美国的facebook已开始崭露头角,机会又一次摆在了他面前。他仔细研究了美国在此方面的成功例子,综合国内实际情况,直接将这种模式带入国内,开发出了校内网xiaonei。发布三个月后,校内网就增至3万多用户,获得空前成功。2006年,他思索再三,以200万的价格将校内网卖给了中国互联网的前辈陈一舟,从而实现了自己商业征程的第一阶段成功。
在互联网行业,这种模式复制的创业方式层出不穷,可以说互联网为这个时期的年轻人带来了最难得的机会。不仅仅是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不高,更主要是在这个领域里,还没有国外互联网公司在国内称霸的先例,无论他们多么强大,都会产生一个对国内市场水土不服的效应,最终被熟悉国内市场的年轻人所领导的小公司击败。这是一个需要创新和进取的行业,更是属于年轻人的天下。机会不断,奇迹天天都在被创造和刷新。
第三套:销售营销
第一招,产品代理
一般来说,在销售行业,无论是业务员还是区域经理,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自己以后能代理一种产品,如能做到代理,基本上也就成功了。就象上学,大家寒窗苦读的目标就是考大学,代理就相当于销售行业的“大学”,也是大部分销售人员的终极目标。
案例1:
1999年,胥定国来到厦门,用打工积累的27万元资金独自创业,但由于缺乏经验,很快就赔光了全部积蓄。27万元化为乌有后,胥定国重又变得两手空空。有一次,胥定国无意中看到了一篇“农药蔬菜中毒”的新闻,说的是蔬菜上残留的农药让人中毒致死,接下来的一条条信息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农药蔬菜”除有造成急性中毒或死亡外,更为严重和可怕的是,农药为慢性中毒,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甚至会遗传而危害后代。这些已得到科学家的公认,农药无疑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胥定国心中一片光明:蔬菜脱毒机一定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