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来,汉武帝很生气,大臣们也同声谴责李陵。司马迁与李陵相识多年,因而替他辩解道:“李陵深入敌境,还杀了那么多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他被俘后没有立刻自尽,可能是想日后有机会报效朝廷。”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替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一怒之下,就把司马迁关进了监狱。审汛官员为了迎合皇帝,判处司马迁死罪。
按照当时的法律,犯了死罪的人只要出50万钱就可赎罪;或者接受腐刑,也能免于一死。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又想到了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实现,所以就决心忍辱苟活,坦然接受腐刑。
在监狱里的那段日子,司马迁很痛苦。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他述说了蒙受耻辱的悲愤。他说,最终让他忍辱不死的,是古人圣贤的事例:“从前,周文王被商纣关押起来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周游列国被困在陈、蔡时,编了《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后,写下《离骚》;孙膑被人剜掉膝盖骨,写出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司马迁决心效法他们,出狱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写作中。他艰苦地写了好多年,在53岁时,终于完成了这部通史性质的空前巨著——《史记》,它起自黄帝,迄至汉王朝的建立,全书130卷,被后世誉为千古绝唱的史学巨著。
写完《史记》后,司马迁如释重负,生命对于他已不重要了。几年之后,他就离开了人世。
时空隧道
(1)继司马迁的《史记》之后,东汉吏学家班固又写了《汉书》,你知道这两部史书在体例上的不同吗?
(2)《史记》既是史学巨著,也是文学巨著,除了《史记》之外,你还知道汉代在文学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王莽篡权
公元前87年,武帝病逝。大将军霍光遵武帝遗诏,辅助年仅8岁的刘弗陵登上皇位,是为昭帝。昭帝在位13年,因年幼,由霍光摄政。昭帝死后,霍光拥立武帝曾孙、流落民间的刘询为帝,是为宣帝。宣帝励精图治,使汉朝出现了中兴局面,史称“昭宣中兴”。以后相继即位的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在元帝、成帝掌握朝政时,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到处流传着“汤武革命”的流言,似乎汉朝的气数快要尽了。王莽瞅准机会,巧妙地伪装自己,在朝廷内外博得了好名声。
在王氏家族里,王莽的同门兄弟们都过着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放荡生活。,唯独王莽俭朴温顺,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他的伯父王风生病时,王莽亲自熬汤煎药,嘘寒问暖,整整一个多月没有脱衣解带睡觉。王风十分感动,临终前嘱托妹妹王政君要关照好这位好侄儿。
不仅对伯父如此,王莽对母亲更是体贴入微。在王莽招待宾客的宴会上,经常可以看到家臣出来要王莽请老夫人服药。于是王莽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去后堂探问老母病情,亲自送上汤药。因此,人人都说王莽是孝子。
蝗灾之年,老百姓的生活过不下去了,纷纷卖地卖房、卖儿卖女,王莽却主动捐献100万钱、30顷土地,由国家财政大臣分给灾民。在他带头下,众公卿纷纷捐钱捐地,赈济灾民。大家部说王莽仁慈善良,是个好人。
在一片赞誉声中,王莽担任了大司马,掌握了朝廷大权。他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敢于拿皇亲国戚“开刀”。他先把皇太后赵飞燕贬为皇后,后再降为庶人,迫使赵飞燕自杀。王莽甚至还“大义灭亲”,他的儿子王宇杀了一个奴婢,他当即迫使王宇自杀。于是,人人都说王莽是个公正的好官。
元始元年(公元1年),即平帝即位次年,远居南方的越裳氏献来了白雉。王莽党羽一阵鼓噪,说是吉兆,吹捧王莽安定汉室、德比周公,要求赐予安汉公的称号。王莽假意推托了一番,也就做了安汉公,不久又获得了宰衡重职。这时,太后王政君看出王莽有篡汉野心,但对羽翼丰满的王莽已无可奈何。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毒死了年仅14岁的平帝,拥立两岁的宣帝玄孙刘婴当皇帝,号为孺子,自己做了“摄皇帝”,并将年号改为“居摄”。
过了3年,王莽指使他的党羽放出风声,说王莽是真命天子,天命授意他做真皇帝。在党羽的鼓噪下,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年号为“始建国”,就这样。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这一年是公元8年。
时空隧道
(1)王莽是历史上有名的野心家,试着说说他是怎样一步步篡汉的?
(2)王莽曾经提出了一套社会改革方案,主要有三项:一是要推行“王田”制,禁止土地买卖;二是由官府控制市场,由朝廷垄断和经营盐、铁、酒;三是要改革币制。最后都失败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决战昆阳
王莽上台后,托古改制,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危机,百姓的生活更苦了。公元17年,各地发生旱灾和蝗灾,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乘机将饥民组织起来,他们以绿林山为基地起事,被称为“绿林军”。绿林军不断打败官兵,声势壮大起来,连汉朝的皇族刘玄、刘秀等人也加入了进来。公元23年,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围号,改元更始。
眼看绿林军长驱直入,王莽慌了手脚,派司空王邑、司徒王寻率军四十余万,气势汹汹地向昆阳扑来,一场恶战迫在眉睫。
昆阳城内的绿林军只有八九千人,敌我力量悬殊,绿林军将领登城望去,王莽的军队黑压压的一片,不见尽头:绿林军将领对刘秀说:“昆阳城号称城池坚固,但要被敌军长期围困,必垮无疑啊!”刘秀道:“你们守住城池,我冒死出城去讨救兵。”
于是,刘秀和李轶率领11名骑兵,冒死从城南突破重围。他们刚离开昆阳,王莽的军队已将昆阳城团团围住,城外尽是官军的营寨。官军擂鼓呐喊之声,几十里外都能听见。王邑、王寻命令士兵挖地道,并用冲车撞城门,箭像雨一样落在昆阳城里。
在王莽军队的猛攻下,绿林军顽强应战,一次次击退了官军的进攻。这时,刘秀等人已赶到郾城和定陵,带着援军赶赴昆阳,向数倍于己的官军冲去。为了鼓舞城里守军的士气,刘秀修书一封,谎称另一支绿林军主力已攻破宛城,派使者给城里守军送去。这封信后来被官军截获,使官军阵脚大乱。刘秀一看,机会来了,立即组织了一支突击队向官军冲去。王邑和王寻见刘秀的援军人数不多,不当一回事。他们两人亲自带着一万余人前来迎战,同时命令各营军队,没有命令,不得出击。
刘秀的突击队冲入敌阵后,奋战拼杀。王邑军阵大乱,各部官军因军令限制,也不敢互相救援。刘秀率军左冲右杀,很快冲到王寻面前,将王寻杀死。城内守军见状,趁机杀出城来,内外夹攻,杀声震天动地。官军大乱,四处溃逃,互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恰巧此时风雷大作,雨下如注,昆阳城北的滍水陡涨。官军四处逃命,不少人落进洼水中淹死,尸体把河道都堵塞了。
农民军取得了昆阳大战的胜利,王莽的40万大军顷刻间化为乌有。官军败逃后,留下的粮草、兵器不计其数,绿林军搬了一个多月还没搬完。
昆阳决战后,刘玄派王匡等兵分两路进攻洛阳、长安。十月,长安城破,王莽被杀,王莽新朝宣告结束。
昆阳决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昆阳驻军不足万人,而王莽军42万,号称百万,力量何其悬殊!刘秀凭着智慧和勇敢,大败王莽军,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绿林、赤眉起义推翻了王莽新朝。而后,刘秀逐步消灭了’绿林、赤眉军,夺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建了汉家政权。刘秀所建立的汉家王朝,史称东汉或后汉,刘秀就是汉光武帝。
时空隧道
(1)为什么王莽的40万大军顷刻间化为乌有?
(2)除了昆阳决战之外,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
蔡伦造纸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后,使天下由乱到治,创造了“光武中兴”的业绩。他去世后,他的中兴大业被明帝刘庄、章帝刘炟所继承。在这数十年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例如: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使丝绸之路恢复了畅通;班超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哲学家王充,著有《论衡》,批判迷信和专制思想,闪耀着唯物论的智慧之光……在众多杰出人物中,有一位改进了造纸的方法,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这个人就是蔡伦。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他从小因家境贫困,被送进皇宫做了一名小太监,成为皇太子刘肇的侍从。后来,刘肇做了皇帝,是为和帝。蔡伦被提拔为中常侍,兼任少府的尚方令,负责监制宫中御用的军械、用具和器皿。蔡伦本来就喜欢发明创造,如今让他负责用具、器皿的制作,正合心意。他看到写字用的绢帛太贵,丝棉纸也不便宜,竹简太笨重,麻纸又不宜书写,就想制造出一种既廉价又适宜书写的纸来。
蔡伦先研究了民间制造麻纸的技术他发现,制造麻纸很简单,只要把麻捣烂,压成薄片就行了可这样造出来的纸太粗糙了。于是,蔡伦就把工艺弄得精细些,把麻捣得很烂,这样做成的纸是细腻一些了,可是麻里还有一些粗纤维捣不烂,做成的纸仍然不适宜写字。蔡伦想,麻能造纸,是凶为它有纤维,那么,破布、破鱼网、树皮也有纤维,是否也能造纸呢?他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浸在水里,用水煮,煮软后捣烂成浆,再用清水漂,然后把捣烂的纸浆刷在细帘子上,等细帘子上结了一层薄薄的而又均匀的纸浆后,把它晾干,揭下来就成了一张洁白细腻的纸了。这样,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试验成功了,造出的纸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轻薄耐用,是一种理想的书写材料。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把自己的试验结果上奏汉和帝。和帝称赞了他,让他继续改进,造出更多更好的纸。蔡伦的造纸术很快传遍了全国,人们对蔡伦造纸的工艺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造出来的纸越来越精美。人们读书写字,已不再需要一捆捆的竹简了。后来,汉安帝为了表彰蔡伦的功绩,封他为“龙亭侯”,世人把根据蔡伦改进的方法造出来的纸,叫做“蔡侯纸”。
纸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最初传到了朝鲜和日本。大约在唐朝的时候,造纸术通过西域传往欧洲。到19世纪,纸开始覆盖全世界,为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时空隧道
(1)你知道中国四大发明出现的前后顺序吗?
(2)汉代除了造纸术之外还有哪些科学发明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