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灭亡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由淮来问鼎天下,成为项、刘两个集团争夺的焦点,于是,楚、汉在中原展开了逐鹿。
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小名刘季,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刘邦年轻时性格粗犷,放荡不羁,喜酒色,被乡人视为“无赖”。年过三十当了个泗水亭长,娶吕雉为妻。一次,他押送县里农夫入关服役,至咸阳,看到秦始皇出行时的威武气派,叹道:“大丈夫就当如此!”后来役夫逃亡,无法交差,他便藏匿芒砀山中聚众为盗。陈胜、吴广起义那年,他串通沛县县吏萧何、曹参起事,后乘项羽血战巨鹿之机,攻入关中,队伍发展到10万人。
刘邦善于用人,他拜韩信为上将,虚心向他讨教。韩信为他分析了天下大势,建议刘邦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攻打关中章邯等三降将。刘邦听从了韩信的建议,没费多少周折,就攻取了关中,随后,他又出兵函谷关,与项羽争夺天下。
刘邦和项羽的战争进行了四五年,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余次。刘邦力量薄弱,几乎每次都被项羽打败了,他自己也屡次受伤。不过,项羽的军队纪律很差,也很残暴,每到一处就烧杀抢掠。项羽又生性多疑,连身边唯一的谋士范增都受到他的怀疑,以致众叛亲离。
相反,刘邦却善于治军,他的军队纪律严明。他还很会用人,身边网罗了一批奇才,文有张良、萧何,武有韩信。所以,刘邦虽然屡战屡败,最终倒是越来越强大了。
公元前202年冬天,刘邦派大将韩信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东南)没下十面埋伏,把项羽团团包围起来。楚军兵力单薄,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项羽带领人马想突破重围,但四面八方都是汉军,一直冲不出去。
夜里,项羽坐在营帐里,隐隐约约听到汉营里传来阵阵歌声,他侧耳细听,唱的都是楚国的歌谣。项羽心绪大乱,难以入眠,就命人拿来酒,和虞姬对饮解愁。他百感交集,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当天夜里,项羽告别虞姬,率八百余骑壮士,突破汉军包围,向南而去。他们逃到乌江的时候,乌江亭长把一条小船停泊在江边,劝项羽过江。项垌却笑道:“天意要亡我,我为何要渡江?当年我领着江东八百子弟渡江西征,今日他们没有一人回去。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悯我而奉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他们!”说完,项羽把乌骓马送给了乌江亭长,返身又杀死数百汉兵。最后,他在乌江边拔剑自刎了。
刘邦打败了项羽,在山东定陶召开了庆祝大会。在诸侯将相拥戴下,刘邦做了皇帝,国号汉,定都洛阳。不久,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时空隧道
(1)见到秦始皇出巡时,刘邦感慨说:“大丈夫当如是!”,项羽却说:“彼可取而代之!”,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这种性格上的不同对楚汉争霸的结果有何影响?
(2)“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最终输给了刘邦,你认为是什么缘故?
吕氏王朝
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时候,为了笼络人心,曾经分封了一批异姓王。西汉王朝建立后,异姓王势力的强大已经构成了对朝廷的威胁。刘邦果断地杀韩信、彭越和英布,其余异姓王或逃或废,汉朝初步解决了异姓王问题。
刘邦分封9个子弟为王,以“天下一家”的同姓王取代了异姓王。刘邦临死前,刑白马盟,立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誓约。用心良苦的刘邦万万没有想到,第一个违背誓约的会是他的结发妻子吕雉。
吕后在刘邦夺取政权之后,就直接策划诛杀功臣。她用权诈之术诛灭异姓王的做法,震惊了满朝文武大臣。刘邦死后,吕后又扬起了屠刀,这次的目标对准了刘邦生前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刘邦在世时,围绕着皇太子人选,戚夫人和吕后明争暗斗,势同水火。吕后用张良的计谋,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盈,保全了自己的势力。刘邦死后,吕后迫不及待地把戚夫人囚禁在掖庭,把她双手砍掉,双眼挖去,烧聋了她的耳朵,逼她吃了哑药,把她扔在猪圈里,号为“人彘”。接着她又派人毒死了年幼的赵王如意。吕后还有意让惠帝去观看戚夫人。惠帝见戚夫人被吕后折磨得不成人形,放声痛哭,吓得生了一场大病。后来,惠帝派人对吕后说:“这种事不是人干得出来的,我是太后的儿子,自认没能力治理天下。,’从此,惠帝不理朝政,不久便抑郁而死。
惠帝去世后,吕后找了一个婴儿冒充是惠帝所生,由这个婴儿接替皇位,自己则开始垂帘听政。她扶植吕家势力,把她的内侄、侄孙,如吕台、吕嘉、吕禄、吕通等封为王,还让他们掌握了军政大权,在朝廷中形成了吕氏外戚集团。
吕后的这一做法,违背了刘邦生前定下的“非刘氏不得封王”之约,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刘邦的孙子刘章,血气方刚,他痛恨吕后兴吕抑刘c有一次宴饮时,吕后让他做酒吏,刘章说自己是将门之后,请以军法行事。吕后答应了。当宴会进行到高潮时,刘章唱起了《耕田歌》助兴:“非其种者,锄而去之。”歌词对吕后封吕氏家族为王作了巧妙的影射。吕后听出了歌词之意,很不高兴。不一会,有个吕家人喝醉了酒,不辞而别。刘章追上去,借口他违反宴会规定,把他杀了。吕后因已经允许他以军法从事,也无可奈何。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重。她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为吕氏集团做了应变部署:封吕禄为上将军,统率北军,吕产为相国,统率南军。并告诫他们:“我不行了。你们要小心大臣们发动政变啊!”
可是,刘邦的功臣们已不允许吕氏家族继续横行了。吕后死后不到两个月,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人与齐楚之兵里应外合,一举摧毁了吕氏集团。吕禄、吕产、吕媭被杀,吕氏不分男女长幼,被举宗诛灭。吕后半生苦心维护的吕氏宗族,被刘邦的老部属斩尽杀绝了。
时空隧道
(1)刘氏天下是怎样落入吕氏家族手中的?
(2)试着描述一下吕雉其人。
张骞通西域
吕氏死后,刘邦的儿子、代王刘恒被众臣推立为帝,即汉文帝。汉文帝在位23年,其子景帝在位16年。文景之世,国家进入了升平时期。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他16岁的儿子刘彻即位,刘彻即赫赫有名的汉武帝。他年少气盛,即位后,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开创了两千多年儒学统治的时代。他又采取了强化皇权的政策,一扫汉朝建国以来的软弱和耻辱。随着国力的强盛,汉武帝改变了汉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策略,以武力拓边。为抗击匈奴,武帝决定与另一个游牧民族大月氏联合起来,因而,派郎官张骞出使大月氏。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武帝之命,率领百余人,从长安出发,踏上征途。
张骞一行出了陇西,进入了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匈奴骑兵发现了他们,就把他们抓了起来。匈奴单于把张骞等人全部扣留下来,为了让张骞投降,单于还给他找了个匈奴族的妻子。
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张骞始终没有屈服。十年后,匈奴人放松了戒备,张骞带着部下逃了出来。他们向西走了数十天,来到了大宛国(在今中亚)。
大宛国的国王派向导和翻译把他们送到了康居,康居人又把他们送到了大月氏。张骞到了大月氏,以为他的使命可以完成了,不料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来大月氏自从与匈奴交战失利后,迁居至妫水(今阿姆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大夏国,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里土肥水美,物产丰饶,大月氏已不想再与匈奴交战了。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多次劝说大月氏王与汉朝合作攻击匈奴,都毫无结果,只好动身回国了。
回国途中,张骞又被匈奴给抓住了。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张骞乘机逃了出来。公元前126年,张骞终于回到汉朝。这次出使历经13年,张骞吃了不少苦头,当年出使的百余人,仅剩张骞、甘父两个。13年间杳无音信的外交使团突然归来,震动了京师。武帝给张骞、甘父加官晋爵,并怀着好奇的心情倾听了张骞关于西域的报告。
张骞出使,使武帝详细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过了儿年,武帝派大将军霍去病征讨匈奴,汉军打了大胜仗,消灭了匈奴骑兵三万余人,还控制了西河(今河西走廊、甘肃等地)地区。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已没有了障碍,于是,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一次,张骞率领三百多人的使团,带着大批牛羊和金银财宝来到了西域的乌孙。同时,张骞还派他的副使带着礼物分别出使大宛、大月、康居、大夏等国。
乌孙王见张骞带来了许多财宝,很高兴:他派了使者随张骞一同返回长安。乌孙使者受到汉武帝热情招待,他看到汉朝兵强马壮,经济繁荣,回去后报告了乌孙王。不久,乌孙和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一年以后,出使西域各国的副使陆续回国,西域各国也派了使者前来长安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由于张骞功劳很大,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因此,人们又称他为“张博望”。
时空隧道
(1)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西域的物产源源不断地传到内地,你能从身边的事物中找出一些例子吗?
(2)你认为张骞通西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太史公司马迁
汉武帝即位后,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西汉王朝步入了盛世时期。武帝时期,在学术文化方面颇有建树。有一个人在遭受屈辱的腐刑后,没有消沉,反而写下了一部传世之作——《史记》,他就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20岁开始,到祖国各地游历,了解各地风俗民情,搜集历史逸闻。这种游览和考察,为司马迁后来写《史记》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后来,司马迁担任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在他35岁那年,父亲病逝了。父亲生前想写一部史书,刚开始写,就病倒了。临终前,他嘱咐司马迁一定要继承父业,完成他生前一直想写的史书。司马迁流着泪答应了。
三年后,司马迁接替父职,做了太史令,准备着手写父亲没有写完的书。这时,一场灾难降临了。
那一年,汉武帝派他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带兵3万,去攻打匈奴,却吃了败仗。李广利落荒而逃,他的部属骑都尉李陵陷入了重围。李陵率领5000名步兵,孤军深入,遭到匈奴3万骑兵的围攻。李陵带领汉军,血战十余日,斩杀匈奴兵万余人。最后,他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被迫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