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即位时20岁,看到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十分焦急,立志改革现状。朝臣向神宗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安石。于是,神宗一纸诏书将王安石调进了京城。
王安石奉诏进京,其实已经是第二次了。王安石在地方做官20年,有了些名声。1060年,宋仁宗将他调至京城,让他负责当时最为棘手的财政问题。王安石对仁宗提出改革财政的主张。那时,范仲淹的新政刚刚搁浅,仁宗无意再辟新政,对王安石的主张未予理会。王安石见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得到实现,就借母丧的机会离开了京城。这次,王安石再赴京城,当天便受到了神宗召见,这令他备受鼓舞。当晚,王安石就起草了一份奏章,陈述了对于改革的意见,神宗见了奏章以后非常满意。
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任命49岁的王安石为副宰相,主持变法,并根据王安石的建议,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立法机构,称“制置三司条例司”,又任用了一批新人。王安石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所以变法的重点在理财和整军两方面。
在理财方面,推出的新法有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在整军方面,推出的新法有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王安石实现变法后,全国兴修水利一万多处,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物价普遍下降,人民生活相对有所改善;国库得到一定充实,变亏空为略有盈余;国防力量加强,边境相对安宁;辽和西夏的入侵被制止,收复失地两千余里,等等。
对于王安石的变法,保守派一开始就反对。他们不断上奏章,要求停止变法,但是宋神宗一直没有理会。
1074年,河北发生旱灾,10个月不见雨水,有的地方连喝水都成了问题。朝廷内外这时却开始流传谣言,说王安石变法,天怒人怨,王安石不下台,老天是不会降雨的。神宗听了这些谣言,将信将疑。回到后宫,祖母曹太后、母亲高太后又对神宗哭哭啼啼,要神宗立即停止变法。于是,在神宗的安排下,王安石暂时离开东京,到江宁府休养。
第二年,王安石回到京城。数月后的一天,天空出现了流星,保守派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征兆,又将其与变法牵扯在一起,攻击王安石。神宗在保守势力的包围下开始动摇了,逐渐对变法丧失了信心。
1076年,王安石被罢相,回到了江宁,但是新政并没有废止。10年后,神宗死,8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任用保守派的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上台不到一年,将推行了16年的新政全部废止。闲居已久的王安石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十分郁闷,1086年就抱憾离开了人世。
时空隧道
(1)“熙宁变法”的成效怎样?为什么最终会失败?
(2)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次变法,你知道其中有哪些取得了预想的结果吗?
方腊、宋江起义
宋哲宗死后,他的弟弟赵佶即位,史称宋徽宗。宋徽宗即位后,每天只知吃喝玩乐,不问朝政。他最信任的人是宦官童贯,后来童贯又向徽宗推荐了蔡京为相,此后宰相蔡京和宦官童贯联手,把持了朝政。
有一天,蔡京和童贯对徽宗说:“皇上,臣听说江南一带多的是奇花异石,令人百玩不厌,不妨弄点到京城来玩玩!”徽宗一听,兴奋得两眼发光,连忙说:“好,好,两位爱卿真是朕的体己,朕马上下诏,让江南各省搜访进贡。”
于是,一道圣旨飞到江南,江南地方官借机在民间大肆搜刮。无论谁家花园,只要发现有奇花异石,黄纸封条一贴,便算花石有主了。最为可恶的是,凡是贴上封条的东西,东家还要负责看管照料,如有闪失,唯东家是问。有一户人家,一株罕见的奇花被官府看中,贴了封条。东家每日小心翼翼地服侍,结果那花还是枯萎了。东家被官府打得皮开肉绽不算,还被罚了几千两银子。
江南地方官将抢来的石头用船运往东京,每10条船为1纲,所以称为“花石纲”。“花石纲”害得江南许多人家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浙江睦州青溪(今淳安)出产花石竹木,当地官府趁机四处搜刮,老百姓怨声载道。宋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的一天,一个叫方腊的人在自己家邀集了一些亲邻好友,商量如何对付朝廷的事。消息传开后,四面八方的农民纷纷赶来,聚集了近千人。方腊激动地对大家说:“乡亲们,朝廷和家庭是一个理,天下哪有小辈们终日辛苦,而他们用血汗换来的粮食、布匹全部被父兄挥霍一空的事?如果不称父兄的心,还要遭受鞭笞,如果打死了就像打死一条狗一样。你们说,这应该吗?”乡亲们炸雷似的齐声呼:“不应该!”
方腊又说:“父兄们自己挥霍不算,又把小辈们辛苦的血汗钱去孝敬敌人,却让小辈们忍饥挨饿。你们说,这应该吗?”乡亲们天崩似的齐声呼:“不应该!”
“如今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借花石纲鱼肉百姓,如果我们不造反,只有死路一条。大家说,我们怎么办?”乡亲们地裂似的高呼:“造反!造反!”
方腊振臂一呼,10天时间不到竟聚集了10万人。这支起义队伍占领了杭州等6州52县,队伍扩展到百万人。北宋朝廷得知方腊起义消息后,派童贯率15万军队去镇压。方腊坚持到第二年四月,兵败被俘,起义军及无辜群众被杀害达300万之众。
在南方爆发方腊起义的时候,在北方的河北、山东地区已经爆发了宋江起义。宋江起义军活跃于京东西路和京东东路,后转战于淮南东路各州农村,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宋王朝前后派青州知州、沂州知州等镇压宋江起义,均被打得落花流水。方腊起义失败后,宋江不久也被俘,起义亦告失败。
时空隧道
(1)方腊、宋江起义的起因是什么?
(2)当时在山东梁山泊曾发生过渔民起义,据说宋江的起义军也上过梁山。施耐庵据民间流传的“一百零八将”故事撰写小说《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梁山英雄好汉的形象。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下这部小说。
李纲抗金
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女真族,由于长期受辽国的统治和剥削,产生了反抗情绪。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在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称帝,建立金国,史称金太祖。
金太祖即位后,发动了对辽国的战争。辽国前后两次与金国交战,均被金国打得落花流水。宋王朝见辽国行将覆灭,于是派使臣往金国,表示愿与金夹攻辽国。双方约定,灭辽以后,燕云十六州之地归还宋朝,宋朝把每年给辽国的银、绢等转送金国。这件事,历史上称为“海上之盟”。
谁知金太宗灭辽以后,立即兵分两路进攻北宋。当金军南攻的消息传到朝廷时,宋徽宗气急攻心,只说了一句:“金人何以这样待我!”就当场晕厥过去了。
宋徽宗被救醒后,询问满朝文武,大家拿不出主意,只有太常少卿李纲主张武装抗金。徽宗感到毫无希望,竟然宣布退位,带了两万多人以“烧香”为名逃到亳州,把烂摊子甩给了他儿子。
太子赵桓即位,这就是宋钦宗。钦宗与他的父亲差不多,也是个只知享乐没有主见的人。他上台以后,任命抵抗派李纲为兵部侍郎,下诏亲自讨伐金兵。钦宗其实心里很没有底,他接到宋军在前线连打败仗的消息,立即也想脚底抹油,一走了之,却被李纲阻止了。钦宗于是派李纲守城。
李纲担起了守城大任,宰相白时中和李邦彦却劝钦宗逃跑。第二天,李纲上朝时,只见车马已经备好,只等钦宗上车。李纲急忙赶进宫,劝钦宗说:“皇上不能走!禁军家属全部在京城,禁军一走,他们的家属怎么办?禁军如果在途中逃跑,谁来保卫皇上?”钦宗一听,逃跑也有危险,只得留了下来。李纲立即出官对三军将士宣布:“皇上决定留城坚守,有言逃跑者,立斩不赦!”
数天后,金军开始进攻东京城。几次交战之后,金军看硬攻不行,于是派使臣通报北宋,表示可以讲和。钦宗对于守城本来就没有信心,一听到可以讲和,立即表示同意。金国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赔金国黄金500万两,白银5000万两,牛马各万匹,绸缎100万匹,宋钦宗尊金国皇帝为伯父,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派亲王和宰相作为人质等。宋钦宗和李邦彦一伙准备全部接受。李纲闻讯后坚决反对,钦宗不理,还下令将他撤职。
消息传开后,东京城为之震动。太学生陈东发动数百名太学生上书请愿,要求钦宗收回成命,恢复李纲职务,罢免卖国的李邦彦之流。东京百姓闻讯,纷纷赶来声援太学生,聚集的人达数万之多。在太学生和百姓的强烈要求下,钦宗只得恢复了李纲等人的职务。李纲复职后,宋军士气高涨,金兵眼看攻城无望,没有取得足够的金银即匆匆北撤。
金兵退后,徽宗返回东京。半年以后,金兵再次南攻北宋。这时,李纲已被罢官,贬谪到南方,东京只有3万禁军。1127年,金兵攻破东京,俘虏徽宗、钦宗两帝及后妃、亲王、宫女、百工等,宫廷所有财物被抢劫一空。维持了168年的北宋政权至此灭亡。
时空隧道
(1)李纲、宗泽、岳飞、韩世忠都是宋朝有名的抗金名将,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
(2)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爱国文人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27年,康王赵构宣布即位,史称宋高宗。以宋高宗为首的偏安政权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南宋王朝除了出现像李纲、岳飞那样武装抗金的民族英雄外,还出现了辛弃疾、陆游等用笔歌颂正义、反对投降的爱国文人。
南宋的辛弃疾剑胆琴心,不仅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同时还是著名的抗金将领。辛弃疾是山东历城人,他出生的时候,家乡已经沦陷14年了。他21岁那年,金兵南下准备进攻南宋,辛弃疾在家乡组织了两千多人的抗金队伍,参加了耿京的抗金义军。耿京的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人,在辛弃疾的说服下,这支队伍后来归附了南宋。
没过多久,抗金义军中出现了叛徒张安国,他将耿京杀害后投降了金国。辛弃疾闻讯后,怒火中烧,亲率数十骑兵夜闯金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叛徒张安国捆绑后挟持出金营,为耿京报了仇。辛弃疾的这一惊人举动使他从此名扬四方。
辛弃疾后来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做官,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屡屡上奏,请求朝廷组织抗金,拒绝议和,可是此时朝廷投降派已占上风,皇帝根本听不进去。辛弃疾收复中原故土的愿望不能实现,常常撰写诗词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心情。他一生写了620多首诗词,其中一首有名的《菩萨蛮》是他在江西任上写的: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写得很含蓄,民间传说鹧鸪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辛弃疾在这首词里劝告投降派一味对金妥协实在“行不得”,可见用心良苦。
辛弃疾南下的那一年,宋高宗退位,他的侄子即位,史称宋孝宗。宋孝宗即位后想有一番作为,于是发布诏书,出兵北伐,收复中原,起草这份诏书的人是枢密院编修陆游。
陆游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年时,他亲闻北宋灭亡,亲见金军杀人放火,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成年后,陆游担任枢密院编修,文才出众。不料南宋军队出战后,与金军稍触即退。北伐失败,主和派再次得势,陆游因起草北伐诏书而受牵连,被罢官回家。
陆游后来先后到了汉中和成都等地,一直积极策划北伐,但却得不到支持和响应。陆游郁闷不得志,经常以酒浇愁,写诗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他一生写了九千多首诗,是一位创作十分丰富的伟大诗人。
1210年,86岁的陆游在病榻上还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他留下的最后一首诗是著名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时空隧道
(1)词是宋朝最发达的文学样式,可分为豪放、婉约两派,你能说出两派各自的代表词人与词作吗?
(2)读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成吉思汗
南宋王朝数次北伐,均被强大的金国击败。1206年,南宋举行了最后一次北伐,结果再告失败。就在南宋北伐的这一年,在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各部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集会,建立蒙古汗国,各部首领公推铁木真为蒙古汗国大汗,号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也速该是孛儿只斤部首领。也速该一次在参加塔塔儿人举行的宴会时,被人毒死了。也速该一死,部落失去了首领,很快就散伙了。
铁木真从小就经受了父亲惨死、部落解体的磨难,决心报仇。他怀着复仇的愿望练功习武,马上功夫大有长进。他将失散的部落渐渐召集起来,人数慢慢达到三万多人。在多次部落之间的战争中,铁木真一次次战胜他的对手,实力逐渐强大了。铁木真一心要为他的父亲报仇,恰巧塔塔儿部首领这时得罪了金国,于是金国相约铁木真共同攻打塔塔儿部。
铁木真与金军联合进攻塔塔儿,塔塔儿全军覆没。铁木真经过十多年的战争,陆续吞并了蒙古草原的几个部落,统一了蒙古。于是铁木真被推为全蒙古的大汗,建立起蒙古汗国,这一年,铁木真44岁。大家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语的意思是“海洋”或“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