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
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政权对人民进行残暴统治,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五代后周时期,柴荣即位,史称周世宗。周世宗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使北方的政治局面逐渐趋于稳定。
周世宗手下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叫赵匡胤,周世宗在临终前提拔他为殿前都点检(禁军统帅)。959年,周世宗死,他7岁的儿子即位。赵匡胤为了夺取后周小皇帝的政权,精心导演了一出陈桥兵变。
960年新年正月初一这一天,满朝文武正在向年幼的皇帝庆贺新年时,有使者匆匆来报,说契丹与北汉合兵南下,进犯河北镇州和定州。符太后闻讯后,急得团团转,刚才还是满脸欢乐的小皇帝竟被吓哭了。朝廷合议以后,决定任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出战。赵匡胤临危受命后,立即整兵点将,向河北方向开拔。
北征的后周大军冒着漫天大雪行军至陈桥驿时,又冷又饿,于是就地扎营休息。新年没有过好,大家心里都有些怨气,聚在一起抱怨着。这时,有人提议拥立赵检点做皇帝,众将士群起响应。
赵匡义是赵匡胤的弟弟,赵普是赵匡胤手下重要的谋士,这两个人在军中地位举足轻重。当晚,许多人冒雪去见赵匡义和赵普。听了众将来意后,赵匡义和赵普立即派人飞骑往京城见留守的大将军石守信和王审琦。石、王两人当即表态,如果大军有所动作,他俩愿做内应。一场篡位的阴谋就这样在一夜之间达成了共识。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一群高级将领集结在赵匡胤的军帐前,要求面见赵匡胤。卫士称赵匡胤尚未起身,请大家少安毋躁,众人等候不及,在军帐外齐声高呼:“请赵检点做皇帝!请赵检点做皇帝!”赵匡胤假作刚刚睡醒的样子,披衣询问众将:“怎么回事?”众将激动地请求赵检点登九五之尊!赵匡胤一脸惊讶地说:“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呢!”
赵匡义和赵普两人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众将立即下跪,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匡胤无可奈何地说:“事已至此,我就是脱下黄袍,也是死罪了。既然众将拥我为帝,请大家听从我的号令。”众将齐答:“愿听号令。”赵匡胤持剑说:“我下令,现在大军即刻回师京城。进城以后,不得对太后和皇上无礼,不得惊动朝臣,不得骚扰百姓,有违抗者斩!”赵匡胤率领大军回师,京城内石守信、王审琦等作为内应,早已将一切安排好。赵匡胤就这样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后周的皇位。
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赵匡胤精心安排的。后周边界根本没有战事,向朝廷报警的人是赵匡胤的心腹,具体策划的人是赵匡义和赵普,幕后指挥就是赵匡胤。在赵匡胤的逼迫下,无可奈何的小皇帝在太后的安排下宣布禅位,赵匡胤于正月初五登上皇位,封小皇帝为郑王,定国号为宋,定都于汴京(今开封),史称宋太祖。
时空隧道
(1)试着描述一下陈桥兵变的始末。
(2)历史上改朝换代,大多经过腥风血雨的斗争,而赵匡胤却能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后周政权,你认为这是什么缘故?
杯酒释兵权
五代十国时期,封建割据政权内部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朝廷和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更换频繁,原因在于朝廷内部的实权掌握在军事集团的手上,因此出现了朝代随着军权的得失而频繁更替的现象。宋太祖本人就是利用手中的军权夺取皇位的。为了避免重演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的故事,赵匡胤登基以后决心剥夺高级将领的兵权。
宋王朝军队的主力与后周一样,主要是禁军。宋朝初年,全国军队为37万,而禁军有20万之多。可以说,谁掌握了禁军,谁就掌握了国家军队,谁就可以觊觎皇位。
在陈桥兵变中立有功劳的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因功受封,成为禁军将领。陈桥兵变的把戏一拆穿,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就是军权吗?赵匡胤上台以后,虽然面临着外部军事割据政权的威胁,但他最担心的却是手下那些骄兵悍将,谁能保证不出第二个赵匡胤呢?谁能保证不会重演陈桥兵变呢?
961年,即宋太祖赵匡胤即位第二年,一天晚上,赵匡胤宴请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席间,君臣谈洽甚欢。酒酣之际,赵匡胤醉醺醺地说:“多亏尔等众人拥戴,朕方登上九五之尊。淮知当了皇帝,方知皇帝不好当,朕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众人不解其意,问:“皇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怎么睡不好觉呢?”赵匡胤点头说:“爱卿说得很对,皇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谁不想当皇上呢?”一听此话,石守信、王审琦等慌了,连忙说:“现在天下已定,谁还敢存此异心?”
赵匡胤说:“诸将以前是朕的朋友,现在是朕的臣属,朕相信你们是不会心存二心的,可是谁又能保证你们的部下呢?你们的部下如果想要追求荣华富贵,有一天突然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做皇帝,恐怕也不行啊!”
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听得汗流浃背,以为赵匡胤要取他们性命,忙跪下磕头,说自己决无二心,对部下实在把握不住,请宋太祖给他们指一条明路。赵匡胤笑呵呵地说:“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积金帛,厚自娱乐,尔等何不放弃兵权呢?朕可多赏你们金帛,让你们购置田地房产,添加歌儿舞女,出则车马,入则娇娃,饮酒作乐,欢度余生。君臣互不猜疑,上下相安无事,岂不快哉!”赵匡胤在酒酣之际说出的一番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石守信、王审琦等叩头如捣蒜,连连谢恩。
第二天早朝,石守信、王审琦等禁军高级将领上表,称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解除兵权,赵匡胤一一批准。赵匡胤下诏,为表彰他们的功绩,令赏每人金帛若干,石守信保留“侍卫都指挥使”虚职,其余赏“节度使”虚衔。
通过“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先解除了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随后相继解决了京城以外各领兵将领的兵权。赵匡胤的这些措施从根本上扭转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结束了战乱,中国出现了大一统的宋王朝。
时空隧道
(1)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做法与刘邦上台后大杀功臣的做法显然不同,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2)赵匡胤采取了一系列方法来集中兵权,却造成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你知道是什么吗?
李后主亡国
宋太祖稳定了内政,将国家的权力集于一身后,便开始做统一中国的打算。当时,五代时期的“十国”,留下在北方割据的北汉,和在南方割据的南唐、南平、南汉、吴越、后蜀等。要统一全国,该先从哪里下手呢?宋太祖越想思绪越乱。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赵普正在家里烤火取暖,宋太祖找上门来。赵普连忙请宋太祖进屋,他拨红了炭火,在炭火上炖上肉,并让仆人拿出酒来招待。宋太祖此行,正是为了与赵普商量如何一统全国。
这一夜,宋太祖和赵普决定了先攻灭南方、后平定北方的计划。在随后的10年里,宋王朝先后出兵灭了南平、后蜀、南汉。这样,南方只剩下南唐和吴越两个割据的政权了。
南唐最后的一个国主李煜,即南唐后主,是个著名的词人,他对诗词、音乐、书画都十分精通,可就是不懂得如何处理国事。李煜的父亲李璟在位的时候,就对宋很恭敬,每年都送去很多金银玉器。李煜继位后,对宋更为恭敬,他将国号去掉,自称江南国主。宋军攻打南平、后蜀的时候,南唐还曾经支持过大宋,李煜万万没有想到宋军会来攻打他。
公元974年九月,宋太祖派大将曹彬、潘美带领10万大军分水、陆两路攻打南唐。宋军到了长江边,马上用竹筏和大船赶造浮桥。这个消息传到南唐的国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南唐君臣正在歌舞宴饮。李后主问周围大臣该怎么办,大臣说:“从古至今,没听说搭浮桥过江的,不必理会!”后主边笑边说:“我早说过这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罢了。”
三天后,宋军搭好浮桥,潘美的步兵在浮桥上如履平地,跨过长江。南唐的守将抵挡不住,败的败,降的降。10万宋军转瞬间就打到了金陵城。
那时,李后主正在宫里与和尚道士们诵经讲道,宋军到了城外,他还一无所知呢。待他到城头上巡视时,才发现城外到处飘扬着宋军旗帜。李后主忙调动驻守上江的15万大军来救。救兵刚到皖口,便遭到宋军的两路夹攻,南唐军全军覆没。李后主命人在宫里堆了柴草,准备放火自焚,但是最终还是胆怯了,于是只好带着大臣出宫门,向曹彬投降。
此后,宋太祖又派兵平了吴越和福建等地的一些政权,南方基本上统一了。赵匡胤用了13年的时间,终于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完成了南方的统一。
李后主被押到东京,过着囚徒的生活。从一个奢靡享乐的国君变成了一个亡国的俘虏,李后主痛楚伤怀,思念故国,“日夕只以泪洗面”。亡国之君的凄楚,正如他那首著名的词《虞美人》里所描述的那样: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76年,宋太宗赵炅即位。传说,因为李后主所作《虞美人》词,愁苦无限,宋太宗赵炅(匡义)闻之大怒,逐命人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的宴会上,下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于洛阳邙山。
时空隧道
(1)李煜是历史上著名的词人,他的《虞美人》、《浪淘沙》等词作都广为传唱,你能背诵这些词作吗?
(2)试着分别评价一下作为词人的李煜和作为君主的李后主。
澶渊之盟
五代时期,生活在中国辽河和滦河上游的少数民族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八部,加速了契丹的封建化,使契丹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的封建地方政权。916年,阿保机自立为帝,史称辽太祖。
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后,深感辽政权对宋王朝的威胁。北宋曾两次进攻建立在太原的北汉政权,都因为辽出兵干预而失败,赵匡胤抱憾而终。赵匡义即位后,虽然消灭了北汉政权,但在乘胜攻打辽国、准备收复五代时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时,却告失败。986年,宋太宗赵匡义再次兴兵攻辽,又遭惨败。宋王朝从此不再主动出击,对辽国采取守势,而辽国则步步进逼,时时侵犯宋朝。
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出动20万大军进犯宋,兵锋直抵澶州(今河南濮阳)。辽军南犯的消息传来,朝廷上下震动。宋真宗召集群臣会议,一派主和,一派主战。宋真宗拿不定主张,就向宰相寇准讨教。
寇准说:“臣以为皇上以亲征作号召,将士自会拼杀效力,奋勇杀敌。即使敌军不撤,我军至少可以阻挠敌军进一步南犯。”
宋真宗也想作为一番,于是决定亲征。宋王朝的出征大军在皇帝的率领下向北开进,走到韦城(今河南滑县)时,军探来报,辽军马队正在继续南犯,两军交锋在即。宋真宗一听,吓得改变了主意,想打道回府。寇准连忙劝阻说:“皇上,敌骑逼近之际,我军只能进尺,不能退寸。现在全国的军民百姓都眼睁睁地看着皇上,皇上如果迎敌而上,则军队士气大振;皇上如果调头南下,则军队土崩瓦解。敌人的马队如果趁机追击我军,我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请皇上三思!”
经寇准这么一说,宋真宗只得硬着头皮北上,扎营于澶州南城。澶州城分为南、北两城,中间隔着黄河。宋真宗在寇准的劝说下,勉强到了北城。寇准令在北城悬挂黄龙旗,三军将士见了,大受鼓舞,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几天时间,四处赶来勤王的军队已达几十万人。
辽军一看破城无望,又不甘心自行撤退,于是放出和谈空气。宋真宗一听正中下怀,双方一拍即合,于是派使者商谈。临行前,宋真宗对使者曹利用说:“只要能谈成,每年给他们100万两白银总可以了吧?”
寇准反对谈判,为此已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可是,皇上已铁了心要和谈,他也没有办法。晚上,寇准派人把曹利用找来,对他说:“皇上虽然同意给辽国100万两,但是我警告你,如果赔款超过30万,我要你的脑袋!”
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1月),宋辽双方达成协议:宋每年向辽输银10万两,输绢20万匹,历史上称此协}义为“澶渊之盟”。当时绢每匹合l两银子,所以赔款总数约30万两白银。
宋真宗得知曹利用只花了30万两白银,高兴地立即下沼举办盛宴,庆祝谈判所取得的胜利,还让诸大臣吟诗唱赋,以志永远澶渊之盟后,主和派在宋真宗面前攻击寇准,称寇准挟持皇帝,将皇帝当赌注,是国家的耻辱。宋真宗将寇准罢相,贬到陕州(今河南陕县)当知州去了,此后,主和派意见在朝廷出现了一面倒之势。
时空隧道
(1)当时宋王朝军队有几十万,加上人民的支持,战胜辽军是完全有可能的。宋真宗为什么还是不敢与辽军交战?
(2)澶渊之盟暴露出宋朝统治存在着什么问题?
王安石变法
宋仁宗做了40年的皇帝,这40年间,内忧外患,一直不太平。宋仁宗虽然能够虚心纳谏,任用了范仲淹、包拯等一些正直有为的大臣,但终究没有什么大建树,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仁宗无子,死后从皇族子弟中挑选了一人继位,史称宋英宗。英宗短寿,即位4年即病死,其子赵项即位,史称宋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