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城碉
2000年4月,正值沙尘暴频频向半个中国侵袭,黄沙遮天蔽日之际,我逃到大陆的西南一隅——贵州。在五十余年前的抗日战争期间,我曾在内迁至黔北的浙江大学读过三年书。一别半个多世纪,这次重访贵州,感触颇多。我这次贵州之旅时间并不长,从南到北也只跑了七八个地方。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造访一座保留有明代遗迹的山中石寨——云山屯。初次遭遇(恕我这个古稀老人也学用一个时髦新词)屯堡人和屯堡文化,至今难以忘怀。
要了解屯堡,首先要弄清它的历史来源,何谓“屯堡”?贵州《平坝县志》记述说:“屯堡者,屯军驻居之地也……迨屯制既废,于是遂以其居住地而名之为屯堡人,实则真正之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后裔。而非苗夷之类也。”贵州《安顺府志》也有记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之乡,家口随之至黔。”略翻一下明代历史就可以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先后派大将傅友德平定四川(洪武四年)及云南(洪武十四、十五年),因连年出师,又须常年驻兵防备叛乱,资粮匮乏,傅友德上书建议行“戍兵屯田”制,以备储粮不足。朱元璋采纳这一建议,沿滇黔要道,遍设卫所,推行屯兵制。明初南征官兵,多来自江、浙、赣等地。这些驻屯军及其家属带来了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从农耕技术到住房建筑,从衣着服饰到文化娱乐,均有明代遗风,至今已绵延五六百年。在历史长河中,虽历经灾荒、战乱种种因素,但安顺地区的屯堡文化却比较完好地保留下来,可以说,它几乎是一部明代“活的历史”。
寂静的云山屯
我初到安顺,赴郊外野游,看到成群结队的中老年妇女,她们身穿青蓝色宽袖长袍,腰束丝绸系带,虽道路泥泞,有人仍穿翘头绣花布鞋,往来于集市和寺庙间。本地人告诉我,这些妇女不是少数民族,她们是屯堡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屯堡这一名词。我在安顺友人处翻查了一些资料,兴趣和好奇心促使我找一处屯堡人聚居点做一番探究。友人建议我去云山屯,这是一座位于安顺东南二十余公里的山中石寨。云山屯的石屋建筑保持比较完整,居民绝大多数属于屯堡人。
到云山屯赶上了一个阴雨的日子,实际上自从我到安顺的一天起,就无日不雨。这真应验了那句贵州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幸好汽车驶出市区后,一路青峰卓立,兀起平畴,加之公路两旁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田,发出沁人幽香,解除了天公不作美带来的烦恼。车过城东七眼桥时,我们请到一位原居云山屯的老人当向导,一路听他讲传说故事,颇为动听。过七眼桥,汽车即转入乡间土路,路上到处是大坑小洼积满雨水,凸凹难行。最后汽车停到云鹫山下,我们沿着一条古老的石阶,拾级而上。据向导说,这条道就是著名的滇黔古驿道,如今早已废弃,石阶石也多被当地居民搬走盖房了。爬了数十级石阶后,来到半山上一处垭口,垭口两侧横卧着古城墙。城门箭楼下石拱门上刻着“云山屯”三个大字。这就是始建于明初的古老屯堡了。
驻足四望,云山屯四周被陡崖山壁包围,城墙上仍然可见到原建的炮楼和箭孔。进了屯门,是一条青石板铺路的老街,街道两旁都是木石结构的老屋。有些过去多半是店铺,柜台、门面仍然残留。更多的是民居,三合院、四合院,不少门楼上石雕精湛的花鸟虫鱼虽多残破,但仍依稀可见。走进几家院落,就可以看到雕花门窗和吊脚木门。最令人惊异的是路边和不少人家都有清泉水井。向导对我们说,顺治年间,安顺土匪陈小五率众万余人,围攻屯堡近一个月,始终未破。屯堡人的胜利不仅归功于地势险峻,工事牢固,也得力于山上这些水井。我们穿过主街,转道下了山坡。这里有一后屯门。同正门一样,石堰也随山势向左右山峰伸展,把屯堡紧紧护卫住。向导带我们到一位90高龄的傅作林家中。老人坐在古老的太师椅上,向我们叙说陈年往事。他吟诵了一首赞美云山屯的旧诗:“单凤耸云霄,玉女渡鹊桥,天笼囚猛虎,辈辈出英豪。”云山屯正门内左侧有一高耸入云的孤峰,峰上建有云鹫山寺。不知老人诗中的“单凤耸云霄”是否指这座凌空古庙。老人又说这里仍然保留的长袍大袖、丝带束腰的装束也源于明初。据说是当年朱元璋向出征将士及家属御赐的“龙袍玉带”。老人还自称是傅友德将军的后代。
被遗弃的明珠
我在安顺逗留了一周。第一次去云山屯只是初识庐山面目,因赶赴另一名胜天台山,行色匆匆,未及好好拍照。所以隔了两天又独自去了一趟。这一次天虽阴而未雨,独步屯中,绝少人迹。我仔细观察屯中一座座历尽沧桑的老屋,多已凋敝,有的整个院落都不复存在,只余篮球场大小的一块石板地基。我看到一个老人在监督木匠为自己打制寿材。两个小伙子看见我手持相机就羞羞答答地在不远处跟着我。我招呼他们走近,为他们拍了两张照片,又在一起抽了几支烟。小伙子告诉我,当年云山屯鼎盛时户口过千,但近年日渐凋零,所余不过百十来户,有人出外打工,有人去做买卖,住房常年紧锁,更不必说出钱维修了。年轻人谁也不愿留在屯里安心务农,他们两人马上也要外出打工了。我在崖上坐了很久,俯视石板屋顶的一簇簇房屋,苔痕斑驳的青石板街道,山风猎猎,人迹杳然,不觉思绪万千。我暗暗祈祷,在中央“开发西部”的大潮中,让这颗深藏在大山中的明珠早日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焕发出光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