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激励与约束2
热炉法则:不可触摸的“热炉”
【热炉法则】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挨烫”的惩罚。
【适用场景】管理者——对制度违背者的惩罚
三国时代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就是“热炉法则”的应用。马谡是诸葛亮很喜欢的一员大将。诸葛亮在与司马懿对战街亭时,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虽然很赏识他,但知道马谡做事轻率,因而不敢轻易答应他的请求。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只好同意给他这个机会,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马谡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营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时,在山下切断了马谡军的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蜀国的重要据点街亭因而失守。面对爱将的重大错误,诸葛亮没有姑息,而是立刻挥泪将其处斩。
诸葛亮没有因为马谡是自己的爱将就网开一面,从而保证了惩罚的平等性。事前立军令状,做到了预防性。撤军后立刻执行斩刑,体现了即时性。正因为做到这些,才使蜀国在实力最弱的情况下存在那么长时间,军队也保持了长久的战斗力。
组织制定所有的制度、标准、规范都是为了执行。不执行,再好的制度也只不过是废纸一张,甚至比没有制度的危害性更大。怎样才能严格执行呢?那就得运用“热炉法则”。“热炉法则”向我们形象地阐述了执行制度时惩处的原则。
(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预防性原则。这就要求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诫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
(2)每当你碰到火炉,肯定会被灼伤的必然性原则。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的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绝不拖泥带水,绝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4)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的公平性原则。对公平的追求来源于人类的天性,只有公平的制度才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及拥护。
(5)不管在任何时候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的有效性原则。
制度明确规定了员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好像是标明了在哪里有“热炉”,一旦碰上它,就一定会受到惩罚。
海尔集团有个规定,所有员工走路都必须靠右行,在离开座位时则需将椅子推进桌洞里,否则,都将被课以罚款。在实践中,海尔就是这样做的。
在奥克斯集团的各项纪律中,有一项规定是开会时不得有手机铃声,若违反,每响一次铃声罚款50元。在奥克斯集团内,无论大会小会,都不会受手机铃声的干扰,即使是刚进奥克斯的新人也知道必须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绝不触犯。
这些企业之所以做这样的规定,用意无非是希望全体员工在心目中形成一种强烈的观念:制度和纪律是一个不可触摸的“热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令行禁止、不徇私情,真正实现“热炉法则”。
“热炉法则”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更适用于惩治腐败。纵观所有的腐败案件,大多都是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监督失控或形同虚设而造成的。有的领导干部往往自恃甚高,或手中有那么一点权力,就把自己置身于团队之外、集体之外、制度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和监控,操纵权柄,放任自己,不考虑自己违规行为,结果走上了犯罪道路。“热炉法则”强调公平公正,事先预警,事后严承,不失为惩戒腐败的利器。
在运用“热炉法则”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 “热炉法则”的缺陷。惩罚制度毕竟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使用过滥就会适得其反。犯错误的载体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在达到处罚目的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受罚员工的想法和承受能力,对不同状态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方法与对策,从而达到通过处罚教育员工,规范行为,促进发展的目的。并从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和科学的奖惩机制入手,使员工心悦诚服、勇于认错。这样的话,“热炉”给员工的就不仅仅是“烫”、而是会有温暖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