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1.8万元年夜饭订购一空。
———《银川晚报》2010年1月9日5版
对话 看了这条新闻我几乎一夜未能合眼,草根百姓没见过大世面,也想象不出这是怎样的大餐,1.8万元几乎可以买几头牛或猪,怎么吃得下去?到处翻资料,终于在《杂文选刊》2008年10月下旬版《穷奢极侈亡国菜》一文中读到了几段这样的文字:“清代饮食业是病态的繁荣,尤以晚清为甚……席有三等:上等需用羊500只,中等300只,下等100只,其他物品随用随取。”说明清朝的吃法更邪乎了,一桌饭菜无非是十来个人吃,怎么吃得下几百只羊呢?那得要多大的肚皮才能装进去!
文章继续写道:“……河道总督驻清江浦,国家每年拨给治河经费高达数百万两银子,实际用于工程不到十分之一,他家设宴,上了一味猪脯,与会皆赞叹精美无比。客人如厕,忽见无数死猪枕藉于地,才知席上一道菜,即此猪群里脊肉。猪生前闭锁空屋,家丁执竹竿追打,由它们号叫奔绕至死,立刻刮取背上一片肉,乃全猪精粹所在,余肉失味,不堪再用了。”
清朝官员真会吃,原来是在猪羊身上只取一片肉,吃得好,又吃得起,一个清朝就这样吃亡了。他们原来是一伙贪官。关于这1.8万元的年夜饭到底能吃些什么的问题,读了《穷奢极侈亡国菜》已基本得到解惑,开了眼界。
值得我们关注并思考的是,晚报当天第5版的下方还刊登了一则《陌生小伙悄悄为老人付饭钱 庞大妈心暖了》的报道。那一顿被好心小伙埋单的饭钱,那才几个钱?那老人能吃什么?无非是一两个馒头,一碗汤面……晚报并未批评这1.8万元年夜饭不能吃,而是两则报道同时上的意义上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缺陷和无奈,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客观的事实,而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如何看待这个事实的态度。放开心胸看世界,根本不用生气和气馁,应当认识生活本身就是如此,千万不要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