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家庭移民美国后,长期以来只是关心以买房子、买车子为目标的物质世界,从不参加谈论人生的社交活动,也从不去阅读在国内难有机会接触的书籍,这是为什么?
———一挪威学者《读者》2009.7
对话 有人这样解释:中国人对自我拯救方式不是宗教、精神,而是物质、世俗中的“安身立命”。中国人缺乏世俗生活之外的“超越意识”“终极关怀”,一切以自身的安顿为皈依。造成“有一口饭吃就行”的极端世俗化的人生态度,是由于中国人长期处于食不果腹,甚至朝不保夕的逆境中,低微卑贱,即鲁迅说的“但求做稳奴才”。
中国人至今无法从这窘境中逃脱出去,即使到了外国也无法改变这一思维定式,是饿怕了或贫困怕了造成的国民意识。
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改变这个卑微的状态呢?可能还要等到我的孙子、曾孙长大成人之后,等到中国皇帝遗传下来的奴才狗性“嘁”“中”“对”彻底地消灭之后,等到中国人的平均收入都在一万美元之后。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这副苦脸样子是变不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