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St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后,很快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它主要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要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中国社会的建设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并发表了《中国在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提出要“建立可持续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六大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
革命类纪念馆是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发展”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和物质基础。作为社会文化领域的纪念馆事业的发展理应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但实际上纪念馆普遍存在生存与发展的危机,面临着能否持续发展的考验。在全球社会要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在新的生存环境和新的发展要求下,革命类纪念馆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又要如何去寻求和建立一种适合纪念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具体的工作发展方法,来推进革命纪念馆在整个社会中的健康发展呢?
一、解放思想,改变传统思维模式,还原纪念馆的文化性和纪念性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悠久的古代历史文化,而且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历程中,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革命文物资源同历史文物一样,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民族文化资源,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和鲜明的个性特点,人文内涵丰富。但是,由于革命类纪念馆的政治特性,长期以来在革命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很大程度地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和影响,偏重革命政治的方面,比其他类别的博物馆更多地强调政治性和实效性,因而忽视了纪念馆的文化性和纪念性。由于这些历史原因而形成的传统思维模式,或多或少还制约和影响着当今革命纪念馆各项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发展。当前要使革命纪念馆事业科学、正常、有序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首先解放思想,打破在意识形态下的革命斗争和政治教育的教条框框,摈弃党派、政见和政治说教,走出革命纪念馆工作以政治性为惟一标准的误区,将革命文物资源,如历史事件、文物史料、革命遗址、革命人物等,作为我国近现代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放到中国大历史中去研究,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资源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原其文化性和纪念性,使革命文物真正成为中国历史的文化资源,拓展革命纪念馆文物资源使用空间,使纪念馆事业永续发展。
二、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资源的文化内涵,整合纪念馆资源,推出精品陈列,加强社会服务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革命文物资源发展规划,对革命文物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创新资源配置,合理利用,挖掘文物本身的历史内涵、历史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按照纪念馆主题内容将分散的、单一的、孤立的文物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将馆藏文物与民间文物结合起来,将各省的、国外的相关主题文物资源整合起来;将纪念馆资源与社会需求、政府需求及社会焦点结合起来,打破行业限制,打破行政区域堡垒,实现革命文物资源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联互动,改变纪念馆各自为政、文物资源利用率低下、社会影响力弱的局面,发挥革命纪念馆和革命文物资源的整体优势,以新的资源配置,积极开创老百姓感兴趣的、丰富多彩、新颖独特的陈列内容和展示形式,打造陈列精品,以人为本,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使纪念馆的陈列展览和宣传效果更加符合历史,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让这段政治意味浓厚的革命历史,融入到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散发出它自身的诱人芳香,使纪念馆真正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和革命思想的传承纪念地,永续发展的文化资源。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推出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别展》,就是全国抗战类纪念馆革命文物资源的一次大整合利用,不仅集中了全国抗战类纪念馆的文物精华,打造出抗战宣传陈列精品,而且在中国掀起了纪念抗战胜利的高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和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率先将重庆地区的革命文物资源进行整合,也取得了可喜的效益,探索出了一条纪念馆发展道路,为革命类纪念馆文物资源的整合利用提供了样板和经验。
三、对革命文物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是革命纪念馆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革命文物资源,特别是故居和遗址是当今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方关注,但人们更多地是看到它的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因此,纪念馆要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坚持“两个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要防止以发展经济为名的开发利用,反对“竭泽而渔”式的过度开发行为,妥善处理文物旧址、遗址、馆藏文物的保护和陈列展示利用的关系,革命遗址范围内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革命文物、遗址的保护和地方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从而积极探索出纪念馆与地区经济、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最佳结合点,实现革命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挥纪念馆与政府原有的亲善密切关系,依靠政府的支持,依托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历史契机,提升革命纪念馆整体水平,让革命纪念馆走向可持续发展革命类纪念馆从它诞生起就与国家和政府关系密切,是政府的舆论宣传阵地。革命类纪念馆的整体资源和纪念馆教育功能,是国家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政府的统筹范围中。无论作为社会的公益事业,还是政府的舆论窗口,革命纪念馆的发展仍然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主导与扶持。在强调还原纪念馆文化性和纪念性、减少意识形态和政治影响的同时,纪念馆还是要充分利用与政府的这种优势和联系,改变与政府的原有的被动依赖关系,积极主动地与政府建立互惠互利的良性关系,借助政府的力量影响和权威宣传推介纪念馆,促进革命纪念馆走向可持续发展。
发挥革命纪念馆与政府和时政关系密切的优势,突出革命纪念馆教育基地和政府的宣传阵地的特色,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围绕国家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各级政府搞好各项宣传展览,适时推出社会关注的具有时事性、时代性的陈列展览,成为政府引领舆论导向的阵地。这样不仅能够得到政府的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又满足了社会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还很容易成为各媒体宣传关注的焦点。借助政府的影响和权威宣传推荐纪念馆,是政府和纪念馆双赢的事情。
近几年,各龙头纪念馆多把与政府联手共同打造社会主旋律展览作为宣传发展、展示自己的重要机会,推出了《西柏坡精神巡回展》、《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红旗渠精神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别展》、《红岩魂》等大型展览,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影响全国的时代主旋律展览。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抓住了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的结果。
而当前,政府对革命纪念馆最大的支持和投入就是发展红色旅游战略。自从旅游业在我国开始发展后,纪念馆在寻求与旅游业的结合上作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都孤军作战,成效不大。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国家正式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关的推介工作后,红色旅游在不断升温。前两年,国家先试点进行了一号工程建设,对井冈山、韶山、延安等6处大型革命纪念地进行投资建设,取得良好效益。今年国家正式发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未来的6年里,国家将培养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打造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逐渐产业化,到2010年,红色旅游收入将达到约1000亿元。并且要求中央、地方出资,共同支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这都表明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革命纪念馆的春天来了。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史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而革命纪念馆、革命文物、遗址正是红色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主要载体,在吸引游客,参与市场竞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的是要将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改善、发展、提升革命纪念馆、纪念地,振兴革命老区,发展旅游经济和巩固政府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首次将革命文物资源的定义扩展提升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这表明国家对革命文物资源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将其纳入和提高到遗产的高度,更加重视保护和有效利用,对其增加必要的投入和优惠政策,加大发展力度。这是政府对革命纪念馆工作的最有力支持,也是全面提升全国革命类纪念馆整体实力,给予革命纪念馆一次质的变化和大的飞跃,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这是革命纪念馆的福音。因此,我们要抓住当前政府大力倡导支持红色旅游的历史契机,想方设法将纪念馆的工作纳入到红色旅游范畴,在争取国家和上级部门支持的同时,及早动手,积极搞好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规划,作好革命旧址保护维修,搞好陈列改造工作,完善各项基础服务设施,使红色旅游景区内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在挖掘、整理、保护、展示和宣传上达到先进水平,成为集教育、观赏、审美、休闲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最大限度发挥革命纪念馆作用,将纪念馆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潮流,革命类纪念馆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保证和实现革命纪念馆的可持续发展,是纪念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它需要我们纪念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奋斗。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在革命纪念馆的各项工作中,坚持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地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保护革命历史文化资源,造福子孙,惠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