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公民素质与综合国力的竞争以及市场化等,将博物馆推到了一个更为宽广和重要的舞台上,同时也使博物馆面临有史以来最强劲的一次冲击与改革浪潮。面对新的形势,重新检讨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功能,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加强创新,已成为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制度维新。博物馆目前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僵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造成的。因此,必须首先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入手,尽快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运行机制。
一是理顺“婆媳”关系,实行简政放权。就是要划清文物系统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各自的职责、职权范围,明确相互之间的关系,尽快改变过去那种“统包统管”层层制约、面面俱到而实际上责权不清、关系不明的状态。行政管理部门在对事业单位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进行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和宏观控制管理的同时,应加强事业单位的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地位,放开博物馆在决策、管理和经营活动上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博物馆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和实力。
二是政府应根据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公益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建立完善的与之相适应的资金投入制度,同时借鉴国外有关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事业的优惠政策,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博事业的更加切实、到位的减免政策,实现办馆模式由政府单一主体型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型的转变,发展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
三是在严格执行文物法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发掘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和完善切合实际的文物有偿移交、调拨制度、科学研究协作制度及展览互展制度。
(二)人力资源配置出新。当代社会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最有效的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之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人才的储备与培养是关键。
首先是要加强对现有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与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是博物馆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与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博物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要针对博物馆学涵盖面宽的特点,既注重历史、文物考古等专业方面知识的培训,还应增强现代科技知识以及安全保卫、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业务培训有专业院校的定点理论知识的培养,还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与研究机构、高校联合,通过合作研究,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并以项目课题带动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同时还应发挥自有专家学者的作用,以配助手、秘书等形式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有条件的大馆,还应争取学位授予点,或联合或独立培养自己的硕士、博士,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培训方式,迅速地提高博物馆职工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其次是文博专业毕业生的接收与使用。博物馆学是博物馆业务的主体,文博专业的毕业生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到博物馆工作既是其专业方向,也是其就业的首选,因此博物馆应该加大文博专业毕业生的接收力度,从制度上保证每年要接受一定数量毕业生,使博物馆不断注入新生力量。同时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既要注重文化结构的合理配置,还应注重不同学位的梯次搭配,逐步建立从技工到工程师,从助理馆员到专家学者,从职员到管理者等多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体系。
第三、文博界精英的引进与聘用。科研水平是衡量博物馆地位的重要标志,要想在世界博物馆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强大的科研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博物馆在培养自己的专家学者发挥自身科研力量的同时,还可利用现有条件,搭建一个开放式、社会化乃至国际化的科研平台,吸引和邀请一些国内外文博精英加盟。这几年全国高校以优美的居住环境,优越的福利待遇及科研经费为条件,招揽了众多的英才,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产品创新。博物馆的产品主要是面向公众的陈列展览以及围绕展览所提供的相关购物及休闲服务。但长期以来,博物馆内部更多地把陈列展览当作上级的政治任务或馆内的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而很少把它当作产品来看待。
这种观念主导下举办的展览,表面上强调社会效益,但由于不考虑社会和观众的实际需求,满足于传统、刻板的展览形式,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往往受到观众冷遇,既无经济效益,也实现不了应有的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观念,明确陈列展览的产品性质以及特殊的商业属性,面向观众,面向社会,把陈列展览当作博物馆最重要的精神产品来开发。
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适时推出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能引起全社会关注与共鸣的陈列展览。同时,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大胆吸收和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展。比如重要的陈列设计采取社会公开招标,资金筹措吸引企业参与,允其利润分成或冠名,产品推介应以新闻媒体为主体,采用立体式的多时段、多平台集中宣传,争取产生轰动效应。此外,还要注重对陈列展览的市场预测与成本核算,把面向群众与面向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强博物馆事业的活力。实践也证明,只有时代性与群众性相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教育性与观赏性相统一,才能保证陈列展览的水平和质量。凡是观众喜闻乐见、社会效益显著的陈列展览,一定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博物馆的经费不足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含量高的旅游纪念品,既可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又可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博物馆经费的不足。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却乏善可陈。大多数旅游纪念品与博物馆关系不大,或者没有自己的特色,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者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即购买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送亲朋好友或纪念此行。虽然,从理论上讲,旅游购物是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之一。但也应该看到,购物支出在旅游活动中不属于必须消费的支出,不随着旅游者的人次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购物资源的开发程度而变化,即要通过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刺激观众的求购欲望。在国外,一些博物馆不但已把开发具有本馆藏品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作为传播历史文化信息以及宣传博物馆的新途径。因为博物馆的纪念品销售到哪里,历史文化信息及信息拥有者的意志就传播到哪里,从而使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传播得更广泛、更持久、更深入、更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如何立足于博物馆的优势资源,开发、经营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博物馆产品创新的重要方面。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首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目前旅游纪念品市场混乱,产品重复单一,而且几十年一贯制。因此,以新的形式、规范的制作和良好的质地开发创新旅游纪念品应是博物馆努力的方向。
其次,新开发的旅游纪念品应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个性和艺术品味,不仅具有其他商品共有的观赏性、实用性,还富有历史文化性,是物质实用价值和文化精神价值的统一体。再次,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应以各自相关的藏品复仿制产品为主,同时兼顾实用、欣赏和收藏价值,切忌粗制滥造,以精美的造型、优良的质地和卓越的工艺达到吸引公众,激发人们购买欲望,从而获取一定经济效益的目的。
旅游纪念品的营销与陈列产品一样,也须引入市场机制并逐步步入正规化,要彻底革除宰客陋习,狠刹回扣风,建立健全商店管理体系,讲求诚信,不但要力争以特色旅游纪念品占领各自的营业场地,而且还要逐步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竞争。
总之,探索当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规律,把握博物馆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先进文化代表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当前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过渡的非常时期,博物馆只有在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进行全面、系统的自我调整更新,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并逐步实现向事业经营型管理或经营型管理上的转轨变型,才能摆脱目前博物馆面临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否则,博物馆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社会边缘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