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93800000019

第19章

夏洪兴老秤

每次回大通,路过中街那一带,我总喜欢到“夏洪兴老秤”站一站,看一看。如果我正好带了相机,我会将相机对准墙上那一排排老秤。有一次,当我把相机对准正在做秤的他时,他显得有些不高兴,说,有什么好拍的呀?我只好同他套着近乎,并把我父亲的名字告诉他,他的表情立即就不一样了。

我们两家算是世交,我们的父亲不仅是同事,生前交情也很不错。只是我离开大通时,他还小,他不认识我,是理所当然的事。他叫夏大明,与我妹妹是初中同学。去年的一个时候,他们那一届同学在母校聚会,我还特地问大明参加了没有。

一块行将褪色的招牌悬在当街的一只架子上,牌子上写着“夏洪兴老秤”,这是他们传了将近一百年的店号。店的四壁挂满了大小不一的老秤,让这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店面看起来像是一个老秤博物馆,那些老秤按照规格大小,整齐划一地展示在那里,向人们讲述着夏洪兴老秤的一段漫长的历史。

夏洪兴老秤到大明这里,该是第五代了。而据我所知,目前在整个铜陵地区,夏洪兴是唯一一家做老秤的秤店。走遍市场,很难再见到一杆老秤,在电子秤普及的时代,夏洪兴老秤的招牌依然坚忍地挂在那里,夏家祖先地下有知,该为夏家有大明这样的后人感到欣慰。

大明祖籍湖北孝感,跑鬼子反时,大明的爷爷带着大明的父亲以及另一个叔叔来到和悦洲。那时候,夏家除了做秤,还兼做胡琴,县黄梅剧团里很多把胡琴都出自夏洪兴老秤店。

有一件事,我不能不提起。我上中学后,同学中一片乐器热。下晚自习到熄灯的那段时间里,整个学校都是一片杂乱的二胡和笛子的噪音。我当时很想有一把二胡,但我知道,父亲是不可能为我买这种奢侈品的。但有一天,父亲竟真的提着一把二胡回来。后来我知道,这把二胡是父亲请夏师傅做的。

时光过去四十多年,当年的许多事,连同那把二胡,也一同丢进记忆的仓廪。每次见到大明,自然又想起了那把二胡,也想起老一代人之间的那种朴实而本真的情谊。在这条老街上,大明的秤店是唯一能让我找到父辈们人生印迹的地方,这也是我每次路过夏洪兴老秤,都要进来看看的原因。我内心的那一点情结,大明又怎么知道呢?

这一次我在大通住了几天,意外的是,在一次吃早点时,又遇到大明的哥哥大富。大富说,当年他父亲在和悦洲做秤时,父亲兄弟两人,另请了好几个伙计,做出来的老秤仍供不应求。即使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弟弟大明开始做秤时,几个人加班加点地做,仍不够市场的供应。随着电子秤的普及,老秤正逐渐退出市场,整个铜陵地区,目前只有夏洪兴一家老秤店,而其他几家秤店所销售的老秤,全是从夏洪兴批发。现在,这唯一一家老秤店正面临生存的危机。大富说:“大明还在撑着,我也劝过他,让他改弦更张,做做别的,但他不听,他只一根筋地在做秤的行业上,他说,夏洪兴老秤的店号挂了一百多年了,不能毁在我这一代手里。”大富的话,让我对他弟弟大明又多了一份敬意。

明天我就要走了,我决定再去“夏洪兴老秤”坐坐。

大明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但性格比他哥哥内向。我问他去年为什么没去参加同学聚会,他说,没人通知他,他不知道有这次聚会,要是知道了,他一定参加的。

这一次,我们的谈话算是一次比较专业的访谈。

大明说,做一杆老秤工序很复杂,秤杆是一种从浙江进的名叫马尼康的原木,这种原木能保证秤的矗直和不易变形。在做一杆秤前,要先用法码在秤杆上定位,再用钻花在秤杆上打出均匀的秤眼。没有熟练的手艺是做不好这一道工序的,秤眼的深浅、大小,都决定了一杆老秤是否精确无误。大明父亲在世时,我曾多次站在他身后看他做秤,看他怎样用一块磨石在滚动的秤杆上熟练地磨着,看他怎样双手配合,熟练地在秤杆上割着铝丝。现在我知道,做一杆老秤,须经过抛光,上色,打蜡,漂洗等一系列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必须做到精细踏实。

大明将他祖辈传下来的一杆五百斤老秤拿给我们看,乌黑的秤杆,打着铜绿的秤芯,秤头上刻着“夏洪兴”三字店号。大明保存着这杆老秤,也保存着祖上传下来的这门传统工艺。

大明的下一代再也不肯像父辈一样接掌“夏洪兴老秤”,“夏洪兴老秤”走到大明这一代,或许是走到尽头了。大明说,他打算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希望“夏洪兴老秤”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每天清晨,夏大明把那块“夏洪兴老秤”的牌子挂到店门口,傍晚,再把那块牌子搬回来。我知道,大明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着这些时,内心是充实的。

棉匠

几乎是在刚一踏上清字巷渡口,就听到从附近传来那种熟悉而久违的声音:崩、崩崩——呛。在清晨的这条石板路上,这声音听起来有些刺耳,有些单调。这是一个复合化学的时代,然而在这条破败的石板路上,居然还有一位棉匠。

我惊叹于这座楼房的坚韧,它拥立于周围的一片废墟之间。回到四十年前,这应该是一栋相当不错的楼房,有前庭和后院,这足以让居住在城市狭窄楼道中的居民羡慕不已。地基事先加高了,以应对随时爬上岸来的江水。

我是在送走了陪同我来的朋友,再次返回时走进沙开成的这间棉花加工间的。当时他背着棉弓,一身棉绒,正低着头弹一床棉被。虽然他戴着口罩,我还是在第一时间就认出了他,我叫了一声:“开成!”我自己都听得出,声音里充满了激动。他摘下口罩,随即露出惊喜的一笑。四十年过去了,我们走过少年,走过中年,如今正向老年迈进,四十年间,各自的人生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然而我们却在见面的一刹那就相互认出了对方,我不能不惊叹记忆的神奇。他放下棉弓,站在那里,神情有些局促——我知道,这不是一个阔别叙旧的所在,幽暗的工作间棉尘飞扬,江水刚刚退去,脚下的青砖地在潮湿中散发着阵阵霉味。

我挪过一张凳子坐下来,示意他继续工作。他一边用竹竿把弹好的棉皮一层层覆盖着,一边同我说起了往事。

那时候,我的家是住在曾家大屋的后接屋里,临街的门面房就是老戴的棉花加工厂。很快,我与那帮年轻的棉匠成了忘年朋友。很多时候,我喜欢站在棉花加工厂的门口,看那些棉匠们在弥漫着棉尘的空气下劳作,压花机轰鸣着,弓与棰的撞击声此伏彼起,那实在是一种刺耳的噪音,但我却愿意听它。等到铺板上的棉花被弹成蓬松的一片,棉匠们便站在压板上,双手背后,熟练地扭着腰肢,一边唱着江北那地方人喜欢的倒板子戏。到了晚上,棉匠们撤去铺板,宽大的加工间就成了他们的宿舍。有时候,我就与他们睡在一起,睡在硬硬的铺板上,在他们的故事和促狭中进入梦乡。

1961年,有人把对面铁板洲的一个姑娘介绍给棉匠小马,那一天,我跟随迎娶的队伍来到铁板洲。为了免除我在异乡的局促,有人把一个相同年龄的少年领到我的面前,他就是沙开成。他同我一样瘦小,羞怯而内向。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有时候,沙开成会来到他姐姐家,我也跟着他去洲上玩过几次。又过了两年,我们一同进了县里唯一的中学,我在一班,他在三班。

沙开成是在文革开始不久就离开学校的,此后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现在终于知道,他回到乡间,回到那个盛产棉花的洲上,因为家里成分不好,错过了一次次招工的机会,不得不跟着一个亲戚学着做起了棉匠。我问他为什么不是跟着自己的姐夫,而是另外的亲戚,沙开成说,那一年老戴由于“投机倒把”罪去了白湖农场,几个棉匠只得收拾起家伙,回到老家。开成不愿离开铁板洲,而且那年头棉匠遍处都是,跟谁学都是学。很快,他成为一个熟练的棉匠。再后来,他娶了我们一个同学的妹妹,并在这片废墟上建了一栋楼房,从此就没有离开过和悦洲。

这些年来,每次回到故地,我都想能与儿时的伙伴好好地聊聊,聊一聊儿时的弹子,聊一聊儿时的风筝以及为争夺一块乒乓球台而发生的战争,今天总算如愿了。

“明年新棉上市,我给你打一床好棉被,”开成说,“还是棉被睡得暖和。”

“再过几年,我怕也打不动了。”

仍然像从前一样,开成沉默而内向,每说一句话,都会停顿很久,似乎是在考虑下一句要说的话,又像是在调整自己的呼吸。阳光从街道上空射进来,射在沙开成沾着棉绒的身上。沙开成老了,看上去就像一个真正的老农,而我记得他比我还要小一岁。长年的劳作,让他的脸上有一种历经沧桑而显得疲惫的神情。我担心他的健康,我所知道的是,那几个上一代棉匠的寿命都不能算长。但开成说,虽然瘦,好在也没有什么病,只是,体力不行了,一天只能打一床被子。打一床被子,除去棉纱等成本,棉匠的所得是60元。晴纶棉的问世,让棉匠们纷纷转行,去干别的,但沙开成还是坚持在这条街上做着棉匠。这些年来,他凭着一张棉弓,将他的儿女们一个个养大,并一一送出了清字巷,送到外面的世界。现在,当人们纷纷离开这条石板路,沙开成却坚守着这间夹在废墟中的楼房里,和他的妻子过着一种平静的生活。

到了该离去的时候了,站在那条了无人迹的石板路上,头顶上的太阳就像四十年前一样温暖,天空蓝得诱人。我知道,顺着这条街道,翻过一道堤坝,就是那片我们曾经给了我们许多童年欢乐的沙洲,但我知道,无论是我还是开成,都无法再翻过那道人生的堤坝,回到儿时。我与开成约定,明年这时候再到和悦洲来,到时候,我请他替我打一床棉被。

花卷牛后人

现在的老年人能够一口气报出大通的名吃名点:

牛兴杰的花卷;

安生财的油条;

王同和的干子;

王回子的烧饼;

高回子的吊饼;

张文海的包子……

这排在第一的,就是延龄的父亲。无论是合作化时还是后来单干,延龄父亲的油条锅前总是围满了人。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油条格外松脆,更因为他的花卷与众不同,被称为花卷王。

有一次,我问延龄,当年你老父亲的花卷通街第一,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吗?延龄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讲究,不过是做工精细罢了。但延龄的妻子四一子说,说没讲究,其实还是大有讲究的。首先,要舍得用最好的作料,和悦洲的葱,四川的花椒,广西的五香粉,盐要放得适量,油要新鲜。她说,那时候没有地沟油,而和悦洲小菜园里生产的油菜籽更是上等,炸出来的油条花卷当然也就不一样了。其次是火候,油热透时将花卷下锅,这样炸出来的花卷才能外黄内白,香脆松软。

延龄的老父亲并不是本地人,当年跑鬼子反时,老人家带着延龄的母亲来到大通,从此就以炸油条为生。与牛伯伯的不苟言笑相反,牛姆妈性格活跃,用今天的话说,老人家算是一个文艺青年。庆祝大通解放的游行队伍里,牛姆妈的腰里扎着一条长长的红布带,一边扭着秧歌,一边唱着:“老奶奶今年九十九,年年都把秧歌扭,从前哪有这回事,如今老奶奶出风头,出风头……”其实当时牛姆妈还很相当年轻。大办钢铁时,牛姆妈仍然扭着秧歌,唱着同样的歌谣。人民公社成立,游行的队伍里仍然能看到延龄母亲扭着秧歌的身影。等到文革开始,老人家扭不动秧歌了。大约六十年代中期,延龄母亲离开了人世,其时老人家还相当年轻。除了秧歌,偶尔在端午的龙舟会上,延龄母亲会出现在一条彩船上,仍然是打着花脸,扭着秧歌。

牛姆妈过世后,延龄父子曾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后来,有人把祠堂湖畔一个寡居的女人介绍给牛伯伯。那寡居的女人早年丧偶,身边只有一个独生的女儿。母亲嫁到牛家后,尚在年幼的女儿当然要随母亲住进牛家。有人就说,老牛啊,你娶了人家母亲,一并把儿子的婚事解决了,真是一举两得啊,当然是玩笑话。但后来延龄与四一子果然成了一对夫妇,并且有了两个儿子,这不巧之巧的婚事,算是被那人说中了。现在,延龄的两个儿子一个顶了父亲的职去了煤矿,另一个在上海打工。十几年前,延龄夫妇在下街头渡口处接手一家面食店,除了经营包子馒头,每天清晨,一口油条锅支在店铺门口,吸引得一批批油条客纷至沓来,延龄也算是子承父业了。

无论冬夏,从早至晚,只要他们的面食店大门开着,门前总会摆放上一排水瓶,那些路过他们面食店的人,均可以自由地出入他的面食店,免费自取开水。因为这个面食店,延龄夫妇成了当地名人。前年,铜陵电视台专门采访了他们夫妇,延龄的妻子四一子还被市文明委评为“铜陵好人”。

我问四一子,长年为人免费供应开水,一年究竟多用了多少煤计算过吗?四一子说,我从不计算这个,予人方便,与己快乐,做生意,不讲点人性哪行?四一子是我大妹的好朋友,在我印象中,她是一个不善言语的人,但她说出这一番话来,我真应该对她刮目相看。

我没有在延龄的面食店里吃过早点,因此我不知道延龄的油条锅里是否也炸花卷,更不知道延龄的花卷是否得到他父亲真传。但我知道,他们从父母辈那里传承了勤劳与善良的本性,才是最可宝贵的。

同类推荐
  • 我的仙尊老婆

    我的仙尊老婆

    2020年在线直播,这个皇宫有点忙!十数年顽疾太子隐忍励志为母复仇誓杀皇帝,申天。两万年仙尊陨落为寻仇报复地仙界至上尊者,柳玥玥。曾谋权篡位杀叔称皇一心想要正名皇上陛下,申宫保。文武才貌具有却无法正名一心杀兄二皇殿下,申正兴。【2020年最火,甘当绿叶文,持续更新~】
  • 回到古代做导演

    回到古代做导演

    一个现代广告导演,因为一块神秘玉佩,穿越到了古代。他泪流满面地发现,他在前世实现不了的理想——拍电影,竟然能在这个古代世界实现!他一步步培养出他的电影制作团队:制片,编剧,音乐编曲,灯光师,舞美及特效师,场记及统筹演员呢?有梨园戏伶,当然,也可以海选男女主角。而他自己则要兼任导演、摄像师、后期剪辑师、吟诗作对的湿人、上书房行走、平西大将军、驸马爷……那一世,我去过;这一世,我来过,若能拼过、闯过、痛快过;爱过、恨过、自在过,不要脸,又有何之过?”
  • 重生之颠覆大宋

    重生之颠覆大宋

    穿越了,成了太子,可惜却是亡国太子……想要江湖,有。盖世神功,有。绝世美女,自然也有!
  • 中国古代秘史

    中国古代秘史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自夏王朝以来至民国4000余年的秘闻逸事,掀开历史的神秘面纱,揭示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内幕公诸于世。
  • 红流纪事:柳条湖枪声“九一八”事变始末

    红流纪事:柳条湖枪声“九一八”事变始末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热门推荐
  • 青冥仙道

    青冥仙道

    天道无情,尘世百年颠倒迷醉,皆是梦幻。市井小贼,得履长生之途,独自懵懂,未知天道无常,苦海无边,试问几人能渡?山水不尽,烟霞浮沉,三千大道,又向何处寻觅,才能解脱世间枷锁,得证逍遥?
  • 云中剑下

    云中剑下

    乱世将临,风云涌动,谁是幕后主使,谁又是救世英雄。保家卫国,救济苍生,只为心念,不言生死。借三尺明月,衔两袖青龙,轻剑快马肆意,乱世侠客行。
  • 遇见你,三生有幸

    遇见你,三生有幸

    缘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你不知道结局会如何,但是如果遇到了那个人,你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如果是对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遇到,都是最好的时光。感谢相遇,希望每个人都能遇到这样一个人,愿意陪你走过万水千山。遇见你,三生有幸。
  • 序列鉴定大师

    序列鉴定大师

    李太白的龙泉剑,始皇帝的和氏璧,王羲之的乱丧帖,利苍的素纱褝衣,每件器物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无法磨灭岁月和思量,物以承志,即器见道。【本书带系统,非喜慎入!】
  • 食色绅言

    食色绅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刀剑灵皇

    刀剑灵皇

    在神鳞之海的旁边,有一片庞大的绿洲,名叫——神暮洲,在这洲上,生存着一群人,这些人,就是卡萨布兰学院的精英御剑者,有个人,是个独一无二的双刀流,掌控着极致刀剑的奥秘,并用这股力量,征服了兽潮的袭击,最后完成了人兽平等,幸福美满地生活着。天地剑气,唯我独用。刀剑灵皇冯轩
  • 妖孽王爷缠上身

    妖孽王爷缠上身

    “影,原谅我,来世我一定不会再放开你的手,我们还会在一起的......。”箫染抱着气若游丝的影投入峡谷。醒来身处异世,受人凌虐命悬一线,任人宰割可不是她箫染的作风,身体是个废材?没关系,废材也能将害我的人打趴下。以武为尊?那好,我就修炼到最高层傲视天下。无意的邂逅,再次找到影,又一次爱上他,望着他一次又一次的回忆过去,影的误会,她的不解释,感情一次又一次的崩裂....
  • 父与子

    父与子

    本书描写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以巴扎罗夫为代表的新一代平民知识分子与以巴威尔为代表的贵族保守派之间的矛盾,以及两者之间新旧思想的斗争。全书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之下描述了父子两代人之间的爱与隔阂,人生的无奈和希望。
  • 没有退路的羁绊

    没有退路的羁绊

    一!切!都!是!那!么!戏!剧!化!所有的感情都应该存在,都有它存在的价值,都应该为这个现实而残酷的世界铺上一些甜蜜,期待一下吧,现实与想象的一种切合,作者也想问,一开始就这么虐,
  • 焱魔破仙

    焱魔破仙

    修仙问道之路遇见一只只类型迥异女神的奇遇是怎样的?因出身悬殊,难拥美人在怀,更无法雄立于天地间的凄楚谁懂?是认命,还是不屈?且看杨予如何仙魔同修,争霸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