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球时,站位于离球50厘米-70厘米(视儿童身高臂长而定)。击球前,上臂、前臂适当后撤引拍;击球时,前臂迅速前迎,触球刹那手腕外旋,指形前倾,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挡球时,前臂和手腕稍向前移动,借助球回摆时的力量,在来球的上升期挡击球的中部;若在球拍触球的刹那,球拍略微回缩,即为减力挡。练习时,推一挡,推一减力挡作为组合练习,每组100次。
②攻球练习(右手直拍)
攻球是乒乓球运动中的重要技术,也是少儿初学乒乓球时较难掌握的技术难点。少儿作初学者以近台攻球技术为主。
“吊球”练习时,站位于离球60-90厘米(依儿童身高、臂长而定)。击球前引拍至身体右侧,在脚稍前,前臂自然放松,球拍呈半横状,上臂与前臂约成120度夹角,与身体约成30度夹角。当球回摆至垂直位时,转腰引拍;回摆至上升期时,右腿微蹬地,左转腰,手臂由右侧向左前上方迅速挥动;同时拇指压指,食指放松,拍面前倾手腕稍内转发力,击球的中上部。练习时每组100次。
③推球—攻球组合练习
左推右攻是直拍快攻的传统打法,也是少儿初学乒乓球时,须重点磨炼的技术组合。
“吊球”练习时,推球和攻球的要领同①、②,重点在于训练少儿的步法意识。推球时,小臂前送,稍加力;当球回摆至竖直位时,左脚稍前移,内扣;右脚迅速后撤(10厘米左右),同时躯干右转,引拍;当球加摆至上升期时,右腿微蹬地、转腰、挥折、击球的中上部;然后左脚后撤(10厘米)左右脚前移,恢复至推球时的站立。当球回摆至上升期时,推球。如此作为一个组合,每组50次。
“吊球”作为少儿初学乒乓球的辅助练习,可进行的内容很多。如搓球练习,搓一攻练习,搓—拉球练习等等,不再赘述。其宗旨在于培养少儿初步的球感,规范动作,和对击球时机的把握。要使少儿尽快进入乒乓球运动之门,还在于“吊球”练习与球台练习相结合,及时将“吊球”练习时获得的认知,融会于球台练习,方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运动中的损伤处理
在运动的过程中,多少会有意外而造成受伤。这些伤害大多与骨骼肌肉系统很有关系。
运动伤害主要分成两大类:运动创伤和运动障碍。
运动创伤约略分为八种:
擦伤、挫伤、扭伤、拉伤、骨折、脱臼、因过热而导致的伤害(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及中暑)和外力割伤。
运动障碍则是运动过度造成,例如肌肉或关节的酸痛、皮肤长茧或起水泡等。
处理运动伤害的PRICE原则
P:PreventionandProtection预防和保护措施:
要事先了解运动的性质和规则,例如与其他人肢体接触机会越多的运动越容易受伤。
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最好要事先实地勘察运动场四周的环境,要注意运动器材是否安全稳固,地板是否过硬或是存在有危险性的障碍物(比如有坑洞或玻璃)。
避免在烈日下运动,以免中暑;并准备饮水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穿著合适的运动服装及运动鞋袜
运动前要有适当的热身活动,最好能热身到有点出汗的程度。
依照由慢而快、由轻而重的渐进原则来运动,比如先轻松慢跑后再做柔软体操及伸展运动,最后才做运动内容。
运动后再做一次轻松慢跑及伸展运动,让身体逐渐冷却,同时疲劳。
若曾经受伤或已经受伤的话,要避免受到二度伤害,应该使用护具保护例如戴护膝或护腕、脚部不能用力时使用拐杖,手部则可利用大悬臂吊带来支撑手臂重量。
R:Rest休息
措施:
已经受伤时不可再让已受伤的部位继续活动。如果在受伤时想继续维持良好的体能状况,可以作“动态的休息”,比如上半身受伤时就练习脚部运动。
I:Ice冰敷(有止血、消炎、镇痛的作用)
措施:
冰敷袋法:在塑料带内装碎冰块及少许水,敷在受伤部位上,一天数次,每次15-20分。
冰按摩法:先用纸杯装2/3杯的水置于冰箱的冷冻库内做成冰杯。冰杯的使用方法是以绕圆周或直线来回的方式在受伤处作按摩,最常用在膝肘关节的运动伤害。
C:Compression压迫(有减少肿胀的作用)
措施:在伤处使用弹性绷带施以适当压力。要注意不可绑得太紧,否则会造成血液循环不良。
E:Elevation抬高(可减少局部出血)。
措施:把受伤部位抬到高于心脏的位置。
中老年人如何练习以及注意事项
中老年人由于经常受到来自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其精神上和肉体上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加之运动不足、饮食不规律、烟酒侵害、睡眠不足等,会出现身体的退行性变化。可以表现为肌力、耐力和爆发力下降:脏器储备力下降;机体恢复和再生能力下降等。在这种状态下,身体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自然也下降,某些疾病前期阶段或潜在性疾病就能发展为显性疾病。而适当的运动完全有可能阻断这一向疾病发展的过程。
运动能使你得到什么:
运动付出了体力和时间,得到的回报是肌纤维的肥大和肌肉组织毛细血管的增加,从而表现为肌力和耐力的增强。这不仅耐疲劳,而且对于维持正常的姿势,防止腰背痛和内脏下垂等有明显效果。另外,还能增加每次心跳搏出的血量,因而减少安静时和运动时的心率及降低收缩期血压、增加肺活量、减少体内脂肪比例,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糖、增加血红蛋白的量、增加血液的携氧能力、改善组织供氧。此外,在血流变学方面也有良好的影响,即降低血粘度,在精神方面,能解除精神紧张、改善精神抑郁。
可见,坚持适当的运动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或其他老年病,提高生活质量大有益处。
并非动就有益,适当才能获益,强度不够,则不能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运动量过大,也会引起种种不良反应,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衰、血压过度上升、哮喘、肝肾功能损害,骨骼肌肉损伤等。另外,根据身体状况不同,运动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运动前应做一些必要的身体检查。
对此,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其实,运动处方,之所以称为处方,就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去具体制定,这是其一,其二,可以做一个运动前后对照,你会为你所取得的成绩而鼓舞,从而会坚持下去;其三,为身体投资是量值得的投资,不然,吃药的钱会远远超过检查身体的钱,精明人都会算好这笔账。
以维持中老年人的健康,预防老年病为目的的运动处方最适合老年人,其原则首先是安全,其次是高效,特别是有助于改善老年病危险因子。这与年轻人进行的竞技训练是完全不同的。
其不同处在于前者是有氧的动态运动,而后者是无氧的静态运动。
最具代表性的有氧代谢运动即是步行,运动强度从步行开始,一直增强到无氧代谢同值之前的一点,都是有氧运动。
另外,中老年人的运动最好集体进行,这样有助于互相勉励、互相帮助,防止危险发生;还可以互相交流体会,增强兴趣,以促进运动能长期坚持下去。但集体运动不宜提倡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面应提倡从兴趣出发,以非比赛为目的的运动。
运动处方:
社区、单位组织的乒乓球运动是很好的锻炼项目运动处方在实际执行的时候要考虑到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频度及时间带等同题,同时应注意比较运动前后的身体状况。对于不满意之处应随时进行调整;必要时应请专家指导。
1.运动强度:运动处方的最基本点即是运动强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确定:无氧代谢数值的测定,可以用较简单易行的方法粗略代替。以自己的可能做最大限度的运动,一直达到出现不适症状时为止,测定此时的心率,并以这时心率的60~80%作为运动时的最适心率(目标心率)。如果你感到上述计算方法仍然困难的话,可以采取预想的最大心率数(220一年龄)的60~80%作为运动时的心率标准。
需要注童的是心率数与耗氧量之间并没有绝对一致的关系,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在运动中如出现不适感或感到运动不足应随时调整。
2.运动的持续时间:运动强度固然重要,但运动时间也不可忽略。有时虽然达到了目标强度即目标心率,但如果持续时间过短,对心肺功能和全身代谢的影响往往不大,也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应至少维持目标心率达15-20分钟以上。
对于心脏病患者在达到目标心率前应做一些较轻的准备活动,这一过程约10分钟左右。然后再达到目标心率,维持目标心率15~20分钟后还应做2~3分钟的放松运动,短时休息后再做整理体操。整个运动周期约40~60分钟为宜。
3.运动频率:每周一次肯定不会有效,每日一次也并不可取。因为运动导致的疲劳在彻底恢复之前再次运动不但不利于身体健康,有时反而招致身体的损害。因此,每周3~4次,最多不超过5次的运动,有利于全身肌肉组织的疲劳得以全面的恢复:强迫自己每日运动不但肉体上,而且在精神上也会造成负担,这样就会难以使运动长久坚持下去。
4.运动的时间带:运动实施的时间尽量在饭后两小时以上,避免完全空腹。另外,也应尽量避免安排在早上极早的时候,因为那时身体的机能较为低下,经受不住较强的刺激。此外,夏日酷暑之时也不宜运动,以免发生中暑。有工作的人可以利用上下班的时间来运动,例如,如果路程不是很长可改乘车为步行,或步行一半,乘车一半。总之,可利用各种时间将运动揉进日常生活之中。
安全对策:
锻炼身体安全第一,否则得不偿失。不论是医生还是自己开的运动处方,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身体各方面的反应,出现问题须随时调整或完全休息。如有疾病,应就这些疾病在运动中是否可能发生的情况事先请教医生,了解处理方法,以防患于未然。
1.个别对待中老年人因个体体能的差异性较大,因而制定运动处方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如性别和健康状况的差别,是否伴有慢性病以及疾病的性质和程度的差异。
2.循序渐进按照运动训练使用机体产生的生理性反应的特点,可将运动训练方案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始阶段,适应阶段和维持阶段,通过运动训练逐渐产生有利于机体的适应性反应,不会因急于追求训练效果而无计划地增加运动量,从而出现心脑血管和骨关节病变。
3.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训练产生的有益效果不是永久性的,停止运动2周后原有的效果便开始减退,为此需要选择有益趣的运动项目,可以提高趣味性,养成运动习惯并长期坚持,老年人宜选择保健性和放松性的运动。
4.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准备活动也称热身运动,通过准备活动心率逐渐增加,避免运动时因心率骤然升高面增加心脏负担,整理运动,运动强度逐渐降低,防止骤然停止运动引起晕厥。
5.运动处方调整运动处方在实施过程中应定期调整,如进入改善阶段之前要调整运动高度和频率,改善阶段的初期应半月调整一次,到维持阶段即在训练8个月之后,可1-2个月调整一次,逐渐延长到半年调整一次,也可随时调整运动处方,如健康情况发生变化,心血管药物变更或发生意外事件时,都应作调整,对有心脏病的中老年人的运动处方,应根据病人用药后对运动试验的反应来做调整,由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影响运动功能,因此在变更用药时应调整运动处方。
小知识:郭焱
出生日期:1983年6月24日
籍贯:北京
身高:1.72米
体重:62公斤
打球经历:7岁学打乒乓球,1996年进入省市队,师从李隼、1998年进入国家队。
技术特点:右手横握球拍,快攻结合两面弧圈打法,进攻快捷犀利,球风泼辣凶猛,技术有鲜明的男性化特征。
主要战绩:
1998年全国少年赛女单冠军、乒协杯女团亚军2000年全国赛女团亚军。
2001年九运会女团冠军、混双第四、中国公开赛女单亚军、克罗地亚公开赛女单冠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四强。
2002年波兰公开赛女单亚军、韩国公开赛女双冠军,亚运会女团亚军2003年克罗地亚公开赛女单第三名,亚锦赛女团、女双冠军、混双第三名身材高大的郭焱,打起球来也是一股霸气,称得上继李菊之后女子选手中“技术男性化”代表人物,于是她有了“霸王花”之称。经过几年的磨炼之后。她在比赛经验、大赛心理调节能力、技战术的组合和衔接、比赛中的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是中国女队不可多得一名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