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通过读书。但是历史是一个已经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学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学科,正是因为它已经有一套相对完备的学习资料,以及经过几代人反复推敲的学习方法,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学习途径。以我十年读龄悟出的一个浅薄道理来看:一切抄捷径的行为,最后被证明都是在走弯路;一切阻挡我们的困难都应该正面解决,因为那才是走直线。
如果仅仅是想了解历史,那怎么读都无妨。但是如果想认真学习,那还是应该走正途。更何况史书是千年精华之凝聚,是学点儿皮毛即可受用一生的财富。而大众媒体给你提供的不过是迎合市场的消遣品,不要被它国学的外衣所蒙蔽,误以为看电视就能够代替读书。
我有一个读书的自我规定:但凡遇到不懂的知识,想尽办法也要弄懂,哪怕它毫无用处;但凡遇到内容艰深的书籍,一定要找到关于此书的入门书籍,为他日之阅读作一番铺垫。
读书也好,做事也罢,都不应该有畏难情绪,而是应该迎难而上。越是读不懂,越是有读懂的必要;越是有必要读懂的书籍,读过以后的收获就越大。知识的价值与其掌握者的人数是成反比的。含金量越高的知识,掌握者必然越少。掌握者越多的知识,其价值也就越低。
看过《易中天品三国》的人,不下百万!可是看过《三国志》的人,能有几个?易中天老师讲了五十多集,一集不到40分钟,共计2000分钟。这2000分钟把《三国志》说通讲透了吗?未必。
可是易中天讲的那些内容,《三国志》里基本都有。物以稀为贵,读书亦是如此。为什么我经常说“网上没有知识,只有信息和常识”。因为互联网上的东西,谷歌百度一下就都出来了,信手拈来,唾手可得,人所共有。这不是知识,是常识和信息,其价值含量很低,只要会用网络,人人都能掌握,人人都能使用。真正的知识,是那些网络上搜肠刮肚也搜不出来的,是那些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干货,是那些说出来砸在地上都杠杠响的。为什么知乎能够在众多SNS社区中独领风骚?就是因为它的机制能吸引来一大批手里捏着干货的大牛,而这些大牛的无私奉献又吸引来一大批像我一样对知识充满渴望的文盲。所以,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循序渐进,慢慢掌握那些多数人都无法窥探的知识。
读书一定不要畏难。难,是一件幸事。
难,如同一道门槛;跨过门槛,你就和身后的普通人拉开了距离。
有人说,读书也要讲资格、讲缘分。读不懂《偶像的黄昏》,说明你没有资格读尼采,说明你和尼采没有缘分,所以你就不应该读尼采。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读书的过程就像爬楼梯,总有一些书籍在楼上俯瞰我们,也有一些书籍在楼下仰视我们,还有一些书籍跟我们保持在同一层台阶。每当我们拿起一部深奥的作品,便如同抬步上楼一般--怎一个“累”字了得!
但是如果因为怕苦怕累,我们就止步不前,不仅不“更上一层楼”,反倒为了图轻松而走下坡路,这不正应了那句老话--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了嘛!
读不懂尼采,可以读哲学史。像一个侦探般,去书里寻找对尼采影响最大的人。追根溯源,找出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了解他们的哲学思想,以及他们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意义深远的影响。这时,你再读尼采,总要好过当初吧?即便仍然读不懂,那也无妨,说不定你此时已经恋上康德了!
读书,翻开诵读就好。读不懂,想办法读懂。无关的,不必多说,更不必多想。
读书越多会越孤独吗?
首先,普及一个基本知识:
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
--汉语词典
孤独有真伪之分。毫不客气地说,现代人的孤独都是装出来的。因为孤独的标准实在太高,一般人没资格孤独。人际交往上受点儿挫折就喊孤独,那是心理脆弱,与孤独无关。所以,任何人的孤独,如果未达到汉语词典所解释的程度,皆是伪孤独。
言归正传。作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我认为你不会读书。虽然从直觉上判断,你读的书可能比我要多,但是我仍然认为你不会读书,至少是白读了。
在知乎,我回答过很多类似于“因为博览群书而感到孤独”的问题,所以我不得不旧话重提:
当我们谈论读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韩寒说:“我们懂的越多,越发觉自己像这个世界的孤儿。”这句话听起来一点都没错。但是当我把这句话反复咀嚼之后,却发现一个问题:到底是读书使人产生孤独,还是人们渴望从书中寻找到孤独?
毫无疑问,我们处在一个极度平庸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人都被人情和制度所左右。我们上学要去重点学校,我们考试要背标准答案,我们选专业要考虑就业形势,我们工作要拼命拿全勤,我们结婚要筹钱买房子,遇到红白事儿我们要随礼,逢年过节我们要赶春运……这些事情不是某一个人在做,而是整个社会都在参与,就好像无数双机械臂,把我们捏合成流水线上的合格产品。
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孤独?因为我们太渴望孤独,我们太希望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我们太希望自己获得与众不同的优越感。所以,我们潜意识里就在试图变得孤独。为什么《假装的艺术》会如此畅销?因为本质的孤独难以拥有,而外表的孤独却易于操作。你虽然看了很多书,但是你和周围的普通人还是一样的。因为你没有看懂书,看懂了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你读过的书不仅没有化作强大的内心力量,甚至都无法替你解开人生困惑,唯一的功效就是多了几件演绎孤独的戏服。
以我浅薄的阅读经验来看,人世间的书,无非是赞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阅读这样的书,你只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与珍贵,不会长久地陷入孤独--除非是你刻意寻找孤独。
读书有哪些危害?
这世界上有太多人,以为翻过一本书就是读过一本书,以为读过一本书就是读懂一本书,以为读懂一本书就是实践一本书。正所谓“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是有太多人一知半解,也有太多人光说不练。
记得在知乎的某一个文学群,一位只读过《挪威的森林》和半部《海边的卡夫卡》的文艺男青年,给大家聊日本的传统文化。我不否认这世界有天才存在,但是我同样不能理解,一个人仅凭两本书就可以聊日本文化。就像是一个人只读过《唐诗三百首》,就敢说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一样,滑稽而可笑。
其次,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自幼卧病在床的“职业病人”而言,读书带给我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读书,我可能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如果没有读书,我可能认为世界就是家到医院的距离;如果没有读书,我可能认为生活不过吃喝二字;如果没有读书,我可能一生都无法经历那么多人物带来的感情。
但是,读书带给我的好处,恰恰是它带给我的最大“危害”。如果没有读书,我就不会对人生产生期待,那样就更容易获得满足;如果没有读书,我就不会了解世界是多么精彩,那样就不会向往独自远行;如果没有读书,我的心中就不会孕育出那些蓬勃跳动的梦想,那样就不会轻易感到失望;如果没有读书,我可能永远都不明白两个人的甜蜜,那样就不会尝出一个人的苦涩。假使我是一个智力归于零的智障者,那我就不会因为梦想的遥远而黯然神伤,也不会因为爱情的渺茫而伤心欲绝,更不会因为一腔豪情的无处宣泄而郁郁寡欢。如果我失去思考的能力,我相信自己会比现在过得更幸福。
但是,这样的人生还值得活着吗?如果连痛的滋味都不知道,那才是真正的绝望。
说到底,甜和苦都是人生的一种滋味。读书的好处是启迪人类的思想,危害是思想带来的痛苦。无论是好处还是危害,它们就像甜与苦一样,都是人生的一种滋味。
读张爱玲是否要比读张小娴高档?
既然题目问的是“张爱玲和张小娴,谁比谁更高档”,那我认为有必要将问题的具体内容解释清楚,而且必须要拆分开,一步一步地推导。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
第一、读什么?是读书还是读人?
如果是读人,那读张爱玲当然比读张小娴要“高档”。因为张爱玲是死人,张小娴是活人;张爱玲的作品数量是有限的,张小娴的作品数量是无限(除非是作者封笔)的;有关张爱玲的历史资料是一天比一天少,有关张小娴的历史资料是一天比一天多;张小娴是在不断地向这个世界发送信号,张爱玲的信号却越来越难以捕捉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就读人而言,张爱玲当然比张小娴更“高档”,活人的研究价值也永远比死人更“廉价”。
如果是读书,那我们就要引申出第二个问题:
第二、书是什么?书和书的区别是什么?
假如评价一本书的价值是用“高档”、“低档”和“中档”的“三档制”评价体系的话,那么怎样的书能算作“高档”的范本?怎样的书能算作“低档”的教材?怎样的书能算作“中档”的典型呢?“三档制”的评价体系又是以什么为衡量标准的呢?制定这些标准的人又是代表谁的呢?这些人能不能代表这个国家(我就不说世界了)的大多数人?或者说,制定标准的这些人能不能告诉全中国的阅读者,什么是“高档、低档、中档”的书籍?如果我们按照问题一的坑爹逻辑来说,那是不是年代越久远的书就越“高档”?那是不是曹雪芹比莫言更“高档”?是不是吴承恩比曹雪芹更“高档”?是不是李白、杜甫比吴承恩更“高档”?是不是孔子比李、杜更“高档”?那是不是甲骨文在国人的品位史上已经到了“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至尊级“高档”了?
一本书的价值是不能用具体标准来评判的,因为找不到一个能让众人都心服口服的统一标准。假如我觉得曹雪芹就是个屌丝(不用打引号)青年整天瞎YY,那也没什么不对的,因为那是我心中的衡量标准;假如我觉得安妮宝贝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里程碑(上帝~原谅我吧)式的重要意义,那同样无可厚非,因为那还是我心中的衡量标准。如果非要说有一本书是全国人民公认的“高档”,那很可能只有《毛语录》了。
其实,人们经常讨论哪本书更“高档”,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那本书,而是因为他们幻想成为读过这本书的人。也许是某一天,她骑着自己两千块钱的爱玛电动车回家,路过街边的星巴克时,透过玻璃橱窗看见一位与自己年纪相当的姑娘,喝着36元的意式咖啡,提着3600元的LV,穿着36000元的Dior,开着360000元的MINICooper,碰巧对方桌上摆着一本张爱玲的《金锁记》。于是她便想当然地认为张爱玲和那些明码标价的商品一样很“高档”了,她也想成为玻璃橱窗里那样的人,可是从哪开始呢?买一杯咖啡尝尝?不行,喝一次就没了,太费钱。买一个LV的包包?不行,那可是自己一个多月的工资。买一件Dior穿穿?不行,自己的房贷还没着落呢。买一辆MINI开开?呵呵,没钱!
所以说,读什么书是次要的,核心目的是想成为读过这本书的人。不管是张爱玲还是张小娴,都不过是一本书而已。这个社会不会将书分为三六九等,但是一定会将读书的人分为三六九等。凡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为地将一本书看作所谓的“高档”,其实是自己将自己贬做了低档。是的,不用加引号,低档就是低档。
从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与个人的价值观缩影。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本书的内容已经不再是我们所关心的了,而是关心当我们拿起这本书时,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姿态是否优雅?
四五岁的小孩子可以开始培养阅读习惯了吗,可以从哪些书开始?
我认识一家人,父母工作忙碌,但是对孩子要求很高,管教十分严厉。
孩子放学回家,刚吃完饭,父母就催促他去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去背英语,睡前还要读半小时《胡适文选》。到了周六周日,不是练钢琴,就是学美术。父母都是粗人,不知道他弹得画得怎么样,所以他们就卡死数字,钢琴要练两小时,素描要画六张纸,少一分一秒一张一页都不行。本来这个孩子对学习挺有兴趣的,可是慢慢就变得厌学了。你要是跟他理论两句,他比你还气愤:“……你们上班累,我上学还累呢!你们回家了一个斗地主,一个看《非诚勿扰》,我还要练琴画画。凭什么?”现在我们回来继续讨论问题。四五岁的孩子,特点是什么?一是好动,二是模仿能力强。
这个年纪,你培养他读书的习惯,要他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那比杀了他都难受,说不定以后还会厌恶读书。你能做的,就是给他一个良好的模仿对象。你若想让他读书,自己就要先读书,尤其是在他面前读书。让他觉得读书就像是男人的酒,女人的高跟鞋,带有一种象征性。他就会迫切地想去尝试。
孩子的读书习惯不能靠刻意培养,而要提供给他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以前说过:中国家庭教育之悲哀,在于长辈惯于言语说教,少有身体力行的示范。
看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社会阅历吗?
我在知乎上多次表达过一个观点:书,只能是书,不能是别的。现在很多人总是误以为,读书能带来许多改变。而且认为这种改变是革命性的,能把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变成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能把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变成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其实这样的可能性,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