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61100000011

第11章 知无涯(1)

世界是庞大的,你所掌握的那点儿自以为是的知识,仅仅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你为什么读书?

其实读书根本不需要理由,因为抱着一个功利的目的读书,你最终一定会感到失望。屡次失望就会带来兴趣的消磨,什么事情一旦失去兴趣,再美好的事物都会变成一种折磨。

记得国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说读书是各种学习方式中,效率最低下的。读一本书带来的收获,并不比你看一部电影、做一次旅行、听一节公开课、进行一场有效沟通得到的更多,而且以上方式都比读书来得更加轻松自在。

所以我的读书态度就是:想读就读。就这么简单。不要纠结于一个读书的理由或者目的。

我的书龄不长不短,今年刚好十个年头。从我十岁起第一次独立阅读长篇小说开始,我始终保持着每天不少于四个小时的读书时间。我家住在新疆,2009年7月,离我家车程需要两小时的乌鲁木齐市爆发了群体性事件(我不说,大家都懂),全疆断网十月零十天。那是我读书速度达到神级的一段日子,平均每天阅读量十万字,最高一次是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十二小时读了二十一万字。此后再难超越。这件事情证明,读书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手机和网络。

我热爱阅读,不像大家的理由那样光辉璀璨,其中多少有些无奈。因为身体原因,我从小就不能走路,所以也没有上学。因为没有上学,所以朋友极少,大多是家里的亲人以及儿时的玩伴。朋友们总说我有点自负,其实他们哪里明白,我的自负,正是源于自卑。过去,每当看着身边的同龄人一起出去逛街、滑雪、跳舞、打保龄球,我都很想说一句:我也想去。可是我仅有的自尊心却不允许自己向人示弱。我只是淡淡地告诉他们:我不喜欢出去玩,我喜欢躺在床上读莎士比亚。

久而久之,读书就成了我的一个习惯。而随着时间流逝,曾经的朋友大多有了各自的学业、事业、爱情和他们自己的生活,但我的世界里,只有那些隽永的文字和古老的书籍陪伴我。如今我可以坦白地说,最初读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装酷,现在读书更多是为了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世界。我一向唾弃“天赋论”,如果上天真的赐予每个人一种天赋的话,那我想自己最大的天赋就是“对未知事物抱有一种生吞活剥的好奇心”,看见一本没读过的书,我就想一口气翻到底,读到一句喜欢的文字,我就会反复阅读恨不能出口成诵。这一切没有任何理由和目的,仅仅是因为热爱。而且我也明白,认真读书,认真生活,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事情。十岁时阅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从姐姐家借来的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当时觉得很有趣,过了两年觉得很无聊。喜欢过一段时间的日系推理小说,诸如江户川乱步、东野圭吾、岛田庄司、松本清张、横沟正史、宫部美幸等人,都是我偏爱的作家。十二岁以后,基本上都在阅读金庸、古龙、黄易、梁羽生、倪匡等人的作品,尤其是金庸先生的大作“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都看得十分着魔。十四岁左右,有幸拜读过几位俄国硬汉的作品,诸如契诃夫、托尔斯泰、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等等。十五岁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我经历过最痛苦和最黑暗的日子。陪我度过那一时期的是各种人物传记,我不是看他们如何攀上辉煌的顶峰,而是看他们如何度过人生的低谷。我如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想都是在那时形成的。

对我比较重要的作家有两个,一是史铁生,二是周德东。史铁生老师的那本《我与地坛》,不知道陪我度过了多少个夜晚,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圣经》在基督徒心中的神圣。而周德东这个恐怖小说家,是第一个在写作技巧上给我带来启示的人。他的恐怖小说传递给我的不仅是故事,还有人与生活的戏剧性。

其他书籍不知一时该从何提起,或者根本没有必要提起,那些走马观花读过的书,不提也罢。

如今,我更喜欢阅读古典文学,没什么理由,只是兴趣变了。我从来不看网络小说,即使看,也是等到几年以后,人家都看完大结局了,我才从头开始看,什么《鬼吹灯》、《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儿》都是如此。我曾经按自己的喜好,把所有书分为“优、良、中、劣”四个等级,结果发现光是“优”的书,我这辈子都读不完。所以,我不愿意将自己本就有限的时间,浪费在那些尚未经过时间检验的书上。

旁人说我读书很多,对于这一点,我是不认可的。我反倒一直认为,自己读过的书,真的少之又少,知识面也狭窄的可怜。这绝不是读书人惯有的谦虚,而是我心里的实话。我对读书的理解,早已经在自己的日记中写过:读书不光不能增长我们的见识,反倒更加暴露我们本身的无知。世界是庞大的,你所掌握的那点儿自以为是的知识,仅仅只是沧海一粟而已,甚至对整个世界而言,它根本不配称为“知识”,那不过就是一点儿必不可少的生活常识。说到底,每个人都是一只坐井观天的蛙,仅此而已。

我说了这么多,不知道题主满不满意。其实我想表达的东西,只有一句话:人生本就短暂,与其把时间花费在“我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上,不如立刻拿本书来读一下,我相信你会找到答案的。

当我们谈论读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有一个朋友,他们家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里的老师。住房不大,三室一厅,八十多平。家里藏书丰富,其中两间卧房各有一面墙壁用作书柜,书房四壁尽是书。饶是如此,他父亲仍说还有一半书籍尚堆在地下室。据我朋友说,他们家晚上从来不看电视,吃完饭刷完碗,一家人就坐在书房,读书的读书,复习的复习,屋子里安静得很。

我朋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从小读了许多的书,听说上初中以前就把八卷本的《莎士比亚全集》给读完了。他不必翻书,尼采和泰戈尔的大段诗句,他张口就能背诵。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天坚持练一篇字,他练字不是用字帖,而是抄书。初一的时候,他把用几年时间抄写的《巴黎圣母院》装订成册,那细密的钢笔字让任何一个人看了都会心生惭愧。

也许正是因为看了太多的书,懂了太多的道理,所以本该属于同龄人的娱乐活动,在他的眼里都变成了一种幼稚的行为。他甚至认为这种行为是基于一种无知在作祟。有一回,学校组织活动。同学都参加了,他偏偏不去。他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和他们不是一路人。”他父亲问:“怎么个‘不是一路人’?”他说:“我喜欢看雨果、海明威和福克纳,他们看得都是些金庸、古龙的。”他父亲说:“你觉得看雨果、海明威、福克纳的书,比看金庸、古龙的书更有学问?那你倒是给我说说,你还没读过金庸和古龙的书,你是怎么知道的?再者,你能给我说说,雨果是如何理解善与恶的?海明威笔下的爱情表达了什么?福克纳的创作形式给后世的西方文学带来了哪些影响?”

我朋友顿时语塞,一句话都答不上来。从那时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书的品质或许有高有低,但必须在你亲自读过之后,才能作出判断。这虽然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可是我周围的许多人其实都不明白。或者说他们也许明白,但是没有人能在盲目作出判断之前,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从某种角度上讲,他们判断一本书(不限于书)的依据往往是自己的潜意识,而这种意识又是受外界舆论所导向的。可以说,他们对一本书的价值判断,基本取决于这本书在文化界以及社会上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如果这本书是一部常人公认的经典著作且与流行文化有一定距离,那么当他们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拉着圣人先哲的手,一步步地踏入了“文明的殿堂”。而那些流于世俗的凡人,则与他们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每每想到此处,他们的内心就会升起一丝优越的“孤独感”。他们活在自我建构的“文明殿堂”里,时常自诩自己为“孤独的人”。而我恰恰认为,这些“文明殿堂中的孤独者”比那些热衷于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俗人更加无知。这类人往往自以为到达了无人知晓的广阔世界,其实不过是将自己关进了臆想出的精神牢笼,变成了一名“文化的囚徒”而已。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思考过,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阅读一本书,不再是关心书籍本身的内容,而是更多地关心起这本书是不是足够深刻,足够严肃,足够掩饰起我们无知的大脑和空虚的灵魂,以及先天不足的文字品味。说得直接点儿,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卑怯心理,才会想到要用区区几页书来装裱自己的人格?

一本书的价值如何体现?不是看什么人写它,而是看什么人在读它。如果一部旷世经典落到一位徒有其表的人手中,那即便是《圣经》、《史记》、《广义相对论》,也不过是变成了装点自己的胭脂水粉,未见得有什么价值。而真正能够将一本书的价值体现出来的,永远是那些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读者,永远是那些对知识有着虔诚信仰的读者,永远是那些专注于书籍内容本身的读者,永远是那些热衷于总结、分享与传播的读者。他们对未知事物有着足够的热爱,以至于忘了注意自己拿起这本书时的姿态是不是足够优雅,足够独特?可以说,一个“重其神而舍其形”的读者,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

题主始终谈论的都是自己与他人是如何如何地格格不入,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孤独与痛苦。但是在我看来,这番窘境多半是你自己造成的。首先,你以书取人,将自己和他人分割成两个高低不等的世界,且认为自己优于对方,借此表达对一个三本学校的强烈不认同感。其次,你太过于高估自己。其实不是你无法融入周围的同学,而是你从内心就强烈耻于融入一个三本学校。说得直接一点,你不过是对于一个考上三本学校的自己感到不满而已。这和你读什么书无关,真的无关。

关于你的情况,采铜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法已经说得很好了。你需要认识更多优秀的人,扩展自己的人脉,加强自己的社交能力。既然现有环境已经无法再满足你,那就要尝试走进更精彩,但也更残酷的新世界。除此之外,你一定要尝试写作,不管是写日记还是写博客,甚至是在知乎写答案,这些都没问题。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整理与归纳的过程,不在于你写了什么,而在于你写了多久,写了多少。举一个例子:假如你的名字就是知乎的一个专栏,发稿频率是一周一篇,关注者就是专栏的发行量,赞同数和感谢数就是读者的反响,评论就是读者的来信,那么作为专栏的作者,你该如何维护这个专栏的品牌?又该如何保证写出高质量的内容?在大局已定(各领域的大牛)的知乎江湖,默默无闻的你如何才能闯出一片天地?你读了那么多书,此刻它们能帮你解决几个问题?如果一个都解决不了,它们能否成为你创作的素材?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你发现自己的短板是什么?

思考上述这几个问题,难道不比你整日无病呻吟地咀嚼那点儿“孤独感”来的更有意义吗?

说到底,你读书,不管是一千本还是一万本,那只是消费。而写作,哪怕只有一个字和一句话,那也是生产。生命是短暂的,要学会利用有限的时间,书写关于自己的历史。

我常常想,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要想尽办法去吸收更多的水分,这么做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释放自身的能量。而一块不懂得释放的海绵,即使吸收再多的水分,也最多只是一个臃肿的水货而已。

对生活不满,对人生不满,对自己不满,那就努力成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而不是拿书来说事儿。书,只能是书,不能是别的。

看百家讲坛和看书,哪个好一点?

我经常遇见有人提问关于“××能不能代替××”之类的问题。我本人就曾经回复过两个类似的问题:

·看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社会阅历吗?如果可以,要看哪些书?

·看美剧有益吗?你们从美剧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有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当我们在学习(工作)过程中遇到某些阻力或者瓶颈时,第一时间不是去想怎么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突破瓶颈,而是喜欢思考如何才能“绕道而行、曲线救国”。这种行为不是不可以,如果能达到目的,谁不希望轻松一点呢?可是问题在于,我们选择“取巧”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是迫不得已还是懒惰成性?这才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

比如,喜欢看《百家讲坛》的节目,这本身没什么问题。我过去也喜欢看《王立群读史记》、《易中天品三国》等等。但是,我们看的动机是什么?这个很关键。我的动机很简单:中午吃饭的时候没事干,就当听评书了。可是如果我们是因为读《史记》读不进去,读《三国志》读不进去,所以才来看《百家讲坛》,那这个动机就很有问题。这就相当于老师要求我们每天早晨听半小时BBC广播,听不懂就换杰克逊的英文歌,听一会儿又变成了《爱情买卖》。越学质量越低,越听越不入流。所以,如果有人问我:如何利用知乎学习?我会告诉他:关机,看书。

同类推荐
  • 青春步履

    青春步履

    本书是一本个人诗文集。作者选取个人散文和诗歌作品近80篇,主题多围绕爱情、青春和年轻的经历而写。作者沉迷于对感情和情绪的唯美传达,寓情于景,作品充满真情实感和淡淡的哀伤。
  •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的一生著作27种,近200万字,除了散文,他的诗歌、文艺批评和学术论著等均有传世名篇。书中精选了他的散文、诗歌、教育杂文、文学批评等各类型的经典篇章,从朱自清风格迥异又至情至性的文字中,体会他的匆匆流年,清浅人生。
  • 女或有所思:宁夏女性杂文作品集

    女或有所思:宁夏女性杂文作品集

    《女或有所思》是宁夏女性杂文作品集,共计约90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们以女性的视角观察社会,感悟人生,思考问题。她们有写杂文随笔的,时政评论的,娱乐评论的,更多的作者写人生杂感和闲情随笔。杂文关注的目标包罗万象,不拘一格。
  • 我为什么要写作(小经典系列)

    我为什么要写作(小经典系列)

    乔治·奥威尔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极权小说的作者,还是著名的英语文体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我为什么要写作》选入作者《如此欢乐童年》等著名忆旧、纪实作品以及《我为什么要写作》、《政治与英语》等著名论文。
热门推荐
  • 三世孽乱

    三世孽乱

    屏对雕栏月色清,狼向皓月读空明。三生三世又何如,却道着,一生离经一世净。这部书是有三生三世的故事,从洪荒到盛唐再到满清。然而,道究竟何如,侠究竟何如,情又究竟何如?苍天似乎不屑回答这个问题,那就让这三生三世的孽乱再一次的轮回吧!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越仙战纪

    越仙战纪

    【【慢热玄幻,精品爽文,百万追读,放心收藏!】上古祸乱,苍穹烬,天柱倾,洪荒碎碎,天河之水淹没人间最后一块陆地。神创造人之前还创造了什么?远古人族真的有三丈之高?地球究竟有何来历?何被人成称祖地!三皇为何至今未归仙位?恐龙难道是因为核辐射变异,亿年不能进化?22世纪,游戏设计师罗羿意外穿越四方大陆,开启越仙争途!一一揭开万年谜团!
  • 盛世十里不及你

    盛世十里不及你

    (搞笑,逗比,中二。)一朝穿越,冷酷无情的摄政王爱上软萌可爱逗比小娇妻。大哥夏默言:(你若是对我妹妹不好,老子的子弹可是不长眼的。)二哥夏默语:(你要记得,这公司就是为我妹妹开的,她若过不好,你自己掂量掂量。)三哥夏墨泽:(在娱乐圈我称第一没人称第二,我妹妹要是过不好,我就组织娱乐圈的所有女性朋友拿口水喷死你。)四哥夏墨天:(时尚界,我可是扛把子,妹妹若过得不好,你就裸着出去和其他贱人约会去吧。)龙泽墨:(……)可以退货吗?夏家四少爷们(记好夏家规矩和守则)夏家守则如下。1老婆说的一切都是对的。2老婆没有错,一切都是我的错。3老婆爱买什么买什么,不能加以阻拦,否则生出来的孩子不跟你姓。4老婆就是女王,一切听女王吩咐。5…………加油,我是逗比。????
  • 情深缘浅相忘江湖

    情深缘浅相忘江湖

    她是人不是神,何时情不知所起,故一样而情深。她是仙弄国的四皇子,为了两国不再交战化身质子,远赴他国,太子被废,得而回到国家,美名满地。他是祈天国的大皇子,是皇上最得宠的儿子,谁料他却不爱江山爱自由。
  • 酒香依旧

    酒香依旧

    他英俊潇洒,身负传承,美人在侧,年少得志,却在一夜之间全都烟消云散,更坠入地狱般悔恨的深渊,从此记忆尘封,一朝揭开,鲜血淋漓……他历经变故,背负家族仇恨活在阴暗之中。相爱却受缚于血海深仇,面对脉脉情深,他该何去何从……这是一段讲述复仇的故事,更是一个诉说爱和期待的故事!
  • 噬火武道

    噬火武道

    吞噬火焰,使其成为修炼的催化剂。火焰淬身,直致踏上强者巅峰。以火入道,直上九霄,掌控天下三千烈炎。
  • 血噬魔君

    血噬魔君

    一个带着蝴蝶玉佩穿越到异世的特种兵经历了种种磨难后,终于得到‘魔天咒语’绝世一书,成为了大陆的强者,开始了他称雄称霸的征途!!一夜的大雪把这个普普通通的格尔斯小镇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这是格尔斯镇入冬以来下的第一场大雪,皑皑的白雪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散折出晶莹的白白亮点,像散落在地上的许多小晶石样,煞是好看极了。在一座豪宅的青石墙边,窝蜷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怀中抱着个破羊皮袄在那瑟瑟发抖的嗯唧着,这种事情已经是司空见惯了,过往的来人漠然置之的行走着,谁也没有上前同情的问候一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撕裂的乐园

    撕裂的乐园

    漆黑的夜空,泛红的世界。蛮石堆砌的建筑物,传来了诡秘与神秘的呼唤,还有一首嘶哑狂乱的葬歌。昏暗的天空中,鸦群在死寂中窥视着。章鱼,恶龙与扭曲的人类在神秘诡谲的时代狂舞。刘宇彬追随着怪异低语,来到未知之地,死亡逼迫他选择了不凡之路,去寻找坍塌的真理,崩坏的秩序……“没有东西能保护我们,我们必须保护我们自己。”“5839668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