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44300000004

第4章 卷二(二十四则)(1)

唐重牡丹

【原文】

欧阳公《牡丹释名》云:“牡丹初不载文字,唐人如沈、宋、元、白之流,皆善咏花。当时有一花之异者,彼必形于篇什,而寂无传焉,唯刘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但云一丛千朵而已,亦不云其美且异也。”予案,白公集有《白牡丹》一篇十四韵,又《秦中吟》十篇,内《买花》一章,凡百言,云:“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而《讽谕乐府》有《牡丹芳》一篇三百四十七字,绝道花之妖艳,至有“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之语。又《寄微之百韵》诗云:“唐昌王蕊会,崇敬牡丹期。”注“崇敬寺牡丹花,多与微之有期”。又《惜牡丹》诗云:“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醉归盩厔》诗云:“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元微之有《入永寿寺看牡丹》诗八韵,《和乐天秋题牡丹丛》三韵,《酬胡三咏牡丹》一绝,又有五言二绝句。许浑亦有诗云:“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徐凝云:“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又云:“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然则元、白未尝无诗,唐人未尝不重此花也。

【译文】

欧阳修所著的《牡丹释名》一书中说:“牡丹最初不见于文字记载,唐人像沈侄期、宋之问、元稹、白居易等,都善于咏花,当时只要有一种奇异的花,都要写入诗中,然而却没有人写牡丹。只有刘禹锡有一首咏鱼朝恩宅中牡丹的诗,但也只是说它一丛千朵罢了,并没有夸它美丽和奇异。”我考查,白居易的诗集中有《白牡丹》一篇,共十四韵,又有《秦中吟》十篇,其中有《买花》一章,共一百字,说:“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他的《讽谕乐府》中有《牡丹芳》一篇,三百四十七字,极力称道牡丹花的妖艳,甚至有这样的句子:“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他的《寄微之百韵》诗说:“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自注说:“崇敬寺正开牡丹花,常邀元微之去看。”他的《借牡丹》诗说:“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醉归盩厔》诗说:“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元稹有《入永寿寺看牡丹》诗八韵,《和乐天秋题牡丹丛》三韵,《酬胡三咏牡丹》一绝句,又有五言二绝句。许浑也有诗说:“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徐凝说:“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又说:“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既然如此,那么元稹、白居易并非没有牡丹诗,唐人也并非不重视牡丹啊!

长歌之哀

【原文】

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此语诚然。元微之在江陵,病中闻白乐天左降江州,作绝句云:“残灯无焰影憧憧,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乐天以为:“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微之集》作“垂死病中仍怅望”,此三字既不佳,又不题为病中作,失其意矣。东坡守彭城,子由来访之,留百余日而去,作二小诗曰:“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卧北窗呼不醒,风吹松竹雨凄凄。”东坡以为读之殆不可为怀,乃和其诗以自解。至今观之,尚能使人凄然也。

【译文】

带着嬉笑的愤怒,胜过怒目圆睁,声色俱厉;用哀婉的长歌表达的悲哀,胜过声嘶力竭的嚎陶痛哭。这话一点也不假。元稹在江陵时,正在生病,听到白居易被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任司马,于是抱病作绝句说:“残灯无焰影憧憧,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白居易认为:“这些诗句,别人听了都受不了,何况我呢!”元稹集中改作:“垂死病中仍怅望”,“仍怅望”这三个字既不好,又不题是病中所作,就失去其本意了。苏东坡作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太守,弟弟苏辙来看他,住了一百天才离去。之后,苏辙作了两首小诗说:“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卧北窗呼不醒,风吹松竹雨凄凄。”苏东坡认为读了以后心里实在难受,便和了两首诗,以宽慰自己。即使今天读起来,仍然使人感到十分凄惨。

韦苏州

【原文】

《韦苏州集》中有《逢杨开府》诗云:“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薄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惸嫠。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味此诗,盖应物自叙其少年事也,其不羁乃如此。李肇《国史补》云:“应物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已还,各得风韵。”盖记其折节后来也。《唐史》失其事,不为立传。高适亦少落魄,年五十始为诗,即工,皆天分超卓,不可以常理论云。应物为三卫,正天宝间,所为如是而吏不敢捕,又以见时政矣。

【译文】

《韦苏州集》里,有一首《逢杨开府》诗说:“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薄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惸嫠。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玩味此诗,乃是韦应物自写少年时的事情,没想到他竟然放荡到如此地步。李肇《国史补》说:“韦应物性情高洁,生活俭仆,清心寡欲,在住所烧香扫地然后才坐。他的诗很有建安风骨,富有韵味。”这大概是改邪归正以后的事情。《唐书》未收录这些材料,没有为他立传。高适少年时也不得意,到了五十岁才开始学作诗,但一作就很好。这两位都是天资过人,不能以常理论断。韦应物为三卫郎,是在玄宗天宝年间,他做事如此无法无天,然而官吏却不敢捕捉,由此,当时政治的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古行宫诗

【原文】

白乐天《长恨歌》、《上阳人》歌,元微之《连昌宫词》,道开天间宫禁事,最为深切矣。然微之有《行宫》一绝句云:“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译文】

白居易的《长恨歌》、《上阳白发人》歌,元稹的《连昌宫词》,描绘唐玄宗开元年间宫院里的事,可谓是最深刻切实的了。然而元稹还有一首《行宫》绝句说:“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语句不多,内容却很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隔是

【原文】

乐天诗云:“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元微之诗云:“隔是身如梦,频来不为名。怜君近南住,时得到山行。”格与隔二字义同,格是犹言已是也。

【译文】

白居易的诗说:“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元微之的诗说:“隔是身如梦,频来不为名。怜君近南住,时得到山行。”“格”与“隔”两字义同,“格是”就相当于“已是”。

张良无后

【原文】

张良、陈平皆汉祖谋臣。良之为人,非平可比也。平尝曰:“我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矣,以吾多阴祸也。”平传国至曾孙,而以罪绝,如其言。然良之爵,但能至子,去其死才十年而绝,后世不复绍封,其祸更促于平,何哉?予盖尝考之,沛公攻峣关,秦将欲连和,良曰:“不如因其懈怠击之。”公引兵大破秦军。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既解而东归矣。良有养虎自遗患之语,劝王回军追羽而灭之。此其事固不止于杀降也,其无后宜哉。

【译文】

张良、陈平,都是汉高祖的得力谋臣,但张良的为人,却不是陈平可以相比的。陈平曾经说:“我屡次使用阴谋,这是道家所禁忌的,我的后代就要灭绝了,因为我为后人种下了祸根啊!”果然,陈平传国到他的曾孙,便因罪而被废绝,正如他说的那样。然而张良的爵位,却只能传到儿子,距他的死才十年,便被废除,后代也不再续封。张良家遭到灾祸的时间比陈平家还快,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曾考察过,沛公刘邦攻打峣关(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时,秦国守将想投降,张良说:“不如趁他守备松懈之机发动突然袭击。”沛公听了张良的话,打败了秦兵。项羽和汉王刘邦立约,平分天下,之后项羽就带兵东去彭城(今江苏徐州)了。刘邦也想回关中,张良说这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劝汉王回兵追击项羽而灭掉他。这两件事,比诛杀降兵还缺德,他没有后代毫不奇怪啊!

周亚夫

【原文】

周亚夫距吴、楚,坚壁不出。军中夜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帐下。亚夫坚卧不起,顷之,复定。吴奔壁东南陬,亚夫使备西北。已而果奔西北,不得入。《汉史》书之,以为亚夫能持重。案亚夫军细柳时,天子先驱至,不得入。文帝称其不可得而犯。今乃有军中夜惊相攻之事,安在其能持重乎?

【译文】

周亚夫抗拒吴、楚,坚守阵地,长时间不出战。军队夜间受惊,发生骚乱,甚至于互相攻击,一直闹到周亚夫的帐下。周亚夫躺着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军营便安静下来。吴军攻打营垒的东南角,周亚夫命令严密防守西北角,一会儿吴军果然来攻西北,无功而返。《汉书》记载此事,认为周亚夫用兵老成持重,稳如泰山。想当初,周亚夫驻军在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时,皇帝的使者率先到达,却进不了军营。汉文帝称赞他不可犯。现在竟有军队夜间受惊互相攻击之事,怎么能说他用兵老成持重呢?

汉轻族人

【原文】

爰盎陷晁错,但云:“方今计,独有斩错耳。”而景帝使丞相以下劾奏,遂至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主父偃陷齐王于死,武帝欲勿诛,公孙丞相争之,遂族偃。郭解客杀人,吏奏解无罪,公孙大夫议,遂族解。且偃、解两人本不死,因议者之言,杀之足矣,何遽至族乎?汉之轻于用刑如此!

【译文】

爰盎陷害晁错,只是说:“为今之计,只有杀掉晁错。”而汉景帝指使丞相以下的官员弹劾他,结果晁错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不管男女老少竟然都被斩首示众。主父偃陷害齐王至死,汉武帝不想杀他,丞相公孙弘坚决反对,于是就下令诛灭了主父偃全族。郭解的门客杀了人,官吏判郭解无罪,公孙大夫认为郭解有罪,于是朝廷也下令诛灭了他的全族。再说主父偃、郭解二人本可以不杀,因为有人主张要杀,杀了也就够了,哪至于灭族呢?汉朝就是这样轻率地用刑。

漏泄禁中语

【原文】

京房与汉元帝论幽、厉事,至于十问十答。西汉所载君臣之语,未有如是之详尽委曲者。盖汉法漏泄省中语为大罪,如夏侯胜出道上语,宣帝责之,故退不敢言,人亦莫能知者。房初见帝时,出为御史大夫郑君言之,又为张博道其语,博密记之,后竟以此下狱弃市。今史所载岂非狱辞乎?王章与成帝论王凤之罪,亦以王音侧听闻之耳。

【译文】

京房与汉元帝讨论周幽王、周厉王的事情,竟至十问十答。西汉时期所记载的君臣对答,没有比这更详尽的了。按照汉朝的法律,泄漏宫廷中的谈话是大罪,比如夏侯胜出来讲皇帝所说的话,汉宣帝严厉地斥责了他。所以他不敢再说,别人也不知道。京房最初见皇帝时,出来对御史大夫郑君说了,又对张博讲了皇帝所说的话,张博秘密地记了下来,后来京房竟因此下狱并被斩首示众。各种史书所记载的君臣问答,莫非是狱辞?王章和汉成帝讨论王凤的罪过,也是王音在一旁偷听到的。

田叔

【原文】

贯高谋弑汉祖,事发觉,汉诏赵王,有敢随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自髡钳随王。赵王既出,上以叔等为郡守。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舒坐虏大入云中免。上曰:“虏入云中,孟舒不能坚守,士卒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是乃所以为长者。”上曰:“贤哉孟舒!”复召以为云中守。案,田叔、孟舒同随张王,今叔指言舒事,几于自荐矣。叔不自以为嫌,但欲直孟舒之事,文帝不以为过,一言开悟,为之复用舒,君臣之诚意相与如此。

【译文】

贯高阴谋杀害汉高祖,事情被发觉,汉廷下诏书给赵王张敖,有敢跟随赵王的,灭他三族。只有田叔、孟舒自己剃发钳颈跟随赵王。赵王出狱后,高祖皇帝任用田叔等人为郡守。文帝初登皇位,召见田叔问道“你知道谁是天下年高有德之人吗?”田叔说“前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太守孟舒就是啊!”当时,孟舒因为匈奴军队大举攻入云中而被罢免。文帝说:“匈奴攻入云中,孟舒不能坚守,战士死了数百人,年高德重之人会损失这么多人吗?”田叔叩头说:“当年贯高谋反,皇帝颁布诏书,说赵国人如果胆敢追随赵王,就诛灭其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发钳颈,跟随张敖,准备为他而献身,哪里知道会当云中太守呢!所以我说他是天下的长者。”文帝说:“孟舒真是位贤才啊!”于是又让他当了云中太守。按说田叔、孟舒一同跟随赵王,现在田叔直截了当地称赞孟舒的长处,几乎就等于自荐了。但田叔并不避嫌,只是想说明孟舒的事情,文帝也不认为他有什么过错,反而从田叔的一席话中受到启发,又重用了孟舒。他们君臣就是这样坦诚相处的。

孟舒魏尚

【原文】

云中守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田叔对文帝曰:“匈奴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驱之哉?”上曰:“贤哉孟舒!”复召以为云中守。又冯唐对文帝曰:“魏尚为云中守,虏尝一入,尚率车骑击之。士卒终日力战。上功莫府,坐首虏差六级,下吏削爵。臣以为陛下罚太重。”上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案,孟舒、魏尚皆以文帝时为云中守,皆坐匈奴入寇获罪,皆得士死力,皆用他人言复故官,事切相类,疑其只一事云。

【译文】

云中太守孟舒,因为匈奴攻进云中而被罢免。田叔对汉文帝说:“匈奴侵犯边境,孟舒知道战士疲惫,不忍心下令抵抗,但战士们争先恐后地上城拼死对敌,就像儿子保护父亲一样,因此死了几百人。这哪里是孟舒强迫他们去送死呢!”汉文帝说:“孟舒真是个贤才呀!”又让他作了云中太守。另外,冯唐对汉文帝说:“魏尚任云中太守,匈奴曾经进犯,魏尚率领军队反击,战士终日力战。魏尚上书将军府记功,因为差了六颗敌军首级,就被下狱削去官爵。我认为陛下处罚太重。”汉文帝便赦免了魏尚,仍让他回云中任太守。孟舒和魏尚都在汉文帝时任云中太守,都是因为匈奴进犯而获罪,都得到战士的拼死力战,最后又都因为别人为他们说话而复官,事情极其相似,我怀疑这是同一件事。

秦用他国人

【原文】

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如齐之田忌、田婴、田文,韩之公仲、公叔,赵之奉阳、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为相。独秦不然,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魏人公孙鞅也。其他若楼绶赵人,张仪、魏冉、范雎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燕昭王任郭隗、剧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诸侯患楚之强,盖卫人也。

【译文】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漂在北京的女人

    漂在北京的女人

    北京,新移民一族的寻梦园。这个城市包容了她们,也给了她们机会。本书所描绘的是一群漂在北京的女性,为了生活得更好,她们在爱与恨、道德与欲望之间不停地挣扎、追求、忙碌,因为她们深深懂得,人只有往前走,才能找到新的希望……
  • 睡月

    睡月

    《睡月(一本写给未来的诗)》汇聚诗人全部心血,作者以汪洋恣肆、绚丽无匹的想象力,岳中炼玉、渊薮识珠的洞察力,营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灵感世界。诗中的主角除人以外,还有神祇、星辰、河流、鸟兽、花木。
  • 一夜长大

    一夜长大

    本书是一组题材广泛、视角新锐、叙事颇具探索性的影视剧文学剧本。王国臣教授带领一批弟子,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尝试以大学校园作为基点,广泛涉猎社会生活,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民族忧患,用生动鲜活的笔触呼唤爱心、讴歌健康生活与人性光辉。本剧集中既有可供拍摄故事影片的力作,又有新颖别致的DV短剧文本。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作者们的“创作谈”来解析“思考”加“技能”怎样变成“作品”。
  • 脍炙人口的中国词赋(下)

    脍炙人口的中国词赋(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热门推荐
  • 不死者的千年传记

    不死者的千年传记

    火光冲天的战场上,尸骸遍野,有一青衣书生,谋算而定江山。世传:张子出,天下安。青衫依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临那万丈高楼而叹,无忧何在?又将何往?单女主,单身文,历史架空小说。
  • 全世界都在打英雄联盟

    全世界都在打英雄联盟

    【2020年最爽lol文,等你来战!!!】你问我跳楼之前是什么感觉,我会说脸疼。你问我跳楼之后是什么感觉,我会说这个世界变了,这个世界变得由完全由英雄联盟这款游戏所主宰。昨日你笑我成绩太差,考试垫底。今日我操作无敌,月考第一!昨日你笑我人穷志短,一介屌丝。今日我代练起家,富甲一方!昨日你笑我地位太低,人微言轻。今日我王者归来,谁敢小觑!平行世界联盟崛起!这个世界意识就是一切,操作就是一切,段位就是一切!!!
  • 崩坏系统在末世

    崩坏系统在末世

    末日降临,系统与李浩融为一体,当得到打破次元壁的能力时,李浩将会给那个世界带来什么呢?“蛤?你是说那个引来怪物差点灭世的家伙?”某个世界的顶尖强者“你说那个家伙?他就是一个捣乱的!”某个世界的一只萝莉前面十几章练笔的,第一次写
  • 林先生我们复婚吧

    林先生我们复婚吧

    “我多希望这个世界能有一种糖果,人吃了便可以忘记自己想忘记的事,或者…能够有时光里可以让我回到过去,不与他相识、相知、相爱。”——郭橦“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一定认清自己的内心不让她受到伤害。”——林昊宇
  • 一代掌教

    一代掌教

    一觉醒来,陆羽发现已处在自己参与设计的《登仙》游戏世界里,还莫名其妙地附体到一个小孩身上成为了一派掌教。掌教暴毙,弟子流散,资源短缺,外敌眈眈……天无绝人之路,带上掌教扳指的那一刻,他就注定走上一条不凡路!主线任务,支线任务,奇遇任务,传承任务,隐藏任务……一项项任务完成,礼包资源一应俱全。田螺姑娘,葫芦兄弟,神笔马良,崂山道士,大闹天宫……一个个副本通关,道具人物随你兑换。三清六御,四大天王,五斗星君,六丁六甲,八仙归位……一份份福缘天降,位列仙班指日可待。仙路漫漫,且看陆羽如何成为一代掌教,引领门人步步登仙。鬼马中国味,此境在一代!
  • 花漫残红

    花漫残红

    乐见的前半生如同坐过山车,从丰衣足食到捉襟见肘,从高枕无忧到浪迹江湖,把自己弄成了这样她自己也是烦闷。被束缚的时候想得到一份自由怎么就这么难?追求自由的时候遇到了两个克星,要命了,以后的生活就被他俩搅得天翻地覆……
  • 宠妃系统之表哥是重生的

    宠妃系统之表哥是重生的

    当你拥有一个宠妃系统时,你想要什么?宠爱、地位…..夏颖儿告诉你:撒娇打滚夺得皇帝唯爱,目标成为后宫第一人!
  • 大世王朝

    大世王朝

    我曾经见过很多人,他们有好有坏;也曾经做过很多事,同样有好有坏。我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就是天之骄子,自己是顺天而赢。但当我油尽灯枯、回首一生的时候,我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如此可笑渺小,如此孤独无靠。我叫慕容皓,我曾是北燕的三皇子,也是大世王朝的开国之君,更是这天下芸芸众生中的一颗尘埃。我曾经为了自己的利益,杀过人,害过人;也同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坚持过,奋斗过。我曾经有我爱着、并爱着我的姐姐,我曾经有忠于我的部下,我曾经有个美满的家庭,有个爱我的妻子。但到最后,我什么都没有了。但是!若有来生,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重新走上这条孤家寡人之路!这是我的时代,这是我的万里江山!这是我的,大世王朝!
  • 九州英雄录

    九州英雄录

    什么是江湖?一把断刀,一壶酒!真正的英雄挥洒血水,嗜酒如命,除暴安良!九州齐聚英雄美人,这个江湖注定不会平静!
  • 萤火之语

    萤火之语

    以短诗或者短篇故事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并从其中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