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智能城市建设主要是向节能和环保方向发展,而企业和地方政府则成为主力军。东芝公司近期计划在大阪附近建设一座智能化的样板都市,都市内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并配备有通讯功能的新一代智能电表和家用蓄电池,使节能效果达到最佳状态。都市内还计划将处理过的污水循环进入自来水管道,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松下公司计划在神奈川县建设一个智能园区,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家庭燃料电池蓄电,LED照明,并建有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等。
日本政府在建设智能城市的过程中主要扮演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极力将企业推到前台,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决定先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建立智能城市的样板,待初步成熟和市民基本认可后再向市区推广。
日本政府还强调智能城市建设要以民生为重点,让市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得到市民的充分理解。地方政府参与智能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尤其高涨。横滨市、丰田市、京都市、北九州市都向日本政府提交了发展智能城市的整体规划,规划的重点是利用最新节能和信息技术对家庭、建筑物和社区实施智能化能源和资源管理。其政策目标更倾向民生,如建立“智能家庭”试点,让城市居民实际看到并感受到智能生活的好处,进而得到市民的支持。
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遭受了重创。但同时,日本开始考虑以智能城市的概念推动城市重建。
除了提高能源利用率,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安全、防灾等问题。
电子标签技术━━电子标签技术在日本已经广泛应用,现在这种电子标签正在试用于防灾救灾。例如,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在避难的道路路面上贴上电子标签,避难者通过便携装置可以清楚地知道安全避难场所在什么地方;如果有人被埋在瓦砾下面,内置电子标签的手机会告诉搜救者被害者所处的位置,使搜救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展开营救;电子标签还可以实现人和物、人和场所的对话,在救援物资上贴上电子标签,人们可以把握物资的数量,根据每个避难所的人数发放物资,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分配。
手机救灾服务━━日本SGI等公司开发出一种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确认人身安全的系统,救命的关键装置就是可以上网并带有全球定位功能的手机。救灾总部通过网络向手机的主人发送确认是否安全的电子邮件,手机主人根据提问用手机邮件回答“无事”或“受伤不能动”等,这样,在救灾总部的信息终端上就会显示每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络公司还设置了手机灾害留言板功能,有8.5万多人利用了该功能,在救灾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搭载无线通信装置的摩托车队━━强烈地震、海啸等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无线基地局有可能遭到破坏,从而使手机等传输信号出现障碍,利用手机进行救灾的一切信息技术都会无用武之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开发了搭载无线通信装置的摩托车队,可以接收害者的手机信号,确认他们的安全情况,并把受害情况通过无线技术传达给急救车上的救护人员。小型无线通信装置由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和充电器公司联合开发,用充电电池可以连续工作4小时,摩托车可为充电电池充电,电波传输范围直径为1公里,可以起到基地局的作用。
紧急地震迅速预报━━地震发生时迅速预报十分重要,日本气象厅已开始利用“紧急地震迅速预报”,减轻受灾程度。具体说来就是把家庭和办公室的家电产品、门等和因特网连接起来,由电脑自动控制,接到紧急地震迅速预报以后,自动切断火源;地震计捕捉到震源的纵波以后,可在3━5秒后发布紧急预报。离震源数十公里至上百公里的地方地震横波大约30秒左右才到,这样,在地震发生前的30秒内离震源较远的地方可提前采取对策,从而大大减轻由地震造成的损失。
建筑物减震━━大成建设公司正尝试应用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给建筑物造成的损坏。他们在建筑物楼顶或离大楼较近的地方安装感知器,在建筑物和地面之间安装被称为“调节器”的伸缩装置和橡胶等。感知器一感知到摇晃,便通过网络直接把详细数据传给电子计算机,根据摇晃程度,电子计算机控制通往“调节器”的电流,调整伸缩程度,减轻大楼的摇晃程度,从而对建筑物起到减震作用。
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救助机器人━━日本的机器人技术世界一流,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正在和网络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救灾活动中大显身手。京都大学中西弘明助教利用飞行机器人搭载全球定位系统,制成无人监测台风和地震灾害的系统。
全民危机警报系统━━日本政府建立了全民危机警报系统,直接向国民报告地震、海啸以及导弹袭击等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在全国全面实现地面数字电视播放,通过利用地面数字电视建立通过每家的数字电视机和带有电视功能的手机直接接收危机报警的系统。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和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发明出的使用数字电视提供灾害信息的“紧急防灾信息播报系统”,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这一系统会强制将电视节目切换到紧急灾害信息播报。
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日本制定出了至2015年的中长期信息技术发展战略--“i-japan2015”,日本将设立副首相级的首席信息官(CIO)负责监督。
什么是i-japan?就是大力发展电子政府和电子地方自治体,推动医疗、健康和教育的电子化。信息技术战略本部认为,日本的通信基础设施已在世界领先,然而各公共部门利用信息技术的进程缓慢。通过执行该战略,日本将利用信息技术,使全体国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创造使国民安心和有活力的社会,“i-Japan”战略有一个核心内容--“国民个人电子文件箱”。其目的是让国民管理自己的信息资料,通过互联网安全可靠地完成工资支付等各种手续,对其进行综合管理,使国民享受到一站式的电子政务服务。这一项目要求在2013年完成。
日本政府已认识到,目前已进入到将各种信息和业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云计算”时代,希望大力发展以绿色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环境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重大项目,通过执行这个战略,开拓支持中长期发展的新产业。
五、韩国
--仁川市民的智慧生活
现在,韩国正在积极建设着智能城市,让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一种终端,都能获得自己需要的服务。对于一般民众来说,每天一早醒来,墙上的网路电视会提醒你血压有点高,建议你晚上改吃豆腐;冰箱没有苹果汁了,也要补买一些;今天上班改走另一条路,避免塞车。这些听来像科幻电影的情节,在仁川都很快可能成为现实。
韩国仁川市宣布与美国思科公司合作,以网络为基础,全方位改善城市管理效率,努力打造一个绿化的、资讯化的、无缝连接的生态型和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式的公共通讯平台,以及Ubiquitous(无所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不仅可以方便地实现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理税务事宜,还可以实现智慧化地控制房间的能耗。未来市民看病不需亲赴医院,医生通过专门的医疗装置就可以了解病人的体温、脉搏等情况,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就可以完成望闻问切。
居民可以在家里的客厅通过智能互联网络与所需的学校、医院、俱乐部等紧密相连,并且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在家中访问世界上最顶尖的学校,参加身临其境的互动式课堂。
在家里的客厅可以通过一个大屏幕控制一切与生活起居相关的应用,空调、照明、影音娱乐、大门的开启与锁固、窗帘的卷起与落下等等。
在仁川国际学校里,孩子们可以在新的网真课堂里体验“远在天涯,却近在咫尺”的互动式教学,他们完全可以在仁川教西安的孩子们学习韩文,却又可以向西安的孩子们拜师学唱秦腔。
思科基于IP技术打造了全新的专业医疗车,车内拥有思科网真系统,可以让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开展研讨和会诊病患。车中也配有医疗诊治台和基础器械,因此也可以作为移动救护站。除了自备网络设备与端口、发电机、强光照明、纯净水之外,思科打造的专业医疗车还采用了卫星通信系统,因此可以在十分广泛的领域内拥有高性能的网络。
作为一个创新型国家,韩国正在抓紧时间追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建造智慧城市的步伐,相信不久,韩国人将拥有更惬意的生活。
六、芬兰
--节能减排从用电做起
提到芬兰的智慧城市建设,不得不提的要属赫尔辛基市Kalasatama新区的大规模智能电网项目建设,该项目由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与位于芬兰首都的赫尔辛基能源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一起合作,重点是实现可持续、高效的电力分配。
智能电网是本世纪开发的一种新的能源生产技术,运用的是双向数字技术控制用户家中各种电器和供热设备,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其实,本质上说,智能电网是一个智能监控系统,并且具备整合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当电力最便宜时,用户可以允许智能电网开启选择好的家用电器,如洗衣机,而在用电高峰段则关闭已选择好的电器,以降低用电需求。
现在,在埃斯波市的一个住宅区正着手进行着智能电网的试点,该住宅区一栋公寓房顶上安装太阳能系统,该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板每年将产生约15000千瓦小时的电力,太阳能产生的电力可用于居民用电、楼梯间照明和电动车充电。如果生产的电力超过公寓楼居民的用电需求,多余的电力将输送到富腾公司电网中,实现能源的双向利用。
智能电网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根据具体需要和用途控制公寓楼及个人能源消耗,从而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家庭的节能减排。公寓楼中的每个房间都是全面的能源检测和监控的一部分,而楼内居民则可以在互联网上跟踪其住房的实时电力、热能和水的消耗,也可以看到由于能源消费习惯的改变而带来的具体影响和账单的变化。
此外,该公寓内将安装ABB公司的建筑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关闭所有可能偶然忘记关闭的电器,同时还可以自动降低过高的室温,以达到省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