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柏拉图笔下的第十个缪斯,是西方文学史上一位开天辟地的女诗人、传说中的诗歌女神,她叫萨福,生活在公元前7——前6世纪的古希腊。
古希腊的诗人,大多数都是信奉某一个“神”,萨福信奉的神不是柏拉图所说的缪斯,而是古希腊神话里的爱神——阿佛洛狄忒,这就注定了她的风格:优雅精致、性感香艳。
当然,她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当之无愧的明星,可谓家喻户晓。更为难得的是,她喜欢在自己的诗里自曝隐私,在她的残篇里我们分明能看到她对其他女子心旌摇荡、神魂颠倒以及她们相爱时欲仙欲死的琴瑟和谐。
在萨福诗歌里的女子名字众多,相传这些女子都是她在勒斯波斯岛上创立的女子学校里的学生,她经常以勾引那些崇拜她的女学生为乐。假如有人问:一个女人的爱能分为几份?萨福给出的答案是很多,很多!
萨福往往给自己的诗歌谱上曲调,供人吟咏弹唱。在技巧上,她创立了“萨福体”,改革了当时诗歌创作的韵律;在内容上,她与其他诗人一起,把咏唱的对象由神转向人,用第一人称抒发个人的哀乐,2600多年前的一个女诗人,她已经开始了现代诗歌的创作!
千百年来,萨福被人们视为描写女性爱情的圣人、“女性主义者的偶像”、“化身为文学家的罗蕾莱”(罗蕾莱是德国民间文学中传说的女妖)。当时很多希腊女子慕名来到勒斯波斯岛,拜在她的门下学习诗艺,甚至在当时勒斯波斯岛上的货币,都以萨福的头像为图案。
在不同的年代,萨福被定义为不同的象征,她是一个符号,一个榜样,抑或是某些人嘴里的“坏女人”。从19世纪末开始,萨福成为了女同性恋的代名词,“Lesbian”(意为女同性恋者)与形容词“Sapphic”(女子同性恋的)等,均源于萨福。由此,萨福也被视为近现代女权主义者和女同性恋者的鼻祖。
当然,说她是一个坏女人有些牵强,她更多的是作为“偏激”女性的代名词:“同性恋”、“为爱跳河自杀”、“女权主义者”……这些极端的名词集中在一起,让她不得不背负有悖世俗尺度的叛逆之名,让人或多或少嗅出“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