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采访的概率是很低的,通讯员大多只能“闻风而至”。而对于大多数预知事件,如某种特殊天文现象的出现,某些重大活动,如运动会、大型会议等,通讯员完全有可能在事件发生之前作好充分准备,并及时赶到现场。
2.通讯员的体验式采访
体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验式采访可以促使通讯员加深理解和感受,增强记忆。有经验的通讯员,常常会千方百计地深入社会,接近采访对象,与采访对象共同生活,参与采访对象的工作,在现场访问中体验,在体验中观察记录,所得的不仅是详细的事实、材料,而且有通讯员因体验而获得的感受,因感受而引起情感的变化,又因情感的变化与事实的融合而达到对客观事物更深刻的认识和109材料的敏感捕捉。
3.访问
通讯员要得到生动的材料,如果已无现场可访的话,靠访问当事人来获取材料便是必走的途径了。访问不仅要求通讯员有较强的观察和现场捕捉能力,而且要求通讯员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在访问中获取感性材料是一项艰巨任务。第一,与很多人打交道,双方开始都有陌生感,与陌生人谈话很难放开,也难深入。第二,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时,所做的事已经成为过去,激动的细节已时过境迁,而且很多人并非懂新闻规律,不懂得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感人的、才是通讯员需要的。因此,许多采访对象在回答提问时,第一喜欢概述,泛泛介绍事情梗概,表明自己的态度,至于细节,当时说的话、当时谁在现场、是什么状态等,因为缺少回忆的情景气氛,很少在主动表述之列,而这些恰恰是最好的感性素材。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有些通讯员常用的方法,就是“触景生情”,即把对象带到曾经历过的地方去采访。写什么事,最好在新闻发生地采访,如采访售票员最好在公共汽车的售票台边上,而采访体操运动员最好在运动器械旁。这在人物访问中特别重要。见证人到了现场,思维记忆都被周围场景激活,细节较容易回忆,情感较容易流露,睹物思人,睹物忆事。有时,一张照片、一幅图画、一个旧物品、一种景色、一个熟人的名字、一段旋律,都可以引起当事人或美好、或痛苦、或酸、或涩的回忆。
六、通讯选取素材的类型
无论表现事件还是人物,通讯所选取的素材主要是以下三种:骨干事例、细节材料和一般叙述性材料。
1.骨干性材料
一篇通讯必须有能够支撑主题的骨干性材料,也叫骨干事例,也就是突出的、较有分量的典型事例,否则,通讯的主题根本就不能成立。
所谓骨干事例,就是那些事实过程比较完整,事实意义比较突出又有代表性,能够说明主题的事例。一个大的骨干事例,如果情节丰富,通常可以独立写成一个新闻小故事或一篇事件通讯。
骨干材料是通讯“说服力”的基础,是通讯主题能否成立的事实支柱,也是通讯内在逻辑的基本要求。骨干事例是通讯中的“干货”,它必须真实,必须带有权威性。
2.细节材料
细节材料是再现型的材料,是指骨干(或典型)事例中细致的情节、细致的现场画面,或者富有个性化的对话。它们是通讯中最有灵性、最富有感染力、最易吸引受众的部分。
一般来说,骨干事例只能告诉你一件事。但细节材料不是“告诉”你这一件事,而是将这件事“再现”给你看。它触动你的感官,使你“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读者从文章中切实“感受”到活生生的事实。感受到的经验容易让人相信,且难以忘怀。而新闻中的细节感染力最强的材料,往往成为通讯的生动性、可读性的来源。这也是为什么好的通讯读起来格外优美动人、富有吸引力的地方。
在通讯中起到感染作用的材料主要是细节材料,它分为以下几种:
(1)详细的情节事实。情节事实的特点是:比较完整地再现了某一事态前因与后果之间的行为形态演变环节,就像一个个小故事。那些行为形态环环相扣的变化,包含着明显的情节悬念和变化着的人像、物象,适合大众的阅读口味。
情节事实可分为完整性情节、片段性情节和言论性情节三种。
①完整性情节事实。完整性情节事实是指完整表现行为形态演变环节的事实。它具有明显的事态起因、中间变动环节的结果。
②片段性情节事实。片段性情节事实是指一个完整故事的每个阶段中行为形态演变环节的事实。比起完整的情节事实,这种有外部形态特征的演变反映的事实过程更短暂,是典型事实的一个侧面。
③言论性情节事实。新闻人物的语言所构成的有头有尾的情节是极有特色、极传神的事实材料。新闻人物在采访过程中与通讯员的对话、新闻人物之间的对话、内心独白(当然是采访到的),常常呈现出带有个性特征的感性材料。另外,报告、演讲、会谈中都可以摘取大量生动的语言情节片段。
既然叫语言情节,一般不是只取一两句话,而是将围绕某个问题的谈话环节较完整地记录下来。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引用一段有新闻价值的连续对话或谈话,内容要求环环相扣;二是全部用直接引语,即引用原话,要尽量显示个性语言、群众语言的特点,甚至包括有个性的语气词、有特点的方言词汇。这样,新闻人物谈话中的信息、观点、语气、情感就容易活灵活现在读者眼前了。
(2)特写镜头。通讯所选的最富有表现力和个性色彩的细致的画面和瞬间的特写,正如摄影中的特写镜头,可以使人产生特别的关注并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力体味其中的意义。
细致的画面分为场景画面特写、人物特写和人物个性语言特写三种。
3.一般叙述性材料
除了骨干事例、细节材料,通讯写作中也不可缺少一般性材料。这种材料一般不是事例,也不细致生动,但它可以对人物、事件、风貌的背景和现在状态做概括性介绍和解释,使人了解一个大致的事实框架,“织”出通讯的一个基本背景和舞台,让骨干事例和细节材料有赖以展现的场所。
七、如何对材料进行加工剪裁
对材料加工剪裁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1)面对一大堆调查采访得来的材料,怎样才能把它加工制作成为一篇完整的通讯,哪些材料有用,哪些材料没用,各种有用的材料之间彼此是一种什么关系,在这些问题没有理清楚之前,是不能盲目下笔的。要理清这些材料,就要认真分析材料,对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找出众多材料本质的东西,也就是从分析材料中提出明确的主题。
(2)通讯,主要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需要精心剪裁,运用多种表现方法,写好典型材料和扣人心弦的细节,以增强真实感人的力量。
八、要将通讯写得传神有味需注意的问题
通讯属新闻体裁,不同于历史着作,也不同于文学作品,它的内容和消息一样,必须具有新闻性,不仅要真实,而且要新鲜。但通讯员无论写什么文章,都是给读者看的,只有文笔好,传神有味,人家才乐意看下去。苏东坡曾说,一篇好文章使人“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味从何来?有情有理才有味,味在情理之中。
通讯要写得传神有味,需注意如下三点:
1.要从宏观上统筹全篇
从材料搜集、主题确立、腹稿构思到动笔写作的全过程,要吃透消化,烂熟于心,才能从宏观上驾驭全局,找到最适合的基调、结构、形式及语言,写出“绝活”,自然就有味了。如果稿子写完,不能用一句极简单的话回答出写的是什么,那么这篇文章是很难有味道的。
2.要抓住特点写
凡事物皆有其自身的特点,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就能写出味来。一种意思,可能有许多表达方法,写作时应该避免出现“套话”。比如拿写桃花来说,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一律写成“桃花似火”。这不仅是“套话”,而且也是不真实的。其实,在不同的情形下,桃花的形状、色彩是不同的,并不一定能“似火”。在三月艳阳的春光中,满坡盛开的桃花确实“似火”。但如果在潇潇春雨中呢,风雨之中的桃花呢?那句简单的“套话”显然不能够贴切、形象地表现出桃花的色彩与外形。
3.要简洁含蓄
简洁、精练、明快、朴实、厚道、实在,本身就是美的,再下工夫做到篇无“多”段,段无“余”句,句无“废”字,让每字都“活”起来,发挥“效益”,稿子质量自然高,味儿肯定浓厚了。另外,还要注意运用含蓄这个技巧。
诗圣杜甫有这样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中并没有什么艳丽奇谈之词,朴素得简直像条新闻,连小学生都能读懂。但这首七言绝句却描绘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美不胜收的图画,进而使你甚至可以推测出黄四娘这个育花人的音容笑貌,使人人可以感到这不仅仅依靠诗人的文字技巧,更重要的是诗人在文字技巧的后面隐藏着的更精深一些的东西,诸如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奇巧的立意和构思等。当然,写通讯不同于写诗,但通讯的写作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作者充分发扬创造精神,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写出好的通讯。
九、通讯主题在通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人称之为“主脑”、“灵魂”。通讯的主题就是通讯的灵魂。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主题决定着通讯的社会价值;二是主题支配着通讯写作的全过程,即材料取舍、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语言运用都围绕主题进行。因此,正确地选择主题,深刻地提炼主题,完美地表现主题,应成为通讯员写作的基本问题。
通讯的主题酝酿和形成过程,与文学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先立意后动笔,才能成竹在胸,这是通讯写作必须恪守的原则,是写作成败的关键环节。只有选定了主题,选对了主题,才能围绕主题选择新闻事实,选择组织素材、谋篇布局的结构,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通讯的主题,是人们评价一篇通讯时首先的评价标准。一篇通讯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主要看其主题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大不大。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情节是文章的骨骼。在一篇通讯中,主题、材料、情节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主题却显得更为重要。
通讯的主题就是通讯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可以说,是作者通过自己所描述的人和事,宣传一种什么思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主题一经确定即要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全文,成为通讯的“灵魂”。
选择好主题,是写好通讯的前提。懂得摄影艺术的人,在照相的时候,都很重视选择角度,掌握好镜头。不同的角度拍出来的照片,效果显然是不同的。从镜头化为笔端,同样也有个选择角度的问题。主题的针对性,常常就是同适当的角度分不开的。列宁提出选择主题的基本原则,重要的是选择政治上重要的主题,也就是对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推动作用的,能代表事物发展方向的,对全局工作有影响的积极的主题。这样的主题,能够抓住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强调要选择政治上重要的主题,并不是说只能是直接反映方针、政策和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日常工作生活方面的许多题材经过精心提炼,也能成为政治上重要的主题。
提炼好主题是写好通讯的关键。一篇通讯的主题选择好之后,只是主题形成的第一步,还必须进行提炼,挖掘出事物的本质,使主题得到深化。
主题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自己的头脑臆造出来的,更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党的一些政策、条文就能随意获得的,真正能反映时代精神的重大主题,只能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因此,必须提炼通讯的主题。
十、通讯员提炼通讯主题的要求
1.主题的真实性
通讯员在提炼通讯主题时,第一个要把关的就是主题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的问题,就是主题的真实性问题。在这方面应当强调的是,通讯员要有“质疑”意识,即凡事都不要“轻信”,一切结论都应该产生于深入调查研究之后。特别是对那些来头大、有背景、社会上众口一词争相炒作的热点事件、新闻人物,一定要在确认其事实、事迹的真实性的基础上考虑如何评价其人其事。
有时,同一个事件、同一个人物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提炼出不同的主题。
例如:
一个原本性格内向的女工下岗后,为生活所迫先后干起了家庭保姆、建筑工地油漆工、街头卖报人,最终办起一家红火的主食加工店。她本人也历经磨炼,从胆小怕事的女工到麻利、果敢的女经理。这一事实过程可以用来说明几个方面的主题:
(1)市场大潮对人的陶冶和磨难是造就企业家的途径,市场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2)一个下岗女工的顽强精神。
(3)“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应当转变。
但哪一方面更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哪一方面的主题经传播后可获得正面的社会效果,则可根据不同通讯员的认识、不同媒体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报道需要作出选择。
2.深化主题
通讯员应当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抓住事物深一层的本质,深化主题。
一般来说,深化主题有以下三条经验:
(1)深度来自历史感。很多通讯员都知道,看问题离不开全局意识。但是很多人的全局意识仅仅局限在“空间”的概念,即把新闻事实放到更广阔的空间和一定的高度来认识,从而深化主题,而“时间”这个思维的角度常为人所忽略,有人称这种现象为“时盲”。很多事情如果只从当前的状态来看,往往感觉不出它的意义所在,一旦把它放进流动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历史的逻辑便赫然显现。
(2)深度来自展示人的心灵。一个通讯员,若能将他的笔游弋于人们心灵的海洋,探索人生课题,抚慰受创伤的心灵,启迪心智,往往可以在读者渴求的心田中激起回响,使人感到震撼,从而产生精神上的动力。因此,凡是写人或与人有关的通讯,都要在开掘人物思想深度上下工夫,方能取得读者的回应。
(3)深度来自全局意识。通讯员要对那些乍一看没有什么新鲜之处,影响似乎也不大的新闻,确定其题材的通讯主题的深度,必须把这些题材放到全局的高度去衡量,深入研究其在全局中所占的地位,它是否有利于或者有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它们的代表性、典型性如何等。
(第三节)常见通讯类型的写作
一、人物通讯
1.人物通讯的含义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实用文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