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身体素质是心理、心灵、精神内在人格的承载物,是做人的物质基础。作为正在发育成长的大学生,应当对自己的身体加以关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和符合卫生标准的良好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对青春期常见的卫生问题与疾病,要知、要治、要防,要具有安全与自救的意识。同时,还要积极参与一些娱乐活动,为自己的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塑造健全人格,还要特别注意心理卫生及内在精神的修养。心理卫生不如生理卫生那样易得到人们的重视,倘若身体患有疾病,我们会主动求医、积极治疗,但如果有人胆怯腼腆、郁郁寡欢、喜怒无常、缺乏自信,却难以意识到这也是一种不健康的症状---心理不健康。21世纪,是生活急速发展的时期,科技进步、信息爆炸、工作压力等原因对人的精神、心态提出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人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多地同社会因素、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在健康概念中越来越明确地容纳了心理健康的内容。事实上,心理不健康的人,在身体方面也难以真正得到健康。心理因素的致病、治病与防病作用,古人早就对此有所发展。我们祖国的医学远在先秦时期就记载有心理与疾病的关系理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就是古人对心理与疾病关系的一种直接总结。据专家统计,现代大城市一般门诊就医的病例中,60%以上的病人伴有心理疾病或由于心理疾病而导致的生理疾病,以至于整个医疗事业如不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完成医疗事业的使命。
比心理因素更多代表社会特质的,是道德因素。我们已知道德因素是体现人之为人的社会性规定,它之所以在人格要素中位于高质层次,完全是因为它把人本质中的崇高性清楚地显示了出来。人的良心、人的尊严,使人更像一个人,而且对人格心理因素产生极大的影响,并通过心理媒介对生理发生作用。心理疾病往往要依赖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调整。
我国古代医学思想中,就有“心疗”、“意疗”、“情疗”等治病方法,都强调通过改变心态、变换人生态度来达到移精变气、治病养生的目的。健康长寿的秘诀中首要的一条便是要具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和人生态度。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精神和正确的、向上的人生态度,修养成健康的道德人格,调理出适应社会、人生的良好心态,并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生活方式与交际方式,不仅能使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如鱼得水,而且还会使我们得到一味使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
健全人格并非生来就具备。人格中的有些因素是先天的,但整体实质上是后天社会的产物。人先天就带来的生理、心理、心灵、精神,只提供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与基础载体,而环境和教育才赋予人格发展的现实。如果不经过后天的社会教育,不经过个体的努力修炼,人初始的人格因素就不可能发展成健全的人格。比如,初生的婴儿,他有人格,但他的人格更多的是他的遗传素质和先天的本能,健全成熟的人格只有等他在社会中学习、成长后才能塑成,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1)人格的滋生与形成期
这主要发生在人的未成年期。人离开母体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他的生长发育可分做两个基本过程:自然生理过程和社会化过程。其中后一个过程是完整人格形成的决定性过程。一个天生素质非常好的婴儿,如不在社会环境中生活学习,他就很可能不具有人类的人格。国内外相继报道的狼孩、熊孩,便是非常有力的例证。婴幼儿时期的人格塑造过程主要是通过亲人直接接触及幼儿园环境实现的。此时的人格学习过程缺乏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
2)青少年人格发展时期
青少年的人格塑造过程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进行的。期间还逐渐增添不同渠道的社会教育(朋友、同学、公共宣传媒体等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里,身高、体重、骨骼、肌肉及各个器官,都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这时候要注意营养、加强锻炼、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比以后任何时期都重要。成人后是否拥有健康的身体,就看此阶段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动如何。
青少年时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会带来心理上的变化,日后在漫长的人生中能否应付自如,能否具有良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经受生存考验的能力,这一切都依赖于我们在青少年阶段能否调理出一副健康的心理状态。
3)成人人格发展时期
中国有句古训,叫做“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从人的社会化过程讲,“三十而立”就意味着人的“社会化过程”已基本完成,人格内容进入了相对“确立”的阶段,但社会在发展,人也在不断学习,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在生命终止前一直在进行,某些个人的特殊经历也会渗透到人格中,使曾成定式的人格内容发生改变。
人格塑造过程从历时状态看,可分为上述3个阶段,而从共时状态看,则可分为人格简单状态、人格双重状态、人格理想状态3种。
人格简单状态主要是指人的内在状态与外在状态没有区别的浑然一体。婴儿不会掩饰真实自我、不懂羞耻、表里如一。幼儿也没脱离内、外在简单为一的状态。但他们缺乏注重营养、锻炼身体、讲究心理卫生与心灵美德的自觉意识。除婴幼儿外,某些精神病人也处在一种简单的统一中。这种简单人格的浑然一体,在人格性质上当属低质层次。
人格双重状态是指个体人格内在和外在的差异存在的状态。一个人在社会中学习、成长,学会了用社会理性的声音去说话,学会了用社会规范求取“装扮”感性自我的本能,于是他这个人就有了内在的以及表现出来的双重存在状态。很多人会对“双重人格”产生“虚伪”、“畸形”的理解,实际上人格的双重性是人类的一种必然存在状态。任何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社会的要求进行一种“文明的装扮”,去扮演各种社会所需要的角色。会用理性克制自我的许多欲望、冲动,用社会规范制约自己的思想行为。这就好比我们的躯体,很真实,但必须用好看的外衣把它包囊起来。人格就是文明给人的生理/精神所穿的服装。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格本身就具有双重性。人格的这种性质在它的词源含义中就已表明了---人格就是“面具”。婴幼儿、精神病人以及智力障碍者不会戴“面具”。他们往往会把内在的真实自我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因此,在心理学中,过分漠视装扮、形象、防护,往往意味着心理障碍的开始。正常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戴着各种各样“面具”的。“面具”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和一定的合理性。当然,面具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人的虚伪性,这需要调整、把握好人格双重状态的张力程度。
人格理想状态是指在社会条件下全面发展的内在与外在和谐统一的人格境界。这是对人格双重状态的一种超越。当人的外在“面具”经过长期运用,逐渐内化为内在人格时,当外在人格与内在人格的差异缩小甚至消失时,完整人格的塑造也就实现了。当然,人格理想状态是人们对完美人格的一种终极价值表达,在目前社会中要求每一个人都达到理想人格的绝对统一状态是不现实的,但同学们可以、也应当向着人格理想状态努力,尽力接近理想境地。古训“从心所欲不逾矩”,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理想的人格状态。
人格是需要塑造的,塑造是要有过程的。了解上述人格塑造的阶段状态,其意义在于:一是要懂得大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决定性阶段,大学生能否像他人一样拥有健全的人格,完全取决于此时期自己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动,作为一个有智慧、有知识、有素质的大学生,应当有这种自我觉醒;二是要了解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有一个由外向内,即从人格简单状态到双重状态,再向理想状态发展的过程。其中,人格双重状态实际上就是人格社会化过程的一种表现,是人对自我人格的意识与自觉。所以,人格双重状态从某种意义来讲,是人格塑造过程的必经阶段。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特别注意接受社会环境给予的教育,自觉主动地按社会的要求塑造自己。法律、道德规范、文明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的要求,以及医疗保健事业,都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的人格塑造环境,手中的这本书也在讨论健全人格的学习与行动。应该按照这些要求来塑造自己,哪怕一开始先塑造出外在人格,穿戴好社会赋予自己的“外装”,然后再由外在人格向内在人格转化,使之合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