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创造了生命,生命就在于运动。人的生命是生物界最为宝贵的生命现象。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要使人生过得有价值,就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自己的健康而运动,为了终生献身于这个理想,就要不断地去探讨保持生命年轻的途径,做到青春常驻,延年益寿。为此,如果能多懂一点儿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知识和理论,是可以延长为自己壮丽事业而献身的寿命的,可以提高自己未来的生命质量。同时,多懂一点儿生命在于运动的知识和理论,也可以更加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使自己的身体锻炼能够更好地建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提高身体锻炼的科学水平。
二、身体锻炼的科学理论
1.新陈代谢理论
新陈代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一方面,机体从外界环境中不断地摄取营养,并把它们合成为机体所需要的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同化作用”。另一方面,机体自身的物质又在不断地分解,释放出化学能量,供给机体自身各种生理和心理所需要的物质,并将分解的最后产物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异化作用”。合成时吸收能量,分解时释放能量。所以新陈代谢过程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一生如果以60年计算,吃进的水共有60吨、碳水化合物10吨、蛋白质1.61吨、脂肪1吨,这些东西共计75吨,相当于人体体重的1250倍。如果把这些饮食看做“旅客”的话,人体就像是一个大“旅馆”,每天门庭若市,人马穿梭,十分繁忙。可是旅馆里没有长期的住客,都是些来去匆匆的过客。人体旅馆的这个迎客的过程,就是人利用饭菜营养物质制造出来的人体特有的蛋白质、脂肪等,同时又将原有的蛋白质、脂肪分解和利用掉,变成二氧化碳、尿素、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这种过程一般来说是保持平衡的。一个人在某一温度房间(16℃)里空腹静卧,他的新陈代谢应当视为基本的水平,称之为“基础代谢”。条件一变化,新陈代谢水平也会发生变化。饮食、环境、温度、情绪变化等都对人的代谢有很大的影响。但对人的代谢水平影响最大的是体力劳动和运动锻炼。一个足球运动员的代谢水平比常人静卧时的代谢水平高9倍,一小时可消耗热量1600焦耳。
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同化作用占优势时,机体生长发育、贮存起来的化学能量增加;异化作用占优势时,机体的物质与能量被过多地消耗;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保持相对的均衡时,体重相对不变。人体的新陈代谢就是在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下完成的,并保持相对的平衡。生命活动,一方面是细胞或组织的自身的新陈代谢,另一方面又维持着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
2.超量恢复理论
在生理学上把能引起组织细胞反应的环境条件的变化称为“刺激”。组织细胞功能上的变化称为“反应”。组织细胞受到刺激后,发生的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反应,称为“兴奋反应”;反之则称为“抑制反应”。机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反应能力称为“兴奋性”。任何兴奋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都伴有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耗氧量的变化。
身体锻炼和人所进行的体力劳动等身体活动,都是促进新陈代谢的一种刺激,都能引起身体组织系统发生兴奋,加剧自身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耗氧量的变化。身体活动必然要增加自身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耗氧量的消耗,此时异化作用占优势,出现代谢的不平衡性。科学家已经揭示,身体锻炼足以增强体质,是由于机体存在一条超量恢复的原理。
即由于身体活动而引起的能量物质的消耗是暂时的。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能量物质消耗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大;到运动结束时达到最低。随后能量物质的消耗开始逐渐恢复,此时同化作用加强,并占优势。致使体内组织细胞内部得到更多的能量物质的补充,合成更新的物质,当能量物质消耗恢复到原有的水平时,不是停止了,而是继续向上恢复,并随时间的延长,能量物质的恢复超过了原有的水平,达到最高后开始下降。再随时间的延长能量物质的恢复逐渐降低,而最后渐渐地恢复到原有的水平状态。这样就使机体获得更加旺盛的活力,从而使机体得以发展、发达。这就是超量恢复原理。
所以,身体锻炼可以使人的机体功能向着完善过程方向转化,这就是身体锻炼可以增强体质的生理过程和理论依据。
3.人体适应环境动态的平衡理论
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在适应外界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它包括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的变化,常常给人体发展带来许多方面的影响。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体向健康完善的方面发展;恶劣的环境会妨碍人体的正常发展,并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对人体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人体发展的历史是人体与客观环境不断取得动态平衡的发展史。
人类的进化,包括人种、种族的发展都同人类不断适应客观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能消极地适应环境,更主要的是能积极主动地改造环境。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来改造不良的或恶劣的环境,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为人服务。人也能运用体育锻炼这个锐利武器,为人体完善发展和自身的健康创造条件。
为了知道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们除了采取御寒防热等手段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善营养和进行身体锻炼,使自己的机体产热过程旺盛,体温调节更加灵敏。
人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和历史阶段,不同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地位,都会对人体发展带来综合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肉体,而且波及人的心理和精神。我国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4岁,而今天的北京人期望值达80岁。解放前,我国婴儿的死亡率为20%,到了1959年降为7%,而如今只有1.2%。以上资料说明,人体的发展及人类的寿命的长短,同社会的文明程度、政治形势、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劳动的性质和条件对人们的体质强弱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不同的劳动方式、职业工种、生活习惯、身体锻炼、休闲娱乐等也都是构成环境条件的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在自然因素和社会环境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是否能坚持身体锻炼,对人体与环境间所表现的动态平衡能力,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三、身体锻炼的科学原则
人的体质好与坏并不是先天因素决定的,而是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后天的调理,身体锻炼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后天因素。
身体锻炼是一门科学,许多学生都存在着这样的思想,身体锻炼不就是活动自己的身体吗?能有什么科学性?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不是现代学生应有的身体锻炼的观念。身体锻炼也有其科学性。人要想取得理想的锻炼效果,就必须按照人体的生理基本规律,遵循身体锻炼的原则才会取得更好的、有效的身体锻炼效果。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身心状况是不同的,如年龄、性别、体质、锻炼的基础、精神状况、所处的环境等都是不同的,必须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做到合理安排好适合自己身体锻炼的运动量,并要全面锻炼,坚持经常、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锻炼,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锻炼身体的水平。那么,身体锻炼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1.全面性原则
全面锻炼就是在身体锻炼中要有上肢、下肢、躯干等不同部位、关节及各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做到多项锻炼,使身体的肌肉、关节、各部位都均匀锻炼,全面发展。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锻炼有不同的效果。由于一次性身体活动对人体的影响是有限的,如果锻炼的内容和方法比较单一,身体各部位就不能获得有效的锻炼,就不可能使其获得良好的整体锻炼效果。因此,参加身体锻炼时,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进行全面的身体锻炼,并具有其针对性,从而促进自身的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全面提高,让自己的身心获得协调均衡的发展。
在全面锻炼身体中,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身体活动中,无论哪种素质都不是孤立或以某种单纯形式出现的。身体活动都必须有一定负荷、一定的力量、一定的速度、一定的耐力作为基础。例如,跑步,肌肉收缩产生了力量,动作快慢表现为速度,持续时间长短体现了耐力。由于各种身体素质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而决定了任何项目的锻炼,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身体素质的发展。
人体机能的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都是通过反复地进行各种性质不同的运动项目而实现的。因此,全面锻炼身体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掌握各种运动技能的过程。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又有助于人的运动兴趣的产生,进而更好地促进身体锻炼。所以,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而如果没有熟练、协调、完善的动作技能,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可能的。只有把发展身体素质与掌握动作技能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志趣,有重点地选择一两个身体活动项目进行锻炼,并考虑身体锻炼的全面性,不要局限于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全面身体锻炼。大学生能运用自己学过和爱好的体育项目,在毕业后作为终身锻炼的手段,对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都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