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莫念 受怨宜忘
【原文】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释义】
自己如果帮助或救助过别人,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里,但是假如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则一定要经常反省;如果别人曾经对自己有恩,就应常记于心,不可以轻易忘怀,但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则不应常记心间。
【解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很多传统美德的名族。在做人方面,我们应当要求自己忘功不忘过,而对于他人,则应该忘怨不忘恩。如今,类似的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如“以德报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
中国古贤历来提倡:做人要懂得饮水思源,人的一生,总会或多或少受到过别人的帮助。而受人点滴恩,应当涌泉相报,不可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古人还认为,当别人做了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时,不要一辈子挂记心中,应及早忘却。
魏信陵君(名无忌)杀了晋鄙(魏国带兵官),击破秦军,解除邯郸被围困的危机,救了赵国之后,赵王亲自出郊迎接。唐雎对信陵君说:他听人说有些事无法得知,但有些事不可不知,有些事不能忘,但有些事不能不忘。信陵君问其何意。唐雎回应说:有人恨自己,自己无法得知,但他恨别人,却不可不知;而别人有恩于自己,就不能忘记,但自己有恩于别人,就不能不忘了。唐雎进一步说:先生杀了晋鄙解除邯郸受困的危机,救了赵国,这是大恩,希望你能忘记对赵国的恩惠。因为心里老是记着对别人的恩德,势必带来恩大仇大;而对别人的怨恨要是不能及时化解,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信陵君便听从了他的建议,而后史对此也多有良好评价。
再如,孟尝君被逐之后恢复相位,重回齐国时,谭拾子到边境去迎接。他问孟尝君会不会埋怨齐国的士大夫放逐他而想杀人。孟尝君说“会”。随后,谭拾子通过市场来比方“求生存和避免危亡”的道理,最终打消了孟尝君要报复五百个他所怨恨的人的念头。
对比现今的人们,当两人发生争吵之时,最常听到的就是互相数落对方的不是,或是曾给予对方多少好处等对话。所以,我们真该从古人的处世原则中汲取些相应的启示了。
三国时期,东吴有个人名字叫董仙,住在庐山,以行医糊口,给人家治病,他不向患者要金钱报酬,也不问患者的名字,只求患者回去后栽种杏树。治好轻病的栽一棵,治好重病的栽五棵,若干年后,共栽得杏树10万棵,绿树成林,造福子孙后代。所以人们后称杏树为“董仙杏树”,并作为救死扶伤医治病人的美誉别称。董仙为别人做了好事,不是要受惠者给自己以恩谢,而是要求受惠者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
我们应该把古人讲的“有功于人不可念”,作为今天待人处世的座右铭。一个人能施惠于人,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对自己的善行念念不忘,这样原来的好意就会变质。
除了施恩莫念,我们还应该受恩莫忘。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却自己何以生,何以乐,何以得福。饮水思源,才是做人的根本和正道。
西方基督教主张人们向上帝感恩,因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并拯救人类于迷途当中。其实,在人的一生中,时时刻刻都要存有感恩之心。感恩是无处不在的,并不是谁帮助了你、关怀着你才要感恩。感恩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
诚然,我们要对恩人感恩。但是,不仅仅恩人才值得感恩,生活中一切事物和事情都存在着感恩的情结,父母的恩情、朋友的情谊、恋人的爱情、大自然的一花一木、生活中的挫折的境遇、自己的追求和信仰……都需要我们用感恩的心态感知和对待。
人的一生被众多的感情纠缠,比如爱情,亲情,友情,成功,得失,进退,荣辱……总有一些带给你苦痛,总有一些带给你欣喜,苦乐酸甜才是人生。惟有常常感恩,才能时时收获慰藉和幸福。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亲情、爱情、友情三者是没有先后之分的。人何以生,全在“亲、友、爱”上。人其实不过是一副空壳,有了这三者才丰富了血肉,变得饱满和充实起来。如果没有情谊的填充,我们的灵魂将会显得空虚,我们的躯体也不过是一身臭皮囊而已。
不昧心 不违情
【原文】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释义】
不蒙蔽良心,不做不用尽人情的事情,不过分浪费财力和物力。一般能够做到这三条的人,就可以在人世间树立善良的形象,为世间万民创造出生机,因此就可以为子子孙孙创造永久的幸福。
【解读】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必须从自我修养上做起。做官更是如此。因为,为官从政,造福于民,是至高无上的做官原则。哪怕是因此而触犯权贵,也不能蒙蔽良心。修炼品德、心怀正道,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为人民所称道,才能得到万民的敬爱。
李允祯,山东德州人。顺治元年任直隶故城县知县。
故城县里有个土豪,他想霸占同乡王良的妻子,于是,便花重金买通死囚犯,让他供出王良是他的同伙,王良因此被捕入狱,并被施以重刑盘问。就在王良奄奄一息之际,李允祯查案卷时,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便在晚上微服进牢房。在与犯人聊天中李允祯得知,王良根本就不是他的同伙,那是狱吏与土豪勾结陷害所致。李允祯听了气愤不已,第二天就调查出事情的整个经过,马上将王良释放,将土豪和狱吏一同绳之以法。
砀山县与故城县相邻,在那里发生动乱时,朝廷下令让李允祯代理砀山县事。济宁驻防军奉令调来平定动乱,驻防军官扬言要屠城,绝不放过任何乱党。李允祯知道驻防军一旦进城,城内的百姓肯定遭殃,于是,他在城外大摆宴席,犒赏大军,声称“城内乱臣贼子已经全部扫除了,剩下的都是普通百姓”。驻防军官怎能轻易相信,于是坚持全城人“过过筛子”,李允祯知道这一过筛子,肯定会死掉很多无辜的百姓。自己身为这里的父母官,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于是厉声道:“总兵大人,请放心,这里是我所管辖的县,一旦以后有什么不测,我自会负责,不劳您费心了……”驻防军官见李允祯态度坚决,只好带着军队离开了砀山县。
故城县,原16岁以上男丁有一万多人,后来经过连年战火的摧残,剩下的就只有七千多一点了,但是仍然依照原来的人数征兵纳税。李允祯觉得不合理,便要照实际人数去计征。这时,他忽然接到调令去江南丰县任知县。亲戚朋友都劝他这刚好是一个机会,趁此正好不用管故城县的事情了,但是他慨然说道:“我必须把最后一项工作做好,身为百姓官,就得尽心尽力为百姓做些事情。”说罢,立即召集全县百姓,当众烧毁了原来的人口普查册,当天便赶造出新册,申请省府审批。故城县因此免交浮粮,人民非常高兴并且非常感谢他。在他走的时候,一定要送他礼品,但是都被李允祯拒绝了。
李允祯到了丰县后,刚一上任,就有管县库的官吏张某送上金币和器具,谄媚地说:“这些请大人收下,千万不用推辞,这是司库的规矩。”李允祯当即大怒,命令张某将东西送回库中,并且杖责张某50大板,免其职务。
从此以后,他在任三年,从来没有在库中开支一分钱为己所用。
当时丰县有一股很坏的风气,一些地痞恶棍经常勾结奸吏,在造事后还诬告他人,弄得对方家破人亡。李允祯决心一定要扫除这种不良风气。于是,他把这些都上报知府,并且请求知府将这些人交回丰县。这些人在铁证面前,无法抵赖,只有俯首认罪,最终将被诬告的人释放,而将诬告者乱棍打死。此后,再没有地痞流氓横行霸道了。
从以上事迹中我们看出,李允祯为官是清廉而且正直的,他做人做事可谓不违背自己的良心,更不违背为官的原则。正因为他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利,树立了自己清正廉明的形象,从而使得他流芳百世,受到后人的敬仰。
东汉时候有个人叫杨震,是个有名的人物。他最初是一个教书的先生,很有学问,道德修养很好,教出来的学生很多都做了官,可是他自己还是一个穷教书匠。
有一年,又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他家的锅有几天揭不开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好出去走走。来到大路上,周围的景色一点引不起他的兴趣,肚子里只有一个字“饿”。他看到农田的玉米已经快熟了,一股清香仿佛窜进了他的鼻孔里。他本能地走过去,伸手摸着那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玉米。不知怎的,他只说了一句“饿死不为盗”,又回到了大路上。如此的动作重复了三次,最后他还是拖着沉重的脚步走了。他就是怀着“饿死不为盗”的勇气,表现出了他的骨气。
幸好他没有去“偷”别人的玉米,因为那玉米地的深处正好有人。这件事流传开了,他有一个做了大官的学生对此十分感叹,于是就来拜访杨震。可是他知道杨震正直,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礼物,哪怕是自己的学生。于是就把杨震请到一座小楼上,令人搬走楼梯。然后拿出一尊小小的金佛送给杨震,说:“我这座小金佛是我这些年为官的俸禄所得,是清白的。现在我送给先生,完全是出于对先生人格的尊重,这事没有人知道,还望先生不要推辞……”还没等他的学生说完,杨震便义正言辞地反问道:“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件事情现在就有四个人知道!”他的学生感到疑惑不解,忙说:“这里不是只有两个人吗?不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吗?”“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么只有我们两人呢?”学生无言以对。杨震也因为“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名言而被人尊称为“四知先生”。
由于品质高尚、有气节,后来杨震在朝廷当了大官,成为东汉一代名臣。他的故事和高风亮节也被世人不断传颂。
满腔和气 随处春风
【原文】
天运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释义】
多么寒冷的冬天,多么炎热的夏天都能够躲避,但是人间冷暖、炎凉世态却难以消除;即使消除了人间的炎凉冷暖,还有存积在人们心中的恩仇怨恨无法排除。如果有谁能排除掉积压在心中的恩仇怨恨,那么,祥和之气就会围绕身边左右,这样,自己的周围也就充满了春风般的温暖。
【解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人和人相处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应该有耐心和宽容的气度。这样才能够消除与他人的仇怨,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其实修养的本身是为了以自身之德感化他人之怨。这样一来就不会计较于个人的恩怨,不会陷入淹溺人际的苦恼,带来的定会是和气,是春风,是锦绣前程。
列子问关尹道:“智人在物中潜行而没有障碍,进入火中却不受灼热,在万物之上行走而不恐惧颤抖,请问为什么能到这个地步?”
关尹说:“这是由于他保持了极端的和气,同时又是机智、灵巧、果断、勇敢之徒。凡是有形象、能发声、有颜色的,都是物,物与物为什么差别很大?首要的差别是什么?是形状、颜色罢了。假若有一种物,没有形状颜色,也不发声变化,能达到这点并且通晓它,别的物怎能滞留它呢?这个物将处于不过分的地位,置身于没有尽头的循环中,在万物的起点和终点漫游,行动完全出于本性,保养自己的和气,德性,合乎天然,像这样去做,他天性完全,精神宁静,外物怎能伤害他呢?”
从列子与关尹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智人也认为人们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在与人相处时,应该保持高尚的德性,用自身的修养化解他人的仇怨,这样,整个社会才会变得和谐起来。
有一位女大学生自愿担当某医院的义工。有一天,她带着故事书和玩具到医院的儿童病房去看望小朋友。其中,一个半身瘫痪的小女孩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在小女孩的床旁坐了下来。女大学生对她说:“小妹妹你想听什么样的故事,姐姐给你讲。”小女孩说:“我想听机器猫的故事,姐姐你给我讲吧!”
女大学生耐心地翻开故事书,声情并茂地讲起了“机器猫”的故事。当小女孩听她讲到机器猫有个无所不能的口袋后,突然想看看女大学生的口袋是否也像机器猫的那样。
无奈之下,她只好把口袋里的东西全部掏了出来,当掏到最后一个口袋时,只掏出了两张5元钱的钞票。她不好意思地对小女孩说:“姐姐的口袋里并不像机器猫那样富有,姐姐没有多少钱。”
小女孩抬起头,闪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对她说:“姐姐,你是富有的,虽然你没有很多很多的钱,可是你有一双完好、健康的脚啊,你能自由地在路上行走,可我不能,所以你是比我更富有的人呀!”
听了小女孩的话,女大学生顿时愣在了那里,她从来没有因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而满足过,只知道那是她应有的东西。此时,她才感到自己能健康地活在阳光下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接着,她又对小女孩说:“你说得很对,我确实应该为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而满足,我的确很富有。可是你也很富有啊!因为你有一双世界上最美丽、最明亮的大眼睛,还有健全的双手。”
“是呀!我只看到自己那双残缺的腿,却忽视了我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和健康的双手。”小女孩高兴地说道。
可见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不一定要拥有万贯家财,也不需要有显赫的声名和地位。一个真正富有的人,懂得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弥足珍贵的,也是值得拥有的,所以会倍加珍惜,成为富有并快乐的人。
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原文】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释义】
人在谈论得与失时,最好用置身于事外的超然心态来看,这样才可以清楚事情的始末,并且通晓利害;相反,如果是置身于整个事情之中的当事人,那么,就应该暂时放下个人的得失,这样,才可以专心策划所担负的任务,推动事情的发展。
【解读】
一次,孟子会见齐国的一位地方长官孔距心。
孟子问孔距心:“在你的军队中,如果有战士,在一天中三次失职,你会开除他吗?”
孔距心毫不犹豫地答道:“不用等到第三次,我就要开除他了。”
孟子又问道:“但是,你就没有失职的地方吗?如今,连年灾荒,据我所知,你所管辖的地方中,有一千多灾民,有许多体弱多病的老人死后被抛尸于山沟荒野之中,而年轻力壮的年轻人都逃亡在外。”
孔距心为自己申辩说:“我的能力有限,实在无法妥善安置那些灾民啊。”
孟子摇头道:“我打个比方吧:如果现在有一个人,接受别人的牛羊,替别人放牧,那么,他就必须要找到牧场和草料喂养这些牛羊。如果没有能力找到牧场和草料,那么,他就只能把牛羊退还给原主,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牛羊一个个饿死吧?”
这个比喻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就是说,如果在一个位置上,就得做这个位置必须要做的事,如果做不好,或者不能做,那就不要占着这个位置,腾出来让给更有能力的人来做,这样既不会伤害到自己的名誉,又不会伤害别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