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得累了,就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休息。他有些绝望,自己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至今却一无所获,仍然不能摆脱烦恼。正在这时,有一个人走过来问道:“你找到快乐了吗?”
他沮丧地摇头叹息。
“给你讲一个故事吧!”这个人说。
寻找快乐的人漫无目的地看着脚下的一株小草,没有表示反对。
那人开始讲故事了:据说,宇宙中有一颗神奇的星星,这颗星星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它能够使人远离痛苦、充满快乐,因为那里就是天堂。
通往这颗星星的道路只有一条,还被上天锁上了。为了给人类保留一点步入天堂的希望,宇宙大神就把打开这道门的钥匙藏在一个人们不容易发现的地方。这样,既不至于毁灭人们跨入天堂的希望,也不至于让所有的人都能找到。
钥匙放在哪里呢?宇宙大神犹豫难决。大海深处?不好!雪山顶峰?不好!天涯之角?不,还是不够完美。想了很长时间,最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地方,那就是把打开天堂的钥匙放在人类的心灵深处。
这的确是一个绝妙的主意,每个人都想找到通往天堂的钥匙,但自己的心灵却很少有人注意。只有在踏遍天涯海角的每一寸土地都无所发现的时候,只有懂得反省自身的时候,聪明而善于思考的人才会低头去巡视自己的内心,也只有那个时候,距离天堂才不再遥远。
听完故事后,寻找快乐的这个人被路边的一株小草所吸引。只见小草慢慢长大,先长出一个个花蕾,最后开出了一朵朵小花,无名的小花在微风中发出淡淡的清香。这一刹那,他的心中闪出了亮光,他猛然醒悟。
好文章就和真理、快乐一样,都在人们的心中。只要人们用心去体会、去发现,执著地按着心中的愿望去努力,就会得到真正的好文章,领悟出真正的人生哲理。
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他抛去了私心杂念,一心著书,写出了凌厉百代、睥睨古今的《史记》。司马迁在其父司马谈死后第三年被任命为太史令。他立志要写一部史书,通过搜集天下的旧闻轶事,考察事情的起始终未,“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如饥似渴地读国家珍藏的书籍!同时整理各种历史资料,目的只有一个,完成这部著作。
有一天,上大夫壶遂来拜访司马迁。他看到司马迁埋头看书,孜孜不倦的样子,有点不明白,就问:“子长!听说你想写部史书,很好啊!可那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你没日没夜苦读,不觉得太辛苦了吗?”
司马迁说:“先父在世的时候说过,周公死后五百年,出了个孔子,写了《春秋》。孔子死后到现在又有五百年了,应该有人能写出像《春秋》那样的书。先父去世了,这件事理所当然地应该由我来承担,我不敢不努力啊!”
壶遂了解了司马迁的心思,理解了他的写作意图后,高兴地点头说:“子长,我明白了。你是要把这盛世的美德发扬光大,是在做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啊。我祝你早日成功!”
司马迁开始了严肃认真的写作。他反复研究和比较历代的史料,认真整理自己亲手调查来的事实。经过多年的努力,一部史料翔实全面,叙述生动感人的《史记》诞生了。它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记录了远古时代的黄帝至汉武帝时代的几千年历史,气魄宏大,比起《春秋》有过之而无不及,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从情识解悟 有悟则有迷
【原文】
凭意兴作为者,随做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长明之灯。
【释义】
人如果仅凭一时冲动和兴致去做事,就不会坚持到最后,因为激情和兴致一过,就再也不能坚持下去了,这样是难以长久奋发上进的;从情感出发去领悟真理的人,有能领悟的地方,也会有被感情所迷惑的地方,毕竟情感不是一种永久光亮的引导明灯。
【解读】
学习使人进步,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对于普通人来说,找点时间学习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对做了皇帝的人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然而,康熙执政61年,却能一直坚持学习,博览群书,这在中国诸多皇帝中是非常少见的。
康熙从小就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做了皇上后仍是如此,一生好学不倦。从中国的四书五经、辞章、历算等传统文化到西方的人文、地理、医学、几何等自然科学知识,他无不进行研读,尤其对儒家的经史子集更是情有独钟。他的御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古今书籍,其中有好多是他亲自主持编纂的,如《数理精蕴》、《康熙字典》、《律旨正义》等等。正如他在《庭训格言》中所叙:“朕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犹手不释卷。诚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靡可以寡过。”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附庸风雅、炫耀知识,而是“于典籍训诂之中,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即欲使古昔治化,实现于今。”身为一国之君,他为求治国之道,使自己少犯过错,常以古今义理自悦,数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
康熙认为:在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能在马上治理天下。如果不钻研儒家思想,不通晓“帝王之学”,便不能有效地治理天下。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即便是严冬酷暑,他都能坚持学习。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他下令将朱熹的灵牌入祀孔庙,让其进入“十哲”之列。他以理学为其制定政策、驾驭群臣、教育百姓的理论基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重用了一批理学名儒。如重用理学家李光地,责成他编成了《朱子全书》和《性理精义》,鼓吹程朱“存天理灭人欲”和“忠孝节悌”等理学要义。
对于外来文化,康熙也是持积极态度的。对于自明末开始传入中国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对于只要不犯法度而又精通科技的西洋人,他都积极加以任用。
他曾任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作为自己学习天文和数学的启蒙教师。在那段时期内,他学到了天文历算的基础知识,了解了当时天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他曾向法国传教士白晋、张诚学习过几何、代数三角等课程。他不仅自己学习,而且还积极组织数学家编写《律历渊源》和《数理精蕴》,为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作出了贡献。
除此以外,康熙对音乐、美术也很感兴趣。根据法国传教士白晋的回忆,康熙曾经学习过西洋乐理,并且能够演奏西洋乐器。为了更好地学习,他仿效法国科学院,在宫中建立了有画家、雕刻家、制造钟表和天文仪器的工匠等人参加的科学院,还曾经举办过西方美术作品展览。
康熙勤奋好学、读书不倦的精神,不仅给了他文治武功的能力,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功业卓著的政治家,成为名垂千古的帝王。
做学问的方法多种多样,也是无穷无尽,集中起来,离不开“有恒”二字。能否做到“有恒”,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汉代的王充,是通过敏而好学,刻苦努力而成功的。王充,东汉时会稽上虞人,出身于“庶门孤族”,没有什么家底储备,过着清贫的日子。在《论衡·自纪篇》中,王充这样叙述自己的青少年时代:童年时与其他儿童游戏,不随便打闹,“侪伦(指小伙伴)好掩雀、捕蝉、戏钱”,“充独不表”。
王充15岁时到京师洛阳进太学深造,开阔了眼界。但太学里的学习并不能使王充感到满足。《后汉书·王充传》说他“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即学习时不拘于经典词句,而是广读群书。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书,他经常到洛阳的书肆中去看书。在热闹的街市里,他也能全神贯注,甚至暗暗背诵下特别好的词句。王充学成之后,感到自己在仕途上不会有太大的成就,于是回到家乡,一面授徒讲学,一面自己著述。
王充所处的时代,虽然表面上显得比较平静,但仍旧潜伏着社会危机,阶级矛盾也有所激化。当时社会上谶纬之学大盛。谶,就是伪造上天所谓的文书,其中有预言、启示之类;纬,就是用天人感应的神学理论去注解古籍。显然,这种谶纬学说是充满各种迷信的荒诞之说,其影响所及,使“众书皆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王充对此“疾之无已”,因而奋笔著书。针对当时思想界的问题,他写下了《大儒》、《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等书。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论衡》分30卷,85篇(现存84篇),约30万字,这是王充从34岁开始,前后用30多年时间,写出的一部充满战斗精神的唯物主义哲学巨著。
《后汉书·王充传》说他在写这部书时,闭门谢客,拒绝一切婚丧庆吊的应酬。在自己卧室的书架上,到处放着笔砚、刀和竹木简,一有什么想法就随时记下来。王充解释《论衡》这一书名时这样说:“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就是衡量言论得失和真伪之作。在这部巨著中,王充在对已成为官方思想的汉代唯心主义哲学和神学迷信进行系统的批判中,展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同时他又对先秦以来的主要思想流派进行了评论,从思想的承继关系中,对汉代思想作出总结。
王充晚年生活困苦,直到71岁去世时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著作。到东汉末年,经过蔡邕、王朗等人的整理,这位伟大而杰出的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的著作才得以流传后世,成为伟大而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王充一生从来没有中断过学习,他所取得的成就,验证了活到老、学到老的重要意义。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原文】
绳锯木断,水滴穿石,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释义】
如果用绳索当锯来锯木头,时间久了也可以将木头锯断,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久了也可以穿透坚硬的石头,同样的道理,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有所成就。几条小河中的水汇集在一起自然能形成一条较宽的河流,瓜果成熟后,自然就会从枝头掉落,同样的道理,修行学道的人也只有遵守自然规律才能修成正果。
【解读】
求学问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学有所成,需要长期积累并勤加练习。只有这样,坚持如一地朝着目标做下去,才能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其《兰亭集序》写得龙飞凤舞,气魄豪放,把书法艺术提高到当时的最佳境界。全文324个字,字字清晰。文中共有20个“之”字,各有风采,绝无雷同之处。因此,这篇序文被后世视为珍宝,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王羲之在东晋时曾做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他写兰亭序时只有32岁。一个刚过30岁的人在书法上能有很高的造诣和他自幼便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王羲之在六、七岁时学习书法,他的叔父王虞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学习书法深受他的影响。王羲之又拜卫夫人为师,卫夫人更是当时极富盛名的书法家,她的书法又得于楷书字体的开创者钟繇。
在名家的指点下,王羲之对于书法的学习简直入了迷。他整天拿着笔写,走路时不能拿笔,就用手指在自己的衣襟上比划;坐在那里和别人谈话时也不停地用手指在衣裳上比划,时间一长衣襟都被戳破了。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做“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他成名后,在给别人的一封信中说过:“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使之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张芝是东汉末年的书法家,善写行草,后人称其为“草圣”。王羲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张芝曾用水池中的水磨墨洗笔,久而久之,水池全变成黑色了。要是有张芝这种刻苦精神,其成就未必比张芝差。王羲之的书法成就要比张芝大,他所下的刻苦钻研的功夫是要超过张芝的。然而王羲之学习前辈的书法经验,并不完全是模仿和继承。他博采各家之长,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而创新,独成一体。
别人曾这样评论王羲之的字体:“割析张公(指张芝)之草(书),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指钟繇)之隶(书),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因此,刻苦钻研,善于集各派之长而独创一家,是王羲之成为“书圣”的主要原因。
语言学专家王力教授也自有一番激人奋进的经历。王力教授常常向青年一代传授他的治学之道。他说他的成功主要是来自于刻苦和勤奋。他年轻时夜以继日地看书,天文地理、经史子集,无所不包,为后来做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24岁学英语,27岁学法语,50岁学俄语,80高龄开始学日语。这种精神是他后来精通六国语言和几十种中国方言的秘籍所在。“文革”期间,王力遭到批斗,晚上坚持著书立说。1976年以后,他加快了研究的进度,每天坚持工作8小时以上。正是勤奋刻苦地学习,才使得王力教授博学多才而且硕果累累。
王力教授一生写了40多部学术著作;近200篇学科论文,共上千万字(译著不计在内)。他的研究涉及语言学的广阔领域,无论是语法、音韵和词汇,还是汉语的现状和历史,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切,无不是用勤劳的学习而获得的。
王力非常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文字改革,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还积极领导汉语教研室对语言文字教学的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他主编的《古代汉语》,从1964年出版至今,一直是全国高等院校古汉语教学不可替代的好教材。
如果说天才,王力教授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天才了,可这“天才”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勤奋积累来的;如果说成功,王力教授也是当之无愧的,而这成功的途径,是用辛勤刻苦的汗水来换取的。所以,任何一个想在某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必定要为之付出无数的艰辛和努力,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