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城市经济主体功能和城市现代化风貌的主要展示区。城市核心区包括主城9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是重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所在地。为体现其强大的集聚辐射及经济支撑功能,该区域必须具有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畅达的连接核心区外乃至整个区域的区际交通体系;必须拥有以金融、物流、科技信息等为代表的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必须要求在现有产业布局基础及制造业发展基础上,发展以产业链、产业集群为重要形式、具有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现代制造业;同时利用城市间的间隙发展都市农业,形成都市绿色隔离带,满足都市人群对绿色食品、清新空气和休闲度假等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2.城市核心外延区
城市核心外延区是1小时经济圈除主城9区外的14个区县,以三环线及其辐射区为重点发展环状区域,总体分为东部、南部、西部及西北片区并围绕核心区呈放射状分布,是重庆核心区功能的外延和补充,承担着1小时经济圈内及其周边地区(市内外)的要素传递功能,将主动承接核心区”退二“产业,继续发展以制造业、资源加工业、能源等第二产业。是都市型农业主要发展区域;结合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
二、重庆1小时经济圈重点产业的选择和布局
1.选择原则
符合1小时经济圈主体功能定位原则。以内环高速线划分出核心主城与外延城市群,按照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逐渐调整三次产业的空间布局,使其更好地发挥大都市圈的各个经济功能。
发挥区位、资源与市场优势原则。1小时经济圈受未来交通干线的影响,各个区县之间的联系在区位上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成渝经济带、长江流域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带的联系将显著加强,因而对内外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对市场的选择也会发生极大的变迁,只有通过整合区位、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才可以发展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产业集群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原则。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阶段,通过移植培育核心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组织形式,可以有效缩短产业成长周期,把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快速发展起有竞争力的产业;1小时经济圈的重点产业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必然以二三产业为主,同时辅之以适当的现代农业,要求其必须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否则就不能支撑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形成,也不能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同时,选择产业时必须考虑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才能与周边地区形成产业的错位发展和梯次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共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重庆1小时经济圈自然地理条件比较复杂,产业的重新布局受到较大的制约,也造成产业发展与环境发展的两难之选。新的产业布局力图将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质量朝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调整产业布局时,应尽可能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2.重点产业的选择
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重点产业应该以现代服务业和高端的现代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一条基本的主线。具体而言,重点产业有以下五大类:
以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会展业、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旅游、房地产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汽车摩托车、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
以化工能源和金属材料(包括有色、黑色金属)、新型材料为主的现代资源型加工业。
以食品医药、纺织服装制鞋、造纸包装印刷等为主的现代都市轻型工业。
以花卉苗木、蔬菜水果和优质粮油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等。
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三大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和九大国家级产业基地:
创建三大世界级制造业基地。改造和提升历史形成的国家兵器装备工业,创世界摩托车基地;创建天然气石油化工基地;做强中国铝深加工基地。
重点建设九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争创中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基地;建设国家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建设国家数字仪器仪表基地;建设国家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国家轻纺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创意产业基地。
1.产业布局原则
有利于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依托,又互为促进。在1小时经济圈内重新布局主导产业、支撑产业、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就是要依托现有的各级城市功能推动产业发展,而产业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城市体系和综合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有利于产业的集聚。根据各个板块的功能定位,布局适当的主导产业,既减少1小时经济圈内部各板块的产业不合理同构,又充分聚集各种要素商品,发挥整体效应。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协调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合理发展,是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撑,这也是环境·人·经济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
2.产业布局的总体构想
总体构想为”一带两区“(见图23):沿江经济隆起带、渝西加工制造业拓展区和渝南资源型产业拓展区。沿江经济隆起带包括城市核心区和城市核心外延区的长寿、涪陵、江津、永川、璧山等区县,在城市核心区重点布局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在城市核心外延区的沿江地带布局化工、钢铁产业。沿江经济隆起带沿长江向东北方向延伸,承担强化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联系,融入长江流域经济带的重任;渝西加工制造业拓展区包括城市核心外延区的合川、铜梁、潼南、大足、荣昌、双桥等区县,重点布局非资源依赖性的装备制造、轻工业、能源工业、现代农业等产业。向西延伸与成渝沿线的内江、资阳、成都等城市融合,共同成为成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渝南资源型产业拓展区包括城市核心外延区的綦江、万盛、南川等区县,重点布局资源加工、重型工业等产业。并沿渝黔线、渝湘线延伸至南贵昆经济区和湖南等地,进一步畅通与珠三角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联系。整个1小时经济圈形成以”一带“为中心向西南”两区“辐射和梯次传递的总体格局。
(1)城市核心区。城市核心区即都市发达经济圈9区。大致以内环高速为界可以分为内外两个圈层(见图24)。内圈。内环高速以内地区是重庆主城特大城市的中心区域,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主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为主的第三产业,其中由解放碑江北城弹子石三个片区有机组成的中央商务区是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的主要聚集区,观音桥、南坪、沙坪坝、大(坪)杨(家坪)石(桥铺)四个片区是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工业的重要发展区。
外圈。内环以外的地区是中心区域的重要辅助和配套功能区域。其中,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二环以内及内环以外的北部和南部两个片区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的主要分布区;中梁山以西的西部片区是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分布区;铜锣山以东的东部片区是商务会展、现代制造业的主要分布区。同时,内环以外的各个片区也是主城近郊都市农业的主要分布区。
(2)城市核心外延区。城市核心外延区由1小时经济圈内除主城都市发达经济圈9区以外的14区县组成。按照主城对外经济联系的方向可以分为东、西、南、北4个板块(见图25)。
东部板块。东部板块主要由长江(长江、渝宜高速公路)和渝湘线(渝怀铁路、乌江)沿途的涪陵区和长寿区组成。是重庆市主要的化工产业集中分布区及大型钢铁基地。该板块一是可以依托涪陵、长寿,背靠城市核心区向东北方向沿长江延伸至三峡库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长三角),融入长江经济带;二是可以辐射渝东南,并向东南方向沿渝湘线延伸至湖南等地,成为重庆连接”珠三角“的通道之一。
西部板块。西部板块由老成渝线(老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沿途的璧山县、永川区、大足县、双桥区、荣昌县组成,主要布局现代制造业、轻工业、能源产业和现代农业。该板块背靠重庆城市核心区,向西延伸与成渝沿线的内江、资阳、成都等城市融合,共同成为成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永川作为这一板块向西拓展的重要节点。
南部板块。南部板块主要由渝黔线(川黔铁路、渝黔高速公路)、渝湘线(渝湘高速公路)沿途及邻近的綦江县、万盛区、南川区和重庆川南黔北方向沿线的江津区组成,是重庆市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属、现代农业分布区,同时与资源富集地贵州相连。该板块以江津区、南川区等为重点,辐射渝东南和湘西地区;并背靠城市核心区向南延伸至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借助南贵昆的通道进一步畅通重庆与珠三角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联系,成为重庆市向南的重要海上、陆上出境通道。
北部板块。北部板块主要由重庆川北线(渝遂铁路、渝遂高速公路、渝南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兰渝铁路)沿途的合川区、铜梁县、潼南县组成,布局为重庆市能源、轻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区。该板块以合川区为重点,通过川北地区进一步延伸到成都、兰州等地,既是成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连接我国西南、西北使整个西部地区连成一片的重要通道。
3.重点产业的布局
(1)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布局(见图26)金融业。以解放碑江北城弹子石有机组成的重庆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布局金融业,吸引国内外的大量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落户,城市核心区的其他地区作为其主要承载区,城市外延区的永川、江津、涪陵、合川、南川、长寿作为今后的拓展区,最终实现建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目标。
现代物流业。在城市核心区与城市核心外延区交界地带、外环(二环)高速公路西北段的邻近区域布局现代物流业基地,依托”三北“地区(江北区、渝北区、北部新区)的铁路、港口(江北寸滩、涪陵两个枢纽港区和江津、永川、合川三个重点港区)、机场(江北国际机场、拟建的第二机场)和沙坪坝区的火车货运编组站等交通资源,发展长江水运、空运、铁路、公路的立体物流体系。打造三大物流园区:重庆寸滩物流园区、重庆铁路物流园区、重庆空港物流园区;六大物流基地:涪陵、长寿、大渡口、九龙坡、江津、永川和合川;建设汽摩、商贸、化工等物流中心。立足成渝经济高地,向西辐射川西、西藏等地区,向北辐射川北及兰渝线沿途地区,向东辐射川东北、陕南、三峡库区等地区,向南辐射川南、贵州、云南乃至东南亚地区,建成西部最大的现代物流中心。
商务、会展业。依托城市核心区内圈的中央商务区、南坪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和城市核心区外圈的茶园组团,布局商务会展的主要场馆;城市核心区内圈的观音桥、杨家坪等地区布局高等级酒店等进行配套。
信息服务业。依托城市核心区为主导,城市核心外延区的永川、合川、江津、涪陵、长寿等为补充,布局以信息技术研发、信息集散与加工、信息中介与咨询服务为主的信息服务业。
文化产业。以城市核心区作为主要承载区域,主要依托重庆广播电视总台(集团)、重庆电台、重庆出版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其他相关文艺机构布局以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为主的文化产业。
※国家级高端服务业基地。根据1小时经济圈的具体情况,可以争取在本区域内建成两大国家级的高端服务业基地:①国家级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主要依托城市核心区的对外经济交流平台,背靠1小时经济圈内的相关产业,积极发展服务业外包的产业形态。争取国家商务部支持,在重庆设立国家级服务外包产业基地。②国家级创意产业基地。主要依托城市核心区布局以研发设计、平面设计(包括动漫)、建筑设计、商务策划、时尚消费等为主的创意产业,其中北部新区、中央商务区、东部片区的茶园组团等为主体,城市核心区的其他相关地区也是重要的承载区域。建成西部最大的国家级创意产业基地。
(2)商贸旅游业布局(见图27)
商贸业。依托完善的城市(镇)体系,以城市核心区(主城9区)的城市中心(中央商务区)和观音桥、南坪、杨家坪、沙坪坝、西永、茶园6个城市副中心以及永川、合川、江津、涪陵等为主体,在1小时经济圈内的各级城市(镇)布局与之服务等级、服务区域相适应的商贸业,为人民生活服务。
旅游业。城市核心区以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和北部新区为主要依托,布局以都市景观(包括都市观光农业)、抗战、红岩主题的旅游业。并沿长江向东延伸至三峡旅游。
城市核心外延区北部板块及其邻近的西部板块北部片区,大致沿”三环“高速公路的北半环,依托潼南大佛寺、杨尚昆故居、大足石刻、合川钓鱼城、陶行知纪念馆、涞滩古镇、涞滩二佛寺等布局人文主题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