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现式探究学习。那些不可能直接搜集到现成的信息,则必须经由学生经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过程,通过整理分析来获得或发现。如奥苏贝尔指出的那样,“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发现学习”未必一定是“有意义的学习”。他所特别推崇的“有意义的学习”,指的是能够在新的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了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而那种过分强调背诵记忆的机械学习,则不能够建立起这种联系。因此,不论以上的“接受式探究”还是“发现式探究”,其本质都属于“有意义的学习”,都能够促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心向”。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新知识,而是在“再次发现”的体验中,积极主动地从原有知识结构里提取适当的图式来“同化”新的信息,或者扩展或更新已有的图式。因此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它将促使课堂教学中的“接受学习”由“机械”到“有意义”的方向发展,为我们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
4.“知识探究型”“准学术探究型”与“创新研究型”
从“专题研究”的性质或提出问题与发现问题的性质上,可将研究性学习分为知识探究型、准学术研究型和创新研究型三种类型。
(1)知识探究型。这种类型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它指的是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知识,在教师指定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形成探究学习报告。这种探究式学习研究,能独立有效的解决“是什么”的知识探究型问题。例如有的学生专题研究的题目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同算法》《证明不等式的几种特殊方法》等,都属于知识探究型学习。
(2)准学术研究型。这种类型对发展学生的拓展性学习能力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它指的是学生在课程各科学习或课外学习中,对某一部分发生浓厚兴趣,从而确定专题,在教师指导下,用几周、几月甚至年余时间研究探索,并且写出“再发现”式学术论文,如《古矿井遗址与我国青铜文化》《对白色污染的认识》等学术性论文。这种专题研究能有效解决“为什么”的准学术研究型问题。
(3)创新研究型。这种类型对发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来说是最重要的手段,它在研究性学习中属于最高层次,能有效解决“怎样做得更好”的问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纲要》中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方式作为目前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学习方式并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与方法,而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基本行为特征及认知取向。农业社会时期的教育大多通过保存和延续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学习方式往往只能表现出“接受学习”的特点,即教师讲学生记,学生往往通过大量的诵读、记忆、模仿的方式来掌握知识。随后,始建于工业化初期的学校教育制度则明显地打着工业化生产模式的烙印,即:大批量生产“标准件”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专业分工而忽视综合知识的“标准化”课程教材体系和“标准化”班级教学组织模式、“标准化”考试评价模式等等,都是这种工业生产模式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统一采用“生产流水线式”的课堂灌输,把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学习优劣的惟一标准,因此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只是“听讲—背诵—操练—考试”,以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特征基本上被忽视。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因此面对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发动一场“学习的革命”,即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
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应该是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创新性学习。早在20世纪罗马就把当代人类的学习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维持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指出,维持性学习主要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而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可以带来变化、更新、重建和重新系统地阐述问题的学习”,它主要用于通过学习提高人们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使个人和社会做好准备,以便在行动上与新情况协调一致。“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美籍匈牙利学者J.熊彼德认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称之为“创新”。“创新”在定义上,既包含了“首创前所未有”的“创造”;也包容着对原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也就是说,“创造”是创新,但“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也是创新。他还认为,绝大多数创新都是对现存知识的重新组合,他甚至把“创新”与“重新组合”视为同义语。与此类似的,著名教育学者布鲁纳也指出:“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另外,熊彼德提出对于“创新过程”,必须把知识“引入经济系统”才算完成。他指出,发明家不一定就是创新者,因为只有企业家将发明引进经济系统,发明者才能够为创新者。在知识经济时代里,新思想的应用日益成为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成功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新想法的数量,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想法的应用。知识经济理论界对“创新”的这种分析,恰好对应着当前我国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两大重点问题。
因此,实现创新性学习的关键环节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去“再次发现”已有的知识,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而不是单纯去传授那些已有的书本知识。并且还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不应强调模仿、记忆和反复操练。
目前,在课程改革中提倡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指的是由单一的、被动的学习,向多样化的、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新的学习方式重要的特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操作实践。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使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情感的投入;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要有明确的分工,不仅使学生承担个人的责任,而且实现小组和班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教师要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系列活动,通过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得情感体验。上述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都可以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或者学科课堂的探究性学习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另外,教育部提出的要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要在中小学开设一门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仅仅是要实现“校校通”网络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基础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至少在当前,它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泛的可能。
渗透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要素是信息素养,因此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主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发布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开发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需要的人的整体素质。而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未来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研究性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极好载体。“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这就表明,教育信息化既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和发展媒体,它也必将全面影响到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只有把这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以开放、交互与共享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有效运用于基础教育,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在教育领域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为转变并不仅仅针对学生而言,而且涉及到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突出地反映在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上。
以往,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根据信息传播和信息加工的特征,给“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义,那就是:“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这里,教学活动进程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等四个要素,它们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构成稳定的结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