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发明
实物信,可以看作是人类最早的有形信件了。常言道:“口说无凭”,为了更好地取信于对方,同时也为了避免遗忘和差错,就逐步创造了一种“实物信”,即用各种各样的实物作为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实物具有公认的性质,人们接触到实物,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与这种实物相联系的意思。5000多年前,在古代俄罗斯南边的斯齐亚人,有一次就曾用实物给波斯王发过一封信,斯齐亚人派了一位使者用包袱提着这封信跑到波斯王那儿,波斯王打开一看,里面包着的竟然是一只小鸟、一只田鼠、二只青蛙和五支箭!波斯王开始还有些疑惑,但仔细琢磨了一下,便不禁勃然大怒。
原来这封实物信的意思是说:“你能像小鸟那样飞上天吗?能像田鼠那样钻到地下去吗?能像青蛙那样在池塘里跳跃吗?如果都不能,那就休想跟我们打仗。只要你们的脚一踏进我们的国土,我们就要用箭把你们射死!”
你们看,这封表示奋力自卫的信,不是组织得很有意思吗?
但是人们用实物通信,一开始就感到有许多不便之处,小的物件还可以,大的物件或是某些抽象的就不好办了。
比如一个部落打死了一头大象,要邀请另一个部落的人来共享胜利品,可是大象这么大,怎么才能抬去呢?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人们逐步想出了另一个方法,就是不再用实物,而是用代替实物的图画来通信了。这样,一种新的“图画信”就随之而生了。
人们在石片上或树皮上,刻上或画上各种各样的图画,用来进行通信联络,这样就方便多了。
传说古代印第安族的一个年轻姑娘奥基布娃,为了邀请她的情人到某一个地方约会,在赤杨树皮上画了一封信,画的左上角画着一只熊(原始社会里人们崇拜某一对象,就会常常以此作为自己的标志。这个姑娘崇拜熊,所以用熊来表示自己)。左下角画了一条泥鳅,这是她情人所喜爱的事物。
中间夹着两条曲线,表示应走的道路,两个帐篷表示约会的地方,帐篷里画的一个人表示是她在此等候,旁边的“十”字,表示周围住着一些信教的人,帐篷后面画着大小三个湖泊,表示帐篷所在的位置。这是一封多么详细的图画信啊,它把要讲的内容都表达得很清楚了。
在人类正式创造文字以前,在一些民族通信史上出现过“贝壳信”或“结绳信”。
如古代秘鲁的印第安人就曾用五色的贝壳来当作文字。他们把贝壳磨制成一个个光滑的小片,再涂上不同的颜色,用以表示不同的意思,然后再用一根粗绳子把这些贝壳串成一副带子,名之曰“竼班”,就能表达十分复杂的内容,成为一封信。为了防止出差错,每个发信人必须亲自把“竼班”
交给送信人,并当面把意思交待清楚,送信人牢牢记住,边走边背,直到把它送到目的地为止。
据说有一次,一个印第安部落收到了另一个部落送来的一封“竼班”信:
在一条绳子上,串着黄、白、红、黑四只经过磨制的贝壳。
这是什么意思呢?信使指着一个个贝壳大声说道:“如果你们愿意向我们纳贡,就可以讲和,不然就开战,统统杀死你们!”
原来,他们是用黄颜色表示贡礼,用白颜色表示和平,用红颜色表示战争,用黑颜色表示死亡。在这封信中,一个带色的贝壳就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句子了。
所谓“结绳信”,就是在绳子上结上大小不一的各种疙瘩,并涂上不同的颜色,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事情,我国古书上很早就说过:“上古结绳而治”,又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绳信就是用此来交流思想和看法的。
人类的最早文字信件是在有了文字后才出现的。据考古学家研究证实,我国的文字至少在6000年前就出现了。当然,文字出现以后,还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信件,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纸。
那么,在“纸信”出现以前,人们的“文字信”又是用什么来书写的呢?
古时候人们把信写在一种又轻又薄的丝绸——绢帛上,这种信叫“尺素书”。据说这种“尺素书”是把写好的信笺(素)夹在两块刻成鲤鱼状的木块之间,故又被称作“鱼书”。
但由于绢帛价格昂贵,只有有钱人家用得起,因此那时人们使用得最多的信件是写在价格比较便宜、又容易制作的木简上的。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竹子和木板作为书写的工具了。他们用刀子把竹子或木头刮削成一条条狭长而又平滑的小薄片,用毛笔蘸了墨在上面写字。这些用来书写的竹片叫竹简,木头做的叫木简,又叫片版牍,或称牍。用来写信的木简通常三寸宽,一尺长,所以人们就把信称为“尺牍”。尺牍一般由两块木简组成,写信的时候,先在底下这块木简上写上要说的话,写完了在上面再加盖一简,并写上收信人和发信人的姓名——这就相当于现在的信封了。然后用绳子从中间将两简捆扎结实,为了防止别人路上拆看,在打结的地方,还要加上一块青泥,再盖玺印,这盖有玺印的泥叫封泥。然后就可以派信使把信送出了。
信长用的竹简就多。据历史记载,西汉文学家东方朔,有一次写了一封给汉武帝的信,竟用了3000根竹简,他雇了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才勉强把这封信抬进宫去。
这种竹片和木头信在我国沿用了很长时间,直到纸张的生产和使用普及以后,才逐渐为纸信所替代。
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家信就是刻在木块上的:在我国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四号秦墓中,曾挖掘出“木牍”书信两件,保存完好。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最早两封家信实物。
通信是人类生活中不可少的事,在纸信出现以前,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的古老民族也曾使用过各种不同的信件。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生活在亚洲西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就曾使用过一种楔形文字刻成的“泥版信”。因为两河流域缺少石块和木头,人们就用粘土制成一块块泥版,然后用芦苇管或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在上边一笔笔刻画。由于刻出来的线条上粗下细,形同木头楔子,所以叫楔形文字。当泥版信晾干或用火烤干以后,就可派专人传送了。
与这种沉重的泥版信相反,古代埃及人则创造了一种用草当作纸书写的“纸草信”。这种纸草盛产于尼罗河沿岸,是一种水生植物,形状好像芦苇。
人们在使用时,先把它的茎逐层撕开,剖成许多长条,然后排齐联结成片,压平晒干。古埃及人就用削尖的芦苇杆蘸着颜料在这种纸草上书写。这样的信件,传递起来,当然就轻便多了。
无论是木头信、泥版信、纸草信,还是蜡版信、兽皮信、树皮信,它们的制作和使用都有许多缺点和不便。当最理想的书写工具——纸发明以后,这些不同形式的信就逐渐让位于纸信而退出历史舞台了。
关于邮政的故事
早在公元前4000年,世界上最古老的“邮政”事业就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当时中国正处在周王朝,由于封侯过多,各诸侯霸占一方,征战不停,结盟讨伐,形成了彼此之间频繁往来,于是驿站就出现了(驿站是设在古代官府衙门中传递公文的一个机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进一步发展全国经济,稳定政局。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大兴土木修筑驰道,“车同轨、书同文”,颁发了《秦邮律》,大大地促进了邮驿通信的发展。
到了唐代邮驿分陆驿、水驿和陆水兼办三种,共有1600处,其中水驿260处,水陆兼办的也有80余处。对邮驿行程有明文规定,如陆驿规定马每天走70千米,车行30千米。根据官吏的大小,所配给的车马也有一定数量,不按规定办事的要分别给予处罚。此外,还有些特殊规定,如遇有要事驿马每天可跑150千米。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附近)兴兵反对唐朝,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从北京到临潼路程有千余里,只用6天时间就把消息送到了,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组织管理和通信速度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清朝中叶以后,出现了近代邮政,当时驿站还和邮局同存了一段时间,直到1912年5月北洋政府才明令裁撤驿站。但少数民族地区,驿站制度仍在继续被沿用。如内蒙古锡盟地区,在解放初期还有清代建立的驿站存在,直到1953年在这一地区陆续建立起一些人民邮政后,驿站才并入邮局。
世界上其他国家很早以前也出现过形形色色的驿站。它从诞生那天起就只负责递送官府文书,接送来往官吏,广大劳动人民没有利用它的权利。
古代的驿站都是官办的“官邮”与“军邮”,只传送官府的公文与军报,不传送民间书信,也就是说,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民邮是没有的。
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民邮的?这里我们先讲一则有关弯曲的邮政号角的故事。
12世纪时如果想要在德国开设肉铺,地方当局对肉铺老板有一个附加要求,就是要有一匹马,承担起载运民间邮件的工作。这可能是地方当局为了缓冲百姓对通信不便的怨言,或许是对肉铺老板设的一个关卡。但肉店老板为了开店,也就答应了这个要求。因为他们购肉、卖肉四处奔波,传递邮件并不太麻烦。
怎么通知人们来寄信、取信呢?肉铺老板们想了个办法,就是每当邮件送到时,送信、取信人就吹起弯弯曲曲的一只号角向四周居民百姓通报。人们闻号角声前来寄信、取信,因此肉店生意也随之红火起来。随着肉铺生意越做越大,肉铺买卖不分国界,这样邮寄信件的方法也扩大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这种弯曲的邮政号角至今仍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邮政标记。
我国的民邮开始于什么时候呢?
1036年,即北宋景祐三年时,皇帝下了圣旨,“诏中外臣僚,许以家书附递”,准许官办的邮驿附寄私人家信,但只准许做官的“中外臣僚”
传递书信,与一般百姓还是无关。
一直到了1403年~1425年,即明成祖永乐年间,才出现专门办理民邮的民信局。据资料记载,我国第一家民信局是在500多年前,出现于当时商业最繁盛、交通最便利的浙江宁波地区。这种民信局是私人经营的商业性组织,代人寄递信件和包裹,收取一定的邮寄费,代人汇兑银钱,并收取一定的汇费。
在东南各省出现“民信局”的同时,西南各省也出现了另一个民邮系统,它的名称叫做“麻乡约”。其由来是:明朝初年,明朝军队消灭了割据四川的“夏国”,因为四川盆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各省的移民纷纷来到这里,其中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的人为最多,他们在四川定居以后,为了同家人取得联系,每年都要选派同乡人回家几次,来往捎带衣物和信件,日子久了,成为定例,就出现了民营通信性质的“麻乡约”商行。“麻乡约”始建于四川的重庆、成都等地,以后逐渐普及到四川、云南、贵州各大中城市。
到了清代,民信局有了很大发展,全国组成了相当庞大的民间通信网,光绪初年连东三省、甘肃、新疆也有了民信局。
民信局一直存在到1934年才由邮局取代,从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信箱的发明
随着邮政事业的发展,邮政通信工具也不断完善起来。譬如有了信、有了邮票、有了邮局,还得有地方投寄信啊!你总不能每次都拿着信件跑到老远老远的邮局去寄,于是信箱、信筒便在生活中出现了。它们的出现方便了千家万户,这不能不说是邮政通信中的一大发明。可是你们知道最早的邮筒和信箱是怎么诞生的吗?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呢!
1488年,伟大的葡萄牙航海家、好望角的发现者迪亚士又率领船队从欧洲出发到南非进行考察了。
这次他想绕过好望角到非洲另一侧去考察,谁知中途船队遇到了狂风巨浪,大西洋的怒涛把他们的船队冲散,有的船只被打翻,有的船只被撞坏,所幸当时船队离海岸并不太远,其中有一条船被吹到了岸边,可是情况已经够惨的了,很多海员被恶浪卷走,有的则葬身鱼腹,迪亚士本人也遇难身亡了。
大西洋的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多久,风暴平息了,一些幸存者会聚在一起商量着怎么办:
“是返航?还是继续前进?”
争论结果无一定话,方向又不明,大家只能起程返航。
由于这次出航是考察,队伍中好多人都是怀着一种科学研究的心情跟随迪亚士出发的。如今壮志未酬,人们不禁掉下伤心的泪水。
一位有心的军官把他们的此番遭遇,详细地记述了下来。可能是心有余悸吧,他把这份珍贵的材料放在一只鞋里,并把这只鞋挂在离岸不远的一颗树上。目的是万一他们这批劫后余生者乘的船回不到欧洲,那么这次悲壮的考察之行也可留在人间,以后当有人经过这里,从这只别致的“信箱”中取出信,就可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果然,隔了一年后,另外一名葡萄牙航海家阿奥·戴·诺瓦在去印度的航程中途经这里。
“咦!海边大树上怎么挂着一只鞋?”航海家特有的敏感启发了他。
诺瓦驾着一艘小船靠近了大树,取下了鞋子。
“啊!鞋子里有一封信!”诺瓦惊叫起来。
他激动地打开信阅读起来,并且知道了迪亚士遇难的详细经过。诺瓦的心情十分不平静,他在这里停了下来,在迪亚士和自己同胞遇难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小教堂,他仍把这只鞋挂在树上,作为纪念。
谁知,慢慢地在小教堂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村落,而且在很长的时间里,葡萄牙海员一直用这只特殊的鞋作为“邮筒”来传递信息。人们把信放进鞋内,由路过这里回去的船把它捎到祖国或其他船队能够到达的地方。
几百年过去了,那棵挂过鞋子的树仍然枝叶茂盛,人们还在树旁建起了“邮筒”。
为了纪念这第一个“邮筒”,大家又在这棵树旁立起了纪念碑,有趣的是纪念碑的形状就是一只鞋!
我们在街头巷尾常常见到一只只绿色的邮政信箱,它们给寄信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你可知道最早的信箱是何时出现的吗?这里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呢。
最早的信箱是16世纪初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坦布里”出现的,它是一只只封闭式的木头箱子,上面开有投信口,信箱被放在主要的教堂里。
你们可能不相信,这些最早的信箱,最初并不是为了寄信的,而是为了揭发坏人和行径可疑的人,投诉投递的信也多是匿名信。原来当时政府和教会为了治安和改善社会风气,想出这个方法。
后来这些信箱就不仅仅是被用来向警察告密,普通的信也投寄入内了。
但是,至今为止有关信箱的最早记载则是出现在1653年法国巴黎的一个文件上。据这个文件记载,信箱是根据当时法国邮政部长费凯夫人的设想制作的。
部长夫人怎么会想到设计信箱的呢?原来当时的法令规定,寄信人必须到圣杰克大街收寄信件的地方直接交寄。然而这对广大寄信人来说是多么不方便啊!为此,大家向部长提出了意见,部长也很烦恼。部长夫人知道了这一情况,于是她就提出了建立信箱的设想。部长采纳了她的设想,建立了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