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一览
无论东方或西方,原始时代人的服装都是极其简单的。最初纯粹是为了防冻、防晒等生理基本需要。冬天用兽皮,夏天用树叶,缀合在一起披在身上,就算是服装了,缝制也十分粗糙。
原始社会解体后,随着布和丝绸的发明,服装也才真正发明出来。而我国劳动人民在服装发明上,可称得上是先驱者。
据说黄帝在统一黄河两岸的各部落后,曾规定服装要实行上衣下裳的制度。上半身的称衣,一律是黑色的,下面的称裳,一律是黄色的。黑色上衣代表天,黄色下裳象征地。这就是如今人们称服装为衣裳的典故。
其实我国古代服装不只是上衣和下裳的这么两种。随着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又出现了裘、袍、裼、襦、裙、裈、袴、帽等等服装。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服装上的发明。
袍是冬天穿的长襖,比较宽大,内铺乱棉,可罩在一般衣服外面,腰部用带束缚。它是平民百姓的御寒服装。
裘是毛皮制成御寒的高级服装。
裼是套在裘外面的罩衣。古人在行礼、会见宾客时不能穿毛茸茸的裘,而必须罩上裼,以示敬意。裼的颜色通常与裘的颜色匹配,即采用与皮毛相似的颜色。
天子和最高级官吏的礼服,上面绣有若干条卷曲形的龙。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礼服,所以在民间也叫龙袍。
襦和裙是妇女的服装,襦为短上衣,裙即为下裳。在古时,男女服装没有严格区别,男人也穿襦裙。到了唐朝以后,襦裙才成为妇女的专用服装。
袴是套裤,没有裤裆,冬天穿在有裆的裤子外面挡风御寒。
襣裈相当于今天的短裤叉,一般是劳动人民穿的,所以又叫犊鼻裈。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服装上的发明,它本着实用、美观、方便等原则,设计制作而成。中国不愧为一大文明古国。
西服的来历
西服顾名思义,是西方人穿的服装,它是有别于东方人的服装。它是怎么发明的呢?
大家知道,古代西方人的服装也和东方人一样,是一种比较粗糙简陋的长袍。
至于今天风行世界的西服,据说是法国一个叫菲利普的贵族从渔民和马车夫那里学来的。
有一年秋天,天高气爽,碧蓝的天空中飘荡着几朵白云,满山的红叶像红地毯那样与湛蓝的天空比美相映。这天,年轻的子爵菲利普和好友们结伴而行,踏上了秋游的路途。
他们从巴黎出发,沿塞纳河逆流而上,再在卢瓦尔河里顺流而下,品尝了南特葡萄酒后来到了奎纳绎尔。想不到的是,这里竟成为西服的发祥地了。
奎纳泽尔是座海滨城市,这里居住着大批出海捕鱼的渔民。由于风光秀丽,这里还吸引了大批王公贵族前来度假,旅游业特别兴旺。来这里的人最醉心的一项娱乐是随渔民出海钓鱼。菲利普一行也乐于此道,来奎纳泽尔不久,他们便请渔夫驾船出港,到海上钓鱼取乐去了。
鱼一旦上钩,要将钓竿往后一拉,这里的鱼都挺大,菲利普感到自己穿紧领多扣子的贵族服装很不方便,有时拉力过猛,甚至把扣子也挣脱了。可他看到渔民却行动自如,于是,他仔细观察渔民穿的衣服,发现他们的衣服是敞领、少扣子的。这种样式的衣服,在进行海上捕鱼作业时十分便利。就是说,敞领对用力的人是十分舒服的,也便于大口地喘气。扣子少更便于用力,在劳动强度大的作业中,可以不扣,即使扣了也很容易解开。
菲利普虽然是个花花公子,但对于穿着打扮,倒有些才能。他从渔夫衣服那里得到了启发,回到巴黎后,马上找来一班裁缝共同研究,力图设计出一种既方便生活又美观的服装来。
不久,一种时新的服装问世了。它与渔夫的服装相似,敞领,少扣,但又比渔夫的衣服挺括,既便于用力,又能保持传统服装的庄重。新服装很快传遍了巴黎和整个法国,以后又流行到整个西方世界,它的样式与今天的西装基本上相似。
西服探源
菲利普及其助手发明了西服,但西服后来还进行了好几次较大的改进。
大家知道,现在的西服后襟往往是开叉的,这是一个名叫约翰的英国马车夫发明的。
约翰是伦敦一家贵族的马车夫,他性格开朗,常喜欢开点玩笑,大家都很喜欢他。
当时,贵族们为了炫耀他们的门庭,表示贵族的派头,马车夫都得有一定的打扮,衣服是纯羊毛尼料缝制的西装,烫得笔挺,袖口还要缀上几道金丝边。更有趣的是,当时马车夫的西装都是前襟短,后襟长大约40厘米的,而且赶马车时要挺直腰板,两眼正视前方,表现出一种威严来。
从当马车夫的第一天起,约翰就讨厌马车夫的西装。这倒不是什么别的原因,而是后襟长的西服,在上马下马时感到十分不方便,出门一次就得洗烫一次,为此常常在到家时遇到老婆的唠叨。
有一次,约翰在动手洗衣服时偶然想起,如果设法改进一下衣服式样,上下马时,也许会好一些。于是,他根据马背这种“特殊地形”,想到若能让后襟分开,那不就能不再坐皱西装了吗?这可真是个好主意。
说干就干,约翰立即把妻子叫到跟前,让她把自己衣服的后襟剪开,形成一叉。改好后穿上一试,果然合适。
当时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骑马时后襟分开在马背两侧,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因此不久,西服后襟开叉就成为常例,不开叉反倒是不合规范的了。
这是西装后襟的改进。
再说说西装袖口的纽扣的来历。
200多年前,在今天的德国土地上有过一个普鲁士王国,普鲁士王国出了一位名叫腓德烈二世的国王。他野心勃勃,接位不久就兵锋四指,入侵西里西亚,征服弗里西亚,瓜分了波兰……
腓德烈二世的赫赫战功靠的是他那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他十分注意军队的平时训练,这支部队严整的军容风纪闻名欧洲。为此,这位国王常常津津乐道自己是个军事“天才”。
有一天,腓德烈二世在打了一次大胜仗后,下令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式。
在金色阳光的沐浴下,普鲁士的士兵们穿着军服,皮鞋擦得锃亮,他们排得整整齐齐,个个精神抖擞地挺着胸脯,接受皇帝陛下的检阅。
在大臣们陪同下,腓德烈二世走过了一排又一排队伍。士兵们“皇帝万岁”的欢呼声让他心满意足,他高兴地点头招手。
忽然,他在一个士兵面前停了下来,让他把袖子伸出来。他发现士兵的袖子口上很脏,油迹闪闪,简直是“光可鉴人”。他又检查了几个士兵,发现情况也差不多。于是,他十分生气地训斥他们,责问士兵们为什么如此不注意卫生,影响军威?
一个军官连忙向前报告:“皇帝陛下,士兵们很辛苦,他们要行军,要打仗,就必然要出汗。额角流下的汗会挡住视线,这时往往来不及取手帕,只好用衣袖去擦汗。所以,请陛下原谅他们。”
腓德烈二世听了报告觉得很有道理,便捺住火气。回到皇宫,他沉思着,士兵用袖子擦汗固然情有可原,但普鲁士军队是全世界最勇敢善战的军队,也应该是最讲文明卫生的军队,要想个办法不让士兵用袖子擦汗。
经过一番研究,他想出一个防止士兵用袖子擦汗的好办法,在军服袖子口上缝上几颗金属纽扣,这样如果再用袖子擦汗就会划破脸,至少也会很难受的。
皇帝一声令下,普鲁士士兵军装的袖子口很快都钉上了金属纽扣,袖口再也不脏了,这个办法很快在欧洲各国军队服装中推广开了。
后来,老百姓看到军人袖口有扣子,显得美观大方,便纷纷仿效。因此,西装的袖口也开始钉上一排扣子了。
经过两次改革,西装的样式更加完美了。
中山装的来历
在满清政府统治末期,由于孙中山领导反满清革命运动,遭清朝政府通缉,被迫长期在国外流亡。他在国外看到人们穿着生活劳动都很方便而又美观的服装,而当时中国社会上还流行长袍马褂,头上加上一顶不伦不类的瓜皮帽。这不仅样子难看,而且生产和生活都不方便。因此,孙中山早就下决心,一旦革命成功,一定要对中国服装也来一番改革。
1911年武昌起义一声炮响,革命军一举推翻了满清王朝,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样一来,孙大总统便有条件实现他对服装进行改革的愿望了。
此时,孙大总统想起了上海南京路西藏路口荣昌西服店的裁缝师傅王财荣。
王财荣是浙江省奉化县江口镇王淑浦村人,自小便跟人来上海学裁缝当学徒。他聪明、勤奋而且好学,几十年的磨练,学得一手好手艺,而且积蓄起一笔钱。他在当时还很偏僻的南京路西藏路口开了一个荣昌呢绒西服店,生意也颇为兴隆。由于他和蒋介石是同乡,关系较熟,经蒋介石介绍,孙中山也常到荣昌西服店做衣服。孙中山知道王财荣是个很有头脑的人,在服装设计和制作方面有相当的造诣,因此,就带着如何改革服装这个问题来找王财荣。
见面后,两人就热烈地讨论开了。
开始王财荣从自己的生意考虑,提出不穿长袍马褂改穿西装。孙中山先生认为西服固然有优点,但在中国难以推广。因为这时中国人还很穷,绝大多数人只能穿布料做的衣服,如果普及西装的话,服装改革一定会失败,必须创造出一种适合中国人穿着的新式服装。后来,孙中山想起在日本看到日本军校学生穿的士官服。它单立领,上下左右都有口袋,前门襟上有9个排扣,青年人穿上它,又方便又精神。王财荣希望孙中山先生拿一套来做参考,孙中山欣然同意,并表示尽快送来。
几天后,孙中山让人找到一套从日本带回来的士官服,并派人送到荣昌西服店,请王财荣以这套服装为基样,设计出一套符合中国人穿着的新服装。
王财荣根据孙中山意见,立即和店里伙计们反复商讨,最后决定把领子改成直翻领,胸、腹前做有两大两小有袋盖的4个贴袋。前胸两个小袋的袋盖做成山形笔架式,叫做笔架盖,寓意是革命中要知识。
衣服设计好了,王财荣便根据孙中山的身材做了一套。他带着新衣服,登门请教孙中山,并请他试穿。孙中山先生一穿,果然样式庄重大方,穿着舒适方便。他对王财荣设计的笔架盖尤其欣赏,称赞不已。
于是,孙中山首先穿上王财荣亲手制作的新式服装,穿着它出席各种会议。以后,只要是出席大型群众集会,孙中山必定穿着它去和群众见面,去演讲。
大家敬重孙中山的为人,加上看到他的新服装的确十分舒适美观,也就纷纷模仿制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着它。于是,这衣服首先在南京、上海等地流行起来,以后在全国各地也普及开了。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在服装上的改革精神,人们把这种服装叫做“中山装”。
话说比基尼
游泳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项活动,西方女子开展游泳活动比我国要早得多,但早年女子游泳时的装束,却极大地限制了她们在水中的活动。早年西方女子的游泳衣叫做女子标准游泳服,上身是一种紧身衬衫,下面是条灯笼裤。穿上它在水里游泳,如同裹着一大堆湿衣服在水里漂。难看不说,还累赘得让人难以前进,非常不舒服。但是,有关当局硬性规定女性必须穿标准游泳装才能游泳,否则便是有伤风化,要给以罚款。著名女游泳家布雷布特雷回忆录中就有这么一段故事:
“1919年我在纽约长岛的曼哈顿海滨练习游泳,对穿标准衣实有受不了,就穿了一件背心游泳。不料被警察发现了,硬说我犯了有伤风化罪,把我拘留了,最后罚了款才出来。”
时光运行到40年代,法国服装设计师里阿德首先感到再也不能容忍女子游泳标准装存在下去了。他首先在报上写文章,抨击女子标准装的坏处:那种宽衣肥裤一下子就兜满空气,游起来十分不便。他提出要真正提高女子游泳成绩,就必须先革新女子游泳服装。
在取得体育界和社会支持后,里阿德就进一步设计新的女子游泳服装。
他十分大胆,用一块布和四根带子设计出一种形式最简便、用料最省的三点式游泳衣,既得体又轻便。
设计完成后,为了吸引顾客,里阿德为它起名为“比基尼”。比基尼是太平洋马绍尔群岛中的一个珊瑚岛,新泳衣问世前4天,美国在这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轰动了世界。里阿德以它命名新泳衣,更增加了新泳衣的时代色彩。
雨衣出世
下雨打伞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打着伞走路还可以,可干活却不方便。我国古代早就有了用棕丝编织的蓑衣,这可能是最早的雨衣。至于用橡胶制作雨衣,这还是近代的事,它得益于橡胶的发明。
自从哥伦布在南美发现橡胶,并把它带回欧洲后,100多年来人们还不知它有什么用处,只能让它在博物馆里睡大觉。1770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发现它能擦去铅笔字迹,就给它起名为“擦子”(Rubber),这是如今英文中橡胶还叫Rubber的原因。
又过了45年,一个叫马辛托斯的英国工人偶然发现橡胶的另一个用处——做防雨衣服。
马辛托斯生于苏格兰的一个工人家庭,贫穷的家境使他在少年时代就进工厂做工了。他很聪明,也很爱学习,虽然工作十分繁重,但他稍有闲暇便跑到图书馆“啃”起书本来。马辛托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