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麻栗树林中的一个憨斑鸠,不管看到什么新鲜的东西都会不停地咕咕叫。”
这是一位来自哀牢山的苦聪人说的一句话,朴素形象生动,它就是诗。
“我是军人/我是中国军人中的一员/战争对军人来讲/并不陌生/如果没有战争/就不需要军人/作为军人/我守卫在祖国的边防憾到责任重大而光荣……”
这是一位戍边军人的诗,自然真淳而又深沉劲健,它是军人与诗人双重性格和责任的熔铸,犹如宝剑的双刃。
这位军旅诗人叫张克扎都,苦聪人(属拉祜族),1961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镇沅县无量山中的一个小山寨。1978年2月入伍,当过战士,干事、大队政委、支队政治处主任,现任西双版纳边防支队副政委。曾先后多次立功受奖。出版有诗集《丐情》、《希望起风》、《我选择当兵》、新闻作品集《红火笼》。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等。诗集《丐情》曾获云南省首届军事文学奖,他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优秀创作新人奖,最近又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我的朋友、彝族著名作家张昆华,还有云南《边防文学》主编、彝族作家杨佳富,都先后向我推荐了张克扎都的诗,希望我写点评论。昆华兄作为一位老军旅诗人和镇沅老乡已经为《我选择当兵》写了一篇文情并茂的序。那么,我只好谈谈两次诵读张克扎都的诗的读后感吧。
“什么是诗?诗从哪里来?你就是诗人吗?”作为中校军官并且出了三本诗集的张克扎都至今犹在反躬自省,从未自满。其实,他的诗已经诠释并昭示出他的独特创造和才情。在《山寨的儿子》一诗中,他真诚地歌道:
三十八岁的你
是军人
你是苦聪山寨的儿子
咋天接到通知
你的作品获奖了
并要到兰州去领奖
兰州是什么样
奖状是什么样
是你
用作品吐出了士兵的心声
是你
用作品描画了祖国的美丽
不是吗?正是他和千千万万的军人用手中的枪、手中的笔、用赤子的忠诚“描画了祖国的美丽”。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诗是心灵之火,这火能点燃、温暖、照亮人心。”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诗必然是他真挚的情愫,心灵的火焰,并烛照人心,撼人心魄。因为“诗人是社会、时代和人类感官的代表。他的痛苦和欢乐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别林斯基论文学》),那么,作为军人的诗人呢?他的痛苦和欢乐更深更重。他军衣的五颗钮扣后面滚烫着的是沉甸甸的祖国的安危,他的心脏和血管里奔涌着的是热乎乎的人民的忧乐。“我总在想有那么一天/当我用青春/写下/为人民而保卫祖国的历史/……可以证明我不是虚度一生”(《我选择当兵》)。“枪是书写历史的笔/流落在战场上的弹壳/是《战争与和平》中/一章一节的句号和问号/新兵走进了警营/老兵将枪交接/看着班长的泪珠/从枪管上滑落/新兵从发黑的枪上读懂了/老兵对祖国边防的忠诚与眷恋/流淌的血/流淌的泪/流淌的情感/一切都交给了后来的军人/后来的军人握紧了手中的笔,擦亮了哨所这面镜子/用信念和青春写下了/边防军人的又一页捍卫史”(《后来的军人》)。“……兵/他们信仰/用血染红的土地/为的是/黑夜和早晨都一同/亲吻——宇宙/拥抱——和平”(《兵》)。
“重要的是自己的声音”(屠格涅夫)。诗贵独创。诗人同时是一位戍边军人,他以满腔热情和独到的视角去感悟生活,注目边疆,唱出了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风格。“我在这里当兵/不是我太无能/而是祖国的边防需要人守/不然人们住院的那一间间小屋子/或者是姑娘们涂满色彩的嘴唇/都不会得到安宁/我在这里当兵/环境虽然枯操/生活虽然艰苦/但这却是我的信仰/我将用信仰托起边关的红霞/为和平园里生存的人们/带去深深的祝福。”(《我在这里当兵》)。诗人在《号的收获》一诗中,以其独特的感悟和构思,以天然真淳精炼而又颇具张力的语言,抒发当代军人的情志与心声:
清晨
长呜的号声
唤醒了军营
军人
带着他们的伴侣
——枪
开始了一天的耕耘
他们
以响亮的口号
整齐的步伐
神枪手的智慧
维护着世间的和平
这就是号的收获
元代诗人元好问《论诗绝句》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他主张天然真淳,反对雕琢堆砌,提倡豪放刚健,重视独创精神,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优良传统是值得珍惜继承的。司空图《诗品》论“劲健”云:“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试将其译为白话诗:运用形象如天马行空,表现气慨若吐纳长虹;千寻巫峡群峰高耸,绝壁悬崖云飞风涌。真挚和刚强是你的独特性格,纯真和美好熔铸你的灵魂之中;诗人啊你劲健高昂自强不息,你的诗才给人一股强劲的雄风。从历代边塞诗到现代军旅诗,都吹拂着这股劲健之风,读之诵人,令人击节,给人振奋。这也是值得继承的好传统。即如毛泽东、朱德、陈毅、叶剑英的诗,大多洋溢着这种劲健沉雄的诗风,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弘扬。
作为一名当代军人,张克扎都以对祖国对人民对共产主义的忠诚,立场坚定,信仰坚贞,爱憎鲜明,恪守职责,他以澎湃的激情,抒发报国的情志和军人的情怀,做诗亦如做人一样,如一团烈火,真淳而劲健。他抒发老兵的边关情结:“我将永远地/想着哨所/想着国门/想着/未来的太阳”(《想着》)。他用质朴而又深沉的笔触描写《口岸》:“是堵永远不倒的红墙/围起了一个极大的红色庄园/挡着从海外吹来的各色‘风暴’/是一根坚硬的铁柱/用尽生命的源泉/顶起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啊!这就是你/——边防口岸的哨兵”。诗人宣布:“兵路是我的诗行”。诗人在国境线旁,“那片独有的橄榄绿中/找到了/能配鸟语的花园/完成了/鸟语花香的组词。”诗人走在《上哨所的小路》:“这是一条只有军人才走的小路/长长的滑石板和砍了几代人的千刀树/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军人的/脚步从这里走过/只有翻新了八次房顶的岗哨楼/才是一本记录军人的大全/……翻开昨夜的记录/就能清楚地看到/将军也是从这里起步”。读这首诗很容易想起公刘于五十年代初写的《山间小路》,但是,无论从思想内涵到艺术特色、从构思到语言都是一种朴素和真诚,都表现了张克扎都的诗的天然劲健的特点。
著名诗人、作家张昆华谈到张克扎都的诗的特点为“平淡中的深刻、素朴中的华美”,善于捕捉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提炼意境。我看确实如此,他往往“想头别”独具才华。他写父亲“是山寨上万只小鸟的召集者”,“他说/儿子你飞出山寨吧/在外面的世界里练练翅膀”;他写故乡的山,“夜里/有很多的星星在你的头上集合”;他写故乡的河,“记住你淡淡的月光下/垂柳轻轻吻着的水波”;他写美丽神秘的西双版纳,“被傣家姑娘的裙子紧裹着”;写版纳少女,“水桶牵着统裙”,“婀娜多姿地走来”;写中缅边境,“他们同用一个月亮”、“同喝的山歌和米酒”;他写缅怀缉毒战斗中牺牲的战友,“要造一百个月亮/在黑夜里为他照亮/要造一百个太阳/让它放出猛烈的光/烤干犯罪份子的肝肠”;他对失恋的战友劝慰说,“这没什么/好比叶落了树枝还在一个样”;他擅长作战士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你笑着回答/要对每一个人都讲真话。”他写长江抗洪抢险中,“可爱的美丽的九江姑娘/你的心将被子弟兵永久收藏”;他写澳门回归,“母亲将拥抱着你/给你一个温暖的家/带着你走遍天下唱遍天下”……
诵读张克扎都的诗,使我不由忆起胡志明同志的诗句:“现代诗中应有铁,诗家也要会冲锋”(见《“狱中日记”诗抄》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不是么,军人加诗人亦如宝剑之双刃、战车之两轮。张克扎都有首微型诗吟道:
平凡中本来就有着不平凡
如果告别了平凡就等于告别了我的诗。
我们期待并深信张克扎都写出更多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诗;更多才华闪烁烛照情怀的军旅诗。
(原载《版纳》200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