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515年到公元前502年,这十四年间,孔子一面教导弟子,一面上下求索。从“四十而不惑”到“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走向成熟,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时期在理论上的最大成就,就是用“仁”对“礼”进行改造,提出并完善了他的“仁学”理论。
对于夏、商、周三代的礼制,孔子最赞赏的是周礼,认为它综合了夏商之礼的优点。在孔子看来,周礼不仅继承了夏、商之礼的许多形式和亲亲、尊尊的核心内容,而且大大增加了夏商之礼所缺乏的道德理性精神,把“有德”、“无德”
作为遵礼与否的主要标准。孔子顺此前进,进一步阐发和弘扬礼的道德性,用“仁”对礼进行改造和充实,从而把礼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仁”字在孔子以前的文献中已经出现,是一个从亲亲、尊尊引申出来的爱有等差的道德观念。孔子的仁的理论丰富了仁的内涵和外延。仅在《论语》一书中,谈仁的条目就有一百多处。一天,子路、子贡、颜回三个学生一起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什么是德?如何做仁德之人?颜回开门见山地问:“老师,什么是仁?如何做到仁?”严肃地回答:“克制自己,恢复周礼,就是仁;以周礼为标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礼,就可以做到仁了!”
子路问:“老师,什么是德?怎样做才算是崇尚道德?”答:“思想不走邪路,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和长辈尽孝、对他人讲仁和义,这便是德;自己在道德的范畴内做人、做事,用道德规范自己,并用道德教育百姓、处理政治和人际关系,这样做就可以说是崇尚道德了。”
子路又问:“譬如,我若当将军带兵打仗,不妨让子贡、颜回做我的校尉,鼓角齐鸣旌旗飘扬,攻城必克,夺地必取,百战百胜。老师,我如果能做到这样,能算个有德之人吗?”回答:“武夫,勇敢的武夫而已!”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伴随着奴隶的解放和社会各种关系的调整,人的价值和尊严越来越受到一些先进思想家的重视。孔子首先赋予仁以普遍人类之爱的形式。这个人是泛指社会上不分等级贵贱贫富的所有人,包括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奴隶。当然,对所有的人都爱,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这一提法本身所包含的人道主义精神却是不容忽视的。这样,孔子的“仁”又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即所有人都从“爱人”的原则出发,从积极方面讲,要帮助别人立起来和发达起来;从消极方面讲,是不要把自己厌恶的东西推给别人。
表面上看,孔子的“仁学”超出了“亲亲尊尊”的旧观念,但实际上,他的“爱人”仍然是从亲亲尊尊引申出来的。孔子认为,尽管孝悌反映的是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但却是培养仁的土壤。很难想像,一个连父母兄长都不爱的人还能去爱别人。所以,当他的学生宰予提出改革传统的三年守孝为一年守孝时,孔子十分反感。孔子把孝悌看成“仁”的根本,反映了他对周礼所体现的传统道德观念的继承。“仁”就是爱人,正是孝悌亲情的延伸与逻辑推理,在他看来二者之间是不矛盾的。既把“孝悌”看成仁的根本,同时又赋予仁许多新的内容,几乎所有美好的德行都被仁涵盖无遗。的仁学对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做了充分的肯定。任何平凡的人通过自己不倦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都会成为道德高尚、通达事理的人。反之,如果人们放弃个人努力,违背理性,舍弃道德追求,与禽兽相去就不远了。每一个立志于仁的人,就要为实践人的价值取向而进行不惜生命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