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杏坛开办私学后,整个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用弟子的故事教育弟子”,便是孔子的生动教学法之一。他的得意弟子闵子骞,有时便成了孔子教学的助手。闵子骞,鲁国人,平民出身,是第一批登上杏坛拜师的孔门弟子。比孔子小十五岁,文武双全。
一天拂晓,闵子骞挎箭提刀,去矍相圃习射练武。刚走出阙里街不远,路遇一位胖汉用土车推着一具“尸体”,“尸体”上盖着草苫子,车上还放着一把铁铣,一根绳子把“尸体”、草苫子、铁铣捆绑在一起。胖汉子看到有人同行,便暗自急着赶路。街路不平,车猛一下子加快,颠簸得厉害,车上发出低微的呻吟声。胖汉子越发心慌意乱,走得更快了。
闵子骞看出了蹊跷,大喝一声:“停车!”
胖汉子假装没听见,继续急走。
“停车!停车!停车!”
胖汉子照样急行。
闵子骞快跑几步,赶在小土车前面,挡住了去路。胖汉子被迫停下车子,穷凶极恶地问:“你想干什么?”
“我想问个所以然!”
胖汉子仗着有些武功,便大声说:“想管闲事吗?大爷我可不是好惹的!”说完,拉开了架势。这时,一步赶到眼前的颜路大喊一声:“快闪开!”他话音没落,胖汉子已猛扑过去,但闵子骞一拳就将他打倒在地,又踏上一只脚,持刀怒指其胸口:“快说,你叫什么名字,干什么去?若不老实,让你成为刀下鬼!”胖汉子立刻求饶道:“大爷饶命,小人叫张成。小人有眼无珠,一见面就该向大爷说明白……这位老人是个老乞丐,她死在了街旁,我把她推到郊外……”
这时,小土车旁又聚集了几位青年。
这时,车上的老太太听到自己要被推出城活埋,急忙挣扎哀求:“张成,儿啊!我是你……你亲娘啊!我还没……没死,你不能……不能活埋我呀!”
闵子骞和颜路上前解开绳子,掀开草苫子,扶起老人。
闵子骞说:“大娘,有什么话您就说吧,我们给您做主!”
老人说:“他是我的儿子。我生病卧床三天,他没给饭吃,也没给水喝,想饿死我。他说推我去看……看病,却原来趁我昏迷,想推出去活埋我!孽子呀!”
闵子骞猛一把抓住张成,怒不可遏地说:“张成!你娘有病,你不但不给她治病,还想饿死她。三天没饿死,又推出去活埋!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我问你,你出生时,是你娘身上掉下的几斤什么?”
“我出生时,是娘身上掉下的几斤肉。”
“既然如此,我就从你身上割几斤肉,煮熟了,让老人吃顿饱饭,我再带她老人家到官府告你,官府不杀你的头才怪呢!”颜路和几位青年人也高声怒骂起来。
张成跪地求饶道:“请各位大爷放心,今后我一定孝敬好母亲!孝敬好母亲……”
闵子骞正告张成:“快把你娘推回家去,立即给老人请医生治病,好好地伺候老人,如若故技重演,定让你不得好死!”
“是,是……”张成应诺着,推着母亲回家了。
习射练刀归来,颜路向正在吃早饭的老师汇报了这件事。孔子说:“太好了!也太巧了!我正考虑今天上午上课时,让闵子骞主讲呢!”
开始上课了。孔子说:“今天上孝道课。先由颜路讲一讲今天早晨发生的故事……”
颜路激动地站起来,绘声绘色地将闵子骞惩治不孝之人张成的经过讲完了。
闵子骞谦虚地说:“这也是跟老师学的呢!现在,在鲁国城乡,不是还流传着老师少年时怒惩不孝之人的故事吗?”说:“闵子骞之所以容不得虐待父母的人,并当即予以严惩,根本原因在于他德行卓着,孝行突出。孝是指尽心尽力地尊重、爱护、奉养父母等长辈。要知道,仁是德行的核心,孝是仁的基础。换句话说,孝是人的道德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为政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孝,他的道德就恶劣到了极点!对父母不孝的人,对他人不可能讲仁,对朋友不可能讲义,更不可能忠于国家和黎民。所以,忠、孝、仁、义是密切关联的,是一致的。闵子骞是个德行很好的人。对于他孝顺继母的故事,我五年前就知道了。他十二岁时,就是闻名鲁国的大孝子了。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他父母兄弟称赞他孝顺的话完全同意。我可以用一句话评价:孝哉闵子骞!现在,请闵子骞给大家讲一讲他孝敬老人的故事。”
闵子骞一向不愿谈自己,但对于老师的安排还是听从了。
闵子骞庄重地站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讲述了自己孝敬父母的经历。
闵子骞六岁时,母亲病故。年幼的子骞虽劝父亲节哀,而自己却哭得死去活来。他为母亲披麻带孝,守孝百日。
不久,闵子骞的父亲闵德仁又娶了一个妻子,叫李秀英。李秀英一进门,就看子骞不顺眼。她感到,照顾子骞吃饭、穿衣等是个负担,他长大了,不会孝顺自己;她还担心自己生了男孩,家业也要被子骞分去一份。但迫于丈夫的威严,还能顾顾面子,家中暂时相安无事。
后来,李秀英一连生了两个男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她厚待亲生儿子,虐待子骞。一次,丈夫外出,她在一个锅里做了两样饭,让两个亲生儿子吃白面馍,让子骞吃黑面掺菜的窝窝头。子骞看到两个弟弟和自己吃的不一样,眼里涌出了泪水,但又怕生出事端,悄悄避开了继母。继母把子骞叫到跟前说:“你两个弟弟才四五岁,理应吃好的。你长大了,十二岁了,还为这点小事掉眼泪?你是个好孩子,可千万不能对你爹乱说。你要是不听话,就送你到你姥姥家去住!”子骞用衣袖擦去泪珠,说:“娘说得对,我年龄大,什么事都得让着弟弟。我不会对爹爹说的。”
这年冬季寒气逼人,兄弟三人同时穿上了母亲做的新棉衣。在大门外,两个弟弟在风雪中跑来跑去玩,头上还冒汗,而子骞却冻得浑身发抖,两手抱在胸前,缩作一团……闵德仁见此情景,大骂起来:“你两个弟弟年纪小,穿得薄,还生龙活虎的。你十二岁了,穿得又厚,竟冻成这个样子,真是个没出息的东西!今天,这雪下得不大,还不快去牵牲口套车,跟我到集市上卖粮贩鱼去!”
在大门口套好车以后,父亲让子骞赶车,但他冻得浑身发抖,双手麻木无力,抓不住缰绳和鞭子,父亲怒斥:“你是偷懒,还是故意败坏你继母的名声!”子骞不吭声,父亲更加生气,大喝一声:“跪下!要你这造孽的东西何用!”说着夺过鞭子,朝他身上猛抽下去。谁知皮鞭刚一下去,棉袄被抽烂了一长条,芦花从棉袄夹层里纷纷扬扬地飞出来,父亲惊呆了。他撕开两个小儿子的棉袄一角,一看袄里用的全是新棉絮。他马上拉起长子,痛心地说:“冤枉你了!”说完,他怒火冲天地转头回到院内喊道:“小贱人,快给我滚出来!”
李秀英自知理亏,听到怒骂声,战战兢兢地从屋里走出来,双膝跪地:“夫君息怒,贱妻虐待长子,对不起您!今后,一定善待子骞,望夫君宽恕。”
子骞双手抓住了父亲手中的皮鞭,跪在地上,为继母求情:“父亲不要生气,母亲平时一向善待孩儿,做棉衣这件事,仅是一念之差,父亲不要为这点小事生气,就饶了母亲吧!”
父亲扔下皮鞭,生气地说:“看在长子的面子上,我不打你。但你败坏了我家的门风,非休了你不可!”说完,他走进屋里,从一块白绢上撕下一长条,走到书桌旁,拿起毛笔,立即动手写休书。
子骞上前抓住父亲手中的毛笔,哭着说:“父亲,你静一静,消消气,这休书万万写不得。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孩子宁可一人受苦,不能让两个弟弟受饥寒!”
父亲这才撂下手中的毛笔说:“要不是这厚道、孝顺的孩子讲情,非休了你不可……”
子骞上前扶起仍跪在院内地上的继母。
继母满面羞愧,不由得流下了忏悔的眼泪,她拉着子骞的双手,泣不成声地说:“儿啊,继母对不起你……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亲……亲生儿子啊!”
继母回到屋里,一口气给子骞做好了新棉袄、新棉裤。
子骞换上一身新棉衣,来到继母面前说:“给母亲请安,多谢母亲疼爱孩儿……”继母流着泪说:“儿啊,我丧了良心啊……对不起你啊……我做出这样的事,你爹骂我、打我、休我,都是我罪有应得。你心眼好,不与我一般见识,是你成全了咱们这个家啊!天下哪有你这样的好孩子啊……”继母因忏悔、痛心,变得精神恍惚……
子骞一边安慰父亲,一边护理继母,给她请医生、煎药。
一连七天,继母的病才好转,但身体虚弱,卧床难起。
子骞对父亲说:“母亲体弱,我去武棠亭买些鲜鱼来,给母亲补身体。”
闵子骞一口气跑到了三里外的武棠亭。这武棠亭位于三面环水的高台子上,数百亩水面叫武棠海子,因鱼多又叫鱼湖。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隐公曾在此观鱼。闵子骞来到台子上,没看到一个卖鱼的。放眼水面,坚冰锁湖,连个打鱼的人影也没见。他低着头,在台子上走着走着,突然,紧皱的双眉舒展开了。他来到附近一户农民家里,借了一把鱼叉、一个榔头,在距湖岸几步远的冰上慢慢走动。不一会,他发现冰下有鲤鱼群游动。在距鱼群几步远的冰上,子骞使尽平生力气,连砸几榔头,坚冰被砸开了一片。一会,那群鲤鱼移至冰窟处吸气。子骞趁机猛下一叉,叉出一条鲤鱼。在叉第二叉时,因用力过猛,把冰踩塌了,一下子把棉裤浸湿了大半。他索性脱下棉袄,往旁边的冰上一放,蹲下身去,一连抓上来五条鱼。
父亲、继母看到子骞扛着鲜鱼回来,立即给他换衣服。
问明原委之后,夫妻俩都感动得哭了。
从此,继母变成了一位慈母。
她向丈夫提出:“子骞这孩子聪明、德行好,光让他在干活之余跟你学识字不行,应该送他去上学,才能把他培养成材。现在,无非家里困难一点,我早起晚睡,多纺棉、多织布,家里再苦,也不能苦了子骞这样的好孩子!”
她亲自送子骞进入“观鱼台学堂”就读。在学校里,子骞夜以继日,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
子骞在“观鱼台学堂”就读三年,连年荣膺第一名。一天,一位姓赵的先生来到子骞家里,向其父母恭贺:“您夫妇真乃教子有方,子骞连年品学兼优,才智超群,可喜可贺。”赵先生喝下一口茶,继续说:“借此机会,我还要告诉您夫妇一个好消息,昨天,我表哥从曲阜来我家,他说:国君下诏,批准当代圣人孔夫子开办私学,孔子已在曲阜贴出告示,五月末举行拜师仪式,只交十条干肉作为学费,就可以入学了。我看,您夫妇还是送孩子投孔门吧,以免误其前程。这孩子才十五岁,将来一定能成为高才大贤!”夫妇俩对赵先生十分感谢,表示接受建议,并热情款待。继母说:“赵先生把子骞培养得这样好,还给他指出了下一步的出路,真是良师胜过父母呀!”说完,她拿出自己织的两丈布,送给赵先生,作为答谢之礼。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夫妇俩用马车为儿子装上竹简、衣物、粮食,并带上银两和十条干肉等,亲自送子骞赴曲阜,拜孔子为师,投孔门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