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青春时节里看过的一部电影的名字。当然主角还有一个女孩。
那是我的青春时代。那个躁动不安的季节里,我青春的气息几乎弥漫在这个陕北小县城的每一个角落。
我和那个女孩肩并肩地坐在昏暗的剧院里。一束雪亮的灯光从我们的头顶飞过,将电影里的恩怨是非与缠绵悱恻打在洁白的荧幕上。
之所以记住这个极富有诗意与充满沧海桑田般旷世凄凉的名字,缘于它见证了我凄婉哀怨的青春。其余,关于这部电影的任何东西,包括任何一个情节,任何一个人物的名字,任何一个演员的面庞等等,在我的头脑里是一片空白。
夏日午后,盘龙山下的菜园子里,三三两两地散落着一个个的男男女女,这些学子们手捧着书本,预备在高考这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斗中厮杀一番。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口中念念有词地一点一点地嚼碎着他们的青春。
校园里的高音喇叭不管不顾地把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纤夫的爱》反反复复地播撒在每一个怀春青年男女的心田里。
我的青春同样被我慢慢地嚼碎。每次来菜园子,我都挑选在最僻静的角落里。我试图把耳朵给闭上,把听起来让我心烦意乱的音乐拒于千里之外。
我的努力几乎是白搭,根本无济于事。我又试图想象在二十里外的那个小小村落里,父亲汗流浃背的样子,母亲对枯焦日子的一声长长叹息。于是我就倍感难过。我觉得憋闷无比的青春令我窒息得要死。于文华的颤巍巍的歌声实在让我有点阻挡不住青春的诱惑。
于是,我在心里策划一次背叛。曾在自己第一次骑着单车穿行于小县城川流不息的人流里发誓,有一天,我也会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的。现在很看不起自己当时的那个渺小的理想,有时觉得可笑无比。但这几乎是我那时读书的全部的动力所在。
于是那个叫琳的姑娘一遍一遍地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尽管她与我可能就近在咫尺。她那与我相视无言的莞尔一笑后羞红的面庞,她在那个雨天里拿书本遮了头大步跑进教室时起伏如脱兔的前胸,她与我耳鬓厮磨探讨题目的那种感觉和要死去的亲昵与温馨,都让我觉得眩晕和窒息。
在一个一个苦闷的夜晚,琳就像甩不掉的影子,每一个晚上在我的脑海里如期而至。我写了一首关于青春的小诗,有一句是这样写的:
“青春就像砧板,
被年轻的冲动,
锤来锤去。”
这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辗转反侧里吟哦而成的。我的青春像孤魂般地在盘龙山上游荡着。我的青春的面板,被我的奇思异想涂抹得乱七八糟,简直不成体统。
在那个月光如银般洒泻的晚上,《一夕是百年》的电影结束之后,在斑驳零落的校园树影下,饮马河的汩汩溪流听起来是那么真切,听着她昵喃的诉说,几乎与我的心路历程如出一辙,我们泪流满面地相拥而泣,我觉得我们的青春是何等的凄凉。
我头脑发热的冲动马上得到那个叫琳的姑娘的回复,我们演绎了自己的年少轻狂,属于自己的一夕百年。
那个夏日的午后,炙烤了一天的太阳耗尽了它的浑身气力,疲惫不堪地搁在无定河西的山坳间。
饮马河桥上,一个焦躁不安的少年的身影被斜阳的余晖给拉得很长很长。他在焦急地徘徊等待。不时地从进进出出校门的身影里搜寻那个叫琳的姑娘的身影。
我浑身的血液沸腾奔涌,像两个前蹄高抬的受惊的野马。她来了,那个身影是那么熟悉,那么亲昵。斜阳把一层红晕涂抹在她的脸庞,便诡秘地眨了眨鬼眼,摇晃了几下,便深陷在绵延不尽的群山间了。
后来,我们沐浴在清凉的月光下,我知道,那是太阳讨好月亮,把两个年轻人的秘密泄露出去了。
我怀揣咚咚跳动的心,转了身,琳尾随着,我们一前一后地走着,走过那座横跨饮马河的小桥。我们都知道,从这座桥上走过的,还有我们的青春,源源不断流淌的河水见证着两颗年轻而真挚的心,还有身后的巍峨的盘龙山……
我们起先正襟危坐的这个当儿,我记住了那个片名——一夕是百年。接下来的一切就模糊了,在我们耳鬓间默默的倾诉里,琳轻轻推开我情不自禁地揽住她肩头的胳膊,努了努嘴。我知道,在这个漆黑一片的影院里,也有与我们一样的从那个青春的牢笼里偷奔出来的我们也许熟识的少男少女。
我们几乎是同时站起来。我们离开了剧院。很快,我们回到了校园。对于那段不算很短的路程,我实在回忆不起是怎么走上来的,或许是趁了一团月亮飘洒下的一朵祥云,这样的月就多少有些让人费猜……
那夜,黑黝黝的盘龙山在,那夜汩汩的饮马河水在,清凉的月光在,琳用她慌乱的、昵喃的声音附于那个男孩的耳际,“明天,明天好吗?”
我在等待这个永无止境的明天里走过,吟唱我们的故事,我们的青春就不知不觉从肩头轻轻地滑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