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山里走来的牧民企业家
放开手,放开胆,勇敢顽强地干,成功只属于那些从来不停止前进的人。犹豫不决的人永远不会获得好运气。
成功来自于见识与胆略。只有具备一双慧眼,才能在风险中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在变化中预见其发展规律,才能大胆地开辟未来。
大凡杰出的成功人士,大多是最乐于、最善于冒险的人,他们常常去冒常人不敢冒的险,这种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正是他们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
1969年,旺堆出生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下辖的日暮县农村。日喀则地区位居藏西北,与印度接壤。由于地势险要,交通不便,人们的思想较为封闭。旺堆一家世世代代都是牧民,他们日复一日地过着放牧的生活,牛羊就是一切。在旺堆的记忆里,他的家族中还从来没有人踏出过生活的那片牧区。
和安于现状的父辈相比,旺堆似乎从一生下来起就显得很不安分,他很小的时候就对周围的人说:“长大后,我一定要走出这片牧场,看看外面的世界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就因为这话,周围的牧民都认为旺堆是个不守规矩的怪物,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教训他一顿。
小学毕业后,旺堆跟着父亲做了一个小牧民,但他的心却没有停止过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时间一晃到了1988年,旺堆已经长成了一个19岁的壮实小伙子。他对放牧的单调生活厌烦到了极点,决定走出牧区,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他不顾父亲要与他脱离父子关系的威胁,揣着东挪西借的200元钱,离开了养育他19年的那片牧区,直奔西藏的首府——拉萨,他想在那个听说很繁华的地方找一份工作。
由于交通极不便利,旺堆走了一个多月,才来到了拉萨市。见惯了牧区一望无垠的绿草,再看看拉萨庄严的建筑和拥挤的人群,旺堆觉得自己到了天堂。由于有的是力气,旺堆很快便在一家建筑工地上当了一名小工。一天,在外面的时候,一个汉族人指着他胸前挂着的绿松石说个不停。由于不懂汉语,旺堆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这时,一个过路的藏族人告诉他,说那个汉族人对他的绿松石很感兴趣,问他可不可以卖给他。旺堆没想到自己胸前这块极普通的绿松石居然也有人感兴趣,赶紧点了点头。最后,他们以20元的价格成交了。
捏着那20元钱,旺堆愣了半天,他怎么也不肯相信挣钱原来这么容易。
旺堆于是想:既然绿松石这么值钱,不如回家去收集一些拿到拉萨来卖。反正,家乡的河流中,这种自然天成、颜色晶绿、上面长满了各种花纹的石头多得是,牧区的人都喜欢捞出来当装饰品,但谁也不知道这东西能卖钱。
旺堆算了算,1个绿松石20元,10个就是200元……只要赚够了钱,他就可以长期生活在拉萨这个繁华的地方。想到这里,旺堆撒开两腿就跑回了建筑工地,跟老板辞了工之后,当天就踏上了返回日暮县的路途。
回到家乡后,旺堆向周围的牧民大肆收购绿松石,然后将这些绿松石带到拉萨,向汉族人兜售。旺堆只用了几天功夫,便将几十块绿松石卖了个精光,赚了上千元钱。
手里有了本钱,旺堆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他看到拉萨店铺里有不少汉族人使用的小镜子、梳子等商品,便买了一大堆,运回牧区去兜售。牧民们对这些从来没有见过的小商品十分好奇,大家争相抢购。有的没有钱,旺堆便让他们用绿松石来换。
就这样,旺堆成了一个货郎。他用一个背篓,将从拉萨购进的小商品背回家乡出售,再从家乡收购绿松石背到拉萨去卖。只念过小学的牧民旺堆,不知道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巨大变革,在那些富裕起来的城市和富裕起来的人群里,正刮起一股到西藏旅游的热潮。正是这股热潮,使神秘的西藏文化冲破了封闭,逐渐走向了市场,使以前一文不值的绿松石卖到了20元钱一块。而这一切,旺堆都不知道,他只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什么好卖就卖什么。
为了节约钱,在从拉萨到日喀则、日喀则到拉萨的路途,旺堆都是依靠双脚来完成的。这种来来去去买进卖出的生活非常苦,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但旺堆却过得非常快乐。因为他觉得这种生活富于变化,比在家放牧要自由和丰富得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旺堆不仅学会了汉语,还将自己的生意拓展到了家乡的周边地带。到1993年时,旺堆已经有了三四万元的积蓄。如果在家乡,这笔钱可以买几百只牛羊,过上富足的日子。但旺堆并没有这样做,已经尝到经商甜头的他,脑子里想的都是怎样进一步扩大规模,挣更多的钱。
由于长时间背着商品在外奔波,人累,又得在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旺堆便萌生了在拉萨开一个店铺的想法。那时候,旺堆已经观察到,随着从内地来拉萨的游客不断增多,拉萨的旅游品市场已经开始火暴起来,而且,凡是到西藏来旅游的外地人,都对牧民们随手乱扔的一些旧东西感兴趣。旺堆那时候还不知道这些旧东西就是古玩,他只是隐隐觉得,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
于是,旺堆在拉萨市大昭寺前租下了一个很小的店铺,专门销售从牧区收来的古玩。他的身份也由原来的“小货郎”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老板。
古玩店开业不久,旺堆便和一个叫罗珠的藏族姑娘结了婚。罗珠很有经商头脑,成了旺堆的得力助手。旺堆经常把店子交给罗珠来看,自己则到牧区挨户收购“旧东西”。
几年的货郎生涯,使旺堆练就了一双识货的眼睛。他总是能在人家准备丢弃的垃圾里发现自己要的宝贝,然后用很少的钱收回来,再抬高几十倍卖出去。由于他对外来旅游者的心理琢磨得比较透彻,出售的东西都很特别,他的古玩店生意一直很好。到1996年时,他的存折上竟突破了30万元,成了一个小富翁。
也就是1996年,旺堆发现大昭寺周围开了几十家古玩店。原来,很多人听说古玩生意好赚钱,便一窝蜂地都来搞这门生意。看到这种情况,旺堆心里急得不行,他想:牧区的旧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大家都跑去收购,又能维持多久?这么多人都开古玩店,要分这一杯羹,一个人又能分到多少呢?与其跟他们在空间有限的行业里竞争,还不如赶紧撤,去开发新的行业。
经过一番思考和市场调查后,旺堆决定经营藏饰。由于内地和拉萨联系的日益紧密,西藏装饰品开始走向全国各地。直觉告诉旺堆,这里面会有高额的利润和较大的市场空间。
于是,旺堆撤了古玩,摆上了各种各样的藏饰。就在旺堆一个猛子扎进藏饰这个行业,全心全意打算做个藏饰大王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机会。1997年的一天,旺堆无意中发现,自己店铺对面的拉萨市挂毯厂近来开始变得热闹起来,门前总是站着几个外国人,对着厂家摆出来的几幅挂毯指指点点。最后,那些外国人都用不菲的价格买下了那些挂毯,并且一个个都像捡了宝似的特高兴。
这无意中的发现使旺堆有了新的想法:生产挂毯去。生在藏区的旺堆知道,挂毯是每个藏族家庭都拥有的再平常不过的装饰品,有极强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较高的品位,加之便于携带,是旅游者理想的购物种类。而所有的挂毯中,又以手工制作的羊毛挂毯最为贵重。事实上,那些外国人买走的挂毯,并不是真正的手工艺品,而是机器生产出来的。这种机器生产的挂毯远没有手工制作的挂毯精美耐用,过不了多久,上面的颜色便会褪去。
旺堆想:现在全拉萨就只一个厂家生产挂毯,而且是机器生产,如果自己开一个厂,专门生产手工制作的挂毯,生意一定会好。
有了这个想法后,旺堆首先进行了试销。由于手头没有现成的手工挂毯进货渠道,他便将自己家里挂着的几幅挂毯全拿了出来,摆在了店子里,并且每幅标价都在400元以上。试验的结果让旺堆大吃一惊,那几幅已经用过好几年的手工挂毯,竟受到了游客们的青睐,不到两天的功夫,就全给买走了。
手工挂毯的畅销,让旺堆吃了一颗定心丸。在最短的时间里,他走遍了拉萨市的周边县区,收购手工挂毯在店里出售。
由于手工挂毯经久耐用、色泽鲜艳,且久不褪色,刚刚推出就成了旅游者的新宠,旺堆的店里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后来,旺堆发现由于牧民们平时忙于放牧,无法抽出时间专门制作挂毯,收购很不顺利,根本不能满足销售的需要。没办法,旺堆只好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生产上。他在拉萨租了厂房,招兵买马,四处吸纳会制作挂毯的技术人员,还聘请了专门的设计师,设计了很多新颖的图案。
1998年,旺堆建立的位于拉萨市宇拓路一侧的手工挂毯厂正式开始生产。
然而,世上难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旺堆的手工挂毯厂开业不久,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厂里的技术人员平时干活都很拼命,但一到农忙时节,他们都无心生产,嚷着要回家忙生产,从而使旺堆的挂毯厂关了半个月的门。这一关门,旺堆就损失了好几万元。
为解决这个问题,旺堆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回到日暮县农村自己家里,招聘了二十几个剩余劳动力,然后请专门的挂毯师傅教他们制作挂毯。等一批学会后,又招另一批……就这样,旺堆完成了他的人才培训,从而渡过了创业之后的第一道难关。
由于全拉萨就只旺堆这一家手工挂毯厂,厂里的人要跳槽都找不到地方,所以,绝大部分人学会手艺之后,会一直留在他的挂毯厂里。人员的稳定使旺堆的挂毯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当应付一个店的销售绰绰有余时,旺堆就赶紧开第二个店。到2001年年底,旺堆在拉萨市一共开了6个店铺,全部卖自己厂里生产的手工挂毯。这时,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了好几百万元,被朋友们称为西藏“挂毯大王”。如今,旺堆的挂毯厂仍然是拉萨市惟一的手工挂毯厂,和另外两家机器生产挂毯的厂家相比,旺堆挂毯厂的产量比他们低得多,但挂毯的质量和价格却比他们高出了几个档次。旺堆生产的挂毯不仅由货真价实的羊毛绒织成,而且上面的图案也相当丰富,有牛头、羊头、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好几十种。另外,旺堆还特别注重售后服务。他在销售的时候向顾客承诺:所有挂毯如果在3年内出现褪色、大量脱毛等问题,可以拿来调换并给予赔偿。所以,无论是拉萨市的顾客,还是外地来的旅游者,都对旺堆生产的挂毯赞不绝口。往往是一件产品还没制作成功,便有顾客前来订购。
由于青藏高原的神秘,到西藏来旅游的外国人很多。这些老外对展现了浓厚的西藏民族特色的手工挂毯一见钟情,通常一个人要买好几幅回去。这些老外将旺堆的手工挂毯带回国后,经常引起其他老外的兴趣,于是,他们便打来越洋电话,寄钱来向旺堆订购。这样的越洋生意,旺堆一个月能接到好几起。
目前,旺堆正想方设法,准备在内地设经销点,向内地喜爱西藏文化的朋友们推销他的手工挂毯。这个时候的旺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走出牧区想找一份小工的普通牧民了,在十几年来跌跌撞撞的过程中,他的思想越来越开阔,已经彻底地完成了从一个牧民到一个商人的转变。旺堆在创造财富神话的同时,也证实了当年的向往和判断是正确的:在日喀则一望无垠的牧区之外,果然有着更精彩的地方。
1.胆量和勇气是成功人生的关键
放开手,放开胆,勇敢顽强地干,成功只属于那些从来不停止前进的人。犹豫不决的人永远不会获得好运气。
做事情要有勇气,有才识,还需有胆量,才能成就伟业,智慧加勇气才能使你不朽。勇气来自必胜的决心和献身精神。在途中徘徊犹豫是摘不到金苹果的,天赐良机只给大步前行者。犹豫不决无异于自囿一方黑暗世界,勇气是心灵的启明星。
北京通产集团总裁陈金飞正是靠胆量和勇气成功的人。
陈金飞创业伊始,他的第一间办公室在京郊高碑店乡一个猪圈的后面。
当时,他们把大通装饰厂建在那儿,是听说周围有大约20万块砖埋在地下。房子盖得很随意,根本没有设计图纸,窗户都不一样大,因为窗户是从外面捡来的。就这样他们盖起了车间和办公室。办公桌是一个捡来的40厘米高的圆台,他们又找来了木头,钉了6个离地面只有20厘米高的小板凳,最奢侈的家具是一把捡来的老式竹椅。在这里他们接待了工商局、税务局的同志和对他们企业感兴趣的许多客人,其中包括外商。
没钱买设备,他们就买钢材,边学边干,做出了台板印花机。创业初期,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用双手自己干出来的。
厂房设备有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生意,他和工人都处于集体失业状态。当时他心里真着急,天天骑着自行车到处找活儿。那时可没少受委屈,很多客户一看他们都是年轻人,又是私营,客气的人不理你,不客气的人干脆把你轰出来。那种屈辱的感觉不亲身经历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但他们还得尽快调整心态去面对新的困难。
陈金飞清楚地记得第一笔生意,也是最小的一笔生意只赚了35元钱。是他骑着自行车从先农坛体育场找来的,给北京篮球队印7件跨栏背心的号码,回来后他和工人们不到10分钟就干完了,35元到手。兴奋之余,他们又集体失业了。
当时条件那么艰苦,但是还是在这猪圈后面和外商谈成了第一笔涉外生意。外商是一位金发碧眼的漂亮女士,她是加拿大的纺织品进口商,要进口一批儿童服装。谈判时,金飞他们当然邀请客人坐在“最豪华”的竹椅上。那是冬天,屋里没有暖气,特别冷,竹椅又透风,外商冷得受不了,也顾不得举止风度了,就蹲在竹椅上和他们谈,她从来没见过这么艰苦的谈判环境。到今天金飞也没弄明白外商当时为什么会跟他们签合同。也许是运气吧!这笔生意他们赚了十几万美金,在当时是个大数目。
陈金飞认为成功的关键是胆量和勇气。建厂初期,他们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除了资金、技术、人员这些每个新生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外,由于社会的不理解而强加给他们的不公正待遇,几乎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鸿沟。如果没有胆量和勇气坚持下来,今天陈金飞就不会拥有这一切了。
记得有一个美国发泡印花的订单,当时这种技术还没人掌握。就连国营大厂都不敢接,他们是怕麻烦,不愿意冒险。外贸公司问到陈金飞他们,他们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合同签了,还不知道怎么干,那时真急了,天天跑化工商店,请教工程师们。通过多次的实验,他们终于掌握了发泡所需的各种化学原料的配比和温度。那时也没有听说过发泡机,电吹风、电烙铁都成了工具。车间里经常能听到工人们兴奋的叫声:“发起来啦!”那神情不像是工作,更像是一群做游戏的孩子,谈笑间保质保量地做成了近百万元的生意。当时车间对外绝对保密,主要是怕外商看见了他们的工作条件而被吓跑。他们凭着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敢于尝试新事物的胆量,掌握了发泡技术,并控制了近两年的时间。前期几百万元的收入主要来自发泡印花的订单。
风险使陈金飞的决策能力经受了锻炼,风险让陈金飞淘得了第一桶金。
2.抓住成功的机遇需要胆识加慧眼
成功来自于见识与胆略。只有具备一双慧眼,才能在风险中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在变化中预见其发展规律,才能大胆地开辟未来。
根据美国一家公司对世界上100位成功者的调查,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素质,这就是胆识。
当机遇不在时寻找机遇,机遇到来时发现机遇,发现机遇后抓住机遇,这是那些渴望成功的人应该具备的本领。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什么叫“有准备”?它包括众多的内容,而见识和胆略是最基本的一项内容。有见识和胆略的人才可能抓住机遇,缺乏见识和胆略的人即使机遇频频向他招手,他也会视而不见,就算看见了也不会抓住。
广厦集团掌门楼忠福正是这样的人。他凭借着自己的见识和胆略,多次抓住了机遇,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走向了事业的辉煌。
1984年秋,东阳县城建公司招聘经理。当时东阳县城建公司无论从技术、设备还是人员上来看,都呈现出一穷二白的景象。这种实际情况动摇了许多想应聘的人,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冒这个风险。
终于,在城建公司跑材料的楼忠福出面了,他要应聘公司的经理。当时他的许多亲朋好友都劝他认真考虑这件事,不要只为当这个官儿便参加应聘,当官儿自然好,可这也是要负责任的。
当时楼忠福对于这些好意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存心跃到舞台上,我就不怕负责任。”
燕雀不知鸿鹄的志向,这除了与他们自身的能力有关外,缺乏见识和胆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楼忠福于1984年11月13日被正式任命为东阳县城建公司经理。楼忠福并不是单凭胆大来应聘经理的,他在做出应聘的决定之前,就曾对东阳县城建公司分析过无数遍,最后他得出了结论:要图强、要发展,只有靠具有崭新思维的新一代领导人;而有了新一代领导人,企业就一定能壮大,能发展。
上任之后,楼忠福一步一步地实施着他的计划。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也就是在1984年底,他不但将“城建公司”更名为颇有气派的“东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而且当机立断,与镇政府签订了为期5年的承包合同。
这个承包合同对于楼忠福来说就是一张军令状。在这张军令状上,白纸黑字清楚地写着东阳三建产值的递增和利润的实现计划、企业的发展规划等多项内容,而且还写明了公司经理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并且除了死亡和触犯法律外,上级主管不得任意撤换,必须给楼忠福一个完整的施展身手的5年。
楼忠福在签订承包合同时说:“上台,就是意味着风险。我不怕风险,承包是我提出来的,我必须承包,我要求签订5年合同,定死总目标,而且必须公证。我不怕说出利润每年递增20%的诺言,我也不怕我达不到目标就将支付巨额违约金。但是,任何人都不能随便撤换我。”
镇长很开明,既然选定了楼忠福,就放手使用,很快便在合同书上签了字。自此,楼忠福踏上了成功之路。
从楼忠福出任经理到他与镇政府签订承包合同,可以说处处都潜藏着风险。没有见识和胆略,谁都会知难而退,而楼忠福因为有见识和胆略,所以才敢一次又一次地冒险。也正是因为他敢冒风险,他才抓住了别人不能抓住的机遇。
楼忠福出任东阳三建公司经理以后,公司现状中两个堪忧的方面,时时像两道绳索,一圈一圈地把楼忠福的焦虑往紧处缠。这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才,一个是设备。
当时,东阳三建虽说是一个建筑公司,但却没有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千把人对付的价值百万元的工程,竟都是凭着瓦刀木刨的老经验。同时,公司施工设备简陋匮乏,最先进的也就是几台卷扬机,所有的固定资产总值不足80万,连建造一幢6层楼的宿舍都勉为其难。
楼忠福明白:设备陈旧单一、人才缺乏的公司不可能有大的发展,这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知道的道理。楼忠福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可以采取办法改变这种局面,并且他采取的办法是别人不敢采取的。
当时要在人才和设备两个方面投资,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以东阳三建的经济实力,简直近乎天方夜谭。改善设备,广纳贤才当然是对的,可这笔巨额资金从哪里来?靠高额贷款,到时候还不了怎么办?那还不倾家荡产?
可是楼忠福就是要靠贷款来增强公司的实力,他说:“我们不怕贷款,只要企业上等级上规模,不怕还不了。”
楼忠福对于设备投资,一定位就在160万元。这已是当时公司固定资产的一倍。在这以后的5年,也就是他的第一个承包期内,他不改初衷地每年都要拿出100万元用于添置和改造设备,使公司拥有塔吊、搅拌机、沙浆机、汽车及其他机械设备达840台,固定资产总值增加到1200万元,基本能适应大跨度、高层次的建筑施工。如果说后来每年设备投资的递增,多少有了先期的基础,那么最初投资的那160万元,没有战略眼光和大将气魄,确实是难以想像的。
当时正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要谋求到这样一笔资金,其难度可想而知。楼忠福为此东奔西走,夜不成寐。楼忠福不仅需要面对社会的挑战,还要承受来自公司内部的压力,有人认为他这是在胡搞,是在把企业往火坑里推。
大凡超前的意识和举措,常常会在一个时期内,不被人所理解。惟有能够登高望远的人才会不懈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付诸实施。否则就不会承受住巨大的压力。
160万元的高额投入,换来了公司兵强马壮的面貌,东阳三建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可是楼忠福明白,企业的发展单靠优良的设备还不行,还必须要有高水平的人才,只有建筑队伍的素质提高了,企业才会有大发展。
为了顺利地网罗精英,楼忠福设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成立了浙江省建筑设计院广厦分院。这个设计分院集中了他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精英,拥有高级工程师两名,工程师以及各类技术人员数十人。同时,在公司内部的管理、财务等部门,也招收了许多英才。
楼忠福的因势利导,促成了公司实力从量到质的大转变。当初为他担心的人很多,如若这“孤注一掷”式的高额投资没有收到预期效果,那对公司来说就是一场无法挽救的灭顶之灾,可楼忠福认定这不会失败。
从1989年到1991年,在全省开展的建筑质量大检查中,广厦集团连续3年都在前5名之列。没有过硬的设备和技术,没有过硬的人才和队伍,广厦发展也许不会太快、太顺,但若没有楼忠福不惧风险的过人胆识和在风险中发现商机的慧眼,广厦绝不可能有如此殊荣。
3.大胆地付诸行动
不必优柔寡断,不必犹豫不决,成功需要果断地行动。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需要坚定、勇敢、自信地去把这个判断付诸于实际行动。
一天,有一个年轻人很想到他的恋人家去,找她出来一块儿度过一个下午。但是他又犹豫不决,不知道他究竟应该不应该去,恐怕去了之后,或者显得太冒昧,或者他的恋人太忙,拒绝他的邀请。于是他左右为难了老半天,最后,他勉强下了个决心,坐上一辆出租车出发了。
但是,当车一拐进他恋人住的巷子时,他就开始后悔不该来:又是怕这次来的不受欢迎,又是怕被恋人拒绝,他简直希望司机现在就把他拉回去。
车子终于停在他恋人的门前了,他虽然后悔来,但既来了,只得伸手去按门铃。现在他只好希望来开门的人告诉他说:“小姐不在家。”他按了第一下门铃,等了3分钟,没有人答应;他勉强自己再按第二下,又等了2分钟,仍然没有人答应。于是他如释重负地想:“全家都出去了。”
于是他带着一半轻松和一半失望回头了,在路上他心里想:这样也好。但事实上,他很难过,因为这一个下午白白过去了。
你能猜到他的恋人现在在哪里吗?他的恋人就在家里,她从早晨就盼望这位先生会突然来找她。她不知道他曾经来过,因为她门上的电铃坏了。那位先生如果不是那么犹豫不决,如果他像别人有事来访一样,按电铃没有人应声就用手拍门试试看的话,他们就会有一个快乐的下午了。但是他没有下定决心,所以他只好徒劳往返,让他的恋人也暗中失望。
我们在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否有足够的决心,可以使事情的结果完全两样。
又有一位先生,他听说某公司招考一名职员。这公司的待遇优厚,远景也好,他很想去试试。但是他怕自己能力不够,又怕万一考不取丢脸。于是他犹豫着,没有下决定。直到最后,他发现另外一个比他条件差得很远的人居然考取了,他才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许多事是应该用勇气和决心去争取的。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时常并不是对这问题的本身不能理解,而是我们往往被枝节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太容易被周围人们的闲言碎语所动摇,太容易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以至于给外来的力量一种可以左右我们的机会。谁都可以在我们摇晃不定的天平上放一颗砝码,随时都有人可以使我们变卦,结果弄到别人都是对的,自己却没有主意。这真是我们成功途中的一个大障碍。
要想扫除这种障碍,自然第一得先训练自己对事理的判断能力。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判断之后,坚定、勇敢、自信地去把这个判断付诸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