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行记》简介
宋与辽、金南北对峙,战争时期与和约时期相间。在和平时期各设国信使,以沟通政府的关系。于是两国沿途各设“省司”、“四方馆使”提供路途食宿。“引进有官”、“押宴有伴”。每于双方的朝中有大事,如新皇帝即位、上尊号、生辰、正旦,则双方遣使臣去祝贺。于国丧则遣使臣去哀悼。国信使还带着朝廷的礼物。
宋朝派往辽、金的使臣,规定要写“行记”,记录沿途,尤其是对方国土内所见、所闻的情况,其中包括山川、河流、道路、桥梁、驿站、物产、居民、城池、接待的礼仪等等。其大部分为地理内容。“行记”一般都以日记方式记录沿途所见情况。仅宋、辽和约时期自澶渊之盟(1005)到燕云之役(1122)间,共118年,以及此前从开宝年间到太平兴国年间(971~976)的6年,前后共124年间,估计全部聘使约1614人,宋朝使臣估计约占一半。而估计金、宋的使臣也有1600人左右,其中一半是宋方使臣。这样,宋方使臣可能达1600多人,都写了行记。这些大量行记的写作,为元、明两代游记大盛,开了先河。
当时所写的游记,一般都上缴朝廷。可惜其中的绝大多数,至明、清皆已亡佚。明、清以来的学者,将少数原亡佚的宋人行记集佚,现在一共还能见到30多篇。如:路振:《乘绍录》;王曾:《王沂公上契丹事》(原叫做《行程录》);薛映:《薛映记》;宋授:《宋授上契丹风俗》;富弼:《富郑公行程录》;陈襄:《神宗皇帝即位使辽语录》;张舜民:《使北记》;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全国行程录》;楼钥:《北行日录》;范成大:《揽辔录》;周煇:《北辕录》;程卓:《使金录》;洪皓:《松漠纪闻》;张棣:《金虏图经》;宋敏求:《入蕃录》;李罕:《使辽见闻录》;寇瑊:《奉使录》;王曙:《载斗奉使录》;金嵘:《使燕录》;赵良嗣:《燕云奉使录》;李实:《使辽见闻录》;刘敞:《使北语录》;蔡条:《北狩见闻录》;沈括:《熙宁使虏图钞》等。今尚残存或留存的宋人行记的作者中,宋敏求、沈括、范成大等都是宋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其行记有较高的地理价值。另外,还有范成大的《骖鸾录》记录了他于公元1172年从苏州出发,经浙江、江西、湖南到广西的沿途见闻。《吴船录》记录了他1177年沿长江水路回到苏州的情形。1170年陆游也写了从绍兴到四川奉节的《入蜀记》,都具有地理价值。王延续的《使高昌记》,周必大的《泛舟入山录》,吕祖谦的《入越记》也都是富有地理意义的行记。
《宋人行记》的地理内容举例
其一,北京城市地理的记载。《乘轺录》(《乘轺录》见于《契丹交通史料七种》。民国二十六年北平文殿阁书庄重印本)里保留有至今最早的北京城市地理的记载。作者路振,字子发,永州祁阳(今湖南零陵)人。他于公元1008年以“生辰使”身份来到当时的幽州城(今北京)记录为:
“幽州城二十五里,东南曰水窗门,南曰开阳门,西曰清晋门,北曰北安门。城内幅员五里,东曰宣和门,南曰丹凤门……城中凡二十六坊……有罽宾、肃慎、卢龙等坊,并唐时旧坊名。”
此后,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王曾,以“契丹生辰使”的身份于公元1013年来到南京(今北京),游观城市风貌,记录说:
“燕京……正南曰启夏门,内有元和殿……城中坊闬皆有楼。有闵忠寺,本唐太宗为征辽阵亡将士所造;又有开泰寺,魏王耶律汉宁造。皆遣朝使游观。南门外有于越王廨,为宴集之所。门外有永平馆,旧名碣石馆……南即桑干河。”(王曾《行程录》)
从这些行记中,我们可知辽南京城由唐幽州城演化而来,基本保留了唐城面貌。许多坊巷名称也沿用未改,并载有各内外城门名称,城市大小里数。“坊”当时是有坊墙、坊门,为各民族单独聚居,如罽宾、肃慎、卢龙等来自西域、女真的民族,也各有坊居。城内的主要建筑及布局都已记录。再如,北宋燕山府的城市面貌,许亢宗于1124年到这里记为:
“燕京析津府,户口堵,人物丰庶,州宅用契丹旧大内,壮丽敻绝。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萃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绵绣组绮精绝天下。蔬菜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桑、柘、麻、麦,羊、豕、雉、兔不问可知。水甘土厚,人多技艺……既筑城后,远望数十里宛然如带。”(许亢宗《奉史行程录》)
将这一北方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技术中心城市的风貌反映出来了。
其二,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对比出了今昔地理环境的不同。如1170年范成大到卢沟河附近记录说:
“卢沟,去燕山三十五里,虏以活雁饷客,积数十只,至此放之河中。虏法五百里内禁采捕故也。”(范成大《揽辔录》,北京大学藏本及见《三朝北盟汇编》)
记录了当时野雁很多,当局采取了保护野雁的政策。又如,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此年阳历应为10月20日),在金中都城外见到白雪覆盖着大地“西望诸山皆缟”,于是他写下了“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的诗句。反映了当时气候比今天寒冷得多。再如,他来到北京西南的琉璃河畔,见到水“极清泚,茂林环之,尤多鸳鸯,千百成群”。并写下了“琉璃河上看鸳鸯”的诗句。昔日这里森林青翠繁茂,水清透明,野生鸳鸯千百成群的自然风貌,今天已不复存在了。
其三,现存的宋人行记中,《北行日录》是记叙得最细腻的。作者是文辞精博的楼钥,当时并不是使者,他是以书状官的身份从其舅汪大猷使金的。所以他的《日录》没有上交宋朝廷,得以在民间留传开来,保存了原来的面貌。他于1169年经瓜州、高邮、宿州、汴京、邯郸、真定、涿州至中都。(楼钥《北行日录》,见《知不足斋丛书》第23集)清代周中孚《郑堂读书记》称之为:“南宋人使北诸记,当以是录称观止焉。”他对金中都的平面布局、宫殿、街道、门、路、亭、桥建筑,衣帽服饰、外交礼仪、饮食习尚以及高丽、西夏贡献的方物等都作了最细致、最详尽的描绘。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有逼真的写实,因此,地理参考价值很高。
其四,地图学家沈括的《熙宁使虏图钞》有精确的地理概念,反映了沈括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和高超的测量技艺。此行之后他做了地图模型,反映地表面貌。他每到一地,对地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都有精确恰当的记叙。如:
“幽州永安,地宜畜牧,畜宜马、牛、羊。草宜荔梃耳。谷宜粱面。人不善艺,四月始稼,七月毕敛。地寒多雨,盛夏重裘。七月陨霜,三月释冻。”
从气候、物候到生产、植被都抓着了典型的生态环境主导因素,作简明扼要记叙。在这自然环境中,人们“行则乘马,食牛、羊之肉酪而衣其皮,间啖麦粥。单于家庭犊儿山之麓……毡庐数十,无垣墙沟表……其俗简易,乐深山茂草与牛羊杂居,居无常处。”一派游牧民族的地理景观。
此南侧处于游牧民族与定居汉族之间过渡的文化景观:“虏庭山之南,乃燕蓟八州,衣冠语言皆其故俗,惟男子靴足、幅巾而垂其带。女子连裳异于中国。”
再往南,北京附近,已是发达的农业种植地区。这一广大区域,为首的城市是幽州:“自顺(指今天北京顺义县)以南,皆平陆广饶,桑谷沃茂。而幽州(今北京)为大府,襟带八州,提控中会。”而这一种种农业的边缘地段,也就是当时长城分布的界线;“怀柔城依古长城,其地平斥,土厚宜稼。城北倚涧水为险,水之柔数百步,地广多粟,可以积卒,以扼北山之冲。北当洞道,而幽州压其后,背势面奇,此谋将之地也。”这一山脉与平原的交汇处,常为兵家必争之地。北依山险,背有腹地,近又可以发展种植农业,在军事上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总之,在沈括的笔下,地物的距离相当准确,道路曲折方位记录明白,地形的起伏概念相当清楚。
总之,《宋人行记》是反映了当时地理学发展的一定水平的不可忽视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