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简介
玄奘和尚,俗姓陈,名祎(596~664),洛州缑氏镇(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其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他深受影响,12岁即羡慕当和尚,徘徊于寺门之侧。13岁被破例录取为僧人。当时他“眉目疏朗,端严若神,”被认为“风骨难得,必能弘大佛门教化。”少年时期,就登坛讲经,力服众僧。
此后,隋末天下大乱,洛阳僧众星散,他怀着“此虽父母之邑,而伤乱者若兹,岂可守而死也?”的想法,加之他十分好学,“负籍从学,游方请业”,于是“周流燕、赵之地,历览鲁、卫之邦,背三河而入秦中,步三蜀而抵吴会。”他初赴晋阳(太原),又经子午谷入四川和汉中。然后放舟三峡,沿长江东下,达荆州天皇寺。又北上扬州、苏州、相州(河南安阳)、赵州(河北赵县),并于公元625年再度入长安(西安),年轻的玄奘踏遍祖国中原地区,遍访名师“达学髦产,遍效请益之勤;冠世英贤,屡申求法之志。”此时,因他学识渊博,已誉满中原了。
由于当时李唐政权崇道抑佛,自晋魏以来佛教内部教派林立、理论纷争、莫衷一是,无从匠决。玄奘深知要发扬光大佛教,“不依国主,法事难行”。统一佛教理论是统一各教派的关键,只有统一理论,才能使佛教处于一尊地位,取得新政权的支持。而佛教的理论是从印度翻译而来,于是他决心探本寻源到印度取经。
贞观三年(629)秋,他孤身离国,认为“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可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于是从长安出发,经秦州(甘肃天水)、兰州、凉州(甘肃武威)、瓜州(甘肃敦煌县西),取道伊吾(新疆哈密),约年底到达高昌(吐鲁番)。这一路为了躲壁追捕,昼伏夜行。他曾穿过杳无人烟的沙漠,只身踯蠋,“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焦”晕倒在地。此时,他仍以“不达天竺,决不东归一步”的决心拼搏着。夜里,凉风吹醒了他,又继续西行。幸遇泉水,才又获生机,终于渡过了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八百里沙河。
玄奘西游路线此后,他沿天山南麓经阿耆尼国(新疆焉耆)、屈支国(新疆库车)、跋禄迦国(新疆喀拉玉尔滚),翻越葱岭北端的凌山(今天山穆素尔岭)。其“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这雪山,常有雪崩。雪崩时“飞沙雨石,遇者丧没。”他“悬釜而炊,席冰而寝”,经七日过山。同行者“馁冻死者十有三、四”。又经热海(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此海望之云烟飘渺,无风自波。经素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即碎叶)、千泉(在今麦尔吉)到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喀布尔)、笯赤建国(今赛拉穆城)、赭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又入吐火罗国(今阿富汗境内),东南入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大雪山比凌山更高峻严寒,“满山冰雪,千年不化,凝云飞雪,曾不暂霁”。当时西域、印度间各国争雄,战乱不断,盗贼横行,野兽出没,他只身而行,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翻越大雪山之后,来到北印度。
至滥波国,从此南行,由北印度入巴基斯坦境内的健陀逻国。然后遍游印度五部110个国家。最后定居在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该国有五十多所寺院五千多高僧,玄奘从戒贤法师学习达五年之久。在印度,玄奘游踪遍于今日恒河、印度河流域及东、西印度半岛沿岸,除印度南端外,几乎遍游整个印度。
在印度期间,他学习了印度许多国家的语言、文字,投了许多名师。学成后参加了好多次佛学辩论会,都获得大胜。其佛学成就震动了整个印度。他首先沿恒河东入今孟加拉,再沿印度半岛东岸至与今斯里兰卡相望的达罗毗荼,又沿印度半岛西岸北上至印度艺术宝库阿旃陀石窟并进入印度腹地今昌巴尔河流域及西行入巴基斯坦,沿印度河北上至今克什米尔南的查谟附近。
玄奘不仅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动心,“历天险而志愈慷慨,遭凶贼而神弥厉勇”,就是在物质利诱面前也坚韧不拔。如他在高昌,国王尊他为国师,只要他答应留在高昌,就可以将半个国家送给他,但玄奘并不为之动心。于是高昌王强留不放行,他就绝食至三、四日,气息奄奄,高昌王才不得不放行。
他在印度,佛学声誉日增,先后受到许多国王的邀请,从事讲学和辩论。他学成之后,不忘故土,坚决回国。临行之时,戒日王为玄奘举行75日的无遮大会送行。
玄奘载誉归来他携带了大量佛像和佛教经典(约657部佛经),由巴基斯坦北,经帕米尔高原到达于阗(今新疆和田)。于贞观十九年(645)正月初四到长安。“近京之日,空城出观”。前后西行共17年。
他在印度的学术盛誉和回国从事翻译经典的伟大成就,这里就不一一介绍。回国后,引起瞩目的是他西行的地理见闻,曾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述他亲身经历110国和耳闻得知28个以上城邦、地区和国家的地理见闻。
《大唐西域记》的地理学价值
《大唐西域记》把他亲身到过和传闻所及的138个国家、城邦和地区作了记录。介绍它们的山川地形、城邑关防、交通道路、风土习俗、物产气候、宗教文化等情况。文字朴质严谨、简洁流畅。涉及的地区又非常之广阔,从我国的新疆、前苏联的中亚及伊朗、地中海东岸。南到印度半岛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的半岛沿岸。北面到中亚细亚、阿富汗东北部。东北到孟加拉国附近。此书是记载公元7世纪中亚、南亚和印度次大陆的历史、地理,而全世界此期该地区的古文献流传下来的极少,因而更显出了它的珍贵性。它成为全世界珍贵的史地文献,被欧洲和日本学者翻译成各种文字。其地理特色如下:
其一,抓住地理特征,用简洁文字绘声绘色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如:
“梵衍那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在雪山之中也。人依山谷,逐势邑居。国大都城据崖跨谷,长六、七里,北背高岩。有宿麦、少花果,宜畜牧,多羊马。气序寒烈、风俗刚犷,多衣皮褐,亦其所宜……”
上引文不足百字,将这个山国的面积、位置、国都、地形、物产、气候、服饰、风俗等都盘托读者面前。
其二,对印度次大陆最早的、全面系统综合的地理记述。首先记录了印度次大陆的名称、疆域、数量、岁时、宫室、衣饰、馔食、文字、教育、佛教、族姓、兵术、刑法、致敬、病死、赋税、物产等项。如对印度疆域。作如下记载:
“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似半月,昼夜区分,七十余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丘陵碱卤,东则川野沃润,畴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确。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印度次大陆的北面有高山,其余三面临海,是一个北广而南狭的半岛。气候湿热。北面地形是山地丘陵,东面是河流冲积扇、三角洲,土地肥沃,为发达的农业种植地区。南方森林茂密,西方土地干燥,这就是大概情况。远在公元7世纪,玄奘对印度次大陆的地理认识是科学的,概括得相当准确。
在“岁时”部分,玄奘记录了印度各地计时及计年的方法,春、夏、秋、冬划分的方法等。在“宫室”部分,记录了印度街道分布的特点、房屋和城垣的结构,如“城多垒砖、暨诸墙壁,或编竹木,室宇台观,板屋平头、泥以石灰,复以砖墼……壁以石灰为饰,地涂牛粪为净……黎庶之居,内侈外俭,奥室中堂,高广有异,层台重阁,形制不拘。”在“物产”部分,写了“风壤既别,地利亦殊,花草果木,杂种异名……至于枣、栗、柿,印度无闻……石榴、柑桔,诸国皆树。”概括地阐述了印度半岛的地理之后,就分别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地深入介绍。
其三,除印度半岛外,还记述了帕米尔高原到咸海之间广大地区的地理情况,说:
“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汗,惊波汩急……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城……素叶城西行四百余里至于泉。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垂平陆,水土沃润,林树扶疏,暮春之月,杂花若绮,泉池干所,故以名焉……中有群鹿,多饰铃环,驯狎于人,不甚惊走……。”
文中记述了帕米尔高原以北的气候、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动物等。把这一广大地区的自然地理风貌概括地描述出来。
总之,《大唐西域记》的地理价值,正如侯仁之教授总结的那样:
“《大唐西域记》一书的地理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当时来说堪称举世无双的地理著作。今天仍是研究中亚、印度一带历史地理不可缺少的文献。因此,不但在中国地理学史上,就是在世界地理学史上,这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