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高万祥随队前去云南考察时,曾两次脱离团队专去寻访西南联大的旧址。他认为这是一个文化教育上的圣地,中国近现代许多文化教育大家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而且多是走得辉煌灿烂。在当地新华书店里,他发现一本写得很有文化底蕴的报告文学《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随即情坠其中,并邮购200本,以尽快让学校的老师们也能享受这种文化的激荡与陶冶。
他读了王东华的《发现母亲》之后,为其理念之新与取例之精而感动,于是立即购买100本,发送给学校里的100名女教师。后来此书再版时,又买200本,让全校200位教师人手一册。
高万祥告诉记者,张家港高级中学教师的福利不错,但他认为,老师们从读书中获取的收益,则是福利之最,是价值最大且永不贬值的一种收入。经典阅读不但可以让老师们拥有知识,还可以让他们拥有气质与品格。是一种“鱼和熊掌”可以“得兼”的文化行为。
如果人们为张家港高级中学园林化校园之美惊讶的话,更令人吃惊的则是它那美中之美的阅览室。因为拥有如此图书之多而精的阅览室的学校真的是“几希矣”。在他的心里,“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于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他说,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品格,它不但写在一个人的脸上,更写在一个人的心里,形之于与人交往言谈话语之中。他认为,在这个近乎世俗化的社会中,读书应当是一种宗教一样的行为。
高万祥认为,我们所做的这些文化活动不一定与高考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却有着内在的维系,时间愈长,它的作用就会愈加显现出来。所幸张家港高级中学的高考成绩非常喜人,2003年第一年参加高考和2004年第二年参加高考,在张家港市都是独占鳌头。但高万祥说,我最看重的并不是这些高考成绩,而是师生共同的文化成长。
在行知楼的走道里,高万祥设置了一幅巨大的电脑制作画: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和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校园的组合。在高万祥校长的心中,这三位教育上的名人是张家港高级中学办学的老祖宗,没有第四个能够与之比肩。他将这三个人作为自己终生的精神导师,同时也希望作为所有老师的精神导师和精神顾问。如此的设置,就可以让老师们在举手投足之间,与这三位伟人进行心灵对话,这无疑对他们的人生指向标定了一个高远的目标。
与此同时,高万祥又特聘钱理群、巢宗琪、朱永新、曹文轩、王尚文、于漪、陈钟梁、陆志平、成尚荣、范守纲、谷公胜等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学校课题顾问和青年教师的导师,让学校老师与这些名人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老师们在感受这些名人风采之时,自觉不自觉地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与思想修养。
其实,这些名人不少都是高万祥的朋友,有的往来甚密。在他看来,“友直,友谅,友多闻”这一孔子之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他说,自己从中获取的教益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高万祥校长在抓学生写作的同时,对教师的写作也有了近乎苛刻的规定。他要求全校教师都要写生活小故事,每个青年教师每周不得少于3篇,中老年教师每周也不能少于1篇。有人甚至说他在这方面有点专制,有些“不择手段”。但他对此充耳不闻,一如故我地“专制”下去。他说,现在有的教师因为我的要求之严可能会有意见,但以后他们一定会因为我的要求之严而感谢我。
高万祥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格教育。他认为,人格教育不能空洞无物、大而化之,而应当外化在视而可见、触而可及的一言一行之中。高万祥的人格教育,就是从抓学生的衣食住行这些身边小事做起的。
目前,大多数孩子花家长的钱并不心疼,消费上的攀比心理在学校不断地蔓延。为此,高万祥校长作了一个强制性的规定:拒绝名牌进学校,学生在校必须穿校服。他认为,学生常年穿着物美价廉的校服,有利于节俭、朴实和简约作风的形成。同时,从“头”抓起,对男生的长发、黄发强制性改造。高一新生刚一入校,就将理发师请进了学校,将不男不女的长发一律理掉。允许将黄发染黑,绝不能将黑发染黄。高万祥校长认为,外表的朴实无华与内心的传统美德应是一种高度的和谐。强调张家港高级中学的男生要有绅士风度,女生要有淑女风范。任何背离传统审美标准的行为,都应当受到制止与批评。
在学生餐厅乱扔白馍,乱倒剩菜,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寻常之事。没有多少人再记起李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就是偶尔提起,也只是作为附庸风雅的平面化诵读而已。但从“汗滴禾下土”中走来的高万祥校长,对于这种“辛苦”却有着刻骨铭心的挂怀。特别是对于几乎没有感受过饥饿之苦的学生来说,节约教育更是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于是,高万祥校长就在张家港高级中学大张旗鼓地开展起了文明用餐的“不剩一粒米”活动。要求学生饭菜要吃光,桌面要擦干净。学校餐厅的墙上贴着赫然醒目的八个大字:“学会吃饭,学会做人。”高万祥校长将“吃饭”与“做人”视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因为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节约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由此而会养成一种伴之终生的生活习惯。有了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在未来之旅中更好地打点自己的人生,女性可以做一个好母亲好妻子,男性可以做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现在的学生很少能够达到这样一种要求,高万祥认为有必要从他这一代人身上将其传承下去。一方面,正面进行教育,将“小餐桌,大学问”的内容讲得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在餐厅的每一个出口,都有教师值班,发现剩饭剩菜的学生立即进行批评教育。对于表现较差者,则用录像的方式进行全校曝光。渐渐地,文明用餐,便成了学生的自觉行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校外租房住宿竟成了一些学生的“时尚”一景。在自己花钱租的房子里,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甚至可以谈谈恋爱,喝酒抽烟,聚众闹事。由此引发的许多问题,尽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有的学校对此仍然熟视无睹。为此,高万祥对张家港高级中学的学生作了一项硬性规定:除住自己家的外,不允许任何学生住在校外。同时,构建良好的宿舍文化,打开学生正常交往的渠道,使在学校住宿的学生感受到富有乐趣而又不失其文化品位。
凡是到过张家港高级中学的人,都会惊叹这所花园式学校的花草之美。但她也有过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在草坪拐弯之处,一些走惯了“捷径”的学生,往往踏之而过,绿草多被踩光,成为路面与草坪相接的一个特殊地带。高万祥认为这是教育上的一个耻辱。一个学生如果连路都走不好,他的人生之路就不可能走好。于是,在张家港高级中学,又多了一项“学会走路”的教育。学生一旦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加之适当的措施保障,践踏草坪的现象就绝迹了。
去年日本横滨世界杯足球赛场上观看者人山人海,可人走场空之后,竟没有留下一片纸屑。这不仅仅是卫生的问题,还昭示出一种良好的团队意识。高万祥认为,中国人的团队意识需要从小培养,学校更应肩起这一责任,张家港高级中学开展的“校园无纸片”活动,便是培养这种精神的有效措施之一。不管是学生、教师还是校长,只要见了纸片,就要弯腰捡起。即使餐厅和厕所的路面上,也是不见一片纸屑。高万祥告诉记者,这一现象的背后,是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的支撑。这些生活中的一些小规则,往往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的沉淀。传统的美德,就在这些许小事中显现出来。
以上叙述只是对高万祥的文化建设的一个掠影式的描述。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感受到他那丰富而开阔的视窗,那独特的文化情怀与执著追求。当今在校园里最应当重视的便是文化,但是不少人却盯视着传统的教参与应试的教育不放,希望高万祥的文化建设能够启示尚在迷茫中“徘徊复徘徊”的人们走向文化圣地。
最是书香能致远
如果与高万祥聊你读过的好书籍,你就会从他的那种仁爱为本的师表形象,那种雍容舒缓的儒雅风度感受到一种极具人文底蕴的“江南士风”。在高万祥名片的背面印的是张家港高级中学全景。其美丽,气派,渗透着苏南经济崛起后的现代气息。有人说过,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头脑去管理,去建设,如果缺乏厚重的文化内涵,那么,它不过是经济强势下的一道景观。张家港高级中学远不是漂亮的风景线,它兼具现代化的形貌和“爱心教育”、“人文关怀”的神韵,办学质量享誉一方。而高万祥在这所校园建筑、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堪称全国一流的学校里,身兼校长、书记、董事长三个职位。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他并没有被频繁的电话弄晕头脑,也没有在琐碎的应酬中迷失自己,在他办公桌的背后,立着的是一壁高大的书橱。高万祥的本色是读书人,是一名具有文化视野的语文特级老师。他凭着儒者的人格力量,凭着“文化管理”的智慧,在这所现代化的校园里游刃有余。
一、书籍:学校中的学校
2000年7月,一个夏日炎炎的暑假。张家港高级中学首届高一新生都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惊喜。他们的录取通知书与其他学校不同,里面夹着一封题为《走进名著世界,你才能享受到精神富有的欢乐》的公开信。
信中写道:“阅读名家名著,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我们喜欢苏东坡的词,便向往他那自由、豁达、乐观的天性,学习他那无论富贵贫穷都始终保持亲切超脱的人生姿态。同样,雨果的博大,契诃夫的幽默,冰心的隽永,朱自清的清新,毛泽东的恢宏壮丽,都是我们最丰富的精神营养品。……你们要永远与书籍为友,以书籍为师。与老师和母校的相处总是短暂的,只有书籍才是天长地久的最好的老师和学校。永远把读书作为人生的第一爱好,永远在书籍的世界旅行和生活,让最好的书籍永远陪伴自己,是善待时间,珍惜生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选择。”随信寄出的还有一份《张家港高级中学学生必读书目》,并对学生的假期读书提出了具体要求。信末的署名是:“你的书友、校长高万祥”。
书友,超尘脱俗的精神挚友。一校之长是莘莘学子的“书友”,作为一所现代学校的掌门人,高万祥向学生、向社会递上了第一张别具一格的“文化名片”。“书友”这一称谓,不是标新,不是作秀,而是高万祥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
回首自己走过的45年人生之路,高万祥说,读书、教书、著书,不可一日无书。是书籍,给了我成长的滋养;是书籍,让我结交了众多的文学教育界的名人,开阔了思想与文化的视野;是书籍,让我变得热烈而宁静,执著而淡泊。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为新世纪培养高质量的“阅读人口”是我们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一个人,只有终生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才能为不断提升自己的爱心、良心、责任心,才能让自己永葆青春。因为,与书为友,就意识着与大师为友,与文明为友,与真理为友。
高万祥对书的痴迷源于那个无书可读的时代。上世纪60年代初,正是共和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在儿时的记忆中,高万祥在内心充满着对饥饿的恐惧。上中学之后,教科书里大多是“工农为基础知识”,满是批林批孔批《水浒》的材料,在那疯狂的年代里,声嘶力竭的决心与口号,淹没了多少经典作品在声音!
公元1973年1月,高万祥高中毕业,因为所谓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他被打入了同龄人的另册。家庭背景决定了他决不可能像别人那样被保送上大学。在那些寂寞而苦闷的日子里,文学成了高万祥惟一的精神寄托。现在他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在乡下苦读的情景。白日里要下地干活,每天午休时,他一个人躲在屋里作读书笔记,汗水都把稿纸浸湿了。趁着劳动的间隙,他经常独自坐在田埂上,扁担当凳子,膝盖当桌子。夏夜,为了对付那些该死的蚊子,为了避开纳凉的邻居们家长里短的谈笑,他不得不穿上长衣长裤、高筒雨靴,甚至用棉花塞住耳朵。就这样,高中毕业后两年,高万祥利用边干农活边读书,几乎读遍了当时能找到和买到的书,写了厚厚几大本读书笔记,抽屉里塞满了各种投稿的文章和一大堆退稿信。床头的那本《新华字典》早被他翻得破烂不堪。接下来,高万祥做了三年代课教师。因为不能取得民办教师的资格,二十出头的高万祥不得不背着简单的行装,像“游击队员”一样,辗转于全乡的十多所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通常是刚一站急脚跟,又要开始“流浪”。尽管如此,这段经历竞让高万祥深深地喜欢上教书这门职业,他觉得,成天和求知欲旺盛的孩子们在一起,生命显得年轻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