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型组织中,知识是个人和组织的联结点,学习成为工作创新的形式,成为员工个人和组织部门的共同责任。学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和教职员工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自身工作、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活动更能体现出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以学习为前提的。
因此,现代学校更应是一个名副其实学习型组织。
(三)把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
显然,把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已成为新时期学校领导者和全体员工的一个共同职责。为此,首先要将工作和学习充分地结合起来,离开了学习工作将会僵化。其次要树立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第三,实施教科研兴校方略,改变传统观念,走教研工作常规化的路子,并在此基础上大兴教科研,确立各类层次的教育科研课题,让教师人人参与教科研活动。从而使学习成为教师工作与创新的需要和必然内容。第四,构建学习机制,有组织有规划有目标地进行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让教职工结合工作与生活;在书本上学、在同事中学、在研讨中学、在考查交流中学、在培训中学、在各种形式的进修中学……不断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
构建成学习型组织,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五个“第一”
为了全面落实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实现办学目标,培养“四有”新人,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五个“第一”。
(一)工作重心,上课第一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上课。小学管理规程中指出:“小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科课和活动课的整体功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切内容,基本上都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学校工作,最基本最关键的就是上好每一堂课,如果忽视了课堂教学,无论你在课外如何费气力,要提高办学质量都是很难办到的。学校工作上课第一的要求,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松。学校的日常工作首先要保证上课,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停课。课堂形式要多样化,丰富多彩,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接受提高。同时,学校要结合北京五中实际,对各类课程都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要求教师上好课,切实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专研教材,探讨教法,了解学生,备好课上好课。并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交流经验、观摩教学、参考资料、设想试验等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上好课,是每一个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之一。上好各类课,是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搞好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先决条件。上好课是学校工作的根本所在。
(二)学生在校,学习第一
学生的首要职责就是学习,学习是学生生活实践活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和教师要求学生要以学为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忽视学生学的方面,学校工作就会劳而无功。因此,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都要保证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学生的学习,学校的育人质量才会得到提高。学风建设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学校要在学生中努力培养形成一个勤学、好问、自觉、自信、刻苦、上进的好学风,让学生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生活与做人的根本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习兴趣,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学习的必要前提。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增强体质,学以致用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学生学习要充分利用课本,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还要学会休息,要注重在一切活动中学习有益于自己身心的东西,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发现特长,因材施教,促进发展,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有效措施。
(三)求素质,健康第一
《教育法》和《小学管理规程》都有关于“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的专项规定。身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及未来工作与生活的最基本条件,学校注重发展学生素质,以健康为第一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学生的健康素质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教育,不仅仅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要使其学会选择学习、工作与生活同步进行的健身方法,要养成一个坚持健身的好习惯,把健身当做人生的组成部分来加以重视。心理健康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生存意识,正确对待生活、吃苦耐劳,能经受挫折磨练,勇敢坚强,不断进取。要让学生树立一个“我能行”的意念,勇于拼搏尝试,自信自强,不断开拓进取。这其间区分善恶,辨别美丑的教育尤为重要。情绪与情感、意志、行为习惯及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这些都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基本因素。一个人没有健康的体魄不行,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也不行。健康第一就是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增强体质,充沛精力,培养和发展炎黄子孙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身心健康不仅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之本,而且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的大事。当然,教师的身心健康亦不例外。
(四)搞管理,“人和”第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学校全体员工的团结以及学生家长及附近社区和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前提。人不和,心不齐,力不足,步履就缓慢。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内耗”,从而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抓“人和”,是校长及其它领导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的“人和”就是要努力促使学校这一系统中各要素(人)之间及学校与家庭和附近社区与有关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办学效率。这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学校办学活力,发展社区教育,拓宽办学渠道的根本保证。学校领导要把“人和”放在第一位来进行学校工作的领导管理。学校要求的“人和”,不是你我好大家都好的好好主义,不能离开工作讲团结,而是要培养一种团结进取,勤奋拼搏,务实创新的办学精神,群策群力,共创佳绩,提高办学质量。只有搞好了人的工作,才能搞好人所承担的工作。抓“人和”从工作、生活和思想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具体的事要悉心处置,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共求佳绩。团结他人是一个人处世为人进行工作和生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抓“人和”,首先要求校长要注重自身修养,能够团结人,会用各种人,能科学地运用情感与激励手段进行管理。其次是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成员之间的团结,要求同存异,坚持原则,互相协作,及教职工与校领导管理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第四是师生关系。第五是学校与社会、家长及有关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进而凝聚成办学合力。学校“人和”的范围和意义是相当广博深远的。
(五)讲效益,质量第一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好质量,学校就失去其存在价值,校长和教职工就无颜面对学生、家长和社会。学校如何求质量呢?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应彻底扭转“应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此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学校、社会、家庭及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党政达成共识,以学校教育是否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是否为国家特别是为当地各行各业培养出了大批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劳动者作为质量标准,来考查办学质量。
以上五个“第一”,从不同层次强调了学校工作的重心,事实上这五个方面是完全统一有机结合着的。做好这五个方面的工作,是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三、关于提高学校行政工作效益的十点建议
学校行政人员的工作行为对于贯彻教育方针,完成学校领导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任务,实现管理目标和办学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深化学校改革,向管理要效益的实质就是向校长及其行政组织要效益。因此,在一所学校中如何提高行政工作效益,便是校长及其所有领导集体成员应当探求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十点建议。
(一)遵守组织原则,由校长总负责,统筹安排,分工协作,集体领导